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喾涟裁矗克皇钦娴摹U娴木筒荒苤氐挥行橥目梢灾氐娴牟荒苤氐苑菜邢嘟允切橥C掷掌腥驳锰茫∥颐茄Х鸬娜擞涝兑卫渭亲。坏溉俣椎哪钔罚资峭蛞冢俣蛞诟瞿钔贰!改钅畛尚巍梗尉褪悄苌蚍ǎ褪俏镏氏窒螅弧感涡斡惺丁梗毒褪蔷竦南窒蟆J毒褪峭敕直鹬粗问俏镏剩妒切模颐墙裉旖参ㄐ木褪谴说亟驳氖叮ㄎ锞褪墙驳男危ㄐ木褪墙驳氖丁T诜鸱ň淅锩妫ㄐ母ㄎ锸蔷龆ú荒芊旨业模且徊皇嵌N裁矗课锢锿酚惺叮独锩嬗形铩U庾虑橐恢钡浇疟豢蒲еっ鳎饩褪侨毡窘臼げ┦坑玫乃笛椋俏镏识沂强笪铮皇巧铮强笪铮笛槌隼此屑啪踔啪踔鞘叮阄妒切巍K跃窀镏蚀幽睦锢吹模看幽愕哪罾吹模钍鞘裁矗磕罹褪瞧鹦亩睿灰鹦亩睿镏氏窒蟾裣窒缶拖智啊U庖彩且蛴牍墓叵担钍且颍胃妒枪�
念有净念,净是清净的;有染念,染是染污的,不清净。净念是什么?净念就是诸佛菩萨的报土,一真法界;要知道,要是念没有,那一真法界也没有;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有念,所以它有形,它没有识。那个识不叫做识,我们叫灵性,也能称为识,就是他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这是实报庄严土;从念再生分别,有分别就有方便有余土;如果再有执著,就变成凡圣同居土,这个三土是这么形成的。如果什么都没有,念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没有,那是什么境界?那叫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里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那是什么?灵性,没有形相。现在科学里面讲的能量,能,能量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佛法称常寂光净土。四种净土是一而四、四而一,我们可以说体是常寂光,常寂光是能现,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都是常寂光变现。所以体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无处不在!那我们看电视的屏幕,常寂光就是电视屏幕,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都是屏幕里面的画面。画面是常常变,那个屏幕不变,永远不变,不管怎么变你都离不开屏幕。它是体,它是能现能变,所有一切现象是所变所现。
能现能变,你看这个经上讲,『法性本空寂』,能现能变的法性本空寂,所变所现的这些身跟土怎么会是真的!所以《般若经》上佛才讲「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跟你讲真话。《金刚经》偈子里面给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句句给你讲实话。佛菩萨是什么心态对世间?偈子后面两句所说的,「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十法界依正庄严,佛的这四种报土,要怎么看待?梦幻泡影。这里头没有取,『无取亦无见』。我们现在有取有见,佛看的是无取无见,为什么?你取,你取不到;你见,你也见不到,这是真的。我们自以为得到,实际上是在作梦,梦醒的时候知道全是虚幻的、假的。正在作梦的时候是真的吗?还是假的!你要是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你说你要不要放下?自然放下。
所以「入五止」,第一个昨天我们学的,「照法清虚离缘止」,照是照见,照见就不是我们眼见的、耳闻的,我们眼见、耳闻是错觉,是六识在做主。眼识分别,耳识分别,意识里头末那执著,我们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就是用的是意识心,全都错了!这些东西,我们真心里头、心性里头完全没有。所以六道凡夫是错用了心,不知道事实真相,如果真的明白了,见到法,法是万法,能生万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清净的,从来没有染过。染是什么?你自己以为染了,事实没有染,自己以为染,执著真的染了,你麻烦了。所以了解之后,能缘、所缘就放下了。五止这条最重要,这条是根本,所以看破就非常重要,你不能看破,你就不会放下;你要真看破了,自然放下。
第二个「观人寂泊绝欲止」,后面这四个止都是第一个的枝叶,像树一样,第一条是根,这都是这棵树的树干、树枝。这观人,观人从哪里观?观人好观,观自己很难,自他是一不二。看外面别人就看到自己,这是个有智慧的人,聪明人。佛经里面常讲回光返照,看到别人马上回过头来想自己,别人是我们一面镜子,你才能修正你自己的行为。修行就修正,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意业;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的动作,我们接触大众,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形象是身的行为。所以叫身语意三业,意是起心动念,这个三业,身口意三业行为错误了,怎么错误?违背了自性,违背了实相,就是真相违背了,那你得要把它修正过来。因为违背,我们就叫做胡作妄为,胡作妄为有果报,果报是什么?果报是三途六道。我们苦就苦在此地,不知道事实真相、诸法实相,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把烦恼习气当作是自己的真心,我心里怎么想,我怎么看,我要怎么做,全都错了,这个造成什么?这就造成六道。所以六道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地狱、饿鬼、畜生还是自己造的,自己才是真正的造物主!十法界依正庄严,佛给我们讲:不是佛造的,不是神造的,不是天地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的,与他们毫不相关,而天地鬼神还是自己心里造出来的。佛门常讲「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讲得太好了,哪一法不是唯心,哪一法不是自性?法法皆是,法法皆如,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见佛了。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观益」里面,他说「诸法如即是佛」,如没有生灭,「佛体本常」,常是常住,你能够看到事实真相,你就见佛了。
我们看一个人,看人容易,看他的身是什么?他这个身是众缘和合的。我们不细说,细说太麻烦,就大的部位形相来说,把一个人的身体一分析,头一个看到的是物质。我们这个肉体,这个肉体佛经上讲四大,四大是说什么?说物质的特性,四大皆空!地水火风,地代表物质,水代表湿度,火代表温度,风代表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它是动的,这是物质现象。实在说,我们一般人看不出来,可是现在科学家看出来了,我们这个人像一堆物质在此地,他把它分析,分成分子,分子把它分成原子、分成电子、分成粒子,看出来了,这是物质,确实它是带电的。最小的物质,不能再分了,观察,它是物体,地代表是物质;现在人讲它带电,它带阳电,阳电是火大;它带阴电,阴电是水大;它不稳定,它是动的,动是风大。佛讲地水火风,现在科学把它证明,这是物质现象。除了物质现象,弥勒菩萨讲「形形有识」,识是什么?见闻觉知。有见闻觉知它就有受,它有感受。你看江本博士用水实验,用个小瓶子装一瓶水,我们写个「爱」字贴在水瓶上,它接受;或者我们用一个意念给它,意思「我很喜欢你」,意念;或者是言语「我喜欢你」,它统统能感受,它有受。有受它就有想,它就有行,它就有识,这是什么?心理状况,受想行识这是心理。
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所以你看人,看这个人身体,人是什么?人是色受想行识组合的,众缘和合,没有自体。像这个房子,房子有没有自体?没有,没有自体。它是什么?现在的房子有钢筋、水泥、木材、砖瓦,这些建筑材料按照我们的图样把它排列起来就成房子。你不要以为它真有,聪明人一看,这栋房子大概是多少钢筋、多少水泥、多少砖瓦,一分析,没有了;我们看到房子是假相,这些建筑材料叫真相,行家看的是真相。所以,哪来的人!五蕴和合。凡是缘生法都没有自体,所以身体是什么?缘聚则有,缘散则无。你了解事实真相,那你就晓得,缘散无,缘聚也无,你才真正看到真相,你不被假相欺骗。看透了,然后再看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因缘所生。所以佛在经上才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讲万法皆空是从这个道理上讲的。这个空不是没有,不是无,万法皆空在什么?所有一切万法在前面它就是空,你已经看出空相,看出空相因为它是缘生的,你找它的自体找不到。「诸法本空,寂然淡泊」,寂是清净,清净到极处,像水一样没有染污,没有震动,没有染污它干净,没有动它没有波浪。水平像镜子一样,从上面看到底,外面境界倒影在水面清清楚楚那叫照见。所以寂跟照是一桩事情,寂就能照,照一定是寂,不是寂它照不了。事实真相明白之后,你的心态对於一切万法就淡泊,我们讲你自然看得很淡。泊有止的意思,这是形容、是比喻,好像船舶到岸,靠岸停止了。你了解事实真相你也就到岸,为什么?不再有分别执著了,分别执著真的断了。这个境界在佛法里面讲,得三昧,三昧就是止,三昧就是定,也就是一般讲的禅定,你得到禅定。这是真的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虽然有起心动念,但是它没有执著、没有分别。
没有执著,给诸位说,就没有烦恼,烦恼是从执著来的。我们常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前面讲六个,喜是欢喜,怒是不欢喜,哀是悲哀(我们讲伤心),乐是快乐,爱是爱好,恶是讨厌;底下一个欲,欲就是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这都是烦恼,从哪来的?执著来的。有人烦恼很重,为什么?执著很重,烦恼就很重;执著轻,烦恼就轻;执著没有了,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诸位要知道,六道是执著造成的,你要晓得,有执著决定有分别,决定有妄想。为什么?从妄想生分别,分别生执著,所以执著它全都有,六道众生!佛跟我们说得很好,执著没有了,见思烦恼断了,就是七情五欲断了,你得清净心。这个清净心并不圆满,跟六道来讲那你得清净心。六道没有了,到哪里去?四圣法界;也就是六道是凡圣同居土,上去一层叫方便有余土,升级了。这里面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四圣法界,他没见性,六道是凡夫,四圣也是凡夫。为了区别起见,佛说六道叫内凡,六道里面的凡夫叫内凡,四圣法界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叫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这是十法界。
佛告诉我们,我们所求的是什么,这个总要知道,我们所求的是明心见性,我们所求的是回归自性。中国人常讲「落叶归根」,回老家,老家是真的,为什么?永远不变。你在外面漂泊是假的,那是没有根的,老家是有根的,老家是一真法界,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我们的归宿,我们的依靠,这老家!可是现在人,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老家,所以讲家很难讲,讲不清楚,很难体会,为什么?你没有概念。我们这次从杭州回来途中经过婺源,我觉得那是佛菩萨安排的,让我们在婺源农村里面,看到中国过去的老家,虽然老家的人现在也很多都出去了,可是那个样子还在,很难得见到。对於我们讲到家的概念也就加深,那真的是归依处,你一生有依靠、有归宿。学佛之后我们知道,我们真正的归宿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大家长就是阿弥陀佛。如果我们真的搞清楚、认识清楚了,我们这一生有了依靠,有了归宿。无论在什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