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霉壅铡9壅站褪悄阍菔卑逊直鹬粗畔拢徒泄壅铡H绻壹派哟チ揪辰纾耆欠直鹬粗蔷筒皇枪壅眨直鹬粗畔戮徒泄壅铡?杉飧龌故遣蝗菀祝跫丁O蛏弦徊憬小刚兆 梗兆【褪堑枚ǎ蟪私汤锩娼踩粒憔偷萌痢D阌锰焯ㄕ馓追椒ü壅盏氖焙颍话憬彩欠ɑ痢R怯谩痘暇返慕桃澹褪且馈痘暇方桃遄霰曜迹颐橇粤揪辰绲牧私庖馈痘暇罚蔷徒谢先痢N颐且滥罘鸱牛馈段蘖渴倬纷霰曜迹徒心罘鹑痢R馈独阊暇肺曜迹徒欣阊先痢U舛即笸∫欤闶怯檬裁醋霰曜迹馐潜憷跹АL焯ㄊ怯谩斗ɑ罚印斗ɑ返睦砺郏媸Ω颐潜嗟慕炭剖榻小赌︒构邸贰ⅰ缎≈构邸罚际墙惭暗姆椒ǎ笆裁矗垦翱雌啤⒎畔隆W罡叩慕准妒恰刚占梗飧龅胤浇补奂凑樟酥澹馐钦占O瘛栋闳粜木匪档模腹圩栽谄腥猩畎闳舨廾鄱嗍薄梗遣皇乔常鞘巧跎畹闹腔郏刚占逶探钥铡梗秸占逶探钥盏氖焙蚓褪敲餍募浴S纱丝芍壅帐橇婪卜虻木辰纾秸兆【褪撬氖シń绲木辰纾拧⒃稻酢⑵腥⒎穑占欠ㄉ砥腥辰纾丫牙肓耸ń纭U庋灯鹄矗钗痪透菀滋寤岬搅恕U馐钦嬲补Ψ颍现邢氯取�
  所以,《般若心经》是观世音菩萨给我们示范的,法身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五蕴是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到最后不外乎五蕴,色受想行识。用现在的名词来讲,色是物质,物质不存在;受想行识是精神,精神也不存在,精神、物质都是虚幻,都不是真的,这很不容易。像《般若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论是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物质现象是色,精神现象是受想行识,都不是真的。《金刚经》后头一首偈子说得很干净俐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教我们要观照,你要这样看法就对了。你要常常这样看法就会照住,照住是自己契入境界,照住到纯熟的时候就开悟,开悟就照见。
  教下这三层功夫,实在讲在念佛上也是三等。你看念佛,像念佛人的功夫,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此地的观照,教下的观照,事一心不乱就是照住,理一心不乱就是照见,说的名称不一样,功夫是一样的。而念佛的成就,没有成就的时候好像不如教下,可是成就之后,教下就不能跟它相比了,深入经藏的人都知道,所以这些大德到世间来应化的,他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智者大师不例外,智者大师是念佛求生净土的,做样子给我们看。天台大师他是依《十六观经》,因为他观照功夫用得纯熟,用《十六观经》观想念佛,他生极乐世界。而且示现的榜样非常值得我们深深的去反省。他老人家往生的时候,学生向他请教,老师,你这一生用念佛功夫,你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他说如果我不领众,就是不做方丈,他是天台山的方丈,如果不领众,不操心,品位会很高。因为要担任这些执事,天天分心操劳,他说我只有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圣同居土。这是做榜样给我们看,警告我们,如果我们这个世间琐碎事情不能放下,决定障碍你的品位。为什么?你心不清净,你操心的事情太多。你看像这样的,佛再来给我们示现的,他往生只有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什么?功夫成片,也就是止观功夫里面最浅的观照,没有到照住。如果照住,那是生方便有余土,照见是生实报庄严土。这个示现给我们的启示很大,这个示现是无量的恩惠,告诉我们应该舍的要舍。到什么时候你能做住持、能操心?你自己有把握往生,就像智者大师示现一样,我决定能生凡圣同居土,有这个把握可以,这是再来人,是表演给我们看的。
  在佛门里头,古人有一句谚语,你要害某个人,这人是出家人,怎么害他?请他做方丈,请他做当家。真的害了吗?是真的害了。最低限度,他真能往生,把他的品位拉下来;如果他没有这个功夫,他这一生只能修福,不能往生,做得再好,人天福报。天道,说老实话还只能在欲界,为什么?他欲没断,对他修行的折扣打太大了,真的是害人。所以修行人,说老实话,一生做清众享清福,无比殊胜,那真有福报。由此可知,古时候丛林里面的执事,从方丈、住持、当家一直到里面的义工、打杂的,都是佛菩萨再来。真修行,佛菩萨来帮助你、来照顾你、来侍候你。我们讲到天台,天台山,厨房里面有两个打杂的义工,每天来清理废水的,淘米、洗菜的水倒的时候他们来清理。大灶里面烧火的,还有碓房里面磨磨的,磨磨的是丰干,丰干是阿弥陀佛来的。厨房打杂的两个,一个是文殊菩萨,一个是普贤菩萨,寒山、拾得。这三个人是好朋友,可是三个人都是疯疯颠颠的,在寺庙里头做最辛苦的工作,但是没有人瞧得起他。身分怎么暴露的?是丰干。当时的太守,就是地方官员、地方官,母亲生病很严重,丰干就遇到了,跟他家的人,他是个和尚,他知道他的老太太生病了,他说他可以能治。所以太守非常恭敬,那是孝顺儿子,丰干把她治好了。治好之后他就问,法师,你常住在什么地方?他说,我住在天台山。天台山正好是他管辖的地区,他说这里头有没有圣人?有。他说什么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在那个地方。他说:我能见他吗?能。那谁?哪一位?寒山、拾得,你到山上去找寒山、拾得,你就找到了。丰干把这个讯息透露了之后,以后走了之后就失踪了,再也找不到了。
  太守上任之后就到天台山去访问,要见这两个人。寺庙的人都觉得奇怪,太守怎么会见这两个人?这两个疯疯颠颠的,傻和尚,而且都是做著非常辛苦的事情。你看他不要去看方丈,不要去看里面这些高僧大德们,他找这两个人。这两个人见到了,见到他们两个人是理都不理,疯疯颠颠的往外面跑,太守在后面跟。跑得很远,跑外面去了,太守就派人去追踪。他到了山上,那山裂开,他走进去之后,山合起来,再不见了,留了一句话,「弥陀饶舌」。身分怎么暴露的?阿弥陀佛把他暴露身分。所以后来人知道,丰干是弥陀,弥陀饶舌。再不见了,这是真人,身分暴露你再也找不到他。这个时候太守这一宣布,大家才晓得,原来没有人瞧得起的,是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这里做义工,在这里供众,这叫罪过!真人不露相。所以,我们这个道场这些义工们,可千万不可以瞧不起,也许他们是佛菩萨化身来的,我们肉眼凡夫不知道。佛菩萨做如是示现没有别的,教我们用平等心尊重一切众生,你晓得哪个是佛菩萨再来的?这事知道之后,才非常认真的搜集这三个人平常作的一些偈子,写的这些东西,才搜集,以后也印成书,现在都编在《大藏经》里头。像弥勒菩萨,就是布袋和尚,他是自己暴露身分的,他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说完之后他就圆寂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说了以后不走的,那个靠不住;说了就走,这是真的,那可以相信。
  所以我们要晓得这是真功夫,真功夫,观照是功夫得力。我们现在学的,就是我们用念佛来做观照,用什么方法?阿弥陀佛。你看这一句阿弥陀佛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观;止是什么?把你的杂念止住了。所以,用功在什么时候用功?起心动念的时候,不管什么念头,善念也好,恶念也好,为什么?善念是三善道,恶念是三恶道,都是轮回,都是搞轮回,一句阿弥陀佛把轮回打掉了。这就是宗门常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它那个觉是用观照功夫,我们净土宗的觉是用阿弥陀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头才生,第一念不要紧,没有关系,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就把它换掉了。这叫会念佛,这叫真念佛,用一句佛号把你那些杂念统统打掉。念到功夫纯熟,二六时中心里只有佛号,除佛号之外,一个杂念都没有,那你观照的功夫成功了,决定往生。而且怎么样?而且你什么时候想往生都可以。一般讲,你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多半都是三年。这样子练习,念头一起,阿弥陀佛,念头一起就阿弥陀佛。
  我们现在念佛人,糟糕的是什么?念佛的时候念头还跟著佛号一起起来,这叫夹杂,夹杂把你念佛的功夫全破坏了。念佛的功夫是什么?念佛的功夫就是观照功夫。你这一句佛号不能够取代你的妄念,善念、恶念全是妄念,这一定要懂得,你没有办法取代,你还是让妄念夹杂在里头,这叫功夫不得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放不下!真正放下,功夫得力了,功夫得力是念佛里头不夹杂。不怀疑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对经教学习这么多年,理解得很透彻,一点怀疑都没有,现在的麻烦就是夹杂、间断,怎样能够做到不夹杂、不间断,你就决定得生。你要问多久?历史告诉我们,许许多多人大概都是三年,你能用三年的时间发个狠心这样去做,没有一个不往生,这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善导大师也是唐朝时候人,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日本人很尊敬,日本善导寺很多,用大师名字做寺庙的名字。你看善导寺,那一定是净土宗。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净宗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你得会念才行,会念,这一句佛号就是止观,佛号是观,把妄念打掉是止。八万四千法门你就明了了,祖师大德各个提倡用的名词不一样,方法大同小异,其实原理原则完全相同,这才印证所谓佛佛道同。所以,观跟止、跟照、跟了,这个意思我们搞清楚。它里头最重要的是观达一念之心,达是通达,观达跟照了意思完全相同。照是明了,观是通达,通达什么?一念之心。这是真不容易,好在我们前面学过,现在我们知道一念之心是什么。虽然知道,是模模糊糊,没有法子清楚,这是当然的。你要是很清楚了解一念之心,那是什么人?八地菩萨。那是从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来的,那不是凡人。
  我们看到世尊在经上有这么一次他问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是专门研究佛教心理学的,用现在名词说,他是佛教心理学的专家。让他来说,心有所念,心里起念,心有所念,有几个念?有几个相?有几个识?这是我们很关心的。你心一动就有念头,有几个念头?这一念就是迷,大乘教里佛告诉我们,「迷唯一念,悟止一心」,这两句话说得好。这一念是什么?这一念就叫无始无明。可是你要记住,那个无始,无始是没有开始,这一念没有开始,所以它不是真的,无明就迷了。弥勒菩萨的答覆,「举手弹指」,这时间太短了,举手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这是答覆几念。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百千换成中国的意思就是三百二十兆。我们平常是用这个来计算,万亿是兆,因为它百千念,百千念就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是三百二十兆,这是答覆一念当中有这么多的生灭。把这个念,几念,你心才一动,一动的时候就这么多念头出来。这个念里面没有精神,也没有物质,我们现在讲振动,或者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