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苁盏秸飧鲂Ч闼嫡舛嗪茫�
所以佛在经教里一再告诉我们,信心决定一切。你能不能往生不要问别人,问你自己有没有信心,你有信心,你决定往生;你半信半疑,他来问我,我就告诉你,你这一生决定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不相信,你对他有疑惑。还有人问,他生病,我的病能不能好?我说你的病不能好,他说为什么原因?你不相信能好。你要是坚定相信,「我身上没有病,我病一定会好」,那你决定好。这是我,很多年了,我在美国的时候,大概是二十多年前,二十五年前,有一次我感冒看医生。这个医生也是中国人,在美国开业,给我诊断,拿一点药。我跟他聊天,我说病人跟医生要有缘,病人相信医生能治我的病,医生相信病人,我一定能把他治好,这个病就没有问题。如果病人怀疑医生,医生怀疑病人,这个病只有加重,不会好的。那个医生相信我的话,他说你讲得很有道理。我说病人病怎么好的?是他的自信心把他治好的。医药只是个帮助,所以叫增上缘,佛家讲增上缘,那是少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信心。你信佛,佛法能把你治好;你信鬼神,鬼神能帮你治好。是不是佛治好的?是不是鬼神治好的?都不是,是你的信心把你治好的,这个道理要懂。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原理搞清楚了,回归到佛法,佛法是无上真正之法。为什么称它无上真正之法?佛法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是不是从释迦牟尼佛?不是,也不是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哪里来?自性弥陀,释迦也是自性释迦。所以,佛法回归到自性。自性,惠能大师讲得很清楚,自性是什么样子?「何期自性」,没想到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要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的可贵。所以这个法门称为法宝,名称的来由,名称的含义,你可想而知。
千言万语,无数次的叮咛,就是教我们不要执著、不要分别,不要起心动念,这不起心不动念难,对凡夫来讲非常困难。如果我们把执著分别降低、减少,你所收获的就非常之多。世间人盲目、无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为什么?贪财、贪名、贪利。佛告诉我们,「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看你求作佛、求作菩萨都能做得到,求发财、求升官是轻而易举,鸡毛蒜皮小事,哪有求不到的?真求得到。怎么求?佛告诉我们,财从哪里来的?财从财布施来的。你要想求大财富,你就拼命去布施,愈施愈多,这是真的,一点不假。你要求聪明智慧,你就修法布施;你求健康长寿,你修无畏布施。这是三样东西,哪个人不求?哪个人不想得到?但是搞错了,用种种手段去夺取财富。你想求财富,用的方法、手段恰恰相反,把你命里面财富,不但没有增加,把它亏折掉了,这个可惜。你看云谷禅师教导了凡先生怎么样求财?怎么样求升官?怎么样求儿女?他依照方法,统统得到。所以佛法不是假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人家算我的命,不只一个人,至少有十几个人。命里没有财库,财库空空,是什么命?说的是真不好听,乞丐的命,没有财富,没有地位。我相信,也短命,我统统都相信,全都没有。接触到佛法之后,老师教我,好在有点善根,对佛法相信,不怀疑,老师教导的,依教奉行。老师教我去布施,我说没有钱,哪有钱?生活都成问题。老师问我,你一个月能不能有一块钱?这行,一个月一块钱可以:有没有一毛钱?这个可以。你就从一毛、一块开始布施,我就真干。学佛了,也到寺庙走动,看到寺庙里常常有放生,我们就赞助一毛、两毛放生,那多少不拘。印经的,还有布施医药的,有人发起,我们做随喜功德,愈做愈多。当年台湾印《大藏经》,就是日本的《大正藏》,预约的价钱,那个时候台湾的钱三千块钱,我一个月的收入才五十块钱,你说三千块钱多么艰难。很多朋友们帮助我,那都是借我的,不要利息,我很不容易请了一部《大藏经》。书店看到我这么真诚,也给我打了折扣,我花三年的收入,那个三年当中真叫省吃俭用。一个月最少花多少钱?花八块钱,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块钱,钱才能省下来付《大藏经》的费用。怎么会想到六十年之后,我能够赠送一万套《大藏经》?这一次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印《四库全书》,我又跟他订购了一百套,一套《四库全书》等於十五套《大藏经》。这么多年来,老师教导我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自己什么都不留,自己什么都不要,你得要相信才行。身体愈来愈健康,烦恼愈来愈少,智慧好像年年都有增长,你们诸位听经的人就了解。
经教,学习经教,扎根要紧,根扎稳了,一生学一门,一门通了一切都通,《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怎么选择?选择自己欢喜的,就好修。你自己欢喜的,肯定是过去生中学过的,这一生又遇到了,很亲切、很欢喜。如果很生疏的,学起来困难;很欢喜的,很容易学习,不要舍弃。一部经里头是修戒定慧,依照规矩去学习,这就是持戒;一门深入,没有杂念,就是修定;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就通达,一经通一切就通。不要去求,不要求多,不要求广学多闻,那个念头不好,那个念头是障碍,那是杂念、是妄念。学经教也是修清净心,我学一部经,把杂念、妄想统统都放下。所以专心学一部,他是修戒定慧,不能学杂,不能学乱,这是古大德修行证果的秘诀。初学的人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我学一样,好像看到别人学很多,很羡慕,那你就错了。你对於经教没有信心,对方法没有信心,对老师的指导没有信心,那么你用的时间长,下的功夫深,所得到的是经教的皮毛、常识,真正的东西你得不到。要知道经上讲的话是句句真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尤其惠能大师给我们的示现,给我们做出的榜样。真正通了,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不需要学,临时人家拿来问,你一听、一接触就通。这个道理很深,但是它是真的,它不是虚妄的。
所以在第一首里面,我们执著的,所执著的就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都不是真实的,全是假的,我们用现在的话说,无非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已。在《百法》里面,这属於不相应行法。所谓不相应,它跟心法不相应,跟心所法不相应,跟色法也不相应。因为心心所、色法是依他起的,就是因缘所生法,好像还比较有一点真实的样子。遍计所执是抽象概念,完全不是事实,全是假的。但是,你看有多少众生把这桩事情认作真实,决定不肯放。不相应行法里面第一个是「得」,它把它摆在第一个,妙极了。你看我们世间人哪个不想得到?得就是遍计所执,你得个什么?你得到什么?你细细想,譬如得钱,钱你真的得到没有?没有!尤其是现在,现在说得多少钱,是银行里的阿拉伯数字,什么都没有,全是假的。能得之心不可得,所得之法也不可得,说实在话,连身体都不可得,身外之物哪一样东西你可得?你得财、得名、得色,得什么,全是遍计所执。你总得要把这个看开,把这个看开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随缘,随缘是最自在的。
佛教我们施财,财自然就来了。来了做什么用处?帮助一切需要的众生,这就对了。如果你用这个财来享受,那你就堕落,为什么说是堕落?这些东西增长你的自私自利,增长你的我执。自私自利、我执是烦恼,就是说增长烦恼,这个经上讲的,你看愚痴增长,邪见增长。愚痴、邪见是六道生死的根,你在这个根上又给它加肥料,又给它添土,那根更深,你怎么能出生死?这个话要不是佛说出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想不到,我们以为那是好事。所以世间人看,表面上是好事,实际上不是好事。觉悟的人那就无所谓了,底下一首讲,觉悟的人你得到,得到不为自己,会帮助许多苦难众生,这是对的。所以决定不能享受,不享受,你才会健康,才会快乐。你要享受,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贪图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福报完了,你所有一切病痛、灾难统统都现前。这是我们只要冷静细心去观察,这些事情都在我们周边。可是佛不说,我们没有注意;佛一说,我们注意一看果然不错,这是讲业因果报。
由此可知,因果教育也非常重要。对於诸法实相认识不深的人,用因果帮助他。诸法实相通达明了,那因果这个事情他自然清楚,他不会作恶。事实真相不了解,往往他认识不清楚,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这种人太多了。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当作假的,善当作恶,恶当作善,叫颠倒,这叫愚痴。所以认知很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佛法经教帮我们一个很大的忙,我们要不是透过长年的学习,哪里会知道这些事情?知识分子用经教的方法来修戒定慧,用经教的方法帮助我们放下,帮助看破,是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世尊当年在世,用经教,用讲经教学,为教化一切众生主要的方法。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是对上中下根,上上根、下下根那是例外,那个都好教。上上根,所谓说一句、两句就开悟,他就转凡成圣;下下根,教他念阿弥陀佛,他肯定往生。这些都在遇缘不同,遇到佛的缘,哪有不成就的?无相,意思就是不要执著,给你讲到遍计所执性,你不要执著有个遍计所执性,那就是相无性。所以说相无性就是破这个执著,你才真正明白了,真正觉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七三卷) 2008/6/5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7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三大段偈赞分,第五小段精进慧菩萨,他代表第五具足方便住。
我们继续看清凉大师的开示,《疏钞》里面跟我们说明三性、三无性,我们现在接著昨天的钞文,「次三缘起无生者」,从这里看起。他这个开示是总说,因为这一章经文十首偈颂,前面九首是观法,「次三」就是四、五、六这三首偈,是说缘起无生。「缘起,即依他起性」,依他起就是缘起,「古经论中,亦名缘起性,今疏文从简,故云缘起」。缘是说因缘,为什么不说因缘,单单讲缘不讲因?因缘,佛在一切经论当中告诉我们,因缘太复杂了,无量因缘。佛在教学当中,无量因缘讲起来就太费事,浪费时间,如果心不够细的人,他会听乱了。所以世尊在教学,用现在所谓的归纳法,把复杂的东西归纳为简单。无量因缘把它归纳为四大类,四缘是四大类的缘,第一类就是因,叫「亲因缘」,一切法的生起,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一个条件。譬如我们种瓜,瓜最重要的条件是瓜子,这是因。如果没有这个因,你有再好的技术你也不能把瓜种出来。但是这个因能不能长成瓜要靠缘,所以缘决定因能不能生法。虽然因很重要,可是缘有决定性,所以佛就不说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