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二十多年前,在美国,有一次,在它们的东海岸,从纽约到迈阿密,这沿岸的大城市巡回讲演,每一个地方是一个星期。我走到迈阿密,最南端最后一个城市,那一次是讲「地藏经大意」。在迈阿密看到,我的听众里面有一半多都是当地人,我们有个很好的翻译。我就临时想到,这些外国人给他讲《地藏经》,不适合他们,他们不能接受,换个题目,换什么?《认识佛教》。现在诸位看到的小本子,就是那时候讲的,以后有同学从录音带,那时候还没有录像,从录音带录下来写成文字。他们写成文字我修改过,流通很广,非常契机!首先要认识佛法,佛是什么?教是什么?佛教是什么?要讲清楚、讲明白,这是头一堂课。晓得佛法不是迷信,佛法里头很好的道理,像方东美先生所说它有高深的哲学,我们通过将近六十年的学习,我们完全明白,佛法里头有高深的科学。今天科学跟哲学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佛法里头统统都有。非常可惜,社会大众认为它是宗教,认为它是迷信,不愿意接触,这种机会当面错过,实在是非常可惜。
第五「为受佛加故」,肯定你要是契入自性,又能发愿帮助一些有缘人,观机就是有缘人,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有缘!那就要给他说,要好好的教导他,这种心一发,肯定得佛加持。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告诉我们,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散心不得佛加」,我们的散乱心,佛想加持你加不上去,那要什么心?清净心、平等心,也是我们净宗讲的一心,一心不乱,阿弥陀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你的加持从来没有中断过,你怎么会不欢喜!法喜充满从哪里来的?诸佛如来加持你来的,你说这个多重要。我们了解一个事实,心浮气躁学不到东西,不要说是佛法,世间法他都学不了,我们从学校里看到的。现在的学校,你看了之后你不能不忧虑,底下一代怎么办?今天一些年轻人,少数,不是多数,走向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要一心专注他才能学得会,所以我说少数人。多数人只学一点皮毛而已,学什么?手艺,不是发明家,是机器工厂里面的工人,学一点手艺而已。真正的学问没有,充其量什么?学术,不是学问,德行、伦理听也没听说过。
所以企业界的老板需要员工,大学毕业的每一年多少人!企业老板招不到员工,做事的人有,德行没有,所以老板不愿意用。这样的教育,往后怎么办?这个社会,整个世界的社会,三十年之后,中国人所讲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代人过去,底下一代人起来,距离伦理、道德、因果愈来愈远,恐怕再过两代就完全没有,你敢想社会是什么样子?人只知道自私自利,只知道损人才能利己,利己必定要损害别人,甚至於杀人,你才能得到他的财富,到那个时候人跟畜生有什么两样,可能还不如畜生,所以说世界会毁灭。拯救这个世界,以往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就说过,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英国人讲出来。我在伦敦大学、在剑桥大学,跟他们汉学系的研究生、教授们座谈交流的时候,我就提到这句话,我说这是你们英国名教授说出来,你们相信吗?因为他们研究汉学,研究四书五经,研究佛经、《道德经》。我说你们研究这个东西,汤恩比的话你能相信吗?我问出来之后,没有人回答我。然后我就再问,难道汤恩比的话说错了吗?他们笑笑也不敢说话。最后我告诉大家,汤恩比的话没有说错,最怕是什么?我们解读错了,那汤恩比会流眼泪。
这个问题在哪里?就是此地讲的观机审法。现在什么世界?中国儒释道真有能力救,但是你用四书五经十三经那太高,现在人不能接受;佛法像《华严》、《法华》,人也不能接受。找根,儒的根是什么?《弟子规》。佛的根是什么?《十善业道》,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这都是大家疏忽了,这是教小孩的,我们研究这个干什么?教小孩那个要是普遍推动,管用。所以我去访问挺有意思的,我告诉他要扎三个根,那是活的,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如果没有三个根,你们所学的这个东西叫学术,我跟你们讲,你们搞的是儒学、道学、佛学,救不了这个世界。怎样救?把这两个字颠倒过来,学佛、学儒、学道,这是汤恩比的意思。要学佛,不能搞佛学,佛学是一种学术,与你自己生活行为不相干。学佛就对,佛怎么生活,佛怎样工作,怎么样处事待人接物,这个重要。所以学佛要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学儒要学得跟孔子一样、跟孟子一样,学道要跟老庄一样。这个世界上出几个释迦牟尼佛,出几个孔子、孟子,出几个老子、庄子,天下真有救!从基础上去下功夫,你真正发心,你学佛一定得佛的加持,学道一定得老庄加持,学儒一定得孔孟加持,真的一点都不假。
这在《华严经》上讲得太透彻,为什么?灵性不灭,遍法界虚空界。释迦的灵性,孔孟的灵性,老庄的灵性,跟我们的灵性是没有分别的,这是会相应的,这就是感应道交的道理。灵性世界里面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它是充遍虚空法界。就像我们《还源观》里面讲的,「显一体,起二用」,这个二用,一个是宇宙的来源,一个是自己,我们讲依报跟正报,正报就是自己,依报就是生活环境。三世间不是这样讲法,三世间讲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有情世间讲所有的动物,但是讲正报不是,正报指自己,不是别人,别的有情众生是我依报里面有情的环境;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是无情的环境,我们生活环境,这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的灵性,跟佛的灵性,跟孔孟、老庄,跟一切圣贤通的,就好像光波、电波一样。明白这个道理,接受佛的加持,这个意思你就明了。所以散心不能得到佛的加持,不是他不加持你,是你接收不到,你不发心,跟他们没有感应。一定要发心,发成佛的心跟佛相应,发成圣成贤的心跟孔孟相应。所以发心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底下有一品叫「初发心功德品」,佛特别给我们介绍。
末后有一句,第六「成轨仪故」,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轨是轨道,仪是威仪,要给现前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你看菩萨,特别是法身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他还要去入定吗?不需要!为什么还要做个入定的样子?给别人看。你看佛菩萨讲经说法都要入定,我们学讲经不定怎么行?心浮气躁怎么可以?用意在此地。成就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他一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早就成佛,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示现成佛,这一次是八千次,常来!为什么还要示现八相成道?这就是成轨仪故,这真叫慈悲到了极处,为我们做示范,教我们学他那个样子。所以诸佛菩萨说法,上台讲经教学他有规矩,他一点都不乱套。「余如玄说」,其他的玄义里面说,这地方不再讲,重要说这六个意思,为什么他要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一定先入定。现在讲经这桩我们省掉,在过去讲经法师一定升座的时候,入定至少也有十几二十分钟。现在进入工业时代分秒必争,这一、二十分钟你不讲话,谁来听你的?所以现在我们把这个取消,在从前都要入定。讲经的仪规全部不要,像学校上课一样,这是方便现代的根机,在从前不一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四四卷) 2009/9/26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4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我们从经文开头看起:
【尔时法慧菩萨。承佛威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
昨天我们学习,清凉大师给我们讲,这一段经文六个意思,「一此三昧是法体故,二非证不说故,三显此法非思量境故,四观机审法故,五为受佛加故,第六是成轨仪故」。我们学到这个地方,今天我们再向下看。下面大师告诉我们,这经文虽然不长,只有一行,意思很深。说「文有三别」,这一行里有三桩事情,第一个是入定的人,第二个是入定所依,第三个是入定的名称,都要把它搞清楚。首先看入定人,「法慧入者,是众首故,余入则乱,乱起则不调伏故,显十住法,慧能说故」。这是清凉大师为我们开示的。入定的人是法慧菩萨,为什么他老人家入定?他是大众里面首领的缘故,好像我们这一个课堂里面,他是班长。在这一会里头他是班首,只有他来代表最合适,如果其他的人入定,就会把次第扰乱了。这就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世间法,自古以来它重视伦理,伦理里面讲究的长幼有序,你的社会才能安定,所以秩序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们大家把秩序丢掉,家就不像家,社会就不像社会。佛是老师,集合大众在一起学习,学长、学弟这不能不讲求,所以决定不能够乱。
这一会,法慧菩萨要代表佛来说法,我们在这个地方也能看出,佛陀教学的方法确实如经典里面所说的善巧方便。学长学了有相当成就,可以教学弟,老同学可以辅导新同学,这绝对不是老师偷懒,老师要把学生带出来,让他教。让他教,他就不能不认真的学习,他就不能不充分准备。过去,我年轻的时候还没出家,在李老师会下学经教。老师常常告诉我们,你们学讲经的人,明天要你上台去复讲,把今天老师讲的这堂课重复讲一遍,今天这堂课你会专心、专注认真来听这一堂,为什么?明天轮到你复讲。同样是同学,在一起学经教的,明天不是你讲,老师说大概能听一半就不错了,能听到百分之五十。明天轮到他复讲,至少他可以听到百分之八十,专心。如果不是我们学经班的,一般的听众,老师说大概就一成、二成而已,他不能专注。所以这种教学的方法,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老师就开始了。这一会初住菩萨会,这一会谁讲?法慧菩萨他来讲,老同学了,所以他就必须要专注,他一定要入定。入定是什么意思?下面入定依、入定名,我们再来说明为什么要入定,这个意思很深。
心要不能定下来,你就学不到东西,想学东西,一定要把心定下来。然后我们用这个原则来观察现在的学校,我们进入学校的课堂,你仔细观察学生的态度,他心不定,我们一般人讲的心浮气躁。中国的学校我很少接触,早年我在学校教过课,离开台湾之后,中国学校就没有接触过。外国学校接触很多,连伦敦剑桥大学我都去看过。老师上课,学生能听大概只十五分钟,还像个样子,十五分钟以后,心不在焉,东张西望,你看那个神情不定,那能学到东西吗?学不到。所以现在为什么学校的学生水平不断的往下降?老师讲的跟从前差不多,教材是一样的,学习的心态不一样。从前学生学习的心态是尊师重道,他心是定的。现在心为什么不定?被社会扰乱了。这个社会是个混乱的社会,让一切众生六根接触的境界眼花撩乱,他心怎么能定下来?这才是所有灾难真正的因素。戒定慧能消灾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