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耷寰恍模跽唬凰姆疵媸敲孕叭尽U馐茄Х鸬囊桓鲎艿姆较颉⒛勘辏颜飧龃诟悖愕靡娓伞R朗裁捶椒ù锏秸飧瞿勘辏恳澜涠ɑ郏运紫戮褪艹种诮洌悴拍苄蕹删跽弧P牡厍寰涣耍ぐ⒙藓汗挤衬斩狭耍牡厍寰唬徽腥痪醵幻裕煞鹆恕U馐蔷灰等5诙跛驳摹�
第三条那是大乘,第二条是小乘,刚刚入佛门,由小再往大再提升,「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你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是什么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一切诸佛菩萨都是用这个心,我也用这个心,这叫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句话不好懂,我学佛十几年才搞清楚。我总是怀疑,像我们凡夫,不学佛的人都相信因果报应,因为它摆在第三,第三是菩萨,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所以我们总是想不通。我们人都相信因果报应,难道菩萨不相信吗?还得要深信因果?搞了十几年才恍然大悟,这个深信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普通人不信佛的人都知道。这个深信因果是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是真的,很多菩萨都不相信。佛教菩萨念佛成佛,你得相信这个,这就归到净土,无量法门里面净土很殊胜,净土就是信佛就成佛,念佛就成佛。他相信这个因果,不是别的,这是特别法门。你看底下接著「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教化众生,前面都是自利,自利之后要利益众生,要帮助一切众生。总的指导原则,总的修行纲领,你不能不知道。所以信了能解,能理解,理解之后真干,然后才证果。特别在末法时期,念佛决定往生成佛。我们再看下面这首:
【我等见世尊。为得大利益。闻如是妙法。悉当成佛道。】
这个菩萨也是现身说法勉励我们、鼓励我们,给我们做示范。你看看,这些人是华严会上的菩萨们,他们见到『世尊』。这个地方讲的「世尊」,它的意思包含佛的三身,法身如来毗卢遮那佛,报身如来卢舍那佛,应化身如来释迦牟尼佛,一而三,三而一。法身是自性、是理体,能现、能变、能生,报身、应身乃至於虚空法界一切万法,是所现、所变、所生,能所是一不是二,这是他们所见的。我们今天是六道凡夫,我们所能够见到的是应化身佛。但是佛在《华严》上告诉我们,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而三,三而一,见到应化身也就等於见到法身、报身一样。尤其在大乘法里,那真的是得『大利益』。大利益是什么?底下这两句,『闻如是妙法,悉当成佛道』,这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就是你不信佛,但是问你知不知道阿弥陀佛?知道,听说过,偶尔上庙也看过阿弥陀佛的像,你就「悉当成佛道」。你这一生成不了佛道,来生后世,因为你有善根,你遇到佛法,你就会生信,你就会开解,你就会修行,为什么?成佛的种子给你种下去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造佛像?佛没见到,见到佛像。造像的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你造的这个佛像,让许多人见到佛像种了善根,功德在此地。可是佛像不能随便造,要造得如法,什么叫如法?要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造出来,不能造个人像,造个人像你看不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造像,佛经里有一部经叫《造像量度经》,你要依照这部经去造。从前造的像很如法,古时候,现在人造的像全是人像,你们看到观世音菩萨像都是美女像,不是菩萨像,再看到的佛像都是男子像,不是佛像。所以这个要明了。为什么一定要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是果报,让你看到这个果报,你就想到它的业因,修什么样的因他得什么样的相好。所以这有讲究的,不是随便可以搞的。连画像亦复如是,都要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画出来,它是表法的,它是叫人见到的时候得大利益的、得大善利的。你不能把它如理如法的雕塑出来或者绘画出来,人家见到得不到大善利,得不到大利益,也得利益,没有那么样圆满,没有那么样的殊胜,道理在此地。
可是最重要的还是下头这句,「闻如是妙法」,这个妙法,狭义的来讲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广义的来讲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妙法!你要是听到这部经,善根就大了,利益也大,大到什么程度?没有法子讲,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形容。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佛法当中你能闻到《华严》,难上之难。在中国朝朝代代,讲其他的经人很多,讲《华严》的不多。中国在古代讲《华严经》,历史上都有记载,为什么?太少了。所以,这部经是很不容易听到。我们生在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昌明的时代,我们得科学的便利,我们在一起学习,用网路、用卫星,传遍全世界,许多在电脑前面学习的、在电视机前面学习的人就太多了,不计其数,这是在半个世纪之前那时候的人无法想像的。现在人得到这个便利,有没有成就?有,在网路学习的、卫星电视前面学习的,成就的人很多,不少。这是说闻经的重要。
佛法的殊胜必须要知道,它是教学,它不是迷信。可是在今天末法时期,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遇到许多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假的太多,仿冒的太多,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出了问题。佛法也不例外,也出了问题,假的太多,哪个是真的,这必须要有辨别。如果你好心学佛,学的是假的,念的是假的佛经,不是真的,伪造的,那你这一生白过了,你什么成就都没有。这桩事情,老师我们初跟他学的时候,他就把真的、假的标准告诉我们。佛经是从印度来的,它怎么来的?什么时代来的?来了之后翻成中文,在哪里翻的?什么人翻的?你都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这些都没有,驾乩扶鸾出来的,那就不是真的,就不能相信,灵媒传出来的更不能相信,这个一定要知道。佛他老人家离开我们,教给我们四依法,这个太重要了。四依法里面第一个就是「依法不依人」,也就是我们学佛一定要依佛所说的经典,不能依人,依人就错了,我们要依释迦牟尼佛。真正的经用什么来做标准?用《大藏经》,这部经《大藏经》里面有,那就是真的。跟《大藏经》对照一下,一点没错,翻译的年代没错,翻译的人没错,再看看经文没错,这就是可靠的;如果这个经《大藏经》里没有的,那就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标准,让我们辨别经典的真伪。所以我们今天受持的这些经教,一定要有出处。这个出处,说是神仙降临下来的,那都靠不住,阿弥陀佛自己来说的,那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这是必须要晓得的。
我听说最近有很多假的经,而且流通得还很广,很可怕。过去我们曾经讲过《观无量寿佛经》,我讲过这个经之后,还特别把《观无量寿佛经》当中的一章「上品上生章」,好像我在美国的时候特别把这一章详细说过。这一章我们是依照善导大师,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唐朝时候的人,他老人家的注解《观经四帖疏》,依照这个来讲的。这一章里面讲得非常好,特别在末法时期。他说如果,我们是修净土法门,依照的是《无量寿经》、是《阿弥陀经》,他说假如有个人来说,这个人是高僧是大德,传你一个法门,他说比净宗还要快、还要容易修学,能成就,你愿不愿意学?他是大德。那你一定要能把持自己,谢谢他,我不学,我还是依照《无量寿经》上讲的,经典上的,我照经典学,这叫依法不依人。如果有个证果的阿罗汉,给你示现种种神通,这可了不起,他来给你讲,介绍你有个法门比念佛更殊胜,你能不能听?你要坚持依法不依人,「我谢谢你老人家,我不能接受,我还是依照经典来修学」。一层一层,到最后阿弥陀佛亲自来,真来了,来告诉你,还有一个法门比我从前讲的更殊胜,你会不会接受?你还是要坚持,「谢谢阿弥陀佛,我还是照你从前讲的那个法门修学」,你才能成就。阿弥陀佛亲自来,谢谢他老人家,还依从前讲的,讲到这种地步,这叫做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所以「上品上生章」把四依法讲绝了,你真正坚定的信心,你这一生决定成就。特别是在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没有坚定的信心相信经典,你怎么会有成就?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能够深入细心研究《观无量寿经》全文当然更好,没有这个时间,「上品上生章」不能不读。好好的去学习这一章,就等於我们现在讲瘟疫里面免疫的能力,这章经可以帮助你增长你的免疫能力,很重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大方广佛华严经》,古大德告诉我们,这是唐朝初年的,几乎是当时这些高僧大德们公认的,《华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一切经的根本法轮。所以佛教所有宗派、典籍里面所讲的道理,修行的方法,统统在这部经里头。这部经到最后,「悉当成佛道」他用什么方法?用的是念佛求生净土,用这个方法。你看《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对於净土念佛往生的信仰,是从《华严经》生的,真相信了,真的接受。年轻的时候喜欢理论,这多少还是受方老师的影响,最初跟方老师学哲学,方老师把佛经介绍给我的是佛经哲学。把《华严》介绍给我,他说这部书是佛经的哲学概论,我是用佛经哲学概论这个理念来接受《华严经》的。到以后涉猎比较广,才知道隋唐时候这些大德他们研究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他们肯定《华严》是第一经,讲得最圆满,讲得最殊胜,讲得最彻底。而末后,文殊、普贤这两大菩萨,劝告华严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念佛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我们看到这段经文就看呆了,《华严》这么殊胜的法门,怎么最后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然后才真正体会到,《华严》跟净土是一不是二,而净土是《华严》的核心。我在新加坡开讲这部经,我向大家做个比喻,华严世界,也叫华藏世界,好比是新加坡这个城市,极乐世界是这个城市里最繁华的一条街乌节路。我用这个比喻大家就容易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到了华藏世界的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如果不往生净土,可能还在都市的边缘,还没走到闹区,中心区没走到。所以文殊、普贤现身说法,他们两位自己说偈发愿求生。
这是早年,总是应该是在四十年前,我讲经今年五十一年,四十年前,第一次讲《华严经》的时候,我对於净土怀疑。但是这个经讲到一半,有一天突然想起来,文殊、普贤学什么法门成就的?善财童子学什么法门成就的?细心把这个经看一遍才恍然大悟,他们都是修念佛法门,於是对念佛法门才生了信心,不再怀疑。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善财是文殊的得意门生,文殊菩萨的传人,他在文殊菩萨会下得根本智,也就是我们讲把分别执著妄想统统放下,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初住菩萨了,华严初住菩萨,到这个位次。证到这个位次,文殊菩萨才介绍他出去参学,参学第一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