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浦叮慊嵩诜鸱ɡ锩婢恍福茏跃跷廾鞅臼欠鹬恰U饩浠拔颐窍衷谔寤岷苌睿坏慊骋啥济挥小7鹪诖蟪司铣=玻阜衬占雌刑幔兰茨獭梗栏淌且徊皇嵌裁矗棵挥猩溃睦吹哪蹋课廾鞣衬帐鞘裁矗渴亲孕员居械陌闳糁腔勖缘氖焙蚱鸬淖饔茫粤吮涑煞衬眨跷蛑螅蟹衬斩急涑善刑帷7衬崭刑崾且惶宓牧矫妫趿私衅刑幔粤私蟹衬眨蛔虑椋晕蛟谌耍迳厦挥忻晕颉I馈⒛桃彩且惶宓牧矫妫粤说氖焙蚝孟裼猩溃导噬仙懒瞬豢傻谩J翟诮玻粤说氖焙蚝孟裼心蹋蛄说氖焙蛘飧雒示兔挥辛恕7卜蚋鹌腥挥辛窖褪敲晕虿煌眩跷蛄说么笞栽凇W约旱男挠胱孕韵嘤Γ敕ㄐ韵嘤Γ约旱纳硖甯ㄉ硐嘤Γㄐ跃褪欠ㄏ啵懵ヌ寤幔榉ń缧榭战缡且桓鲎约骸H绻诱飧龅胤教寤岬茫鸱ɡ锝舱饨薪馕颍皇侵の颍忝靼琢吮榉ń缧榭战缍际亲约骸=馕蛑螅阌Φ迸θブな担阋跞胝飧鼍辰纾饩椭さ梅ㄉ恚蔷统绞ń纭G辶勾笫υ凇痘暇钒阉凶魉姆郑拧⒔狻⑿小⒅ぃ绻芄坏浇庑姓飧鑫淮危淮砹恕Eθテ跞搿⒅な担ぞ褪侨敕ń纾┖笪迨谓小溉敕ń缙贰梗端氖稀方小溉敕ń缙贰梗憔腿虢チ耍阃耆氖欠ㄉ砥腥纳睢7ㄉ砥腥钤谀睦铮烤驮谙智啊J湾饶材岱鸬蹦晔鞠衷谑兰洌簧氖欠ㄉ砥腥纳睿硌莞颐强矗乱徊В晃匏校么笞栽凇⒋蟀参取⒋蟀怖帧�
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当中,有不少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也有不少大开圆解,净土宗里头也有得理一心不乱,这些都是此地讲的一乘菩萨。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我们在这些祖师大德遗留下来的文字里面看到,都是我们的模范,都是我们的榜样,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为我们所示现的是真能放下。最近的,像印光法师,这个距离我们近代。印祖往生是在抗战时期,我们中国人讲一甲子前,六十年前,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给我们指导,那就是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个环境,这个太重要了,应当怎样修行你决定得成就?告诉我们,小道场。我们把他老人家的教训都写在挂在我们十一楼。他的指导,道场人数不要超过二十人,在一起共修,修净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你看二十人的小道场,有二、三个护法就够了,你不要求人。道场,我们是讲一生成就,成就不要超过十年,所以这个道场也不要做得很好,十年足够了,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到五年就往生,简陋一点可以,什么都不操心,三年到五年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了,这是祖师接引我们的方便法门。道场太大,建立得太豪华,变成什么?变成观光旅游景点,那你什么都搞不成功,你天天带来些烦恼,带来些应酬,这是你修行的障碍。他不像从前这些祖师大德,建这些寺院丛林,住众几百人、几千人,大道场,那是那个时代可以,现在在这个时代,观光旅游事业太发达,祖师早就晓得。接触大众多了,古人所说的,「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这个心怎么能静得下来?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要成就,你守住印光大师的教训决定不会错误,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亲近正善知识。我们的正善知识真的就是印光大师,大师虽然不在了,《文钞》在,我们向它学习就够了,每天读《文钞》就是每天亲近印光大师,决定不错。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三一卷) 2009/1/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3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我们前面学到李长者的论文,说到三种会缘。
我们今天接著看论文,「以会三缘,近正善友,而能自觉无明本是佛智,三乘同然」,最后这句话很重要。三乘同然,就说明一切众生皆自有之,与上面这个话前后相应,只是迷悟不同,迷了就叫无明烦恼,悟了就是佛智,就是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学佛确实是要有缘分,这就是佛门常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缘就是这三种缘,三大类。缘很多,也是无量无边,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有缘,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亲近善友。善友,一般经上常讲的善知识,常常亲近善知识,就是对於佛法有信、有解、有行、有证。在我们这个时代,证果的人很少,恐怕遇不到了。所以老师教导我们,都劝导要找什么样的善知识?找有解有行,我们才能够跟他学,也就是说他的解行要相应;他所讲的跟他所行的不一致,那我们就要谨慎、要细心,不能够盲从。他讲得不错,可不可以听?可以听,他行的不如法,决定不能跟他行。
过去在唐朝时候,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两句话,这两句话很重要,他说「能解不能行」,他解得没错,确实他也有很好的师承,为什么他做不到?当然,第一个是他的习气很重改不过来,第二个可能是外缘对他的影响太大,就是禁不起外缘的诱惑,但是他所讲的还是没错,甚至於他自己做不到,他也会承认,但是他劝别人做,像这样的人,智者大师说,「国之师也」。你看,智者大师很赞叹,他解得不错,不是自己随便在那里造谣生事,确实像夫子订的标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这还算是个好老师,我们依他的正法来修行,自己会有成就,不会出乱子的。如果说「有解又有行」,智者大师说「国之宝也」,国宝。能知不能行是国之师也,能知又能行这是国之宝也,这个话的用意很深。我们今天国宝找不到了,但是国师还是有。那就是说,我们跟他学,一定要依教奉行,对我们肯定是有好处的,他不会教我们做坏事,这是个标准。所以你要亲近善知识、亲近善友。
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在社会上几乎都没有了,自己修行困难当然多,可以说我们内里面的烦恼习气不会比古人差,可是外面诱惑的力量比古人我想超出一百倍都不止。在这个环境之下,要想成就谈何容易?不要说其他法门,就是连念佛法门,你能够想在这一生当中念佛没有困扰而真正能得往生,这个不容易,太难太难了。我们知道前年深圳黄忠昌居士念佛往生,那个缘真叫稀有难逢,年纪轻轻,三十几岁,真正发愿给大家做个榜样。因为我们看到《往生传》、《居士传》里面念佛,多半三年就往生。这个事情我讲过很多,肯定不是他的寿命到了,而是他功夫成就了,虽有寿命不要了,这样往生,这才能讲得通。他就发心做试验,他说我找个地方去念佛,我念三年,专心念三年佛,真的就是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在深圳闭关,找到向小莉。向小莉的福报我觉得是这一生修来的,从哪里修来的?送黄忠昌往生作佛。这是她的缘分,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大福报,她碰到了。她护关,护持他三年,让黄居士什么心都不要操,一心念佛,饮食起居她细心的照料。双方都尽了责任,黄居士没有辜负向小莉,向小莉也没有辜负黄忠昌。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他就预知时至,就走了,没有生病,瑞相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也是当生成佛。告诉我们,念佛往生是真的,念佛往生不是难事,问题,只要你肯放得下,身心世界、世出世间一切事统统放下,每天就是一遍《弥陀经》,几万声佛号。他那时候问过我,我劝他学谛闲法师的那个念佛的徒弟锅漏匠。谛闲法师的方法非常善巧,就是这一声佛号,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立刻接著念。念佛最好是用绕佛,就是走著念为主。你看善财童子参访德云比丘,德云比丘修的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就是走著为主。但是谛闲法师跟我们说的就更方便,特别适合於现代人,你走一个小时、二个小时累了,可以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没有日夜,没有昼夜,这样修行没有一个不成功。古人成就了,现在很多人成就了,黄居士是特意做出来给我们看的,为我们现身说法,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因缘。
所以亲近善友,「而能自觉无明本是佛智」,这句话很重要,我们要肯定无明跟智慧是一不是二,迷的时候叫无明烦恼,觉悟的时候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为意乐浅深各别,以因本智上而生信心」,这就是发心,发菩提心。菩提心从哪里发的?是从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里面发出来的,这发菩提心。可是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因为一念不觉就变成无明,从无明发不起这个心,所以它要遇缘,有缘让你把这个念头生起来,学佛的心生起来,念佛的心生起来,成佛的心生起来,发心往生是成佛的心,无比殊胜的心,所以这个有浅深各别。那个深的,发心我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成就。能不能成就?肯定成就。佛在大经里面讲多少遍,「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话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黄忠昌可以做到,我们哪个人做不到?个个都做得到,好榜样摆在前面。关键的问题是你真放得下,你就成功了,如果心里还有牵肠挂肚的事情,一天到晚还有忧虑,这是你的致命伤,这才是最重大的障碍。
所以障碍不在外面,障碍在自己,外头没有障碍。佛不障碍你,你相信,魔也不障碍你,魔为什么不障碍?他障碍不到。魔给你做种种扰乱,让你操心,你真正接受,你真正操心,那你就上了当,你就被他障碍了。如果你在这一生当中确实坚定我只有一个方向,我只有一个目标,我只有一条路,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作佛,我要去亲近阿弥陀佛,没有人能拦得住!就像念佛堂堂主的口头禅一样,那是提醒大家的,「放下身心世界」。我现在常常劝勉学佛的同学们,放下世出世间一切众缘。世间放下,出世间也放下了;出世间的八万四千法门放下,世间八万四千烦恼放下了,你这个路上没障碍。你看,一卷《弥陀经》,一句六字洪名,稳稳当当,你在这一生超凡入圣,作佛去了。善根浅的,不怕,善根浅的一接触,我能相信,只要你能够锲而不舍,用功的学习,从信到解,真正理解,把事实真相搞明白了,那你就行,真干,这一生就没有白来。这些信解行证,都是因本智上而生信心,「约本智而为悟入,以不离本智故」。 烦恼是本智,无明是本智,稍稍觉悟,它起的用就不一样。如果真的有解有行,行帮助解更深入,更深入的解帮助行更坚定,解行相应,相辅相成。
「於初发心住即五位齐周」,这个话说得好。当然这是讲到法身菩萨,发心住的菩萨(初住菩萨)他脱离了十法界,从这时候起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如果我们用相宗的话来讲,大家好懂,转八识成四智,转识成智。相宗讲,我们凡夫,凡夫包括十法界,用什么心?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用阿赖耶。阿赖耶是什么?阿赖耶是起心动念,是妄想;用末那,末那是执著;用意识,意识是第六意识,是分别,所以凡夫用的心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用的是这个心。四圣法界里面的佛菩萨还是用的八识心,四圣他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