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遣荒懿恢馈O睦暇邮拷倘耍Х鹚擦礁鲎郑刚娓伞梗飧霾荒芨杉俚模杉俚牟坏荒艹删停荒艹删兔挥惺裁垂叵担ú坏昧耍「杉俚模ǘ荚诘赜D阆胂氲赜鞘裁醋涛叮抗湃擞芯浠八怠傅赜徘吧蓝唷梗饩浠熬圆皇强昭ɡ捶纾械览淼摹7鹈盼蘼凼浅黾一蛘呤窃诩揖邮恐鞒值牡莱。际钦ǖ莱。绻颜ū淞酥剩涑尚胺ǎ飧鲎锒嘀兀≡趺唇斜渲剩棵挥薪洌挥锌嘈校挥腥В挥辛龋挥腥#挥辛停蔷筒皇钦ǖ莱 !肝颐蛔龃怼梗蛔龃恚忝挥邪颜ǚ龀制鹄矗飧鲎锩筒坏昧耍飧鲎锩褪前⒈堑赜K曰こ值莱∈钦嫫腥皇欠卜颍獠荒懿恢馈K韵睦咸岢觥刚娓伞梗蚣虻サチ礁鲎郑娓墒鞘裁矗糠鹚痰嘉颐堑模颐且嬲阉涫担驼飧鲆馑肌7鸬慕袒逄啵幽睦镒銎穑磕阋プ「倭欤钪匾母倭炀褪侵构邸8梅畔碌哪阋畔拢每雌频哪阏婵雌疲馕侍饩徒饩隽耍鞘亲艿母倭臁�
《寄归传》里面也给我们提出两句,它说大乘修学不外乎两种,一种中观,一种瑜伽,这是讲到真正学佛。当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的时候,也是提到这两种。那个时候我亲近他老人家,他四十多岁,我二十六岁,方老师大概大我二十岁的样子,我父亲一辈的人物。他对於佛学的造诣还没有达到高峰,所以他介绍给我的时候,「佛经里有哲学也有迷信,真正纯粹的哲学是性宗、相宗」,性相两宗是纯粹哲学,所以他把这两个介绍给我,《华严》是属於法相宗的,法相宗有六经十一论,《华严》是六经之一,对净土不谈。但是方老师到晚年七十岁之后不一样了,大乘佛法他完全融入。他这个人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用功,真读书,也就是属於真干的这一类人。他没有老师指导,如果说老师,他就是古人的私淑弟子,他对於清凉、宗密非常佩服,他读《华严经疏钞》,读《圆觉经大疏》,所以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华严哲学」。提出修行的总纲领,《中观》里面讲八不,《中观》是龙树菩萨的,内容是讲整个宇宙法性、法相,性真空,相妙有,一切万法事有理无,《般若经》上讲「如梦幻泡影」,提出空观、假观、中观。《瑜伽》是弥勒菩萨主导的,他的主张是外无内有,外面是法相,里面是法性,法性是真有,虽然真有,我们六根缘不到。所以性宗讲真空,它讲真有,真有跟真空是一个意思,不是两个意思,所以它们可以互为注解。什么叫真空?真空不空;什么叫妙有?妙有非有。妙有是讲事,所有一切现象是唯识所变,这个识,唯识是专门给你讲,遍法界虚空界是唯识所变。识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识,所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连夏威夷岛上传统的说法也是讲,我看到它的一些资料,它里头第一句话说「全世界是你自己造的」。这个话用唯识家的话来讲,全世界是唯识所变,这不是假的,是真的。你要知道全世界是自己造的,我自己要怎样对待全世界,这句话很深很广,很不容易体会。
所以我们在教学,跟同学们在一起,我把它缩小,缩小到什么?我们这个身体。把全世界缩小到这个身体,这身体外面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再细细观察,全部都是细胞组成的,这是一个整体,这是自己。我知道整个身体都是自己,我要如何善待自己?能够明白这个,这是观;能够善待自己是止,止就是有节度,不能太过分,也不能不到,中国人讲中庸,佛法讲中道、讲中观,都是一样的意思,要懂得善待。用中,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到,所谓恰到好处,你的身体才健康。你说要补,不能补过头,补过头就生病,就错了。也不能不照顾,也不能太过分,恰到好处就是最健康的。你看中国讲道理,《中庸》,四书里《中庸》是讲理,《大学》是讲方法,怎么落实。孔孟就是把这个大道理、这个好的方法,用到生活上去,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他真做到。真做到,就是把《中庸》、《大学》都做到,圣人!孔子做得很圆满,真叫恰到好处。孟子也做得很圆满,实在讲比孔夫子是稍微差那么一点,称贤人,差不多。明显的地方跟你说说,你就明白了,孔夫子说性,「性相近,习相远」,这孔子说的。而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性善、性恶就比孔夫子讲的要差一等,孔子讲得圆,「性相近,习相远」,相近是什么?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本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要知道,如果是善恶的善,那跟孟子讲的是平等的;它不是善恶的善,善恶二边都没有那叫善。这是我们学大乘佛法就清楚,你看一念不觉,宇宙现前了,所以地球是你自己造的,现前了,为什么会现前?法性,法尔如是。这个现前之后,因为你没有分别执著,所以这里头没有善与不善,这是真正净土。
在四种法界里面,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是你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浅深层次很多,微细的起心动念有,粗显的没有,这是实报庄严土。粗显的起心动念有,分别执著没有,这就是我们《华严经》上讲的三贤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也在一真法界里,还是在实报庄严土。如果分别没有断尽,还有分别的习气,执著断尽了,连习气都没有了,这就是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什么?在四土里面讲,方便有余土。如果有执著,凡圣同居土,六道。我们现在想想,我们现在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具足,这是六道。六道是染,四圣是净,净土里面没有善恶,染的里面有善恶,所以六道是染,不是净土,秽土有善恶,善是三善道,恶是三恶道。这个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於是我们就晓得,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生在哪里?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去问阿弥陀佛。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生到哪里去自己很清楚。我对於世出世间法都不执著,肯定生方便有余土,绝对不是在凡圣同居土。所以念佛,平常要放下,执著放下你到极乐世界提升了,不是凡圣同居土。什么都不分别了,那你又提升,你到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
这个帐要会算,不能不算!我们在这个世间,你不肯放下名闻利养,不肯放下贪瞋痴慢,你拥有再大的权势、再多的财富,你能享受几年?你能活两百岁吗?不可能。你能活一百岁吗?也不可靠。所以你能享受几年?死了以后你到哪里去?你有没有为这个问题好好想想?所以孔老夫子赞叹颜回,颜回有君子四个条件,书上说四德,我们讲四个条件,大家好懂。颜回第一个他能坚持原则,一生走自己的道路,他有目标、有方向,不会被环境所转移,这很了不起,这个人是君子。他一个方向是什么?学圣人,所以他就成圣。圣人是什么?性本善,他相信性本善,他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回归到本性本善。回归到本善就是圣人,就转凡成圣,这就是他人生的目标跟方向,一生不改变。第二个优点,容易接受别人劝告,这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什么人劝告他,他都欢喜接受,对他感恩。说错了,也接受、也感恩,为什么?自己心里明白,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你责备我的,我有这个过失,我赶快改;我没有这个过失,我要记住,以后不要犯这个过失。所以不管他是有意、无意的,是讲对了、讲错了,对我都有益处,感恩的心。这在佛法讲发露忏悔,天天改过自新,所以他能成圣。第三,他不愿意做官,怕做官,这个怕做官就是现在人所说的,他不愿意做领导人,对这个事情他畏惧,为什么?不容易。做领导是要办大众的事,你对每个人都要照顾到,这不是容易事情。要有德行,要有智慧,要有福报,面面顾到,颜回说这个我做不到,所以你请他去,他不敢。这是君子之德,君子是不争,这里头代表一个真正的意思,就是不争;从另一方面看谦让,谦虚、退让,这是君子之德。君子不跟人争,处处让别人,颜回做到。第四个是洁身自爱。孔子的学生很多,唯独对颜回有这四句的赞叹。
我们再想想释迦牟尼佛,这是我们学佛的人最好的榜样。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教我,没有叫我学他,叫我学释迦牟尼佛,这是老师真实的教诲。第一部书叫我读《释迦谱》、读《释迦方志》,认识释迦牟尼佛。夫子对颜回赞叹这四桩事情,释迦牟尼佛全做到了,连王位都舍掉。这是世间人每个人都想得到的、每个人都想争的,他是现成的,太子的身分,舍弃王位。佛弟子当中确实有不少人,早年到中国来弘法的安世高,安息国的王子,汉朝叫安息,唐朝叫波斯,现在叫伊朗。他的父亲是国王,父亲死了之后确实他是继承王位,做了半年就把王位让给他的叔叔,他出家。跟中国有缘,到中国来弘法,是早期弘法成绩最优秀的一位大德,翻译经典最丰富的,这在鸠摩罗什、在玄奘大师之前。翻的东西翻得真好,中国人喜欢读,他翻译是用意译的,不是直译,所以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八大人觉经》是他翻译的,《父母恩重难报经》是他翻译的,我念过的几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他翻译,很喜欢读。舍弃王位出家,一生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学释迦牟尼佛持戒苦行。他来生作佛去了,来生到一真法界去了,不但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连十法界也抛弃,这叫真实智慧,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放下,不是等临命终才放下,临命终不放下你也得放下。可是,事上你是放下,逼不得已放下,你的念头没放下,所以你的果报出不了六道,还要继续搞轮回,还要继续搞冤冤相报,后头一句叫没完没了,你是苦不堪言。
离苦得乐,这句话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教给我们,如何真正离苦得乐?破迷开悟。你为什么有恶念、恶行,是你迷了自性,不知道自己本来是佛,不知道众生本来是佛。所以,迷了你才造业,你才招来这些果报;如果真的明白、真的清楚,从此以后不造业了。释迦佛明白了,历代这些高僧大德、这些大居士们,他们觉悟了,他不搞了。彭际清是居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高干子弟,他的父亲是干隆皇帝那个时代的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长,他父亲的职位。他自己聪明绝顶,大概是十八、九岁就考中进士,因为二十岁就成年,叫弱冠,他没有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家庭环境好,不做官,学佛,在佛法上有很了不起的成就,一生以居士身分弘法利生,有很多著作,专修净土,《往生传》里面有他。他在《华严经》,对《华严经》他说了,他把它指归到念佛法门,这是我们学《华严》的人很多疏忽了,没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他讲清楚了。所以他有一本著作,一篇文章叫《华严念佛三昧论》,那是他学《华严经》的心得报告。《华严经》真的是念佛法门,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德云比丘,是修般舟三昧的。般舟三昧是专修念佛法门,真精进,般舟三昧一期,我们有时讲一届,它的时间是九十天。我们平常讲打佛七,七天念佛,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他不能睡觉,他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