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去反省的。
中国大陆最近办了几次传统文化的学习,企业家的论坛,这个光碟我们得到几份,青岛有两份、唐山有一份、保定有一份。我看了之后非常惊讶,我说这是中国护国息灾大法会。真的,他们觉悟了,他们醒过来了,他们又把老人找回来了。以前儿女不知道孝顺父母,跟父母不住在一起,分开住,一年难得去看个一、二次。现在怎么样?把老人找回来一起住,一家和睦,欢喜快乐,感到这是人生的幸福。能把老人找回来,不容易!这在全世界还没有,中国带头,带给社会安定,带给世界和平,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上个世纪中,英国汤恩比就曾经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现在中国大陆渐渐觉悟,这是好事情!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大事。
古人的典籍我们要有新的解释,你看四书五经,经文始终不变,每个朝代解释的不同,那是那个时代需要不一样,原理原则不变,方法手段可以变,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古圣先贤这些东西它能够超越空间、能够超越时间,这叫经典,它永远不会被淘汰,它永远都不旧,这个厉害。科学做不到,科学是天天在淘汰,天天有新花样出来,它是无常的。中国那些古老东西它是真理,它是永恒不变的,你违背它的原则你就有苦难受,你守住它的轨道你一定得幸福,这还了得!这是我们应当学的,学习佛法更应该如此。所以我们看经典永恒不变,可是注解,每个朝代注解不一样,从注解我们就看到那个时代一般人的思想、一般人的生活,在修行当中他需要的是什么,你这一看就明了。几个朝代合起来看,比较,你就晓得。像一棵大树一样,千年神木,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年年结新果,那个树是永恒的,这些新枝、新叶、新花、新果,那就是现代的解释,所以它不是死的。如果我们学《华严经》,我们还学唐朝人的注解就错了。唐朝人注解可以提供我做参考,我现在要怎么学法,现在社会上我们应该如何得到真实的受用,这个重要。所以活学活用,经典它真的是活的,你把它学死了,那你就学错了。
十住前面这三住是总纲,它说修行终极的目标在超越世间,「破诸世间烦恼缠缚,一时顿成根本智慧」,这句话也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怎样离开烦恼的缠缚?那就懂得要发心,心要正;要对治烦恼的习气,那就是放下;要修正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论、造作与自性相违背的要把它修正过来,与自性相应的要认真的学习。哪些是性德?《华严经》上所说的全都是性德。《华严》讲得多、讲得详细,我们只要抓住一、二句,一生受用不尽。所以全经可以读、可以听,真正得受用的是自己抓到几句就够了,不要贪多,贪多就修杂、修乱了。像这个地方所说的发心住的菩萨,我们要是发的心是正,那就是幸福美满的根源你找到了。永远用真心待人接物,不要用虚妄,别人欺骗我,我不欺骗他,这叫真发心。他欺骗我,我不吃了亏吗?是的,吃亏是福,你知不知道?你没有吃亏,而欺骗人的人他真吃了亏。老实人决定有好报,人欺负你,天不会欺负你,你得要相信真理,永远不违背,以真诚心待人,遵守道德标准。中国人讲道德标准真是简单,简要详明,不像佛经,佛经讲得很复杂、讲得很琐碎。老祖宗五千多年教导我们,真的只有四个纲目,第一个是五伦,第二个是五常,第三个是四维,第四个是八德,你看多简单。
五伦是讲关系,我们跟一切人、一切众生的关系。最亲密的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这是把我们人的一生,人与人的关系统统讲全了。四海之内皆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看看,我们怎么可以欺骗人!兄弟,一母生,一个父母,同根生的,相亲相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父母才能安心,那叫孝道。能够把这个孝道扩大,爱一切众生,《弟子规》里面讲「凡是人,皆须爱」,凡是人都是朋友,凡是人都是兄弟,关系搞清楚了。在佛法扩大,佛法这个关系,不但人跟人的伦理关系,人跟所有动物,跟所有的植物(树木花草),跟山河大地,跟遍法界虚空界,佛说是一体,这个关系多亲密。《妄尽还源观》就是讲这个道理,这部论典你要是参透,确实你就契入初住菩萨的境界,这是最低限度,你要是有悟性那提得更高。关系搞清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运作,这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仁爱。义,义是循理,不违背道理,我们现在讲起心动念、一切作为合情合理合法就叫义,不能违背情理法,这叫义。礼,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省略。一家人太亲近了,何必要这些客气?殊不知那个幸福就在彼此互相礼当中建立的。中国古人晨昏定省,这是礼的开端,早晨起来一定要向父母请安,晚上睡觉,做子女的一定先伺候父母睡了自己才去睡,不能少。家庭的礼貌是家庭幸福的根源,如果认为这个很琐碎,没有必要,天天何必这么客气,你的家庭麻烦慢慢就来了。智是理智,不要感情用事。信是言而有信,《弟子规》上讲的「凡出言,信为先」,在佛家讲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都是属於信。
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离开这个原则,这个社会叫礼义之邦、和谐社会,它自自然然就形成了。你看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不好吗?现在在台湾,几个大都市里我们都看有八德路、有忠孝路、有仁爱路。住在八德路里面的人没有八德,住在仁爱路里的人不知道仁爱,那就错了。可见得政府设立这些名称,还不都是时时刻刻提醒市民的,希望我们认真去做,这个都市、这个社会决定是像中国古往今来大治之世。在现前这个社会,可以给全世界做最好的榜样,不必多,我们只要路名统统实现,世界第一。哪个国家社区能像这样美好!可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从小头一个学什么?学谦卑,唯有自己谦卑,能尊重别人的人,才是家和、家兴,国力才能够发展。我们中国人常说「国泰民安」,千年盛世是从这个教育上扎根的。特别我在高雄走的时候,条条路都叫我感动。天天在那里走,也都是走到麻木不仁,好像这些名词与自己不相干,错了,大错!每个名词跟我都相关,都是我的性德。你看政府在提醒,可惜我们没觉悟,我们没有把它当回事情看,错在这个地方。这些也都是经上这句话,「入菩萨无量方便」,我们街道名称都是菩萨无量方便,这是正的、是好的。跟香港不一样,香港街道都是外国人名字,很多路都是香港历任总督的名称,这我们不必去学它。但是中国这些路的名字都是伦理道德,甚至於还有因果,都有,非常之好,这都是值得宣扬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四三卷) 2009/9/25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43
诸位同学,诸位法师,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一首我们从经文开始:
【尔时法慧菩萨。承佛威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
昨天我们将这堂课做了个温习,像李长者在《合论》里面所讲的,「发心、治地、修行」,这三个是《华严》修学的基础,我们要特别重视,要在这上面下功夫。心没发出来,虽然十几年、几十年,天天都在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确实多少出家人念了一辈子,从发心学佛开始一直到老死,一生当中这四句偈不知道念多少遍,为什么就是发不出来?用佛法的术语来讲,总不外业障太重。业是什么?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行为。行为里面有善、有不善,殊不知不善的行为障道,善的行为也障道,善与不善总出不了六道轮回,善的行为感应的是三善道,不善的行为感应的是三恶道。我们一定要知道,佛经上讲的业障,善、不善都在其中。学佛的同学,尤其是学净宗的、学净土的,净土怎么修法?净土是善、不善业统统放下。他修什么?他修净业,心净则佛土净。心净了身就清净,还造不造业?照样还造,不造怎么行?从早起到晚上睡觉,你怎么能不造业?但是真正会修的人,他造的叫净业。什么叫净业?善业也好,恶业也好,事上造了,理上没有,相上造了,性上没有,这就叫净业。
这话怎么讲法?我们真正修净土的同修不能不知道,身口造了,心里没有。心是什么?心里面就一句佛号就对了,二六时中念念不忘六字洪名,这叫修净业。在日用平常当中,身口的行为决定是利益众生的,利益众生有时候有善言,也有时候有恶言,善恶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叫净业。修净业记住,初住菩萨是发心住,一定要发菩提心,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自己要真干。我为谁修行?为谁修苦行?为度众生。释迦牟尼佛已经早就成佛,为什么在三千年前给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修行证果,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苦行!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给我们做一个好样子。这个样子显示什么?显示万缘放下,你看他老人家真放得下。在《华严经》上教我们,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他做给我们看,确确实实把财色名食睡断掉。我们学佛对这些东西还会不会起心动念?还会不会分别执著?还有没有占有的念头、控制的念头、支配它的念头?有没有这些?如果这些念头还没有放下,这叫染污,你的心不清净,这什么心?这叫轮回心。轮回心所干的一切统统叫轮回业,出不了六道轮回。
修净土的人他造的是净业,净业是什么?他就不是轮回心,什么心?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心所造一切业都叫做净业,你想这个多重要。从这个基础上这入了位,这位是初住,发心住。这个地位就是我们世俗一般人讲成佛,真成佛了,不是假的。禅宗里面所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在《华严经》上就是发心住,所以他有住。那你就晓得,十法界没住,六道那当然就更没有,十法界里头包括六道,怎么叫没住?好比我们在学校念书,你上了学你念一年级,明年你升二年级,没住。如果要住在那里,那不就留级了吗?年年是一年级,总升不上去那你就住,你住在那边。从一年级一直到十年级都没住,到十年级毕业,毕业就有住。初发心住就是在十法界毕业,永远脱离十法界。特别是现代人,我们的感受非常敏锐,为什么?你想想自己是不是心浮气躁?一般大众不例外,我们佛门弟子也不例外,心浮气躁。再说得粗俗一点,现在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常常听说社会上报导,这样的危机、那样的危机。我们刚刚过了一个经济危机,现在又听说有什么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太多!这些话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灾难太多了。
我们什么时候才真正有住?这个事情难。为什么?要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你才能够证得圆教初住菩萨这个位次,他是真住不是假住,虽然往后他还有十行、有十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