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寺庙、没有居住的房舍。盖个房子挺麻烦的,找棵树下不就好了吗?过这种生活,一直到老死还是过这个生活。他老人家圆寂在树林里面,不是在房子里头,你看表演得多么干净俐落。可是一生教学他也挺活泼的,他不执著,给孤独长者有个花园,是太子的花园,他把它买下来供养释迦牟尼佛,请他们居住在这个地方讲经说法,他答应。讲了几年别的地方邀请,他就离开,这些房舍归还给主人,给我们后人做榜样。国王大臣、居士长者供养这些房舍,可以用,但是所有权是别人的。他接受什么?使用权,我不用的时候物归原主,这是对的,不是自己据有。
  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是帝王礼请过来,一过来就封为国师,皇上的老师。中国人讲孝亲尊师,哪有让自己的老师到野外树下一宿,那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是这样的学生,人家不会原谅他,你对老师怎么可以这样,自己住的是宫殿。所以老师居住的环境也要建成宫殿,寺院庵堂的建筑都仿照皇宫,再就没有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有,不能出去托钵,接受皇家的供养。所以我们看到佛的善巧智明,他一点执著都没有,很随缘!自性性德起用,头一个就是随缘妙用,所以他到任何地方他都适合。你看在中国,这些印度出家高僧到中国来,穿中国的衣服,习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居住中国人的房舍,中国人欢喜,立刻就接受。
  所以早年,像我这种年龄,我在年轻的时候,西方基督教传到中国,教堂不多。我认识一个传教师是美国人,这个人非常好,很慈悲。告诉我,基督教在中国一百年,影响非常的小,中国这么多的人口,他说: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接受?中国人太固执了。实际上不是的,是因为他们传教的方式跟佛教不一样,他不能随和。中国人敬祖先,信了基督教不能敬祖先,人家头一个把你排斥,不相信你,不能接受。第二个,他们建的教堂是西方的,它不是造中国宫殿。佛教能随顺,能穿中国的衣服,能住中国的房子,外国不行,他主教的衣服不能改成我们这种宽袍大袖子,他不行,这是很大的障碍。他不能随缘,佛教能随缘。
  所以佛教,我早年讲经常说,佛教重视本土化、现代化,它不墨守成规,所以到中国来就完全中国化。不是把印度的生活习惯、穿著都带到中国来,没有,这能随缘,便利於教学。佛教的教学目的是教你开悟,不是叫你变成他的信徒,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教你开悟,教你回归自性。所以传来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佛教是师道,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创始的老师;我们自称弟子,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中国人自古就讲孝道,讲孝亲、讲尊师重道。所以佛教到中国来,很快跟中国文化融合成一体,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这两千年来,世世代代,出家有高僧,在家有高士,成就的人太多!远远超过印度,这个我们要懂得。中国佛教的衰,衰在什么时候?衰在最近的一百年,特别是最近的五十年。怎么衰的?把教学疏忽。佛教本来是教学,释迦牟尼佛在世天天讲经、说法、教学,传到中国来早期也是讲经、说法、教学。
  宗教的名词在佛教里头是有,但是跟现在的宗教名词意思不一样。佛教里面讲宗专指禅宗,讲教,禅宗以外九个宗派都叫做教。为什么有这种称呼?宗是不重视文字,所谓是教外别传,它不重视文字的,重视悟性,他教学的对象是上上根人。像六祖在《坛经》里所说的,他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决定达不到。那教呢?教是一般人,教是什么?教是教学,所以上中下三根都属於教下。教学是由浅而深,它有次第的,好像我们上学,释迦牟尼佛教学也是如此,好像有小学、中学、大学,四十九年是这么教出来的。最初小学十二年,就是佛家讲的小乘,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一期十二年基础教育。第二个阶段八年方等,方等这是大乘初阶,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第三个阶段般若,这是佛教的中心的科目,最重要的帮助你开智慧,二十二年。佛讲经四十九年,般若二十二年,你就晓得,他整个教学重点是在般若,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悟入。最后一个阶段是讲法华八年,那就等於办研究所,这个八年是把成熟的人转凡成圣。前面十二年著重在转恶为善,换句话说,没离开六道。到般若那就不一样,般若是转迷为悟,最后的八年法华转凡为圣,它有次第的,这就属於教下。禅宗不是的,禅宗就是立刻转凡成圣,它里头前面都不讲的,这不是普通人的,称为上上根人,大根性的人,大道心的人,不是普通人。除了禅宗之外,别的都叫教下,所以有宗、有教是这么个意思,跟我们现在讲宗教意思不一样。
  所以佛教是属於教学,它不属於宗教,这都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社会大众误会的很多,我们佛弟子应当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人问起来我们能正确的解答。至於宗教,宗教里面的定义,头一个一定有个造物主、有个神,佛教里头没有神,这个诸位要知道。佛教里面的佛,佛这个字是印度音译过来的,印度话佛陀耶,它的意思相当於我们中国人讲的圣人,菩萨相当於中国人讲的贤人。但是圣贤我们中国跟印度标准不一样,所以不用圣贤来翻,用它的音译。在佛法里头它的标准,佛,刚才讲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这个人就叫做佛,也就说你自性里面的智慧障碍统统都没有。如果还有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这个人叫菩萨;假如说妄想分别还有,执著没有,这人叫阿罗汉;三个都有呢?三个都有就叫凡夫。你这就明了什么叫佛、什么叫菩萨、什么叫罗汉、什么叫凡夫,凡夫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这样说法大家就很容易懂得。可是你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自性里头没有,我们真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起来之后,把我们的真心就变成妄心,你看看妄想心是妄心,分别心是妄心,执著心是妄心,六道里面的众生都是用这个心过日子,所以过得很辛苦,不是真心!
  真心像什么样子?惠能大师见性说出来,真心是清净的,也就说里面没有这些染污,妄想分别执著全是染污,没有,是清净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我们这个妄想分别执著是有生有灭,就是念头,念头不是真心是妄心,它有生有灭。真心里面具足智慧,智慧、德能、相好它都具足;妄心里头没有,妄心里面是烦恼、是习气、是恶业。真心是不动的,我们妄心是动的,这心是动摇的;真心能生万法,妄心不能生万法,妄心能够改变万法,它不能生万法。像现在科学技术,把地球上的生态完全破坏,把它改变,这是妄心不是真心,跟真心不相同。所以佛的教育是教我们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的就是佛菩萨。至少也得像阿罗汉一样,阿罗汉用少分的真心,菩萨是多分的真心,佛是圆满的真心,就这么个意思。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知道我们在学些什么。所以我们淘汰,就是舍离要从执著下手,先学不执著,再学不分别,最后学不起心、不动念,真心就圆满的现前。所以舍离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的学佛就是看破、放下,舍离是放下,放下之后就能看破,看破之后更能放下。从凡夫到佛陀就是这两个方法,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相辅相成,一直到如来地,那你就是把学佛的秘诀完全掌握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三六卷)  2009/1/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3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前面我们学到李长者的《合论》,说到初住到十地不离一佛智慧。
  我们在这句里面一起学习了十种智明,前面七条我们学过,今天从第八看起。第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悉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离诸分别,是名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前面第七是教我们放下分别执著,「舍离想受境界智明」,想也包括妄想在内,妄想分别都是想,执著受的意思多。这是诸佛如来教给我们怎样回归自性、见性成佛,一定要放下。今天学第八这一段,这是说看破,也就是真实智慧,通达明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也说明你为什么要放下。不放下行吗?菩萨还是以善巧智明,十种智明不出善巧方便。了知世间一切诸法,了是明了,知是知道,世间这个范围就非常大。在古印度,讲这个世间是讲六道,世是讲时间,这个字三个十,我们中国人常讲三十年叫一世。间跟界限的界是一个意思,世间跟世界意思相同,是讲空间,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时间跟空间。在佛法里面讲十法界,就是十种不同的世间,这是从大分讲。佛教导我们,这都是用归纳,世间实际上讲是没有止境的,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归纳为十大类,这就是佛家讲的十法界。每一法界里面,像天台大师他老人家就这种说法,每个法界里面又有十法界。譬如我们今天讲人间人法界,人法界里面有佛法界,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不是人中之佛吗?人中里面有菩萨法界、有声闻法界、有缘觉法界、有天法界、有修罗法界、有罗刹法界,多!每个法界里面都有这个状况,这就变成一百界,每一界里面都有十如是,《法华经》上讲「百界千如」,这是智者大师给我们提出一个纲领。
  每一界里面都有十界,十界里每一界里头又有十界,重重无尽!这就是华严境界,这才是事实真相。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在前面曾经学过,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大师在这本书里面,这本书是个小册子,分量不多。第三段告诉我们,哪怕小到一粒微尘、一毛端,就事相上来说,有形的,依报最小的是微尘。微尘我们无法想像,现在科学家讲的微观世界,讲到原子、电子、基本粒子,讲到夸克,这都是讲到最小的物质。佛法里面讲微尘,讲到最小的是不能够再分,再分就没有了。这个微尘是什么?我们现在能够稍稍体会得到,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那一念成形,他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那个形就是物质,「形皆有识」,形是物质,识是精神,在最小的物质里面。这个物质,佛在经上说,阿罗汉都看不到。阿罗汉的天眼,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看不到极微之微。弥勒菩萨讲这个一念里面成的物质、精神现象,那是极微之微。这个小的物质,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大经里面常讲的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就能看到,这是从事相上来讲。物质里有微尘,正报是身体,身体里面汗毛的毛端,毛的尖端,都是形容最微小的,佛说这里面有世界。科学家讲到极微之微,但是没有讲到基本粒子里面还有世界,没发现。佛给我们讲得很多,而且我们前面读过,什么人能够进入微尘的世界?《华严经》在前面告诉我们,普贤菩萨能入这个世界。
  我们又会想到,这个世界里头还有微尘,微尘里头还有世界,重重无尽。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是自性本来就有的,这是自性的奥妙,本来就有。只要有这个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