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笮∈谴砭酰挥写笮。窃猜模挥幸谎辉猜降取F降仁切缘拢降仁欠ㄐ浴N颐墙裉觳黄剑馐俏ケ沉诵缘拢阅慊嵘衬眨凰持缘拢鞘强炖治薇取K孕砸朗钦娉系模皇切槲钡模恍允乔寰坏模皇侨疚郏恍允瞧降鹊模挥懈呦碌模恍允钦醯模挥忻曰螅恍允谴缺挥凶运阶岳N颐墙裉煅д馕蘖糠牛馐撬嫠承缘拢绞裁词焙蚣裕此褪钦庋摹�
「理事交彻,无碍圆融」,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是一不是二。入这个境界得大自在,入这个境界得大圆满,这里面觅十法界、六道都了不可得,哪有业障?哪里会有什么灾祸?没有,全没有!那个都是从妄想分别里头变态产生的幻相,不是真实的,所以应当放下,应当不要在乎了,心里头不要放这个东西,心里要放什么?没有东西放,不行,总要放一个,教你放阿弥陀佛,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全放下。现前这个生活上,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命里有,到时候它自然有,这个要相信。信心很不容易建立,人要真相信,他就很自在了,愈相信心愈清净,愈清净愈有智慧,愈有智慧,性德就透露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三三卷) 2008/3/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三大段「偈赞分」,第二小段南方一切慧菩萨。
菩萨十首偈颂,其中第三到第六这四首颂讲到真观、真止。我们依本经,杜顺和尚依照《华严经》的教义给我们说出,入法界的修行方法,依《华严经》讲了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有四,要契入法界实在只有三个,只有三观,「真空观」,这是理法界;第二「理事无碍观」,这就叫理事无碍法界;第三事事无碍法界,就是「周遍含容观」,是事事无碍法界,教我们依三种观就能契入法界。这三种我们学了前面的两种,现在我们看最后第三种,「周遍含容观,谓无所不在曰周遍,无法不摄曰含容,故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我们先说这一段。这是大乘,《华严》也称为一乘,一乘佛法的真实受用,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谓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周遍含容,确实是真正最高的享受。这个最高,一般人没有法子想像,他想像不到的。到底多高?能修三观,入华严境界这才晓得。
先讲周遍,它的解释很简单、很扼要,无所不在叫周遍。由此可知,周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时间跟空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叫周遍,这是什么?法界,这叫法界。无论是理、无论是事,理周遍,事也周遍,为什么?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就是法性,事就是法相,理事一如,性相不二。这句话很难懂,真的是不好懂,不但我们在这里研究讨论你不容易懂,诸佛菩萨亲自来给你讲你也不会懂,什么原因?不是凡夫境界。於是我们就想到,《华严经》是佛对什么人说的?这一定要知道,华严会上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佛是对他们说的。经上说得很好,二乘人,那是指声闻、缘觉,这也很了不起,他们成了正觉,证得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在华严会上如聋似哑。聋是什么?听不懂;哑是什么?有疑问问不出来,这是比喻。我们凡夫怎么会听懂?所以听不懂是正常的。为什么法身菩萨能听懂?这个理事我们在经上学了不少,我们知道法身菩萨他把障碍除掉了。什么是障碍?烦恼是障碍,所知是障碍,也就是知识是障碍。知识包括佛法,佛法学多了也变成障碍,为什么?你执著它,你分别它。所以佛跟你讲真相,理没有障碍,事情也没有障碍,障碍从哪里生的?障碍从分别、执著生的,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成了障碍。法身菩萨把这三种障碍都放下了,不但是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妄想是什么?妄想是念头、动念,起心动念就错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不懂你永远不会修行。
宗门教下这些大师测验学生,常常有一句话说,「会么?」这句话的意思很深,你会不会?会就契入,不会那就没有法子。老师能不能帮忙?帮不上忙,菩萨也帮不上,佛也帮不上,这个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佛菩萨能跟你解说得很清楚,你什么时候才真的懂?放下真懂了。你没放下,听到的是什么?似懂非懂,好像是懂了,其实没懂,这真的是讲真话。为什么说没懂?你没有放下,放下真懂了。换句话说,没放下是听人说的,佛给我们讲一真法界,听佛说的,自己没见到。如果放下了,佛给你讲,你见到了,你所见到的肯定是跟佛讲的一样,所以你得把障碍去掉。
听经闻法不能有执著,不能有分别,只讲到这个地方,这对我们来讲有深远的利益。听经不执著言说,读经不执著文字,文字是音声的符号,这个诸位懂得。不著言说相,我们读经不著文字相,不执著;不执著名字相,名词术语;不执著心缘相,心缘相,听了之后我觉得这是什么意思,这现在讲研究。你听懂了,你得到了,其实那是什么?那是你意识的反应,不是真懂,你完全落在意识心里头。执著是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妄想是阿赖耶识,你完全落在心意识里头,落在心意识是凡夫。二乘比我们高,高在哪里?高在他把执著放下了,但是他还有分别,还有妄想。执著重要,有执著就有六道,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常常要想到,就是要提高警觉,我还有没有执著?我有执著,我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我有执著,我就不能真正理解经典里面的意思。
《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真实义周遍含容,真实义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真实义。明心见性的人,你要问他真实义,他就告诉你「左右逢源,头头是道」,随手拈来无一法不是。这都是真话,一点都不假。我们的麻烦就是这个东西,这个障碍除不掉,这个障碍好像生了根一样。其实障碍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那就去不掉,假的你才能放下,一觉就放下了。所以放不下是没有觉悟,还在迷,迷得很深。这一点自己能发觉就是很大的进步,为什么?一般人在迷不知道迷,从来也没有想过放下。知道迷,他就想放下;想放下还是迷,为什么?那个想就是分别执著,分别执著不能破分别执著,这是真正修行人的第一个关口。不分别、不执著,分别执著就没有了,可是我们还有个不分别不执著,你还执著不执著,分别不分别,还是落在分别执著里头。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对事实真相没真搞清楚,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真叫苦口婆心在诱导我们。
清凉所讲的,都是杜顺和尚所说的。杜顺是华严宗第一代的祖师,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号称「帝心」,帝王之心,这国师。这个帝心是唐太宗给他的,诸位以后看到称帝心,就晓得是华严宗的初祖杜顺和尚。以后祖祖相传,都用他讲的这个三观入华严境界。三观的基础、三观的根本是真空观,这是什么?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经上的名词叫「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真实相是什么?真实相是空。在真空观里面,给我们解释「真空」两个字,什么是真?离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真,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你不是真,离妄想分别执著是真心,真心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你不是真心,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是阿赖耶识。妄想是阿赖耶,执著是末那,分别是第六意识,真就不见了。不见了,真变了,变成什么?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迷得愈深,那个境界就愈不好,最深的是阿鼻地狱,那是什么?严重的执著。执著分等级,等级很多,说不尽,大分分十个,愈往上去执著愈轻。上面是什么?上面是天,欲界有六层天,他化自在天很轻,还是有执著,化乐天就重一点,兜率天又重一点。六层天下面,人、畜生、饿鬼、地狱,执著最重的是地狱。
我们要想永远摆脱轮回,你明白了事实真相,我们对这个事情可以不必执著,知道执著是错误。不但执著是错误,分别就错了。分别错了,轻,执著是严重。有人讲,我不分别、不执著,我能办事吗?能,为什么?诸佛菩萨从来没有分别执著,不但没有分别执著,从来没起心动念,他应化在世间,什么事都干。你看看《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那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样样做得圆满,样样做得殊胜,样样都做到第一,他能办事,不是不能办事,完全是用的智慧。你要晓得,妄想分别执著叫做烦恼,我们凡夫办事用烦恼,就操心;佛菩萨办事用智慧,不操心,为什么?他知道一切事的真相,一切事相有性无、事有理无,那你还操什么心?示现的种种,性德的流露,那叫无尽的慈悲。他示现什么?众生有病,就做个示现让他自己觉悟,把这毛病改掉。譬如众生不孝父母,他示现做一个孝子,做出孝敬父母的样子给你看,让你体会到,人应当要孝顺父母,要怎样去尽孝;人不晓得友爱兄弟,兄弟为了争遗产还得上法庭,如同冤家一样,菩萨示现兄弟相让,做榜样给你看;众生贪财,佛菩萨示现舍财;众生爱名,佛菩萨示现逃名,不要。这些种种示现是大慈大悲,是把性德圆满的流露出来给你看,让你觉悟。我们在讲堂里面,常常给同学们谈起,五伦、五常、八德是性德,你要觉悟了,自然就是这样的;你不是这样的,你就迷了,迷了才劳累佛菩萨来教我们,来为我们做样子。觉悟了?觉悟了,自己就是佛菩萨,不但烦恼没有了,习气都没有了。
明了诸法实相,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诸法实相是什么?是真空。真空两个字很难懂,世尊给我们讲这个问题讲了二十二年,学生都是阿罗汉,都是菩萨,经上常讲的权教菩萨,他们有很好的基础。执著放下了,这是阿罗汉、辟支佛;分别也放下了,这是菩萨,无明没破,也就是起心动念没放下。起心动念太微细,权教菩萨起心动念自己不知道,自己以为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其实还是起心动念。真正不起心不动念是什么样子?十法界没有了,你才晓得你真的起心动念没有了。那我们要知道,我什么时候执著没有了?六道轮回没有了,你就知道你执著没有了。六道轮回是执著变现出来的,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什么时候你觉得六道没有了,你就证阿罗汉果。那在《华严经》里,学大乘学《华严》的?那你是七信位的菩萨,前面十信我们讲过,你是七信位的菩萨。什么时候不再执著身是我,初信位的菩萨,也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你真正做到无我相,思惑还有,贪瞋痴慢还有,可是身见、边见,边见是讲对立,我们讲有对立,对立没有了,身见没有了,成见没有了。我们一般人讲成见很深,成见是什么?现在人讲主观观念很强,什么都是我以为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是对的,主观观念很强叫成见。主观观念里面有因有果,因的主观观念叫见取见,果的主观观念叫戒取见,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