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中国科协报》1993年10月21日。
黑龙江省孙吴县是关东军对苏作战的重要基地之一。关东军在仓皇溃败时也遗弃了大批弹药。据调查,在该县发现了毒气弹513发,毒瓦斯筒4箱。《苦难与斗争》(下),第262页。
关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的情况,从原关东军化学部队成员的回忆等也得到了印证。1993年,有关部门采访了曾在关东军516部队服过役的高桥正治和若生重作,他们回忆:1945年8月13日,奉命将一批毒气弹运到齐齐哈尔嫩江铁桥上扔到了江中。《东北沦陷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54页。1995年,原关东军516部队的队员金子时二,得知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仍然危害着中国人民,深感不安,亲自到中国,表示谢罪。他谈到日本战败前关东军遗弃化学武器的情形:我接到命令,和士兵们一起挖了一个大坑……将装有毒瓦斯的罐子一个一个地推到坑里,估计有200个左右,然后用土一层一层地盖到上面。《东北沦陷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55页。对此,金子深感罪恶,写了悔过书,承认那是犯罪行为,表示反省和悔改。为找到埋藏毒气罐的地点,金子带领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确认了埋藏地点。据当地一位农民作证,那里以前是日本兵的“大营”,曾从地下挖出过像“氧气瓶”一样的东西。
以上事实表明,日军在中国遗弃的大量化学武器。用心是极其险恶的。即使在即将投降之时,法西斯还要把战争的遗害留给中国人民。日本法西斯虽然战败投降了,但是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并没有结束。除上述受害事件、调查和回忆等,人们已经确知的日军化学武器的遗害外,还有多少毒气弹埋在地下或隐藏在什么地方,不为人们所知晓,随时都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据估计;在东北境内;至少残留有毒气武器20万件;约13万余吨。张宗平:《200万中国人之死》;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从这个意义说,日本关东军侵略战争的历史远远没有结束。……
附录附录一
历任关东总督、都督、参谋长关东总督上任年月参谋长上任年月大岛义昌大将1905年10月落合丰三郎少将1905年10月关东都督大岛义昌大将1906年9月神尾光臣少将1906年11月星野金吾少将1907年11月福岛安正中将1912年4月柴胜三郎少将1912年9月福田雅太郎少将1912年12月西川虎次郎少将1914年5月中村觉中将1914年9月高山公通少将1916年8月中村雄次郎中将1917年7月浜面又助少将1918年7月历任关东军司令官、参谋长司令官上任年月参谋长上任年月立花小一郎中将1919年4月浜面又助少将1919年4月河合 操中将1921年1月福原佳哉少将1921年3月尾野实信 大将1922年5月 川田明治 中将1923年8月白川义则 中将1923年10月斋藤 恒 中将1925年12月武藤信义 大将1926年7月村冈长太郎 中将1927年8月三宅光治 少将1928年8月 英太郎 中将1929年7月菱刈 隆 大将1930年6月本庄 繁 中将1931年8月桥本虎之助 中将1932年4月续表司令官上任年月参谋长上任年月武藤信义 大将1932年8月小矶国昭 中将1932年8月菱刈隆 大将1933年7月西尾寿造 中将1934年3月南 次郎 大将1934年12月植田谦吉 大将1936年3月板垣征四郎 中将1936年3月 东条英机 中将1937年3月 矶谷廉介 中将1938年6月梅津美治郎 中将1939年9月饭村 穰 中将1939年9月 木村兵太郎 中将1940年10月 吉本贞一 中将1941年4月 笠原幸雄 中将1942年8月山田乙三 大将1944年7月秦彦三郎 中将1945年4月关东军司令部组织机构(1931年8月)
关东军组织机构(1931年8月)
“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兵力及部署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旅顺
参谋长三宅光治少将
第2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辽阳
参谋长上野良丞大佐
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少将长春
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辽阳
骑兵第2联队联队长若松晴司中佐公主岭
野炮兵第2联队联队长河村圭三大佐海城
工兵第2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花井京之助大尉铁岭
独立守备队司令官森连中将公主岭
旅顺要塞司令部司令官厚东笃太郎中将旅顺
关东宪兵队队长二宫健市少将旅顺
顺重炮兵大队大队长山村新中佐旅顺1945年7月关东军兵力及配置(地面兵力)
附录二 日本关东军侵华大事年表
1919年
4月12日关东都督府撤销,其陆军部改编为直属日本天皇的关东军。与关东厅、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和“满铁”并列,成为日本侵略东北的“四头政治”的一头。司令官立花小一郎中将。
1924年
9~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关东军暗中支持张作霖。
1925年
12月关东军公开干涉郭松龄反奉战争。
1927年
6月6日关东军提出《关于对满蒙政策的意见》,主张必须在东三省和热河扶植亲日势力,促使东北“宣布自治”,对拒绝这一政策者,“必要时准备使用武力”。
6~7月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参加“东方会议”,与田中义一首相密谈。确定了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的方针。
1928年
5月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率司令部由旅顺移往奉天,准备以武力解除即将败退出关的奉军。
6月4日在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大佐的策划和指挥下,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
1929年
7月关东军组织“北满参谋旅行”,途中石原莞尔提出《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等,鼓吹以武力侵占东北。
1930年
1930年春关东军进行“攻取奉天城要领”实地研究。
9月关东军参谋佐久间亮三完成《关于满蒙占领区统治的研究》。
1931年
5月关东军制订《满蒙问题处理方案》,提出以“谋略”和武力占领东北。
6月19日日本军部制定《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
6月27日日本军事间谍中村震太郎被东北屯垦军关玉衡部处死。
7月1日日本蓄意挑起万宝山事件。
9月18日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由此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9月19日关东军占领沈阳、长春等南满铁路及支线的重要城镇。
关东军司令部由旅顺迁至沈阳。
9月20日关东军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任命土肥原贤二为市长。
9月21日关东军第2师团占领吉林和吉长、吉敦铁路。
10月8日关东军派飞机轰炸锦州。
10月21日关东军炮制《满蒙共和国统治大纲草案》
11月10日在土肥原策划下,溥仪秘密离开天津,13日乘船到达营口。
11月19日关东军占领齐齐哈尔。
12月15日伪奉天省政府成立,臧式毅任伪省长。
同日关东军决定设立统治部,1932年2月改为特务部
1932年
1月3日关东军占领锦州。
1月8日日本裕仁天皇颁布“敕语”,嘉奖关东军。
1月9日关东军古贺骑兵联队在锦西被民众武装歼灭。
1月28日在板垣征四郎指使下,田中隆吉等人挑起“上海事变”。
2月5日关东军占领哈尔滨。
2月16日在关东军导演下,伪“建国会议”在沈阳召开;即所谓“四巨头会议”。
3月1日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发表“建国宣言”,伪满洲国成立。
3月10日在关东军的安排下;傀儡溥仪致函本庄繁;出卖东北主权。
3月15日伪满洲国将长春改为“新京”。
4月4日关东军讨伐吉林自卫军,占领方正。5月16日占领依兰。
4月13日关东军向伪军派出了以多田骏为首的军事顾问团。
6~7月关东军讨伐马占山黑龙江抗日救国军。
6月16日日本军部下达“临参命第25号”命令,增加赋予关东军“防卫满洲主要各地及保护帝国侨民”的任务。
7月25日在关东军扶持下,伪满协和会成立。
8月8日武藤信义大将(第2次)出任关东军司令官,兼任驻伪满全权大使,关东厅长官,实行所谓“三位一体”制,统揽东北军政和外交大权。
9月15日武藤信义与伪满国务总理郑孝胥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本正式承认伪满洲国。
9月16日关东军在抚顺制造平顶山事件,屠杀群众3000余人。
10月30日关东军司令部由沈阳迁至伪都“新京”(长春)。
10月关东军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4旅团讨伐东边道。
11月关东军第14旅团等部讨伐苏炳文东北民众救国军。
12月5日马占山、苏炳文等退入苏境。
12月关东军第2师团、独立守备队讨伐辽宁三角地带。
1933年
1月1日日军挑起山海关事件,3日占领山海关。
1月关东军第10师团讨伐李杜吉林自卫军和王德林吉林救国军,占领绥芬河、密山、虎林等地。李、王两部退入苏境。
2月21日关东军进攻热河,至3月4日占领省会承德。
3~5月关东军进犯东段长城沿线和冀东,中日长城会战。
4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再次下赐“敕语”,嘉奖关东军。
5月31日关东军迫使华北当局签订《塘沽协定》。
6月8日关东军发表声明,将部队分散配置于东北各地,实行所谓“治安第一主义”,全力围剿抗日武装。
6月关东军纠合伪军侵犯察东,遭到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同盟军”抗击。
7月7日日伪开始“东边道大讨伐”。
7月16日关东军制订《暂行蒙古人指导方针纲要案》。
7月27日武藤信义病死。
7月28日日本政府决定菱刈隆继任日本驻伪满大使、关东军司令官;兼任关东州长官。
8月1日日伪军开始对辽宁三角地带大讨伐。
8月8日日本内阁制订《满洲国指导方针要纲》。
8月9日日本陆军省制订《满洲国陆军指导要纲》。
10月2日关东军第10师团开始对吉东抗日武装进行“秋季大讨伐”。
10月9日关东军唆使德王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1934年
1月20日在关东军策划下,伪满发表声明,宣布实行“帝制”。
1月24日关东军制订《对察施策》。
3月1日伪满实行帝制。
3月8日发生土龙山事件,关东军第10师团第63联队长饭朝吾被击毙。
5月日伪军在东满发动“春季大讨伐”。
9月日伪军对东边道地区进行“秋季大讨伐”。
9月14日日本内阁决定设立对“满”事务局;改革驻“满”机构;定废除关东长官,将驻满机构改为关东军司令官兼任驻伪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