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肆无忌惮地展现出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比如极端自私、见利忘义等等。过分强调道德的国度常常要在隐忍苦修与物欲横流之间来回摇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我们不得不承认,卫礼贤对“中国心灵”的考察确有独到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人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人们了解日本人国民性的极佳读物,而德国传教士理查德·卫礼贤的《中国心灵》对我们深入地领会中国人的国民性也大有裨益。
('德'理查德·卫礼贤:《中国心灵》,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7月第1版,定价:18。00元)
读《骆宝善评点袁世凯函牍》
? 饶 毅
要认识近代中国历史,袁世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袁世凯虽然享年仅五十八岁,但在科举坎坷、军旅发迹、政坛腾达的非凡生涯中,几乎历经了晚清民初所有的重大历史事变。
袁世凯一生的重大历史言行,在目前存世的“袁氏家书”及其“朋僚函电”等原始资料中有着生动而又细腻的反映。为此,岳麓书社特邀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主编多卷本《袁世凯全集》的骆宝善先生,从有关袁世凯的众多史料中精挑细选九十六件,逐一予以剖析评点,终成《骆宝善评点袁世凯函牍》一书,通过解读袁世凯而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的波谲云诡。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中国近代历史教科书里的袁世凯,还是普通民众脑海中残留的袁氏形象,一言以蔽之,就是“窃国大盗”与“卖国贼”。如此,袁世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就像被剥去丰满的血肉,抽空了鲜活的灵魂,只剩下一具空壳、几个符号了。而本书提供的袁世凯家书与信函等第一手原始资料,再加上骆宝善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所作的精彩评点,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生动鲜活的袁世凯,及其背后纷纭复杂的近代中国社会场景!
袁世凯少年束发就学但科举蹭蹬,以致迫于生计转而投笔从戎,从中我们可充分领略到他的失意和无奈,以及对科举功名耿耿于怀的心曲。袁世凯有一定的旧学功底,对文化和学术也抱有尊崇之心。尽管张之洞的幕僚、清高孤傲的辜鸿铭视袁世凯为“不学有术”之辈,但从袁世凯于清末新政时期在中国教育事业革新上的作为及其对子女的培养来看,他绝非不重视文化教育的一介赳赳武夫;从袁在家族内对弟妹子侄训导教育之严苛,对亲戚朋友婚丧嫁娶事宜关照之亲切、打点之细致,以及对长子袁克定断腿瘸足之痛心等,读者可看到袁氏在日常家居生活中人情味十足的一面;从他与朋僚的一些私密函电中,读者又可透视袁世凯幽微万状的内心世界,如他被摄政王载沣以“回籍养疴”之名遣离京师的张皇失措及至洹上隐居之初的惊恐不安。
在骆宝善先生笔下,袁世凯之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袁世凯一生发展的关键点上,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机遇的精确选择与强力把握。袁世凯一生沉浮于险恶的仕宦深海,折冲于冷峻的政坛高峰,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每每有惊无险,出手必有斩获,确有异乎常人之处,绝非笨伯之所能为。除了眼光独到,具有政治动物异乎寻常的敏感外,他善借外力也是其步步高升的原因所在。骆先生通过检阅相关史料,对袁世凯拥有的广泛人脉关系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且不说对他圣眷甚隆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其政坛引路人中有晚清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李鸿章、荣禄和奕劻,堪称其朋僚党羽的高官显贵有端方、吴大澂、张之洞、那桐、载振、周馥、盛宣怀、张謇、徐世昌、严修、唐绍仪、赵秉钧、张镇芳、孙宝琦、杨士骧等。至于他亲手练就的新军将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张勋诸人,更是其心腹股肱;另外他通过结拜、贿赂和利用姻亲裙带等办法,精心营造编织了一张几乎笼罩了整个近代中国社会上层的巨型人脉关系网络,这是他生存、发展乃至于释放出巨大能量的重要条件。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虽然人才荟萃,但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却反复出现“非袁莫属”的历史格局,甚至在关系其个人荣辱兴衰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屡次都能有惊无险,隐而复显,愈抑愈扬,实乃势所必至。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历史上对曹操这个评价似乎也适合转赠给袁世凯。在晚清与民初的历史上,要数最高政坛操盘的高手,除了慈禧太后,其次就是袁世凯了。袁世凯的确精于权谋(自称“谲术”),但既然心机深藏,唯权是尚,就难免会像《三国演义》第四回中的曹操那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据说正因为如此,袁世凯死后竟然有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暗含“忘(王)八无耻”的对联相攻讦。对于袁世凯因过分追逐个人权力而造成的人格缺失与道德失范,骆先生也有精彩的评判:“道德,是中国人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尽管近些年来,史学家不断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但世人却只认一条:道德。袁世凯遗臭万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
袁世凯一生,最遭后世诟病者有三:一是说他在戊戌政变中向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告密,而用维新六君子的鲜血染红了卑鄙的翎顶;二是说他竟然答允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不惜将国家利益拱手让人而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三是说他身为清朝重臣而背叛清朝当上民国大总统在先,旋又身为民国大总统而背叛民国复辟封建帝制在后。这些惊心动魄的政治大动作,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书中通过对第一手史料的条分缕析,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长期以来,时人和后人、史籍和文学作品一致认为袁世凯的告密引发了戊戌政变,骆先生通过对《戊戌纪略》的分析,认为袁世凯的确告密了,但戊戌政变却不起于他的告密,袁世凯告密的作用是“加深了政变的激烈程度”,而且“袁对自己告密必将祸连光绪帝而十分惶恐,并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同时乞求荣禄设法保全光绪帝。这应该是当时袁世凯的实际心态的流露”。书中还详述了袁世凯主导“二十一条”谈判的过程,披露了若干袁氏手批条文及对日本最后通牒的答复,指出“不待国人称“二十一条”为国耻,称之为奇耻大辱的,就是袁世凯自己。内心可以概见他的挣扎与无奈”。至于袁氏称帝前后其周围人(亲人、朋友、部下)的态度、反映,称帝时的社会背景,骆先生均有详述,最后点出:“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是共和国以来,政治领袖们谋求建立新权威的第一次尝试。其民意的制造、运作的手段等等,都显得十分幼稚和粗糙,更缺乏哲理的驾驭,尤其是袁世凯在这个政治体制的变动中毫不掩饰的个人私欲的膨胀,所以,遭到全国上下各种政治力量的一致反对,不堪一击就败下阵来。”
本书将袁世凯回放到特定的近代中国历史背景下予以考量,并吸纳借鉴中国近代史学术界的大批相关成果,从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考辨与实证出发,对社会上流行的某些关于袁世凯的野史稗乘、小说家言及民间传说,乃至众多史籍人云亦云和以讹传讹的很多说法,都予以逐条澄清,还原了袁世凯的本来历史面目,辩白了后人对袁世凯的一些历史误会,引领读者走进了耐人寻味的历史图阵,如关于他庚子辛丑之际继李鸿章之后擢升直隶总督是否“李氏遗折”之荐、“回籍养疴”择居彰德之本意、洹上蛰居期间究竟有无秘密“电台”之设、辛亥革命爆发后出山之“八大条件”等,骆先生都秉持“为存信史,是非不可以成见虚构之也”的唯物史观,采录大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详加推敲斟酌,帮助读者拨开迷雾而洞见历史真相。正如该书封面所言:“袁世凯其人,人们从教科书、小说和传说等不同渠道熟知了他,不过,成说并不一定全是事实。”
骆先生有历史学家特有的理性,并未仅仅以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唯一尺度,而是不因人废言,不因人废事。袁世凯虽然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但他毕竟也算是近代中国较早接触西方文化、思想相对开明的重要人物,他“的确有伟人的实力,也做了许多事情”。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如果把“向西方学习”作为“先进中国人”的标准,那么,袁世凯在这方面的确有历历可数的重大作为:广泛延纳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新学精英并委以重任;采纳西法编练新军,并与徐世昌和段祺瑞等编就了迄今仍被军事学研究权威部门称为《中国兵书集成》压卷之作的两部兵书——《新建陆军兵略录存》、《训练操详晰图说》;领衔倡导并最终导致废除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各级新式学堂教育;仿效西方建立巡警制度;开矿设厂办公司,大兴实业,发展经济,遭遣归隐之后尚有“官可不做,实业不可不办”之名言,北京之有“自来水”亦自袁世凯倡导始……举凡种种,书中虽囿于篇幅,点到为止,然也证据确凿,注意让历史事实说话。
还原历史事实,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但是,还应在恢复历史本来场景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骆先生在选取扎实资料的基础上,以开明通达的史观为指归,对袁世凯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精细的品鉴点评,并凭借丰富的学养和洞明的学识,抒发了非同流俗的真知灼见,如:“人治的社会传统,让史学过分张扬了维护道义和喻世的作用,对反面的人物及其所为之事,大都往往仅从其道德品质去追索,甚至有意无意之中,为揭其丑而夸大其恶。在鬼化其面貌之同时,却又神化了其能量。袁世凯可谓典型一例。”又如,骆先生认为在晚清民初,“中国的命运历史大转折,个人前程的大洗牌,动员了比过去多得多的精英投身到各派政治力量中来。在那么多社会精英中,袁世凯冒出头来,并为这些社会精英们所认可,绝不是权术所能解释的。这不仅是为袁世凯说好话,更是为了不亵渎那些为中国进步而奋斗的精英们”。这些真知灼见的确震撼人心,展示了历史学特有的魅力。
认知真实的历史是中外广大读者之所愿。近年来,揭示历史实相并能画龙点睛的文本读物大行其道,热销天下,盖由此也。历史决不应该仅仅是史学家们象牙塔内的青灯黄卷,它要让广大读者知晓,使他们成为历史的明白人,并对未来抱有理性的期许。
当然,对袁世凯本身及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和转型诸问题,决非这样一本史料与评点加起来总共仅二十八万字的书所能承担的。读者如对袁世凯研究有兴趣的话,除了有待骆宝善先生主编的《袁世凯全集》问世之外,还不妨看看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著《袁氏当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骆著长于以小见大之实证,如牖中望月,在考量推勘中点化真知;唐著长于由大聚小之傥论,似飞鹰鸟瞰,于放言纵论中挥洒汪洋宏识,二者虽各有千秋,但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不乏英雄所见略同之妙处。
(《骆宝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