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对世法没有留恋,对佛法也没有留恋,对佛法有留恋,你还是去不了,彻底放下了;换句话说,真正念佛求生的人,现前就把后事办好,没事了。该做的都把它做圆满了,你再也没有罣碍了,该舍的都要把它舍干净,确实找一个很安静地方,建一个很普通的房子,在那个地方念佛求生净土。真有志同道合,就要依印光大师的教诲,十个人、二十个人,志同道合,同一个愿望,真正下定决心求生净土。一个人行,两个人行,三、五个人行,最多不超过二十人。过去,《西方确指》这个小册子,这是扶鸾扶出来的,印光大师作见证,说明这个扶鸾是真的,不是假的,觉明妙行菩萨降坛告诉大家,他当时在这个世间,也是个小念佛堂,八个人,个个往生,无比殊胜,所以要真干。你看他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西方确指》所说的,这秘诀!真照这个方法去念,哪有不成就的!什么业障都消掉,消业障,增福慧。
我们现在这三个都有问题。怀疑,不信;夹杂,放不下。夹杂的原因就是没放下,真正放下了,夹杂就没有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把自己念佛的功夫全都破坏了,间断。间断是什么?心里有佛的时间很少,没有佛的时间很长。念佛堂念佛,这两个钟点心里有佛;离开念佛堂,心里的佛就不见了,就想著其他的事情,功夫断掉了。断掉的时间长,心里有佛的时间短,这个不行。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有几个小时心里有佛?这是我们自己要清楚的。二十四小时,即使心里两个小时有佛,还有二十二个小时没有佛,你想想能不能往生?没有把握。假如你能够做到一天心里有十六个小时有佛,八个小时没有了,勉强可以说有把握。如果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念念都有佛,没有杂念,你念佛成就,绝对不会超过七天。像婆罗门女一样,一天一夜成就,莹珂法师三天三夜成就,什么原因?二十四小时没有间断。所以婆罗门女能成就,得力於她的母亲,她母亲要不堕地狱,她这个心发不出来。所以她能够修行证果,谁给她的?她母亲帮助她的,所以她母亲这个福德生天,是这么个道理。不是她加持她的,她母亲做增上缘,不是母亲,她成不了这个境界,达不到这个功夫。莹珂的成就,三天的成就,什么力量加持他的?他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他自己知道决定堕地狱,怕地狱苦,不能不发心,这是一个逆增上缘帮助他成就的。如果他没有造这些罪业,他怎么会想拼命干这桩事情?
那我们要晓得,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人间,人间苦!从前生在人间乐,有乐趣,现在没有,现在人间的乐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常常用比喻来说,好比什么?好比吸毒、打吗啡,都是外面境界刺激的乐,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从前人有修养、有道德,他那个乐是从内心发出来,那是真乐。现在这个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是外面刺激,这不是真乐。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能不放下,自然放下,自然知道用功了。用功,真正是用功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功夫都不会间断。念佛这个法门殊胜,我口里不念,心里念,口上这个佛号间断没关系,心里不间断,念念心中有佛,念念心中有极乐世界,这叫真念佛。心里面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想想看,还有什么业障?
业障是什么?天天想著,我造了好多罪业,我跟很多人结冤仇。你每想一次,你的业就又加重一次。何必去想过去?何必去想未来?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这《金刚经》上说得清楚。所以,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都叫做妄想。这个妄想是意在造业,身口没有造,意在造业,都有报应。《地藏经》上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你的念头不善,你的念头与性德相悖,那就是不善,那就是业。什么业?总的来说,轮回业。所以我们能把念头转一转,我们转成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与三界六道毫不相关,这叫什么?佛法给它起个名字叫净业。你要知道,三途六道是染业,这是清净的,净业,与十法界不相应,十法界里头没有,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要能这样修,你以身亲证,自度度他,功德不可思议!真的是做出来了,你对於经教真的通达、真的明了了。为什么?不通达、不明了,你放不下。这话虽然听了,意思不很清楚,所以境界现前又被境界转去了,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总是做不了主。
做得了主是什么样子?给诸位说,做得了主,自己永远是谦卑的样子。对待别人,不管这个人是善人、是恶人,决定是恭敬的样子,也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他做到了,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像世尊在《华严》上所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自己是凡夫,自己是众生,你见到人的时候,都是那样对诸佛如来那一分恭敬心来接待,他造作善、造作恶都不要理会,心里头没有,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这是真忏悔,这是真正的如法。普贤第二愿「称赞如来」,对别人所做一切善事称赞,不善的事不但不说,心里不落印象,没有印象。这是性德自然流露,这是摄受一切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让众生自己去想。造很多恶事,你看人家原谅他,提都不提,从来不提;造一点点好事,你看他都赞叹。让他自己从这里面去反省,时间短了不能回过头来,时间长了自然就起作用。所以这是度众生,摄受众生。
「广修供养」,我们这种修行的方法就是供养,做出来给大众看。这里面财、法、无畏三种供养具足。我们要做,做是我们身体,身体做,身体是内财。我们依照佛的教法去学,放下万缘,一心专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法布施,法供养。真正这样做,我们业障消除了,什么病都没有了,身心健康,往生的时候没有病,预知时至,自自在在的走,无畏布施。不要花一分钱,三种布施做得彻底、做得圆满,果报得大自在。你在这个世间有家亲眷属,你能顾得了他们吗?他们也顾不了你,一口气不来,各人走各人的路,随业流转,谁都帮不上谁的忙。可是你真的念佛成就了,往生极乐世界,他们无论在哪一道,无论在哪个世界,你在极乐世界都能看到,你都能关怀他,你都能照顾他,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确实是可以帮助他。所以佛法不是绝情绝义,佛法有情有义。世间人短视,只看到眼前,看不到来生后世;佛法的利益,生生世世,永远不断的。所以教下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大慈大悲里面怨亲平等,这是真正觉悟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是这么个样子。我们想在这一生当中真有成就,那你要是不依教奉行的话,做不到。这个世界从哪来的?混乱的局面从哪来的?灾难从哪来的?都是自己不善心所感得来的。如果一念回头,众生住秽土,我自己住净土,净秽无碍,净秽一如,这是不思议的解脱境界。
对我们这样程度来讲,中下根性的凡夫,如果不是用经教,特别是大乘经教,长时间的薰修,很不容易得力。在这个时代要学大乘,这是世尊的教诲。佛说在正法时期,他提倡小乘,持戒就能得度,就能证果,四果罗汉,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净土是大乘。为什么末法时期学大乘?大乘是开放的,现在讲民主自由开放,大乘就是民主自由开放,符合於现代社会的思潮,它没有障碍。为什么正法时期佛要提倡小乘?那个时候是君主专制的时代,没有资讯,没有交通,大多数的居民一生居住在一个地区,老死不相往来,小乘适合於那个社会。你要讲大乘,讲自由开放民主,他不懂,他不能接受。由此可知,佛陀的教化是应机说法,应机施教,活活泼泼,没有一成不变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所以叫善巧方便。佛又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佛无有定法可说,说到最后是佛无有法可说,说绝了。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佛没有身相。身相怎么来的?众生业力变现出来的,这是真的。所谓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自性跟唯心就是你的心性变出来的。这个道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才体会得一些。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跟这个道理很接近。水是个矿物,它没有心,它没有念,它没有形相,我们有意念对它,它有反射,就现相给我们看。所以我们念佛,佛就现前;念菩萨,菩萨就现前;念贪瞋痴,饿鬼地狱就现前。这些事情,实在讲天天都有。古人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个梦境就是反射,就像我们对水实验那个现相一样。你自己想想,你晚上睡觉作梦,是什么梦境?你就知道了。没有梦,没有梦是无明;有梦,有梦是妄想,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六道,跟真正有功夫的人不一样。真正有功夫的人,他睡觉是在定中,有觉有观,他跟性德相应。我们凡夫睡觉的时候,没有觉也没有观。所以讲作梦,作梦是妄想,没有梦是无明,没觉没观,跟性德相违背。这个现象就是生死轮回的现象,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
要承认自己是凡夫,自己业障深重,真正知道,那个忏悔的心才发得起来。真正要想离地狱苦,离六道苦,求愿往生的心才恳切,才真正能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不是那样的恳切,放不下。我多做一点好事,好事为谁?好事为众生做的,不是为自己做的,与自己毫不相关,那我们有力量,帮助众生,应该要做的。菩萨的心愿是念念不舍众生,不舍帮助众生的心愿,除非自己没有能力,有能力我做。於自己修行妨不妨碍?不妨碍。如果你做这个事情你有自私的念头夹在里头,你有名利的念头夹在里头,就有妨碍。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就一点妨害都没有。不但没有妨害,对你还有帮助。为什么?你做的这些事情就是诸佛菩萨所做的。
这里头差异我们要知道,事情是一样,譬如建立道场,这佛菩萨的事情,我们在做。佛菩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就是佛菩萨,我们也能没有这个,我们做的跟佛菩萨一样。这是功德,这不是福德,功德能提升我们的品位,能提前我们的成就,所以它不妨碍。所有一切的妨碍都是烦恼习气、都是分别执著,这必须要知道。我们在这个世间跟所有人发生冲突,原因也在此地。你想想看,自私自利放下了,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五欲六尘放下了,还有什么冲突?跟六道一切众生决定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了。有这十六个字,不平等、不清净,决定有对立、有矛盾、有冲突,这就是凡夫。这对於忏除业障就产生极大的障碍,不但罪业忏不了,天天还在增长,这就错了。所以我们在这首偈里面看到,自己一定先成就,才能教一切大众觉悟、回头,令一切众生断惑、修行证果。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四九卷) 2008/4/20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4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第三大段第二小段,最后一首偈看起,就是第十首:
【法慧先已说。如来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