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兑磺兄罘ㄒ膊恢粗耍庑┤恕⑹隆⒎ㄔ诓辉冢吭冢荚诿媲啊V灰粗哪钔访挥辛耍慊峥吹饺揪徊欢⑸贫癫欢憔腿肫降确牛欢拧T偻畲σ还鄄欤シ膊欢鸩欢谏鸩欢闳朊帕恕T侔逊直鹑サ簦环直鹆耍愕拿罟鄄熘窍智埃诹馐蹲恕N颐侵溃⑵咭蛏献濉耸枪献V灰阌蟹直稹⒂兄粗憔褪悄┠恰⒁馐队檬拢猛牟皇钦嫘模馐丁⒛┠堑奔易鲋骶徒性煲怠R涤猩埔怠⒂卸褚怠⒂形藜且担藜牵挡簧仙贫窠形藜牵低惩秤斜ǎ懿焕胍蚬�
  六道凡夫没有一个例外的,六道轮回自己造的,天堂、地狱是自己变的,自己对自己要负责任。如果怪别人,那你是罪上加罪,为什么?你冤枉了别人,没有人能够为你设计,没有人能够干涉你的前途。佛菩萨如果有能力做到,他大慈大悲,我们什么都不要干了,也不要修行了,他就帮助我成佛了。他做不到!各人吃饭各人饱,他不能说我吃饭你就饱了,没这个道理。所以佛门谚语讲修行这条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都是说明这个事情靠自己,决定不能够依靠别人。佛菩萨对我们只是做增上缘,什么是增上缘?他把事实真相表演出来给我们看,讲解出来给我们听,我们看明白了、听清楚了,豁然大悟,把我们的障碍放下就没事了,你本来是佛,放下障碍就恢复本来面目。我们从哪里放下?什么叫分别,什么叫执著?先从对立放下,我跟人不对立了,他跟我对立,我跟他不对立,这个界限没有了。如果不能放下,这个种子会发芽、会成长,怎样发芽成长?从对立发展就变成矛盾,矛盾发展就变成猜疑,猜疑发展就变成冲突,冲突发展就变成斗争,斗争再发展就变成战争。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如果发生战争就是核武跟生化,这个战争没有胜负,同归於尽,这走死路。
  由此可知,我们跟人、跟事、跟物对立的念头是不是造业?这个业多么严重,发展到最后是整个生命在地球上毁灭,不只是社会的动乱。天灾人祸的发生从哪来的?从对立上变现出来的,我跟这个人对立,我今天是在制造世界的动乱不安,我在制造毁灭世界,要晓得,我不高兴我对他,后果是天灾人祸,世界毁灭。所以《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个话说得过不过分?世尊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说的话一点都不过分。我今天不高兴,我讨厌他,这个念头、这个行为就是制造全世界的动乱不安,制造全世界天灾人祸,你在制造,你说你罪业多大!小的来说,你家不和,家不和结果是家破人亡,团体不和,团体衰微,社会不和、国家不和、世界不和,麻烦来了,都从哪里来?都从我对这个人不高兴、对那桩事情看不惯,就这么来的。诸位要很冷静的去观察,你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否则的话,给你讲你不相信,我讨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罪过?我讨厌,你也讨厌,他也讨厌,这个麻烦大!
  所以为什么古圣先贤,不单在中国,在国外,没有例外的,没有一个不教人要爱人。爱是性德的核心,是性德里面的性仁、胚胎,生生不息,良知良能。在中国,我们的老祖宗真有智慧,这不是假的,他们当年在世以及教导后人,就是以爱做中心,慢慢向外扩大。爱里头没有对立,如果有对立,这个爱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今天想反璞归真,想回归自性,你就得真干,你要不真干你回不了自性。回归自性就是转凡成圣,就是圆成佛道,所以我们要晓得从哪下手。过去老师教我,你最讨厌的人、最看不惯的人、最不喜欢的人,你不是学佛了吗?要忏除业障,要化敌为友、化怨为亲,你从哪里开始?给他立个长生牌位放在佛像旁边,每天早晚功课都给他回向、都给他祝福,祝福他健康长寿,祝福他智慧增长,诚心诚意去祝福。我是从这里下手的,老师教我的,我做得很有效果。我也教别的同学,有个同学也做了,告诉我:「我做了三年,我看到他还是恨他,怎么办?」我告诉他,你功夫还不到家,继续认真去做,做到看到这个人能生恭敬心,那个怨恨没有了;能生起慈悲心,他要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去协助他,全心全力帮助他、照顾他,他记恨,我不记恨,就能化解。
  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能跟人结怨,要懂得化解所有的怨结。从前不知道,没有这个念头,学佛知道了,知道就要学,认真的学,好好的学,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落实在人事环境当中,对一切人慈悲,对一切事慈悲是认真负责,对天地万物慈悲,常常关怀照顾,这是性德的流露,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是圆满的流露。我们要把这些毛病习气改掉。所以,起一个对立的念头,起一念分别执著,破坏性德,增长不善业,三途六道你出不去。放下执著,执著彻底放下了,这是经教里佛告诉我们的,六道就没有了;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十法界就没有了,全是假的。这个道理要懂,我们要真干。我们能够原谅人,不要再计较,这就能化解灾难,就能帮助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在这地球上生存时间延长,你说这是多么大的好事。为什么好事不干,天天干坏事?人之所以造作一切不善,是迷失了自性。听到佛菩萨的教诲,听了也点头,也很欢喜,可是境界现前,老毛病又生了,这是什么原因?习气的时间太久,我们中毒中太深,不是一下能回得了头来的,必须要有恒心、有毅力真改。真正去改过,你就会得法喜,法喜充满,你真的回头了,对於圣贤的经教你一接触真看懂了。烦恼习气重的人他看不懂,听也听不懂,不但眼瞎了,耳也聋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看一辈子、听一辈子都没听懂,没得到受用。
  取相是识,眼取色相,耳取声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触相,意取法相,你看用一个识字,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取相,这不是智慧,这是烦恼。识是什么?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叫取相。非智慧眼,智慧眼是什么?智慧眼是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六根的根性,根性没有分别执著,六根叫根性。性上加上妄想分别执著就叫它做识,识是染污的,性是不染污,永远不会染污。现在怎么样?现在我们染污的识它当家做主,性虽然是主人公,它已经不管事,如果你能够转识成智,那就是你的真性管事,智慧管事,识?识来协助你,是你的好干部,它对你百分之百的服从,你叫它做什么它就去做什么。现在是宾主颠倒,叫可怜悯者,你有名无实,就是你的部下、你的干部他当家做主,你什么都要听他摆布。自性当家做主的叫做佛菩萨、叫做阿罗汉。你底下的干部,在从前讲,你家的奴才,他当家做主,主人听他摆布了,这叫六道凡夫。所以佛叫六道凡夫可怜悯者,你说可不可怜?颠倒了!从哪里颠倒?就从这个地方颠倒,也得要搞清楚、搞明白。非智慧眼,故不见也。不见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不知道;不见自性,自性虽然在面前,不知道、不认识,把它认错了。
  末后一偈第九偈,下面「三一偈」第九偈,比喻前面「悟中」,觉悟之后,怎么觉悟的?要把取相的翳拿掉,障碍,障碍拿掉,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要把这个拿掉。上上根人这三重障碍他能同时放下,那真快,这是上上根的人。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他十九岁出去求学,到三十岁,当时社会上这些专家学者,宗教里面一些高僧大德,他都亲近过,都跟他们学过。确实,你看广学多闻,再没地方学了,都曾经见过,自己的疑惑没办法化解。我们知道世尊出生那个时代,印度的学术、宗教哲学可以说相当的发达,中国的诸子百家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因为他们的方法正确,那就是用禅定。中国人也著重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中国人也重视定,但是没有印度人那么样的认真,从四禅八定里面突破了六道的空间维次,对於六道里面的情形叫一清二楚,他没有障碍,他那个不是想像,他是亲见的,他看到六道,他听到,他接触到了。不是一个人,学术界里面很多人,宗教界里面也很多人,在定中所见的是同样的现象,这就不是假的。一个人见到的是你的幻想,每个修禅定的人都见到,这就不是幻想,真见到了。
  在我们理解当中,确实有问题没能解决,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些问题在当时,宗教里面的大德不能解答,学术界的专家也不能解答。世尊给我们做了一个示现,在菩提树下入更深层次的禅定,突破了六道轮回,看透了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问题全解决了。这个境界是什么?这个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亲证的境界。就在定中为四十一位法身菩萨们演说,二七日中,也有说三七日中,把他所证得的境界完全说出来,这就是《华严经》,这是不思议境界。不是我们今天读的这个《华严经》,我们读的这个《华严经》的经本,就像《四库全书》一样,这部是什么?是《四库全书》的提要,我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经文,真正的经文说出来我们没有办法接受。龙树菩萨告诉我们,他在龙宫里面看到全文,释迦牟尼佛讲的全文,大龙菩萨把它收集珍藏在龙宫里面。分量多少?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在佛门称为大本《华严》。这个经拿到地球上放不下,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个大千世界是一佛土,一尊佛的教区。谁能接受?所以当机的是法身菩萨,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是《华严》的当机者,才有资格参与讲堂的学习。这个分量太大了,还有简单的,中本的,中本的分量也非常可观,也不是阎浮提众生能够学习的。最后再看小本,小本就是什么?小本就是提要,目录提要,有多少?有四十品经,十万偈。传到中国,翻译成八十卷,只是原来经典的一半而已,就是我们讲的目录提要。目录提要也不完整,只有一半。十万偈,《八十华严》只有四万五千偈,一半还差五千,加上《四十华严》末后「入法界品」的全文,差不多是一半,《华严经》目录提要,不是全经。这我们要懂得,那才叫真实智慧。我们现在算什么?
  世尊给我们的示现,意义非常的深,就跟以后中国禅宗惠能大师的示现异曲同工。这两个示现让我们真正明白怎么去学习,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学,到处学,什么都学,学到最后,解决不了问题,还是从甚深禅定把所学的统统放下,这才豁然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智慧,成就究竟的回归性德,再没有疑惑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在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时候常说,如果释迦牟尼佛十二年所学的没有放下,就变成所知障。障碍,佛有时候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烦恼障,一类是所知障。通常我们讲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是偏重在烦恼上说的。你所学习的要不能放下,分别执著就变成所知障。我们一般人讲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这是障碍,成见是什么?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