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如今编写类似《没有任何借口》的这些人,他们只需要找一个外国名字就可以把“文革”时期那些忽视人性的口号重新喊出来了——我不是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和组织讲条件”“甘当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有什么不对,当一个人面对祖国面对崇高的事业,他的确应该如此——但是假如他只是一个企业的员工,他就是要和企业讲条件,就是不能甘当螺丝钉——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所以如果一个人甘当螺丝钉,即使他甘愿薪水微薄,甘愿不求闻达,但是到他生锈的时候,人家还是会用扳手把他拧下来扔进废品箱——到那个时候,他就连当个螺丝钉那么小的愿望都破灭了。
岳飞是个好员工吗?(职场谎言系列·二) (2008…09…14 08:43:29)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一切都是有条件有前提的——我们不是不可以做忠诚的员工,但是我们供职的机构要值得我们的忠诚;我们不是不可以一切行动听从上司的指挥,但是我们的上司必须不能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物,必须不能是一个智商只有7岁的孩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这是一个讲求实力的时代——我们惟一的机会就是不断增强我们的实力,这样即使某一个老板不喜欢我们,我们还可以找到下一个——有本事的人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的人,那不叫本事,真正的本事是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你要知道,毕竟谁跟钱都没有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老板为啥要跟我们绷着脸?虽然说中国人才多得很,一样的人才为啥不用那个更听话的,但是你要知道中国企业也多得很,如果给的薪水都差不多,为啥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老板?当然,我不是鼓励你不忠诚、不服从、不尊重上司,我是担心你“愚忠”——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岳飞更忠诚了,假如他不服从那十二道金牌,他还会那么屈辱地死去吗?《宋史》中评论,说像韩信、彭越这样的名将,古往今来并不少见,但若论起像岳飞这样文武全才、仁智皆备,则不多见。岳飞当年统帅的部队至少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且全是精兵良将强马靓枪,但凡岳飞有点其他想法,不但他个人命运,就是南宋以后的历史也会重写——但岳飞却因为“服从”的美德不仅断送了自己,而且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居然在狱中修书把自己的儿子女婿一并叫来,让人家斩草除根——其实岳飞是有其他选择的,就像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本就是郭威手下一名打仗不怕死的“员工”,当兵第二年,郭威发动政变将后汉变成后周,郭威自己做了后周太祖,后来郭威病死,养子柴荣继位,柴荣不幸短命,死的时候儿子才7岁,赵匡胤是怎么做的?他可没工夫等着那个7岁的“领导”慢慢长大——这中间变数太多,而且万一这个“领导”像岳飞的“领导”似的,听信谗言,容不下赵匡胤,到时候自己倒霉不说,连累国家也要跟着灭亡,天下苍生跟着受苦,岂不麻烦?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赵匡胤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后周改为宋,后周的小皇帝和皇室人员除了被剥夺政治权利外,生活上一律优待,于是后来的人都说赵匡胤宽容——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宽容了吧?
南宋在杀了岳飞以后,又风流快活了138年——假如把南宋比喻为一个企业,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根本不会反思自己是否错杀一名忠心耿耿精明强干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好员工,在南宋企业领导层那里,岳飞太不利于企业发展了,绝对是一名坏员工。而赵匡胤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短短十几年,最后把人家的公司做成到了自己名下,无论按照什么标准,都不能说他是一名爱岗敬业的好员工吧?
重申一遍——我不是要你不忠诚、不服从、不尊重上司以及相关企业制度,我是要告诉你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一切都是有条件有前提的——我们不是不可以做忠诚的员工,但是我们供职的机构要值得我们的忠诚;我们不是不可以一切行动听从上司的指挥,但是我们的上司必须不能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物,必须不能是一个智商只有7岁的孩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也许你会跟我争论——那些畅销书告诉你,你在一个地方不被领导赏识,你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领导赏识。我告诉你,那些写畅销书的人在胡说,这又是一个流传甚广毫无事实依据的谎言——我可以给你无数的例子,事实不是这样的——人挪活树挪死,如果你的领导无法赏识你,你与其想办法讨好他,不如早点给自己找下家。你要向艾斯纳学习,他曾经是一个到处找工作的无名小卒,但经过几十年职场历练,他掌握两家电视网、四家电影公司和多处迪斯尼主题公园。他在执掌迪斯尼15年后,使公司市值由20亿美元增长到了750亿美元。
他在自己的传记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述,他说有一次他作为一名有影响力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参加一个著名的投资银行家举办的年会,在年会上,他被一群一群的客人包围,其中有微软首脑比尔·盖茨以及著名投资家沃沦·巴菲特。艾斯纳碰到了他第一份工作时的同事巴里,那个时候他和巴里都是初出茅庐,处于公司的低层,只做一个助理的职位,而多年以后,他们再次见面,位高权重的巴里谈到差点收购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而艾斯纳则表示自己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不感兴趣,他要收购的是美国广播公司。艾斯纳由此感慨“两个24岁时一起在美国广播公司低层做助理的家伙,居然轻松地谈论着要收购三大电视网中的两家。”他说那一刻,他心中感到有些“不安”。
多么令人羡慕的不安啊!
实际上,艾斯纳的职业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按《没有任何借口》的标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员工——他的第一次职业危机发生在他工作后不久,他认为自己已经有权晋升为美国广播公司最高层的编播人员。但艾斯纳的老板却不这样认为,他安排了另一个人做艾斯纳的上司。
“这让我很不舒服”。
“我第一次感觉到不受重视而决定另谋出路。我立即打电话给两家工作室的主管,他们过去几年曾不止一次地提及希望我过去。但他们回复太慢,回复时又说,他们忘了曾发过那些邀请。”
艾斯纳现在当然有资格拿自己当年的职业危机开玩笑,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一段时语气平静地说:“这倒让我镇定下来,像这样摇尾乞怜,我是不会受到重视的。一个更可行的办法是留下来——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没有理由只是因为感情受挫就辞去工作。我必须心平气和努力工作。”其实,他的意思是等待机会,他终于攒够了跳槽资本,也等到了机会,于是在34岁那年做了派拉蒙公司总裁。
没过几年,他再次意识到自己“在派拉蒙的地位接近崩溃”,顶头上司处处给他“小鞋”穿,不要以为美国没这种事——艾斯纳当然不舒服了,但是他采取了另一种态度,一方面积极谋求出路,另一方面他居然用了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我更多的是用好奇而不是惊恐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如同我在台上观看着戏剧,只不过碰巧我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
他找一切借口不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正面接触,他躲在自己的办公室拖延时间,他不做任何事情积极改善自己与顶头上司的关系,相反——他置身事外,以静制动,直到他的顶头上司再也不能忍受,给了遣散费——他就在等这笔钱呐!不过他可不是满心焦虑地等,他是抱着看戏似的心情在等,一面看一面积极寻找出路,他心里有底着呢,那个时候他已经和迪斯尼勾搭上了。
我个人认为艾斯纳的自传比任何一本《职场宝典》和《办公室圣经》都更加有启发意义,也更加具备指导性,无论你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打工仔,还是一个备受排挤的上班族,你都会从这本书中获益非浅,因为你在工作中所受到的困扰,无论是哪一类,艾斯纳几乎都受到过——暗算、屈辱、与合作伙伴产生间隙、不被上司重视、自己重权在握时所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残酷的权力角逐以及没完没了的人际纷争和沉重的利润压力,你会懂得要有所成就,不仅仅是运气问题,还关系到你的个人性格,你必须像艾斯纳学习——不摇尾乞怜,再苦再难也要坚强,艾斯纳1989年成为全美收入最高的首席执行官。
在艾斯纳的书中,也讲敬业,但是他敬的是自己的事业——他的事业绝对不是在一个心胸狭隘的上司手下做一名彻头彻尾听话的员工,但是他不是那种感情用事的人——老板对自己不好,就立刻怒发冲冠,潇潇雨歇,他才不这样呢——他呆着,把发生的一切不愉快事情当做一场戏,他认了——老板不喜欢自己,存心整你,你作为下属不认怎么办?他一边看“戏”,一边骑驴找马—— “如果你为一个人工作,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干!如果他付给你薪水,解决你的温饱,那就努力地为他工作——称赞他、支持他、站在他和他所代表的机构一边。”(摘自《把信送给加西亚》)艾斯纳可没这么高的觉悟!假如他有这么高的觉悟,我敢打赌他做不了全美收入最高的首席执行官。他采取的是另一种方式——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继续留在原地,继续拿该拿的薪水,但是心中已经实现战略转移——他开始利用现有工作的便利,四处结交朋友,打探什么地方有更好的职位——一听说迪斯尼缺一名首席执行官,他就立刻行动起来——按照那些畅销书的观点,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员工,应该受到谴责,不是吗?毕竟这个公司给了他温饱,甚至是超过温饱很多的收入,他应该感恩戴德直到死,“誓与阵地共存亡”,不过这样的话,到今天,也许我们便不知道艾斯纳了——他只是一个忠诚的员工,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会一直混到退休养花,对于理想如此的人,这没有什么不好,不过这肯定不是艾斯纳想要的生活。
所以当你的老板要求你做一名温顺的员工时,你要先看清楚他有没有这个资格对你提这么过分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这样要求下属的上司都不值得跟随,值得跟随的上司不会这么要求你,他懂得尊重你并且激励你,他给你创造平台,给你提供机会,让你在工作中获得提升并自我实现——他让你尝到作为团队一员的快乐,他用自己的人格和前景将你和你的同事凝聚在一起——使工作不仅成为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而且还使你体会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你也许真的能够成为畅销书里宣扬的那种员工,因为你不需要任何借口,在一个相信你的企业中,你做一样事与不做一样事,需要借口吗?
职场谎言畅销的社会土壤(职场谎言系列三) (2008…09…15 09:59:28)
标签:杂谈
员工犯了错如果能直接剁手指而又不犯法,我相信一定有中国企业家会认为这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回忆《半夜鸡叫》中的领导周扒皮——那种管理手段还真质朴——自己首先要鸡叫前起床,这是勤奋兼以身作则;之后还要学鸡叫,这是技术含量;二者缺一不可;假如周扒皮当年知道有这么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