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ā⑿胺ú辉谕饷妫谧约旱男模恼磺卸颊男耙磺卸夹埃扛鋈硕疾灰谎N颐敲扛鋈艘幻媸欠稹⒁幻媸悄В茨憧磕母鼋糠鸾蔷褪欠穑Ь兔挥辛耍Ф急涑煞穑豢磕Ы鹨脖涑赡Я耍驼饷椿厥虑椤!痘暇飞辖驳猛赋梗�
末后这首偈,『远离於法想,不乐一切法,此亦无所修,能见大牟尼』。「牟尼」是释迦牟尼佛,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是寂灭的意思。寂是寂静,灭是烦恼生死统统灭掉、统统没有了,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远离於法想」,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舍是舍对法的分别、对法的执著。我们今天需要法,天天不能离开,那怎么说远离於法这个想字,不是远离於法,是远离於法那个想,想是什么?想是著相了。你看这个字,我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的,为什么?智慧的符号。你看看这个想,想是什么?你心里有相。心里怎么会有相?思,思是心上有个田、有格子,格子是分别,分别就是思,著相,执著就是相。「远离於法想」,就是不要再去分别执著,於一切法没有分别执著,你就见到诸法的真相;有分别执著,你见到诸法是假相,没见到真相。中国文字了不起,你要是懂得造字的理念跟原理原则,你不认识这个字,你不会念这个字,你看到你懂得它的意思。这个心里头有相了。
实在讲「妄尽还源观」里面讲得好,宇宙哪里来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有相。起心,物质现象就是宇宙,就出现了,宇宙出现了;动念,生命出现。这个相就是物质的现象、精神的现象,起心动念就统统出现;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没有发现;起心动念,就是末后一句「能生万法」。这个相是幻想、是假相,你不可以执著、不可以分别,这叫离相,是这个意思,离一切法相。「不乐一切法」,在一切法里面不要生起贪恋,不可以有贪爱。「此亦无所修」,为什么?你自性里头是清净的,你还修什么!修是修什么?修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那叫修。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贪瞋痴慢放下,这叫做修。为什么?自性里没有的,没有你不可以要,你要了就起障碍,就麻烦了。自性里面有的,有的是智慧、有的是德能、有的是相好,这个不要修,清净心现前了,它自然就出来了。惠能大师跟我们示现的是最好的榜样,不认识字、没念过书,释迦牟尼佛讲的任何经典,你念给他听,他就把道理讲给你听。人家问他:你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你为什么会讲?这个与认识字、与念经不相干。「此亦无所修,能见大牟尼」,这话一点没错!末后最后一首偈:
【如德慧所说。】
『德慧』是前面北方功德慧菩萨。
【此名见佛者。所有一切行。体性皆寂灭。】
你看看精进慧菩萨多谦虚,他说他在此地为我们所说的这一切法,不是他有什么能力,是前面德慧菩萨所说的。把好事都推给别人,不是我有能力说法,是德慧菩萨在前面已经说过。你看看《华严经》所有说法的菩萨,都是把自己说法的功德推给别人,多谦虚,好处都是别人。如果有过失都是自己的,自己只承当过失,不居功,这要懂得。道场真正成就功德是谁?功德是大众。大众真正听懂了,真正肯依教奉行,依佛陀的教诲、菩萨的教诲真正能奉行,成就这么殊胜的道场,大家的功德,不是哪一个人弘法的功德,没这个道理!我们在汤池所做的,所以我常常感恩,感恩汤池所有居民,他们如果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怎么能呈现在汤池?他们愿意接受、愿意照做,把这个氛围做得这么好。所以这个功德我们给什么?领导的功德、老师的功德、汤池居民的功德。我们有什么功德?我们没有功德,这都是事实,这不是谦虚。没有这批老师去教,我们再好的理想都不能变成事实;没有这么多人民接受,去真干,你就做不出效果来;这个地方领导的支持,这三种人有功德。我们没有功德,所以这些道理都要懂,不要去争功。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七八卷) 2008/8/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7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今天我们从第六段看起,东南方善慧菩萨。菩萨是代表第六住,第六住叫正心住,不仅仅在外表上像佛,内心也跟佛相应,正心是佛心。我们把长行念一遍:
【尔时善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清凉大师《疏》里面给我们介绍,「善慧菩萨,成就般若,慧鉴不动,可谓善矣」,这第三句很重要,智慧,鉴是观察,观察宇宙万法,能做到不动了,不动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们晓得这不是普通菩萨,是法身菩萨,第六住。初住菩萨就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所以他超越十法界,生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菩萨这个境界,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讲的五句话第四句,「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要知道,不动是智慧,是般若智慧,动是烦恼,这个一定要晓得。所以我们要想转烦恼为菩提,必须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不动。《华严》跟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真正做到不执著,不执著是随缘,恒顺众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思,这叫阿罗汉,虽然没有出十法界,他出六道,这总得要晓得;能做到不分别,那是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佛;真正能放下起心动念,他就出离十法界,生华藏世界,生极乐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这是真成就,这是无比稀有的成就。学佛了,要在这上下功夫。
前面精进慧菩萨给我们开导的,完全讲的是「三自性」,为什么?如果对於宇宙之间万事万法,你要没有看到真相,你没有办法精进。精进这是放下,放下执著,你就超凡入圣,你就不是凡人,凡人说的是六道,四圣法界是圣人,超凡入圣了,这精进,不分别了,为什么?全是假的,有什么好分别?「遍计所执性」,是六道凡夫迷惑颠倒,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不知道。他总是以为这个身体跟所有一切法是真的不是假的,都以为是实实在在真有,这叫遍计所执性,遍是普遍,计是计较,真的错了,这可以说是一切凡夫统统有的。凡夫当中有智慧高的,在世间也学科学、哲学,宗教里面学神学、学佛法,懂得这个道理,物质现象是幻有,不是真的。知道这一切诸法都是从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虚妄,能所都不可得,这叫「依他起性」。依他起就是因缘生法,《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合相」,合就是缘生的意思。所有现象没有一个是例外的,缘生的。最后跟你讲到「圆成实性」,圆成实是自性、是法性,真有。真有,你可不能执著,你执著就错了,执著又变成遍计所执性。它是有,对於它也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坏了、就变质。所以宇宙的真相,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圆成实是什么?圆成实是电视的屏幕,它是真的,它永远不变。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万法是电视屏幕里面显的相,音声、色相,这屏幕上显的。我们一般人打开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只注意到电视里面的形相在变化,就没有想到屏幕它是没有动摇。所以圆成实在哪里?圆成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这三种性德同时现前,谁清楚?阿罗汉明白,菩萨搞清楚了,搞清楚的人在这个境界相里面他能保持著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慧,般若智慧;如如不动,那是禅定。所以能大师所讲的五句话是同时的,没有先后。他讲的清净,本自清净,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是同时现前的,没有先后,没有次第。这是他说出他见性的样子,真见到了。释迦牟尼佛讲得详细,讲得明了,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自性是什么样子?这一部《华严经》详细给你说出来,这是自己,不是别人。佛陀苦口婆心,怕我们执著名字相,执著遍计,执著依他起,执著圆成实,执著这个,给你讲了你就执著。所以名字相不可以执著,你明白了,不要再去想这些东西,名字性空。马鸣菩萨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想都不要去想它,你就入佛的境界了。佛怕众生执著,所以又讲了「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这在前面我们都学习过了。可是我们的烦恼习气非常深,学了之后有没有用?没用,确实只有是阿赖耶识里面落个佛法种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上用不上。什么叫学佛?学佛就是要学把所学的东西在日常生活当中用上,那就对了。
善慧菩萨也有十首偈颂,清凉大师在此地介绍给我们,「此颂为显欲令其心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文中离垢解脱,无体性故」。这一段是总说十首偈的大意,目的是显示欲令其心转复增进;这个「其」是谁?是前面第五住,第五住是方便具足住,精进慧菩萨是方便具足住;再往上提升,提升到正心住,那就善慧。凡是正心住的菩萨都叫善慧,善慧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就像我们念书讲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它是个通名,不是指哪一个人。『善慧菩萨』就是第六住,证得第六住都叫善慧菩萨,证得第五住都叫方便住菩萨,是希望把自己修学再往上提升一等,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这就说得很明白,善慧菩萨得无生法忍。忍是定,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一切法不来,一切法不去,他心定在这里不动摇了,这叫无生法忍。这里说的是圆教,跟别教差距很大。
十首偈文里面会讲到「离垢解脱」,垢是烦恼;离垢,烦恼断尽,烦恼完全变成智慧,成就般若,完全变成智慧,烦恼没有了。烦恼没有体性,转烦恼为菩提,转烦恼就是般若智慧。长行是不断的在提醒我们,由此可知,这里头的教诲是非常重要。菩萨向大众报告他修学的心得,不以为自己有智慧、有能力,而是说『承佛威力』,得佛力加持的;如果不得佛力加持,我哪有能力能做得到?他是自己做到,谦虚。不但得佛力加持,『普观十方』,十方是大众,得佛力加持、得一切大众的加持,他才能提升,他才能成就。这里头的意思就深了,我们要会学,我们从早到晚接触一些人事物很复杂,这就讲我们不懂普观;要是懂普观,我们就提升。那个人心善做一桩好事,我们看到了,要向他学习。你看人家善心做的好事,要向他学习,那人是我的老师;另外一个人不善造了恶事,我们看到了,立刻回头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我要有他这样同样的过失,赶快要改;没有?没有要勉励自己,不要犯这种过失。所有一切众生加持我,不但所有的人,畜生、饿鬼你看到都能够回归自性,就是万事万物没有一个不加持我。你会学,你懂得感恩,你懂得报恩。什么叫报恩?我真的在学习是报恩,报佛恩,报众生恩。
一个人果然能够这样学法,这种学法实在讲,我们中国古人有说,但是佛法说得详细。中国人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