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战争的苦难,表达了人民的呼声,评论家认为“达到了史诗的高度。”新
现实主义转向战后紧迫社会问题的描写,有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
桑蒂斯《艰辛的米》、《罗马11点钟》等等。这些影片对现实生活做了历史
地、具体地反映,表达了对普通群众命运的同情,采用自然实景。超越情节
的编造,打破了传统戏剧电影的框框,对当代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长久的影响。
如50年代中期,法国、西班牙、日本、印度、拉丁美洲等地都涌现了一批新
现实主义的作品。
新浪潮电影
这是从 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
下涌现出来的影片。代表人物有雷乃、马尔凯、马勒、戈达尔、特吕弗、夏
布罗尔等人。他们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纲领,却有共同的特点,即都反对
传统电影的作法,强调电影是个人的创作行为。由于资金缺乏,他们采用意
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作法,如不用摄影棚,用轻便摄影机会实地拍摄,大量地
用业余演员等。同瞄准社会问题的新现实主义相反,新浪潮不关注重大的政
策或社会问题,强调表现个性,甚至以导演个人的经历为题材拍片。如特吕
弗的《四百下》,就写本人童年的遭遇;《二十岁的爱情》以他成人后的恋
爱为蓝本;《装病躲差的士兵》,也是写他自己服兵役的生涯。电影手法、
影片样式等方面敢于打破传统,强调运用短镜头、画外音、内心独自、自然
音响等,画面具有真实感。其它代表性的作品还有戈达尔的《精疲力尽》、
夏布罗尔的《表兄弟》、勃洛卡的《爱情的游戏》等等。“新浪潮”只红火
了三年,潮起潮落虽很快,但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却有着较持久的影响。“新
浪潮”中有一批艺术家活动集中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故有“左岸派”之称;
因为许多人是诗人、作家,故也称“作家电影”。他们重视剧本和导演手法,
重视细节描写和内心刻划。表现上运用意识流手法,打乱时空顺序,将过去
与现在、现实与回忆、现实与梦幻交织起来,无情节、无故事、甚至叙事也
不重逻辑,一切扑朔迷离,朦胧不明,让观众自己去做评断。代表人物是雷
乃 (1922— )。他的《广岛之恋》描写法国女演员到日本拍反战思想的
… Page 95…
影片,偶识日本工程师,两人产生恋爱关系。影片着意表现他们24小时的爱
情时,打乱传统的戏剧结构,以两个不同空间和时间交错的方式,刻划男女
主人公的意识流程,通过现实和意识的交叉,将眼前爱情的甜蜜(战后)与
过去 (战时)的爱情悲剧联系起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雷乃的《去年
在马里昂巴德》也是意识流电影的杰作。由于参与电影制作的不少是作家,
如杜拉斯就是“新小说”派作家、戏剧家,雷乃的《广岛之恋》的剧本就是
他提供的。作家往往是偏重文学因素的。这使“左岸派”电影有些作品就偏
离了电影的特征,如《印度之歌》、《阿迦塔》等,故有人叫这类影片为“非
电影”影片。
“新浪潮”的贡献。首先它冲击了传统的制片制度,推动了独立制片制
度的发展;促进了导演中心制的形成,引起人们对电影个人风格的高度重视;
积极探索电影的新观念、新手法,促进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形成;其创新精
神和勇气对后世影响很大。以后,人们往往把新进导演创作的敢于打破传统
电影手法的影片都称新浪潮。于是就有德国新浪潮、美国新浪朝、日本新浪
潮等等的说法了。
政治影片的热潮
政治影片策源地在法国。1969年,加夫拉斯根据希腊瓦西里科斯的小说
《Z》改编成同名电影,一举成功,从此政治影片的热潮便激荡开来,席卷欧
美。这影片反映的是1963年,希腊自由主义政治家兰布腊基斯被谋杀的真实
事件。影片以案件调查与当局掩盖为线索,逐层展开故事,揭露盘根错节的
政治关系,描述政治事件的基本特征,揭露复杂的政治问题。作者对政治影
片的解释是“我们认为 ‘政治电影’就是决定和有意义地完成某项使命,运
用政治作为剧作素材,通过某种表现形式把影片的内容和现实结合起来……
它和过去发生的事无关,而是要研究同时代人的问题……因为它的目的就是
要变革现实,或者通过告诉观众一些事情,至少对观众产生影响。因此必须
用传统的表演形式,即戏剧的构思和使用职业演员,以便使人感到震撼,影
片也就起到了某种作用。”这里对政治影片的目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作了简
明的概括,以此也可了解到政治影片是和“新浪潮”电影完全不同的电影,
简括地说,“政治电影”的出现是现实主义电影的回归。加夫拉斯这类影片
还有《逼供》(1970)、《特别法庭》(1975)。法国政治电影的其它代表
人物和作品还有塞尔的《巡捕》(1970)、《谋杀》(1972)、《法官法雅
尔》(1976)等。连新浪潮的中坚人物特吕弗也卷入“政治影片”热潮,拍
了《最后一班地铁》(1980)。
70年代,欧洲各国相继都有政治影片问世,其中尤以意大利的“政治影
片”的成就最为突出。在反法西斯主义、社会批判热情和在艺术原则上接近
新现实主义,这是意大利政治影片较为明显的特征。凡奇尼的《马梯奥蒂谋
杀案》(1973)、利滋尼的《圣巴比伦广场,下午8点钟,无法理解的谋杀
案》(1976)等,都是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喜剧样式的政治影片有莫尼塞
利的《我们要上校》(1973)、斯科拉的《我们曾如此相爱》(1975)。侦
察片样式的政治影片有达米阿尼的《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1971)、佩特
里的《对一个绝对无可怀疑的公民的调查》(1967)、罗西的《乌台依事件》
等,都有力地抨击了当局的腐朽和凶残。他们或与黑手党勾结,或是曲意维
护美国石油集团的利益,使真正正直的好人反遭不幸。意大利还有一种别出
心裁的“政治幻想片”。如罗西的《尊贵的尸体》(1976),以惊险片的手
… Page 96…
法描写一个被错判刑的人为了复仇,接连杀害法官、检察官的故事,情节复
杂,气氛紧张,将那无权、无用的民主制度揭露得淋漓尽致。
西欧其它流派、风格、样式的电影
西欧的电影流派、风格众多,既有一国兴起,波及全欧,甚至全世界的
电影思潮、流派、风格、样式,也有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思潮、流
派;既有维持时间长久的,也有昙花一现式的,但不论哪种流派、风格、样
式,往往都有值得一观的作品传世。
英国纪录学派出现的时间不长,就在美国影片的竞争、官方检查机关的
控制及保守势力的挤压等重重压力下消失了,但仍有不少名作具有长久的魅
力。如吉列特的《深夜》(即新聊斋志异)(1945),鲍威尔与普雷斯伯格
的《黑水仙花》(1947)、《红菱艳》(1948),黑德的《第三个人》(1949),
利恩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孤星血泪》(1948)和《雾都孤儿》等。60年
代后,英国又有“自由电影”运动,要求用积极的态度去表现艺术工作者的
社会责任感,反对唯美主义。作品有理查森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
的滋味》(1961),安德森的《这种运动生活》(1963)等。英国电影道路
起伏很大,80年代更走运些,如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
连续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德国在1949年为了同美国电影竞争,主要拍娱乐性喜剧片、惊险片、侦
探片。50年代,经济发展快,出现过“乡土电影”,代表作有布朗的《归来》
(1953)、维德哈根的《婚礼的钟声》(1954)等,歌舞升平的气味很浓。
60年代后,出现了“新德国电影”运动。当时,德国电影深感危机严重,1961
年,送5部电影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参赛,因质量低劣,被人家退回了。
于是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奋臂而起,掀起了“新德国电影”改革运动。代表
人物有克鲁格等人,其后涌现一批有份量的作品。施隆多夫的《少年托莱斯
的迷惑》(1966),被认为是“六十年代出现的第一部真正的德国影片”。
他的 《铁皮鼓》(1979)是部风格独特的批判现实主义政治寓言片,具有史
诗的规模,夺得197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
语片奖。其它代表作品有法斯宾德的《爱比死更冷酷》(1969)、《玛丽娅·布
劳恩的婚姻》(1979),文德斯的《守门员害怕罚点球》(1978)、《事态》
(1982)等等。
瑞典的电影在当代也有重要地位。在40年代,瑞典有“四十年代学派”。
斯约堡的《折磨》被认为是该学派的宣言书。该派所表现的是知识分子对战
争、战后欧洲局势的关切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失望的情绪。并常以喜剧的样式
来揭露生活中可笑的人和事,对普通人的生活予以关注。特别是反映工人的
生活和斗争的影片《海港之夜》的出现,是瑞典电影史上开拓性的成功。瑞
典伯格曼(1918—)是现代主义电影的杰出大师。他早期拍摄过几部反映社
会问题的影片后,就集中力量探索在银幕上阐述哲理、表现个人的感受和体
验及精神上的疑惑,探讨人生的意义,作品抒情性强,爱用暗含隐喻的象征
手法。代表作品有《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呼喊与
细语》 (1972)等等。他不仅以自己的作品为瑞典电影争得了崇高的国际声
望,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电影艺术人才。
(2)东欧的电影
前苏联是世界电影大国。苏联的电影基本遵循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
创作道路,具有与西方电影明显不同的特征。
… Page 9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第一战场的主力,同德国法西斯进行了长期
的,惨烈的生死搏击。苏联人民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勇奋斗、视死如
归的精神,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这是苏联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
战后,苏联就涌现了拍摄卫国战争影片的热潮,代表有格拉西莫夫的《青年
近卫军》(1948),巴尔涅特的《侦察员的功勋》(1947)、斯特尔堡的《真
正的人》(1948)。此外,还有表现爱国主义的历史影片《库图佐夫》(1944、
波德洛夫)、《伊凡雷帝》(1945、导演爱森斯坦)等。
在当代,前苏联电影真正走向繁荣是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后期。这时,
苏联的政治发生了变化,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