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镏荒芗跎偎耐纯啵挥邪旆ò镏约荷裰乔宄K陨裰乔宄叩模蟾1ǎ≈泄私参甯#甯W詈缶褪呛盟溃叩煤茫叩们迩宄⒚髅靼装祝欢槎竦馈D挠幸桓鐾纺郧宄娜嘶崛プ鲂笊⒒崛プ龆龉恚坎豢赡艿模≡竦囊欢ㄊ侨颂臁A倜帐币幌潞苛耍突岫槿竦馈K酝氖焙蜃钪匾奶跫橇倜帐鼻迩宄鹪诰辖病感牟坏叩埂梗獠啪龆芡僦找荒钍罹龆ㄍN颐悄懿荒鼙Vぷ约毫倜帐毙牟坏叩梗空飧鎏蚜恕K云匠D罘鹗鞘裁矗苛繁僦胀谴蛘蹋褪亲急缸詈竽且恢F匠R丫上肮撸飧鱿肮哂忻挥邪盐眨灰ノ时鹑耍首约骸R簿褪且磺惺薄⒁磺写Γ蛞晃矣龅轿O盏氖焙颍谝桓瞿钔肥鞘裁矗堪⒚滞臃鸪隼戳耍憔陀邪盐铡H绻祷褂刑安_痴慢就完了,你要晓得贪是饿鬼、瞋恨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搞这个就错了。
所以自己有没有把握,自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你想的是什么?你念的是什么?想的是名闻利养,念的是五欲六尘,西方这条路你这一生就没有分,虽然接触到,也学了,不管用。如果一切时、一切处,你所想的是阿弥陀佛,你所念的是阿弥陀佛。如果你还有余力的话,你会帮助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就对了。如果说算了,我别人不度,我把房门关起来度自己一个,那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去不了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没有缘可以,没有缘你自己关门念佛求生可以,没有帮助众生的缘。有缘就不行,有缘你要是舍弃一切众生,你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跟大乘不相应,大乘有慈悲心,这要知道。所以实际上四十八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两个条件,一个是一心不乱,另外一个是发菩提心。你看四十八愿,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十念必生,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我们现在为了大家容易理解起见,经上说了三个,我说了五个: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你得有这个心才行,你与大乘才相应,没有这个心就不相应。有这个心念佛是肯定往生,你有把握;没有这种心,到临命终时候这个心也会现前,像周广大居士他临终的时候他能现前,别人一讲他心就发,所以这个心愿不发是不行的。
《弥陀经》上讲的三个基本条件,信、愿、行,总要把它记清楚、搞明白,,总要把它记清楚、搞明白。你要真信,要真正发愿,行是真干。自己念佛做出好榜样给别人看,没有往生之前就能做出很好的样子,为什么?真正念佛人心地清净,他没有妄想,也就是他没有欲望,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傲慢、没有嫉妒,表现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在工作,表现在待人接物。我们过去曾经在旧金山附近一个小镇库柏提诺,这个小镇很有名,我们中国人叫它矽谷,是美国的科技中心。我们就住在那个地方,韩馆长买了房子,我也买了个小房子,我住在她对面。隔壁是美国人,有一天他来找我们,我们也很欢喜接待他,他说:你们是干哪个行业的?为什么你们都是欢欢喜喜的?这就是感动他们了。「从来没有看到你们面孔上好像没有笑容,你们为什么这么欢喜,你们搞哪个行业?」我们告诉他:我们是学佛教的。他也懂得佛教,他说:学佛这么欢喜?我说:是!学佛就是学欢喜。极乐世界,极乐不就欢喜吗?快乐。他说:这个好!我说「我们学净土,心地清净」,清净很好,「又快乐、又清净,还无量寿,寿命很长」。这三个我们都要!他是基督徒,我说:好,我们这里也有个小道场,星期六你来参加我们,到这个地方来求快乐、长寿、清净,星期天你们上教堂,没有冲突。以后真的来,愈来愈多。所以欢喜就度了很多人。
这些年来我参加很多国际和平会议,说实在讲我们也没有谈佛法,没有谈什么,就是参加会议的时候,这些与会的同仁看到我这个样子,以后听说我年龄很大,各个都愿意跟我谈几句话。谈什么?问我是怎么保养的?很现实!他们都想年轻,都想不老。所以我就教他念佛、修净土的好处,好处是什么?不容易衰老,为什么不容易衰老?心地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恐怖。他们听到很羡慕。还有告诉他长素。我素食到今年吃了五十七年,身体去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一切都正常,体力没有衰退。所以你得拿出成绩给人看,不必言说,他会来找你。所以把学佛的好处介绍给大家,看到眼前,这是眼前的好处,后来的好处那可大了,那是他无法想像的。能够接引他到佛堂里面来听经,在美国我们的活动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只有一天。在香港、在国内我们在寺院庵堂的活动可以每天讲经,念佛堂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这种修学的环境在外国是找不到。
下面清凉大师说,「前二明依实立名,名能益物」,前二就是第一首跟第二首,我们念的八句经文。依真实立名的,名虽然是假名,能够利益众生,物就是众生,益是利益。为什么他不说人说物?如果说人,在十法界里只是人道,不能包括其他的;用物,十法界全包括了,从佛、菩萨、声闻、缘觉一直到六道,这一个物就全包括了,十法界的众生都得利益。「后八」就是第三首到第十首,「显名下之实,辨益所由」,这再给我们解释名,名下头有实,说明为什么会得利益。下面说「今初」,初是第一首,「前颂明损益,受苦闻名,速解脱故,受乐不闻,反沉沦故」,这是第一首。明依实立名,这名是什么?在这个地方讲名就是佛,佛的名字。『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你说闻佛名多不容易,地狱虽然很苦,如果说闻佛名了,他就有机会永脱轮回,这个利益多大!反过来说『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无量乐在哪里?无想天,这个里面,佛不到那里去,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因为他们享乐享惯了,那个地方很乐,不愿意听佛说法,那就是闻不到佛名。
清凉大师给我们的解释,「受苦闻名,速解脱故」,道理在此地,地狱道只要闻佛名,他就解脱,他就离开地狱。离开地狱是好事情,他能超升到哪里?不一定,要看这个众生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地狱里面闻佛名就往生极乐世界的,那是什么人?过去生中曾经修净土堕到地狱去,在地狱里面受罪。受罪要知道不是坏事情,是好事情,他不受罪他的业消不了,所以受罪是消他的业障。就跟我们世间人犯罪一样,法官给你判刑坐监狱,判你多少年,到时候刑期满了你就出狱。地狱也是这样的,如果在地狱里面受到教化,现在我们的海口监狱,这就是菩萨在里面教化。教化怎么?很多刑期满了他不愿意出来,为什么?他说那个地方能够学到我们在社会上、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伦理道德,他愿意在那里面多学一点。诸佛菩萨在地狱里教化众生就像这样的情形,有能够接受的,多半过去生中学过佛,有善根福德。所以地狱众生能不能生净土?能,不是不能,不是假的是真的。如果没有学过佛的,他跟佛就没有缘,但是他过去生中也曾经做过好事,也有一点善根,随著善根他就到人天来受生,善根少一点的到人道,善根大的就到天道,真有这个事情。
总而言之,在人间决定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那就是不能杀害众生,为什么?杀害众生太多的时候,你麻烦,佛帮不上忙,为什么?你要还债。你那些冤亲债主找著你,不放你,佛想接你去,他拉著你,这你没办法,冤亲债主。所以你要怎样把冤亲债主这个事情把它化解掉,这很重要。所以闻到佛法之后,了解事实真相,还可不可以跟众生结怨?不可以,决定不能杀害众生。过去不知道,杀了很多众生、吃了很多众生,怎么办?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天天给他回向,天天帮助他。过去我无知,不晓得,现在我明白了,真的是要把冤家变成亲家,把敌对变成良友。这个事情要靠自己,自己要有真心去做,不是不能化解,你可以跟他讲清楚,我们怨结不化解,冤冤相报,双方都痛苦,不是一方痛苦,双方都痛苦,那又何必?过去已经过去,不要再去想,从今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学佛,将来同生极乐国。绝大多数都能接受,所以不是不能化解,能化解!不再吃众生肉,不但不杀害众生,最好是能像佛教诫菩萨那样的标准,佛怎么教?佛教菩萨对一切众生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样对待众生就好了。众生看到我就讨厌,怎么办?避开他,你看到他来,走到另外一边去,他心就平了。总而言之,令众生生欢喜心,我欢喜,他也欢喜,我觉悟,他也要觉悟,这就对了。
所以要记住,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不能认真学佛?还是经上讲的三重障。你看三障、二障讲得很多,三重障太重要。你具足这三重障,不但修行有障碍,你就是学教、闻法都有障碍;不但闻法有障碍,你信心有障碍。你信不信佛?不信,为什么不信?你傲慢、你有嫉妒、有贪欲,你不信!你那个信是假的,口头上的,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你哪里相信?所以细心想一想,我有没有真信?信这一个字,李老师教我,印象就太深刻,是在我受戒之后到台中去拜老师,这佛门的规矩,受戒完之后第一个要去感谢老师。我从台北到台中,在慈光图书馆,老师在那里等我,约好了,我还没进门,在门外,他在里面看到我,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态度很严肃,声音很大,叫了好多声,你要信佛。我都迷惑了,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又两年去受戒,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讲了两年经,教佛学院,受了戒,我还能不信佛吗?老师怎么说这种话?指著我「你要信佛」。我进去了,进去了真是迷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进去之后老师说你坐,我就坐在旁边,他就告诉我:你要晓得,有多少老和尚到死都不信佛。愈说我就愈不懂,老和尚到临死他还不信佛,那怎么样才叫信佛?我没说,他就跟我讲:「信佛是依教奉行,佛所教的,你做到没有?」我这一下就明白了,他一点我就清楚了。
真的,讲三皈,三皈做到没有?觉而不迷,我现在还是迷而不觉;正而不邪,我现在还是邪而不正;净而不染,我现在还是染而不净。换句话说,三皈依没做到,就这个标准,不管在家、出家。所以真的,有些老和尚到临死他还是迷邪染,他不是觉正净,这个我就明白了。所以这个标准我才晓得。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讲到六个信,我们净土宗讲信愿行,往生极乐世界三个条件,他讲信讲六个。六个,第一个信自己,信自己的觉正净,第二个才是信他,信他是什么?他是阿弥陀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把信他摆在第二,把信自己摆在第一。所以说,信佛你就能成佛。信自己是佛,你才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是佛,你怎么能成得了佛?所以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要相信自己有佛性。怎么成佛?佛给我们讲,《华严》讲得很清楚,放下妄想分别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