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十四)
韩愈厚道,:“……古之所谓正心诚意者,将以有为也”。韩愈的“正心诚意”则屈从与世俗的目的,即以封建统治为目的的对象。释氏的“正心诚意”是以它本身为目的,即陷于无止境无结果的抽象、渺茫的世界。以灭绝它的灵魂为目的,对世俗的屈从和对世俗的逃避,使情欲牢缚在僵硬的人生关系(世俗伦理)的锁链上和灭绝情欲,两者都不是理性的精神。前者束缚于僵化的观念,后者沉溺于灭绝的梦境。
(七十五)
《争臣论》,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兼以济天下也。孜孜kuku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对于人类的责任,道德原则的光辉,乃圣人贤士之所以为圣人贤士也。《读墨子》文,孔墨并列,认为“孔子必用于墨子,墨子必用于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并以为辩生于末学,后世之孔墨相争者,“各另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昌黎似一扫前人党同伐异之争,而在于为人类之道德原则基础上对古代哲人进行新的估价,在此原则上确定其为圣为贤。然而,道德原则本身是一种主观判断,是以仍不免党同伐异也。
(七十六)
为有钱有势的人服务,辩护,粉饰,还是为真理斗争,这两者的选择是本于良心、正义感、人生态度。“闻名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已而行道者,好义者也。”
(七十七)
纯道德行为者必后悔自己太吃亏,非义之财,多少产生内疚;牺牲自己,必得道德自慰;损害别人,不免有所不安。常人就在这交战心情中过活,理想主义(道德教诲主义)和实际主义(功利主义)则把这两者在思想逻辑上发展到了极端。
(七十八)
斯宾诺沙认为德性的基础即在于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自己的存在。这里,个人主义还是个性解放?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合理的利己主义?
(七十九)
保存自我的存在(生存)不是使我们的心灵完全孤立,不是做一个与世无涉的隐士,而是杂利己和利人的大海中游弋。假如有两个本性完全相同的个人联合在一起,则他们将构成一个个体,比较各人单独孤立,必是加倍的强而有力。所以人与人团结,最为必要。当然这团结是建立在自我保持的基础上的,凡是从事这类团结的人,他们都是工正忠诚而高尚。
(八十)
对待异端,宗教裁判所的方法是消灭它,而现代的方法是证明其系异端。宗教裁判所对待异教徒的手段是火刑,而现代只是使他沉默,或者直到他讲出违反他的本心的话。
《文史杂抄》…(81…90)
(八十一)
虚伪、背信弃义,实质上是强迫、诛心、意志的强加等等的附产物,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因为如果仅有后者而没有前者,小人物也就无法生存了。事实上,它们都以对方的缺点作为理由,而为自己的缺点辩护。在历史观点中对于它们(特定的历史现象),不能仅从道德上来谴责,而是应该科学地理解它的历史必然性(产生的必然性和灭亡的必然性)。这应当不是一个道德责任(个人的)问题。
强迫主义除了方法的错误以外,重要的还是在感情上不尊重人和人的人格、自由和尊严。
(八十二)
温柔敦厚,暴君统治下形成的一种吞吞吐吐风格也。含蓄,一种躲躲闪闪的风格也。犹抱琵琶半遮面,正是奴婢的装腔也。但另一方面,嬉笑之怒胜于裂眦,长歌之叹哀于痛哭。凡人之音,别露光辉。悲愤之情,不敢怒耳。
(八十三)
何为后知后觉?答曰:当你知道(发觉)了,已经上钩了。后悔莫及,常为后知后觉之通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后知后觉,昏愚之别名耳。
(八十四)
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人人皆可得之的冠冕话。
(八十五)
天下之物,籍其用者,每求之于未成,享其利者,每置之于相习,人之情也。天下之物,揽其华者,则爱心易生,见其模者,则憎心易起。人之情也。
(八十六)
冷酷,可以是热情的消灭,也可以是热情的升华。
(八十七)
身心即美,且善(古雅典人格)。这个善,就是美,而这个善不是道德的善,那是出于自然的、摆脱了人的偏见的善,且真的美感。
(八十八)
古希腊重视埋葬的礼仪,认为是死者的亲人必尽的义务。因为他们相信,一个人死后,如果没有埋葬,他的阴魂便不能进入冥土,并且相信,露尸不葬,会冒犯神明,殃及城邦。因此,在古希腊时代,对待叛徒的最圣明的办法,是不让他们的尸首在国境之内。即:不准叶落归根。
(八十九)
从裸臂想到性交,鲁迅奇怪中国人的想象力为何对此特别发展。但,中国人的记忆于此道亦最为健全的,别的东西易于忘记,惟有男男女女之事,一说就记得,而且非常颖悟,大有举一反千之乐。
(九十)
在绝望、失望中,就随便抓住一个别的什么当作希望。这里,最
容易产生盲目、意气和冲动。
《文史杂抄》…(91…100)
(九十一)
人生经验是人付出痛苦、代价得到的东西,未经忧患的人们是不愿意听和不理解的。他们存在着限制。这里,只有敏感和迟钝的区别,而没有抄近路的妙法。经验是自己获取的。
(九十二)
从煤烟气味联想到生蒸包子和熙攘的市场,说明感觉对象并不是一经过去,永不再现,而是此记忆(感觉记忆)的方式在人的感觉世界中占了一个牢固的地位。联想,把今天的某一感觉和过去的第一印象、经历联系起来。在记忆之库中提取所藏的东西。这东西,由于经过了时间的考验,通过了遗忘的风险,所以往往是重要的和宝贵的。
(九十三)
不属于自己时多么讨厌,属于自己时多么喜爱,个人主义不过理论上的关于人的质的一端而已。
(九十四)
人的作为,正如不能离开基本人性那样,不能离开民族性的性格。现代人往往能够从古人性格中找到影子。这种联系发掘的越深刻,现代人就越箱古人。当然,不是形式,而是基本的精神。
(九十五)
在清醒的人看来,梦总是可笑的。但也有人说,对现实保持清醒,本身就是苦难。但是人生的清醒却是一种理智、智慧和哲理的眼光。一个人要有这种眼光,他必须超越现实的纷乱和生活的情欲,在永恒、冷静的心境中观照万物的悲欢喜乐。但必须区别清醒与虚无主义。
(九十六)
在偶然事故中死亡,倒霉。在偶然机缘中飞黄腾达,在偶然因缘中得救,继续生命。这往往是人们生活的规律。不通过这些,就没有哲理,没有人生哲学产生的经验基础。
(九十七)
买弄感情——世间只有他的一哭一笑最高贵。买弄道德——别人必须消灭一些生活情*而成为最渺小的生物。他们买弄精神上的东西,还有很多买弄物质上的东西,甚至买弄辫子、小脚、生殖器等。
(九十八)
过去认为只有一个真理,现在感到许多不同的思想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历史上有地位和成体系的大家,他们都代表真理发展的一个环节。
(九十九)
过去认为只有睚眦必报和锲而不舍才是为人负责的表现,现在却感到,宽恕和忘记也有一定意义,只要不被作为邪恶的利用和牺牲。耶稣并不是完全错。
(一○○)
对待激切之言之道,在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其言而是,则行之,使人知勉言而非,则置之,使人知愧。廊然大公,物来顺应,不夺言者之名,而示自己之重若未问其言之采与否,而逆其心之有为而来,猜疑动机,防其暗算,则自是远人,不可免矣。
《文史杂抄》…(101…110)
(一0一)
某些经济学家的学说由于沉迷于抽象之中,忘记了人,忘记了所有并应该享受一切财富的人。在他们手中,经济学变成了一门思维推考的科学,以致跟实践完全脱离。
(一0二)
生活的反抗者(对生活感到空虚、失望、苦闷,,同时是生活(现实)的屈服者(不敢正视现实,没有改变现实的勇气)。
(一0三)
认不清历史道路,找不到人生的目的,既不相信过去,也不相信未来,过去毫无意义可言,未来是个人所不能控制,没有理想,没有传统,没有途径,没有目的,歌颂自我毁灭,因为自我牺牲多么荒唐。
怀疑论、虚无主义、不可知论。
存在主义一一存在就是一切。
眼前的快感和欢娱就是一切一一感官中沉溺,是生活的最高享受,生活的一切不过追求眼前的目标。
(一0四)
见钱眼红,由于睁大了眼而眼珠充血。在争利的阶级社会中,人与人处在敌视的情况中,因此,老子主张功成勿居,免于最后被杀,免于众怒所集,免于无疾而终。
(一0五)
从小处,从近处,从自己能力所及处,从别人不注意处开始工作。辛丑立冬后一日晨记,时天气由阳春变阴摄,风雨将来。
(一0六)
忍为成事之要,忍小忿,忍冤屈,忍辱……
忍者以成事,屈者以求伸。徒忍徒屈,是为怯懦无能之辈矣。娄师德唾面自干,耶酥之换颊受打,徒忍徒屈,是宗教家与无能辈之忍耳,是为消极的情感,无刚之柔也。无条件之投降,不足语大事。
(一0七)
好者固不能托以事,利器也不可援之也,愚者亦不可托以事,误我之机也。愚者临事无分寸,无区别,必陷我于被动之地,而彼又弃我而遁之,甚可俱也。奸者可防,愚者难防。蠢蠢而两派人,一哄而散,难防之所在也。
(一0八)
没有足够的正义感使他们憎恨,这正是邪恶者的罪恶。当憎恨被真理的神圣事业肯定时,它就会变成美德而受到赞美。
爱也一样。伟大的热情产生于伟大的人格。这里,出现为伟大的爱和萎琐的私欲(偏爱)的区别。
(一0九)
难道热爱人类就必须憎恨自己么?信仰理想就必须在绝望中生活么?斯宾诺沙把一切恨说成恶和被动的情感,此宗教情感也。正当的恨也是人性的表现。唾面自干的人生哲学,不是绝对的东西。圣人虽然不怒,但恨却更合乎人性。
(一一0)
任何宗教,任何哲学,其最中心之点,应是考究、提高人的心灵的力量(反对蒙昧),反对情欲。
《文史杂抄》…(111…120)
(一一一)
当世俗的权力在精神的王国中挥舞着屠刀,企图以外在的强加来统治内在的世界。于是就产生诛心之论,产生法外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