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缟险苎У淖罡叻濉N颐悄歉鍪焙蚍从Γ晕馐窍壬苑鹁脑尢荆趺纯赡苁亲罡叻澹肯衷谙胂胧钦娴模坏钦苎ё罡叻澹蒲ё罡叻濉?蒲е恢馈⒎⑾值轿镏适俏拗猩校掖嬖诘氖奔浞浅6淘荩颐遣恢浪怯靡瞧鞴鄄斓模故谴邮Ю锩嫱蒲莩隼吹摹?墒欠鹁锩婢咛甯颐墙渤隼矗褪俏镏氏窒蟠嬖谑奔溆卸喑ぃ渴且幻胫拥囊磺Ф侔耸蛞诜种幻耄薹ㄏ胂瘛R簿褪撬担幻胫诱飧鑫镏氏窒蟮纳鹨丫幸磺Ф侔耸蛞诖瘟恕�
知道这些事实真相,你才真正明了《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真的相信了,这是事实。了解事实,你还要不要执著?你还要不要分别?自然不执著,自然不分别,自然不起心、不动念。只要你能放下执著,你就成正觉,你就是阿罗汉;你再放下分别,不但不执著,分别也没有了,那你就是菩萨,但是这个菩萨是十信位的菩萨;如果再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是初住以上,初住菩萨。初住菩萨刚刚把起心动念放下,出离十法界,住一真法界。须弥山顶是比喻一真法界,你到达最高峰了。
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故胜进中云,欲令菩萨於佛法中心转增广」。这个胜进,文里头有,但是不明显,为什么?文里面是表法,「须弥山王顶,妙胜殿中住」,这是讲,希望菩萨在这里能体会,於佛法中把心量再要扩大。你看看,原本妄想分别执著只要一放下,他的心量就遍法界虚空界,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量就大了,真心就现前。由此可知,妄想分别把我们真心变小了,变成很小的小心量。尤其是执著,执著身是自己,执著家庭是自己,你在社会上有事业,执著你的公司行号是自己,你说心量多小!妄想分别执著一放下,心量拓开了。心量虽然拓开,还需要不断再拓开,心转增广。
「文中观佛现用,及与往修,皆周遍故。」你看到佛,佛过去修行,在因地当中,他也是从初信、二信修上来的,他也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成等觉、妙觉。所以你看佛,佛现在在忉利天主宫殿里面住下来,你看佛的示现,你看佛的作用,观佛现用,看佛的示现跟他的作用,示现跟作用都是利益一切众生。他能利益一切众生,都是与过去修行有关系。由此可知,佛教化众生最重要的还是身教,言教在其次。身教是做出来表演给你看,他的表演就是在此地放光。放光我们现在人讲磁场,佛坐在这个大殿里,你看他磁场多殊胜。这是什么?这是智慧的磁场,这是道德的磁场,这是累劫度化众生恩德的磁场。前面讲三德,智德、断德、恩德统统现前。看到果就要想到因,佛是怎么修的,我们能明白这个,心里面才生羡慕的心,想学佛,想早一天成佛。
这个地方给我们提示的,末后这一句皆周遍故,这句重要。佛是念念周遍法界,你说这个心量多大!遍法界虚空界是他的心量,是他的弘愿,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有情、无情众生同圆种智,同自己一样圆满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如来证得的,菩萨证得的是道种智,阿罗汉证得的是一切智。你放下执著,一切智现前,一切智是知道宇宙万有的体,理体;理体是空的,叫万法皆空,阿罗汉知道万法皆空,所以他不执著。菩萨不但知道万法皆空,所有现象是假有,不是真的有,就像弥勒菩萨刚才所说的这几句话,所以他不分别。现相根本不存在,你分别它干什么!你分别,不叫打妄想?不叫自找麻烦?再提升,不起心、不动念,你就证得一切种智,就是一切智跟道种智圆融了,是一不是二,这是究竟果位。统统从放下当中得来的,晓得这个道理,不放下行吗?自己一定真的鼓励自己要放下,要真放下。从哪里放起?从身外之物放起,帮助需要的众生,帮助苦难的众生。
现在这个世间苦难众生太多,我们从哪里做起?帮助老人,帮助老人是因为他时间不多,帮助他往生净土,这功德无量无边。我们想的这个老人乐园,我们名称用山庄、用别墅。我去看过鸡足山,看过大理,我在那个地方就跟他们当地一些领导、同参道友们谈这个问题。我说如果在大理建个这样的老人乐园,不要叫老人乐园,大理著名的苍山,「苍山别墅」,它有洱海,「洱海山庄」,用这个名称,不要叫人想到一个老字。这就是道场,是新时代的道场,不是寺庙庵堂,是五星级的旅馆,叫山庄,帮助老人往生。老人退休了,不再做世间工作,让他读经、听经、研究佛法,念佛、参禅往生净土,这个好事,没有比这个更好。另外一桩事情是教青少年,办学校,办书院、办学校,这个学校是著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学校里面所学的课程照样修,加伦理道德进去。而幼稚园、小学是以伦理道德为主,要非常重视这个,在青少年把德行基础奠定。我们用古老的教学方法,相信一定很有效果。古老的方法,古人好,那个心大公无私,为天下后世著想,所以没有丝毫隐瞒,这个跟国外不一样。
最重要的原理原则,头一天就教给你,没有隐瞒,《三字经》上前四句就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教育的指导核心、指导的原理原则,四句。「人之初,性本善」这第一句,教育、教学首先要肯定人性本善,不善不是本性,习性,这个要分清楚。第二句,总共是四句,《三字经》上一句是三个字,两句是一桩事情,四桩事情,头一个肯定人性本善。第二个告诉你,「性相近,习相远」,这是讲各人本性都是一样,人人本性都是善,可是习性不善。习性,如果没有教、没有去学,习性跟本性愈来距离愈远。教育,为什么要教育?教育就是从这里兴起来的。在中国至少是五千年之前,我们老祖宗就明白了。「苟不教,性乃迁」,这一句就是为什么要办教育,办教育的原理就说出来了,不办不行,要不教的话,随著习气那愈来愈远。怎么教?也是六个字,「教之道,贵以专」,跟佛法里所讲戒定慧三学这个理念完全相同,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定是枢纽。戒是什么?戒是守规矩,规矩从哪里来的?规矩是大自然的法则,是大自然的规律,不是哪个人制定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是细心观察大自然而领悟到的。所以,自然的规律法则称之为道。我们人在这个世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够与自然的规则、自然的运作相应,这叫德。不能够跟自然原则相违背,违背就破坏自然的法则,破坏大自然的现在讲环境的生态。你破坏它,大自然就要报复你,大自然的报复就是现在所讲的自然灾害,洪水、火山爆发、地球温度的上升、南北极的冰快速的融化。
前天有个同学从网路上下载一段讯息给我看,联合国呼吁的,呼吁全世界人要吃素,拯救地球。为什么?饲养这些动物、家畜排出来的废气,严重性超过现在飞机、汽车排的这些二氧化碳,还要严重,大概要比这个要还加一倍,加速地球温度的上升。希望每个国家领导人注意这个事情,来提倡,提倡素食,这不是佛教搞的。网路上这段文字,我想大家要是留意到,把它印出来,放到我们公告栏上给大家看,多印一些。科学家在呼吁,希望大家发心拯救地球,他的预测,如果要是还继续这样子反常下去,到二0一二年,严重灾难就现前。这个说法跟我们从前听到的预言,很多预言讲,也是讲世界末日是二0一二年,这地球上有大灾难。二0一二年距离我们现在五年。
所以修净土的人,五年的时间真的把一切放下,一心念佛,五年求生净土是决定够用的,这时间够了。我们看许多自古以来念佛往生的人,大概都是三年。三年是他的功夫成就了,绝对不是寿命刚好到了,不可能有那么巧的事情,那不是一个、两个,太多人了,三年都能往生。所以,念佛三年往生是正常的,你不能够往生是你的杂念太多。念佛要求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三样你要是缺一样的话都不能成功。三年我真的不怀疑、不夹杂,就是一心专念,念念相续,这就够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心量要大,要像佛一样周遍法界,发大慈悲心,发大菩提心。
下面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十颂分三」,分三段。初有五,有五段,「叙因佛光,见多盛事」,因为佛光你才看到许多殊胜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初五里头第一,「叙此品放光」,这是赞叹在这一品经开端的时候佛放光。佛是从脚指放光的,表示初住,表示这个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二四卷) 2008/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2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我们从东方法慧菩萨偈颂第二首看起,偈颂第二首。
【一切释天王。请佛入宫殿。悉以十妙颂。称赞诸如来。】
这首偈是重叙前面「升须弥山顶品」的赞颂,我们看到前面也有十首偈。偈颂里面我们要留意的就是『一切释天王』,在在处处显示出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佛经上告诉我们,一个世界,我们常常讲单位世界,就是小世界,有一个须弥山,这个须弥山顶就是忉利天宫。一尊佛教化的范围,不是一个单位世界,而是以这个单位世界做基础,集合一千个单位世界,称为小千世界;然后再以小千世界做单位,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合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才是一尊佛的教区,就是他教学的范围,叫三千大千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实际上,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这是一般的说法。在大乘教里面我们看到,佛的法缘不同,跟我们人间的法师不一样。你看有的法师法缘很殊胜,他的听众很多,有些法师法缘就不胜,听众很少,成佛也不例外,这里头就说明有因果教育。你说这个佛经里头哪个地方讲因果?这就是讲因果。缘是佛在没成佛之前,因地修行结的缘,你不结缘,法缘从哪来?所以要懂得没有成佛之前,要跟一切众生广结法缘,那就对了。
法缘怎么结法?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开了一个班教讲经、教讲演;教讲演大概也教了二、三年,以后教讲经,讲经这个班只开了两年,性质就像古时候私塾一样,完全是私塾的教学法。班上二十几个学生,两个人是一组,就是学经教上台去讲,两个人上台,为什么两个人上台?那时候在台湾讲经,一个是讲普通话,一个是讲闽南话,台语,翻译,实际上两个人讲稿完全相同,一个人用普通话念,一个人用闽南话念。所以实际上一个半小时,只有四十五分钟。我们那时候讲经每堂就是一个半小时,实际上是四十五分钟,可是讲稿要写七、八千字。老师教讲经是一个人、一个人教,这两个人一组,教两个人,其他同学围在旁边旁听。老师教现前讲经的,他坐在老师对面,其他的坐旁边,轮到哪一个,哪个就坐到老师对面,这么个教学法,很有效果。可是进度是一个星期一次,也只能这样的,为什么?李老师这个班上没有出家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