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初认识何先生时,他显得很平静,对于许多事总是能冷以待之。他的低调会使他在一群人中隐藏起来。他对于许多事物泰然处之,并不就此逼近。他是评论员中较低调并守成的一个人。因此而让人对他肃然。
杨锦麟先生生性放达。首次见面就大笑着说,你是谁呀,采访我,还要我来深圳,架子太大了吧?但很快就相见甚欢,采访他时他还没有到凤凰,正在惋惜他被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程鹤麟“骗”去做节目而量身订做的五套唐装没有用武之地,这些唐装很快在一个月后派上了用场。他成为了一个专为他打造的节目的主持人。
初次见面;记忆最深的是他说自己在大陆还算是风流倜傥,但在凤凰卫视做了几次嘉宾后;现在连做“坏事”也不敢了。一个流传在几个人间的段子调侃杨先生:说有次他与几位朋友去“洗脚”,捏脚的小姑娘问他,说你怎么像电视上的那个人啊?老杨感叹,出名最大的不利之处,就是会失去人生中的许多乐趣。而在之前,老杨的声名巨大,他在香港影响较大的《信报》上,以笔名陈子帛,连开了多年的专栏,成为两岸问题的重要观察家。他的影响原来只限在庙堂,而现在电视上的杨先生的影响力则走向了坊间。
杨先生的成功,其实是其个人风格的成功,他用自己的智慧发表两岸评论,同时用自己的语言与说话风格,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读报式评论,并且成为媒体的一个全新的行为。
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这几位被称为“老头儿”的人,都被电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与命运,并且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与民众对话的机会。但背后影响到这一切改变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自认为这只是一本关于电视节目的书,没有想到,前后竟用去了两年时间,从2002年上半年开始采访,到最后完稿时,竟到了2004年。这是我写作跨度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有一度曾差点因绝望而放弃,我找不到撰写这个栏目的依据与结构,甚至在写到这个栏目时,我不得不沮丧地发现,这个栏目只是凤凰卫视体系中的一脉,而这一脉,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写到这个,当然就会发现它会牵涉到另一条线。很不幸,我开始用做减法的办法,去写这本书,让这本书尽量成为一个可供操作与模仿的故事框架。我只负责向里面填加各种作料,而不是味精。
文涛认为,我应当在采访完后,沉淀一下,也许会写出新的感受。我听从了他的话。于是有了长达一年时间的等待。我认为这个时间,足够我开始认识这个栏目的力量了。其实我对于这个栏目的认识,还只能称得上是一个肤浅的行动的开始。因为我的解读只是个人行为,绝对不是当初他们所设计的那样。就像《锵锵三人行》最后成为一个《老友记》式的脱口秀,而脱离了早期的时事味精。
后记:思想传染(4)
这本书在写作中得到了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刘长乐先生、常务副行政总裁崔强先生、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先生、《凤凰周刊》社长孙谦先生的帮助与指导。同时感谢接受采访的诸位评论员、主持人以及给予这本书帮助的所有的人。
本书在采写过程中参考与引用了诸多媒体报道,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200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