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U庖恢す褪鞘ト耍踩胧ィ淙换姑挥谐隽溃鸱ń行∈ィ涝恫欢槿竦溃阍谌颂炝降佬扌校焐先思洌萑幻挥蟹鸱ǎ阋不嵊蟹鹌腥展四恪L焐先思淦叽瓮矗憧隙ǘ霞挤衬眨愠搅缆只兀ぐ⒙藓汗C挥蟹鹌腥∈溃愠啥谰酰阕约夯峥颍裁矗吭饪嗄苋蹋馐钦娴牟皇羌俚摹�
  世间什么东西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要把它舍干净。我们从这个教诲,想到我们以前念的,在前面「贤首品」,「贤首品」里面有五首偈非常重要,特别是第二首,第二首教给我们什么?「不求五欲及王位」。你看这世间人哪个不求,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佛教我们决定不能有这个念头,不要有这念头,五欲要放下,过日子随缘就好,真的不求,财色名食睡要放下。王位是什么?地位、高官。释迦牟尼佛是王子,他不出家他继承父亲的王位,舍掉!凡夫是求,真正明白人,修道是明白人,不求。第三个「富饶」,「自乐大名称」,富饶今天讲财富,人几乎全迷在这里面。修行人自己都保不住,财富一现前就变心,这是我们知道,财富不现前的时候,还像个修行人样子。从前李老师,这早年,我们在求学的时候,他老人家跟我说:建庙,大家出去化缘,各个是菩萨,一心一意到外面化钱建庙,庙盖好了,各个都是罗刹,争名夺利,我化的比你多,我要做当家师,那个说我化的也跟你不相上下,我做知客师,大家就争。我见过,我见到这个现象,那个时候在台中乡下有个小道场请我讲经,遇到寺庙里面天天吵,还打架,为什么?就是争这地位,那庙刚刚盖好没多久。我回来跟李老师讲,李老师说:「算了,别去」,我说经没讲完,「没讲完没有关系,你不要去。」为什么?没有道心。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讲《禅林宝训》,因为他们那个寺庙叫禅林寺。请我讲经我就讲《禅林宝训》,大概讲了十几次,李老师叫我不要去。所以财富害死人,贪著这个,你的清净心怎么能现前?你看你伤害多大。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给五祖和尚提报告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看看清净排在第一。贤首大师作的《妄尽还源观》,第一段,「显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心本来是清净的,被这些东西染污,你不放下怎么行?你不放下,怎么能契入境界?这个要放下。自乐,这小乘,别学小乘,小乘是求自乐,不发大心帮助别人,这个不能学。大名称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荣誉、知名度,讲的是这个。在古时候叫高官显爵,做院长的,在台湾做部长的,没有人不知道。王位是国王,国王底下这是大臣,统统要放下。不但不求,连念头都没有,这个才重要,你才能真正的把灵性向上提升。
  第二「慈悲深厚」。头一个教我们能忍,第二慈悲深厚,这是大乘菩萨最重要的一个条件,真有慈悲心。悲是能够知道众生苦,要帮助他,慈是与众生之乐。用什么方法?用教学,教学里最重要是身教,我们自己没有得到就不能影响人。现在的教学非常重要是感化,感化不了,我们自己做得还不到位,不能怪他,他的业障习气固然很重,我自己做得还不够,一定要认真努力。菩萨道、圣贤道都是一样,都是平等的,都是往内求,不往外求。所以佛法称之为内学,中国古圣先贤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出来,化解的方法一定自己反省,绝不在外面求,外面是永远求不到的。我们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前后总有十次,我们知道他们没有办法化解冲突,没有办法把这个社会带向安定和平。什么原因?他都找外面,这个人错了,那个错了,这就没法子。谁错了?我错了,人人都向内求,问题就解决;向外求就错了,外面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自己向内求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且完全没有后遗症。往内求,头一个身心和谐,你说多快乐!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就晓得,真正的喜乐从哪里来的?学圣贤之道得来。在佛法里面,你天天学习经教,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法喜、欢喜养身,所以你身体不会害病。什么会害病?怨恨会生病,烦恼会生病,发脾气会生病。心平气和,他怎么会生病!笑脸常开,你看我们佛门,在中国你一进山门,头一个见到的弥勒菩萨,弥勒对你笑,你要学他,这个欢喜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我们细心去观察,你看你前后左右的这些人,凡是笑脸常开的,这个人一定很健康;凡是愁眉苦脸的,他一定有病。你再看看儿童,健康的儿童,你看他一天笑多少次,他每天笑几百次,你一逗他他就笑。人逢喜事精神爽,你要找欢喜的事情,欢喜的事情向圣贤去找,向这个什么?向佛菩萨去找。别去找世间人,他们没有,他们烦恼习气太多!一定要向佛菩萨学习,向圣贤学习,我们才真正得受用。深厚的慈悲,慈悲用世间的话讲就是爱,这个爱里头有智慧、有理性;不是情识,情识的爱不究竟,感情的爱后遗症很多。智慧的爱、理性的爱叫慈悲,这是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第三「修习善根」,你看它不是学习,是修习,为什么?已经学了,已经学了要真干,习就是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弥陀经》上告诉我们,往生西极乐世界的条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把善根摆在第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个条件,善根、福德、因缘,因缘我们遇到了,我们都是有缘人,我们能不能往生?关键在善根、福德。善根是什么?简单的讲,能信、能解,这是善根。我对求生净土一丝毫的怀疑都没有,信心坚定,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性相、理事、因果,我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你理解了。怎么理解的?大乘经教里头,净土五经再加上《华严》,不就彻底明白了吗?为什么会有怀疑?怀疑是你对经教这些性相、理事、因果,没有真正搞清楚,所以你对於世间的情执、缘分放不下,原因在此地。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怎么会不放下!自然就放下。尤其是大乘经教,关系在哪里?要锲而不舍。我这一生,我跟大家做了多次报告,我不是上根人,更不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今天有这点成就是五十八年没有空闲过,天天接触经教,是长时薰修得来的。所以我很感激佛菩萨,我相信老师,我这点成就实在讲得力於这一点。对老师的尊敬,这是父母教的,从小时候教的,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尊师重道。所以一生对老师尊敬,对老师尊敬是听老师的话。
  章嘉大师告诉我,真正发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你的一生佛菩萨照顾你,你自己一点都不操心。我听了这个话多安慰!所以一生不操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全是佛菩萨安排的,安排什么?考验我。顺境生不生贪爱心?逆境生不生怨恨心?我知道,境界一现前,我在天天受考验,天天能过关,天天有进步,怎么会不欢喜!叫法喜充满。所以长养善根,长养善根就是我们对大乘、对净土,信心天天往上升,理解的时候愈学愈明白。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讲经的人太少,闻法的机缘就少。现在幸好科学技术发达,我们可以用网路、用卫星、用光碟。在从前没有这些,那你要亲近善知识非常不容易;现在有这么好的工具,要好好利用。利用这些工具,这是方老师跟李老师都曾经跟我说过,他要我记住,这个工具有用处,那时候没有能力,你心里要常常想著,有这个缘分的话,一定要利用这么好的工具。所以现在真的讲,办佛学院培训人才不难,用光碟、用网路就可以,不一定要在一起学习。而且现在我们晓得,这么多年来,从网路、从卫星电视学习有成就的,很了不起成就的人,有,还不在少数。我偶尔接触的时候,听听他们的谈话,看看他们的举止,真的是像一个有道行的人,有定力、有智慧。尤其是解答问题,他没法子预备,你能够看得出来。现在教学比从前方便,无论哪个地方都可以,就是用电视、用光碟。真正有志,学一部经,天天听,譬如学《弥陀经》,你就听《弥陀经》光碟,我们有莲池大师《疏钞》的光碟,蕅益大师《要解》的光碟,你可以听。听一百遍、听一千遍,根性利的一千遍就能得念佛三昧,二千遍、三千遍他就开智慧。这在过去做不到,没有这个工具,你要听一个法师讲经,听一遍,再叫他讲一遍人家不干,所以你很难受益。现在我们拿到一套光碟,我天天听,听一年、听两年、听三年,成了。问题是你有没有耐心?问题是你能不能放下,前面讲的五欲、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你是不是能够把我们今天讲的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特别是这个世间是非人我、恩恩怨怨的,统统放下,你的清净心、平等心现前,这才可贵。别求先解决别人的问题,先解决自己问题,别人问题在后。自己问题解决了,别人有问题他来找你,你帮他解决;他不来找你,你别去碰他,为什么?你跟他讲他未必能接受。他来找你,他会接受;他不来找你,他不能接受,你就别找他,这些道理都要懂。所以长养自己的善根,这个功夫非做不可。
  第四个「供养诸佛」,这个要知道,诸佛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华严经》上讲的。所以我们要常存供养一切众生的心,心里头真有,事相上随缘,随分随力一点都不过分,我们就很自在。我没有能力供养,我见到他合个掌问个讯笑笑,念一句阿弥陀佛,供养,这怎么不是供养?不要花钱的,也不浪费你时间。无论对什么人都有礼貌,无论对什么人都恭敬,特别是他对我不恭敬,我对他恭敬。一年他没有感觉,二年三年、十年八年会把他感动,别著急,有些效果不是说你这一弄马上就感动他,不可能,有些真的要等很长时间,要等很多年的。甚至於那个人到临命终时,「那人是好人,我对不起他」,临终他明白了。临终不明白,来生会明白,别著急,佛法通三世,不是讲现前的。你看我学忍辱波罗蜜,我那白同学,一年我才觉悟,才真正被他感动,我这学会了,这个对於我学佛帮助太大!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在一起,多么难得,常常念同学的恩德。他教我这一招影响一生,让我在这一生当中快乐,一生当中得到幸福,这忍多重要。
  第五「志求胜法」,这是人的愿望,在佛法里面讲发心,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立志,我的人生有方向、有目标。我们总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方向是西方,永远不变决定得生。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随缘帮助大家,这是供养,供养诸佛。出家这身分用什么供养?出家就是教学供养,就是自己做出来供养。供养自己也供养别人,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我这个念头,能不能给这个社会做好样子?如果不是好样子,这个念头不能起,不是好样子的话不能讲,不是好样子这个事不能干,这是供养诸佛。在佛法里面讲,无比殊胜的是大乘,大乘当中尤其是《华严》,真的是稀有难逢,经太大!我的老师晚年十几年讲这部经,在台中,讲一半他老人家走了。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