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现兀炎孀诘摹⒗鲜Φ慕袒逋惩惩簦旁庥龅焦萍彝觯某淮拿恕K栽谥泄飧錾缁幔迩昀闯ぶ尉冒玻嗣袢肥倒氖切腋C缆纳睿颐强梢源又泄矶辔娜俗髌防锩婵吹剑┘依终馐瞧矫裆睿簿永忠怠S绕涫墙邮苁ハ徒袒澹毡榈亩杂寄芙谥啤⒍寄芄蛔袷亍Jハ腿私痰嘉颐墙兄杏怪溃校荒芴郑懈鼋诙取K栽谥泄幌裣执鞣饺擞姓庵执蟾弧⒑栏唬泄挥校挥谐鱿终飧觥N裁矗恳蛭挠薪谥啤K谥扑克约航谥疲远苑⒌摹U馐鞘艿绞ハ徒逃米远苑ⅲ悦挥谐鱿窒裣衷谡庋木薷唬豢傻泄挥校泄挥小6抑泄俗⒁庀乱淮严乱淮吹梅浅V兀梢运刀喟氲木裼迷谂嘌紫乱淮飧黾易迨朗来加写恕R敲挥新桌怼⒌赖隆⒁蚬慕逃趺茨艹删停�
我们现在这一代人苦了,把这些好东西疏忽,疏忽的原因一定要晓得,为什么疏忽?满清亡国之后,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动乱,先是军阀割据。民国统一没有几年,日本人侵略中国,八年抗战把中国传统瓦解,把中国的家毁灭掉。抗战之前,中国确实还有大家庭,我们看到的四代同堂、五代同堂有,抗战胜利之后就没有了,看不到大家庭。所以中国五千年社会安定,家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起很大的作用;现在家没有了,这叫家破人亡。我们看到这个现象,所以才希望团体,像企业这种团体公司,能够继承中国过去传统家的精神跟功能,那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能够绵延下去。像我们的协会它也算是一个家,在佛门里面寺院庵堂都可以是一个家。所以家有道,有家道、有家规,规就是戒律、规矩,像《弟子规》是规矩,有家学、有家业,世代承传,家和万事兴。好的东西不能失掉,关系国家民族的存亡,不能不重视。
欲如果看得太重,障碍往生,障碍我们学习经教,就是学经教不开悟,充其量是记问之学,没有悟处。把这些障碍放下,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个东西真能放下就有悟处。每天读这部经遍遍不一样,每天听这部经,像现在我们听光碟、看录相,也是天天看,讲的都是一样的,可是每一遍听的悟处不相同,他会有兴趣。像读书一样,我们天天读的都是这一本书,中国书妙!像儒家的书、道家的书,古人这些书是百读不厌,为什么?愈读愈有味道,愈读愈有些新的意思悟出来,他才不厌倦;如果每天看的都是一样的,早就讨厌,看不下去了。特别是佛经,永远读不厌,永远听不厌。这桩事情外国人很不容易体会,哪有这种事情?他不但没有见过,他听也没听说过,这东方的奥秘,他们讲神秘,东方的神秘。
这就是欲界的欲爱,欲界有六层天,四王天、忉利天这两层天的天人欲爱比我们人间淡一些,实际上都差不多,只是淡薄一些。再往上面去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愈往上面去这个欲爱就愈淡,就淡薄。真正能够把这些欲爱都放下,他才得禅定,由此可知,欲爱是障碍禅定的。所以得禅定他就得色界天,色界天里面没有欲爱,就是财色名食睡统统没有,到那个地方也不需要吃东西、也不需要喝水、也不需要睡觉。五欲,你看财不需要;男女之色也不需要,他都断掉;名,就是名闻利养不要;食、睡,饮食、睡眠都不要,都没有了,四禅天,四禅有十八层天,都没有了。
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第三段「色爱住地惑」,这色界天,「色爱者,即色界思惑也,谓诸众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禅定,不能出离,故名色爱住地惑」。色界天人虽然没有五欲的念头,实际上五欲的念头他并没有断,这个诸位要知道;他要断了,他就是圣人,他不是凡夫,它不起作用。它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定功,以定功把这些烦恼习气伏住,所以在佛法里面叫伏断,不是真正的灭断;要是灭断,他就是圣人,大概是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大概初果是欲界断了,第二果是色界,第三果是无色界,第四果是阿罗汉他就超越六道,六道就没有了,他们是灭断,那是真功夫。四禅八定是伏断,定功伏住。那个定有时间性的,时间到了之后他定失掉,从定中醒过来,毛病习气又生了,对於财色名食睡的念头又起来,这一起来他就往下堕落。这个道理慢慢我们都能够把它体会到、都能够了解到。色界住地惑,他虽然没有五欲六尘的念头,刚才讲他定功伏住,他不起作用。但是他有对色的这种爱,他还是有贪心,我见、我慢、我爱、我瞋被伏住,我痴还是有。色界天、无色界天,瞋恚被禅定可以说完全伏住不起作用,瞋恚的相很猛利,定功能够伏住它,他能够步步上升。但是对於色界他欢喜,他有痴、他有爱,所以他住在色界,他没有办法离开,道理在此地,他不了解色是幻色,不是真的。
人,心里面没有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没有自私自利,这个心多清净,这个心确实我们世间人所向往的,他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身心都没有丝毫压力,这是他们所得的乐。如果把这种乐看作是真的,真实的享受,他就不愿意离开,住著色界。这一住不是短时间,色界天的寿命在我们凡夫看来,那个寿命是天文数字,太长了。佛在经里面有详细的说明,我记不得,但是诸位如果要算的话,你慢慢去算,寿命就是他的定功,倍倍相乘。譬如从我们人间的寿命,从人间年月算起,现在讲时差,三界时差很大,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四王天的一昼夜是人间五十年,寿命五百岁。我们这个人间一百岁的人不多,如果生四王天的话,是四王天上的五百岁,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但是它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你们去算一算四王天的寿命。忉利天加一倍,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寿命是一千岁。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出现在我们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圆寂的。我们中国史书里面记载,三千零三十几年,要是从忉利天算才一个月,释迦牟尼佛圆寂到现在,在忉利天是一个月,在我们人间三千年,一百年是一天。再往上去夜摩天又加一倍,夜摩天一天是我们人间两百年,寿命是两千岁。我们知道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再上一层,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我们人间一百岁在兜率天是六个小时,兜率天六个小时我们人间一百年。兜率天人(是他们那个地方的时间)寿命四千岁。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等到他老人家寿命终了,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他的四千岁我们这里算算,好像《下生经》里面有讲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亿数算的。再往上去倍倍相乘,所以到色界天不能用年来算,它是用劫来算的,劫数。因此世尊劝导我们不能发心生天,为什么?像色界天还好,还有佛菩萨到那边去讲经说法,有示现的,要是生到无色界天去的话,佛菩萨不到那里去,因为那个地方人耽著禅定之乐,不接受任何人去讲经说法,他不听,他排斥。色界天不排斥,无色界天排斥,那个地方没有佛法,在佛经里面讲八难之一,这八种严重障碍佛法的修学,无色界天是其中之一,这些状况我们要知道。
第四讲「有爱住地惑」,前面是色爱住地惑,这是有爱住地惑,他有爱不是没有爱,有爱是指什么?指无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惑,住於禅定,不能出离,故名有爱住地惑」。这对无色界天。有色,他有身体、有宫殿、有他生活物质环境,他没有财色名食睡这些念头,他没有这个东西,清净无为,我们一般讲神仙生活。而且在这个境界里面,连在色界天往上去,报得五通,这五种神通生到天上就有,他是报得,不需要修的,愈往上面去能力愈大,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神足是变化自在,只是没有漏尽通。漏尽是什么?枝末无明(见思烦恼)他断了。如果得漏尽通,他就出离六道。枝末无明他断掉,这个枝末无明是说三界之内的,就是十二因缘里面所讲的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是讲这个无明;在大乘教里面这算是枝末无明,不是根本。所以他离不开无色界天,这一关太不容易。他能不能出离?他不能。为什么不能?没有人点破他。佛菩萨虽然是很慈悲,真的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无色界天人跟佛没有缘,他不接受、他不相信,他认为自己在那个境界就是各个宗教里面讲的大般涅盘的境界,他误会了,把那个境界当作大般涅盘。
非想非非想处天人,这是无色界最高的一层,寿命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很难想像。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一个大劫是成住坏空,重新组合成住坏空叫一个大劫。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就是成劫、住劫、坏劫、空劫,我们现在是在住劫。八万大劫就是成住坏空八万次。我们这个地球坏了,坏了没有关系,因为他不是住在地面上,他住在空中。所以这种天叫空居天,它不是地居天,地球上怎么样的灾难,怎么样的变化,与他不相干,他离开地面。欲界天从第三层天夜摩天就离开地面,忉利天没有离开,忉利天、四王天都是属於地居天。我们知道凡是地居天,他一定是依靠一个星球,他住在那里。空居天就不是的,我们只能像科学家所讲的,他是不同维次的空间,他决定没有向星球的依靠,他不是住在星球上,他住的地方我们没有法子知道,只有突破空间,突破空间维次,你才能够与他们往来、与他们沟通。所以这个时间长,佛很慈悲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白,警惕我们。
众生最幸运的,不是天界到哪个层次,不是的,最幸运的是遇到佛法。所以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道理在此地,为什么?闻佛法就有在这一生成就的机缘。我们同学们过去生中有没有遇到过?肯定遇到过。遇到过你为什么没有成就?为什么没有离开到极乐世界去?大意、疏忽,临终的时候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还有爱欲,有这个东西就又下来,就没去得成。很想去没去得成,大概我们经历很多次,不止一次,这一次的缘很好又碰到了。这一次碰到的缘,特别殊胜地方是我们遇到乱世。乱世有什么好?对於这个世间贪恋的心薄弱,不想在这个世间住,这是好机会。对这个世间没什么大的兴趣,那你到极乐世界的成分就多,比较容易舍。在太平盛世没有一样不好,真不容易舍弃;我们遇到大乱之世,觉得人活在世间太苦,没有意思,应该要放下。所以这是无比殊胜的一个机缘,我们遇到,希望这一次成功;这是无比殊胜的一个缘分,让我们真的想放下、真的肯放下,不再干傻事。有很多同学问我,我们这些出家人到底是以求往生最重要,还是以弘法利生最重要?我告诉他,求往生摆在第一,弘法利生摆在第二。这不可以错认的,这个机会太难得,决定要在这一生当中往生,真正放下。弘法利生随缘,有机会我们要做,要护持正法;没有机会不要勉强,勉强就错了,勉强就是攀缘,我们随缘不攀缘,这样就好。弘法利生不妨碍我们念佛往生,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