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植物我们没有见过。至于肉类,他们很可能是以境内最多的骆驼肉为
主,因为欧洲人最初抵达摩加迪沙这座城市,看到这个城市每天要宰杀数百
头骆驼。诸岛上生长的水果,对其生活有重要意义。在文献中,常常提到他
们吃蜂蜜和椰子、香蕉。
僧氏人人数不多,而且沿海一带不易筑城,故他们多选择突出海岸的海
岬、小岛修筑防御工事:先将靠近陆地的一段土地挖出深沟,让这条沟深到
这种程度,即无论是在涨潮时还是在落潮时,一般的小船都无法直接摆渡到
对面的大陆上去,至于涉水则更是困难,然后再在人工形成的岛屿上修筑城
堡。关于他们的城堡,欧洲文献记载道:这里的城垣很厚,城的四角都有望
塔 (角楼)。
岛屿上的石材是非常多的,居民们因地取材,通常用石块砌垒房屋。房
屋平顶,窗户临街。公元1501年访问这里的巴尔博萨记载了这一点:“基
瓦尔是一个摩尔式的城市。它有许多美丽的用石头和灰泥盖的房屋。这些房
… Page 73…
屋仿照我们的窗户式样,相当合理地排在街上”。这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
证实。1955年,摩蒂默·惠勒爵士在稠密的灌木林中开辟了一处遗址。这个
遗址占地面积约35英亩,有一处宫殿、三十多幢石头房子、七座清真寺和
三处墓地,都是根据这种式样建造的。房屋也许还有其它式样。因为英国的
一位名叫哲佛斯·马修的考古学家于1950年来到这里,从事发掘,在一处
高大的树丛中发现了一个古代居住点的废墟。通过发掘了解到,这里的房屋
也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但平面呈椭圆形,而且是围绕着一个城堡而展开:“一
些用石头砌得整整齐齐的椭圆形的小屋,围绕着一座城堡。这座城堡的墙现
在还有16英尺高。”
大概是因为经常经商的缘故,僧氏人能说会道、擅长演说:“僧氏人很
会谈话,他们有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演讲的演说家。他们中间随时都会有一个
虔诚的人走进人群,发表演讲,要人们遵循神的指示,服从神的命令。告诉
听众们不服从就会遭到惩处,并且使他们想起许多祖先和前王的榜样。”
僧氏人在公元 10世纪前后,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占据主要
地位。以后,随着与亚洲的商业交往加深,伊斯兰教传入该地,并渐渐占据
了主导地位。尽管如此,在其国内,原始的某些人际关系仍占主导地位。比
如,僧氏人的国王不是世袭的,而是选举的。以下一种情况发生,居民百姓
就能将国王判处死刑:国王不能代表全民利益之时,国王体弱、生病不能视
事之时、国王执政不当,引起居民遭到灾难之时。这时,僧氏人杀掉老国王,
选举新国王。
僧氏人在某些方面与北美的印第安人有些近似,他们也纹身。这在伊
本·拔图塔访问基瓦尔城之后写的笔记中得到了证实。他说:“它的居民大
多数是僧氏人,肤色漆黑,脸上刺着花”。
僧氏人的服饰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据一些资料,当地的居民多数穿着质
地优良的棉质或丝质衣服。丝绸是从中国运来的。居民实行土葬,埋葬死者
时喜欢为其竖碑。石碑通常制成阴茎型或柱状,上面刻有纹饰。居民喜欢木
质雕刻,还能纺纱织布,他们用的纺织材料都是棉花。僧氏人知道用铁。据
我们所知道的资料,僧氏人,也只有僧氏人会有这种认识:在这个世界上,
铁比黄金要珍贵的多,铁的价格比黄金的价格高。经近年研究,僧氏人经营
的这种“铁”实则是钢。僧氏人将其贩卖到印度,然后由印度加工成刀之类
的武器,畅销南亚和西亚。最初,僧氏人中波斯文化风格的气息较浓。以后,
随着阿拉伯人数的增长,阿拉伯味道越来越浓。这种变化在建筑方面表现得
最为明显。据现有资料,在僧氏人的诸城邦中,基瓦尔城、格底城,以及桑
给巴尔城中的一个清真寺都具有浓厚的波斯风格,而其它的城邦则具有阿拉
伯的风格。
(3)卢巴人的生活习俗
在基萨尔莱湖附近刚果河发源地的沿岸,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长达数公里
的墓葬。墓中出土了饰件、容器、带子、针、铜铁器和十字形铜币。人们将
… Page 74…
这种文化遗存定名为卢巴·隆达文化。据现有资料,卢巴文化大致分布于现
今东起坦噶尼克湖、西至刚果河、南达赞比西河上游一带。从现有资料看,
卢巴人约在公元10—12世纪迁至刚果盆地,最初以刚果河和洛马河之间的
地区为中心,15世纪末开始出现阶级分化,而至16世纪末叶才形成卢巴王
国。
卢巴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狩猎和采集只占辅助地位,
除了山羊之外,卢巴人没有饲养其它家畜。由此可知,卢巴人的主食以玉米
为主,肉食以山羊肉为主。在其境内,我们没有发现炉灶遗址,因而也不知
道其居民的烹饪手艺及程序。
和卢巴人生活习俗相同的还有与其相邻的隆达人。这个国家的居民原与
卢巴人有血缘关系,后从卢巴人那里分离出来。隆达人虽然也是以农业经济
为主,但其首府则称“营地”,迁徙不定。和卢巴人不太相同的是:隆达人
喜欢经商,常以铜、象牙、奴隶输出沿海,而将盐、鱼等输入内地。他们的
奴隶不是来源于氏族部落或国家本身,而是来源于对其相邻地区部落的捕
猎。
和卢巴人、隆达人相邻,居于其西北方的是库巴人。他们这时已经建立
了一个小王国,就叫库巴王国。库巴人最初生活在刚果河下游,以狩猎、渔
猎为主。以后,他们移居于开赛河上游的桑库鲁河和卢卢阿河之间,并在此
地定居,遂成为一个农业发达的部族。库巴王国的王族是布尚哥族。8世纪
开始知道用铁,而在16世纪形成国家。库巴人的农业作物与卢巴人基本相
同,食物结构也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库巴人的雕刻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程
度,他们的雕刻工艺可以和闻名世界的贝宁文化的作品相媲美。
(4)湖间地区诸国居民的生活习俗
湖间地区是指坦噶尼克湖以北诸湖之间的地区,它包括今日乌干达的中
南部、卢旺达、布隆迪和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以西部分。这一地区的居民
以班图人为主,在历史上被称为“湖间班图人”。“湖间班图人”大约在公
元7、8世纪由北方迁来,驱走了当地的皮格迈人,定居当地。在定居的过
程中,他们与一些没有迁走的库什语族人融合。在湖间班图人附近,还有一
些其他的部落,如尼格特人、契特瓦拉人、布尼奥罗人、卢旺达人、布隆迪
人、胡图人、特瓦人等。
尼格特人又称为希马人,在有些国家又被称作图纳人,是一个游牧部
落。他们分布的地方很广,而且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在湖间班图人、契特
瓦拉人、布干达人、卢旺达人、布隆迪人所拥有的地域里,都有尼格特人的
分布,而且尼格特人与上述人等趋于融合。由于这个部族的居民极善牧牛,
富有,故得到当地各部族人的尊重。他们在一些重大的场合是有相当发言权
的。尼格罗人在体型上比湖间班图人瘦长。
契特瓦拉人主要分布在现今乌干达国家境内,主要在阿称伯特湖、基奥
加湖和维多利亚湖之间。这也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部族。他们主要是牧
… Page 75…
放或饲养奶牛。国王称“奥姆卡马”,意即“牛奶主人”,国王死了则称“牛
奶倒出来了”,由此可以知道牧放业在其部族中的经济地位。布干达人、卢
旺达人、布隆迪人出现的时间都比较晚,大约于公元17世纪中叶以后才崛
起,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其实是一些部落联盟体。这些部族主要生
活在山区。据说,布干达人的首领出身于铁匠,国内王室保留有铁锤,遇到
隆重节日、举行重大仪式时方才拿出来。胡图人是当地土著民族,以农业经
济为主,生产技术较低。特瓦人人种矮小,主要从事狩猎和渔猎。
由于湖间班图人和尼格特人在以上诸部中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
较快,赢得了其他各部的尊重,故而班图人、尼格特人在以上诸部中有较大
影响力。在这两个部族的倡导下,各个部族居民经常相互交流,从而使当地
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居民生产玉
米,以玉米为主食;不管是畜牧业部族还是农业部族,除比重不同之外,这
里的居民都养长角奶牛,奶牛不是用于耕地,而是用于肉食和喝牛奶;他们
已经能制作陶器,烹调和炊饮的器具都是比较齐全的;他们主要居住在定居
的村落里,房屋是用茅草搭盖而成的。以目前所得资料,这里居民的村落一
般长约2公里,宽约800米。为了防御外来的入侵,他们都在村落的外围挖
掘壕沟,壕沟深达4—6米。由于铁在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故当地居民在不同程度上对铁产生了崇拜心理。由于这些部族深居大陆
内地,周围都是大山,交通极为不便,所以直到19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和
欧洲人并未渗入此地,所以这里尚未遭到猎奴活动的骚扰,也因此,阿拉伯
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在很晚的时候才进入此地。在19世纪以前,这里的居
民仍以本土的原始宗教为主要宗教。
(5)努比亚古代居民的生活习俗
在尼罗河上游第二至第六瀑布之间居住着努比亚人,古代埃及文献称其
为“库什人”,波斯或希腊古代文献称其为“埃塞俄比亚人”(意为“晒黑
的面庞”)。当时的“埃塞俄比亚人”这个概念与现今的埃塞俄比亚人这个
概念不是一回事。努比亚人的主体居民是黑人,又融合了若干不同种族和部
落的居民。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他们就定居在这里了。在埃及古王国
时期,他们于第二瀑布地方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可考的黑人国家——库什国
家。这个国家地当现今苏丹共和国境内。继库什王国之后,努比亚人又于公
元前14世纪前后建立了纳巴塔王国。上述两个王国与古埃及国家的政治、
经济、文化、商业关系十分密切。亦因此,在这一时期,努比亚人的文化深
受古埃及文化影响。自公元7世纪以后,约有1000年,努比亚人独立发展
自己的文化,相继建立了麦罗埃王国、诺巴王国、马库拉王国、阿勒瓦王国。
麦罗埃王国 (前654—公元325年)是一个强大而富庶的国家,势力所及东
达埃塞俄比亚,西达达尔富尔,南抵马拉卡尔,而北在第一瀑布南北与埃及
划界。公元4世纪初叶,麦罗埃王国灭亡,于其境内,相继建立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