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人出门,看见三位老者坐在他家门口谈笑风生,他听了一会儿他们的高谈阔论,觉得三个人说得有理,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三个人都很有智慧。于是,他走上前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们说。
“那是为什么?”此人感到疑惑不解。
一个老人指着同伴说:“他是财富,他是成功,我是爱。你现在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们哪一个。”这人回去之后和家人一商量,决定把“爱”请进家里。
这人出门问三位老人:“哪一位是爱,请进来做客。”爱老人起身向屋内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老人也跟在后面。
此人十分惊讶地问成功与财富两位老人:“您二位怎么也进来了?”
老人们说:“其实我们两人一直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成功与财富。”
一种人生:
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迷失本性的诱因之一。故而,佛家提倡布施,要求将钱财施舍给他人。布施于他人就是把爱、把温暖带给了他人,是一种慈善。因而,布施者便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让他的事业更加顺利,财富更加充足。
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5章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1)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 生与死
一句禅语:生固未可喜,死亦不必悲。
弟子问神山僧密禅师:“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
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
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
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一种人生:
既不曾死过,又不会死,硬要谈“死”,必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故而僧密禅师要弟子亲自死一回,便可知道死的奥妙了。而真正死过的人,还如何说得出关于死的奥秘?所以,世界上至今恐怕也没有真正的关于死的体验可言,如果说有,一定是欺人之谈,绝不可信。
2。怨也是缘
一句禅语: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
有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有一天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决定痛改前非,就对一休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争吵了,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别人把唾沫吐到我的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不是什么忍受不忍受的问题,你就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唾沫吐到脸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侮辱,微笑着接受吧!”一休禅师和气地说。
“如果拳头打过来怎么办?”青年问。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事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说。
青年终于忍耐不住,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感觉怎么样?”一休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佛法云: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就是说当怨敌或亲友无理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立即想到“这些伤害都是从因缘聚合而生的”,于是欣然承受。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总要遇到一些他人的损害。一些怨敌会无端给自己制造众多殴打、诽谤、侮辱、嘲讽……还有一些亲友,以前也许相处得不错,但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也会翻脸不认人,平白无故地闹许多是非,给我们带来身心伤害。类似事件,每个人都会有过亲身的体验。
面对他人的伤害,如果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他人进行伤害行为时,他的心为烦恼所制而不能自主,如果在此时遇到了抵抗,定会如同火上浇油,嗔心会更炽盛。大家知道,“沙门四法”的原则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以嗔怒对嗔怒,不以揭短对揭短。如果以怨报怨,就违背了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平时修持的功德,也就会在刹那之间毁坏殆尽。最终的结果,于人无益,于已有害,所以这种以怨报怨的行为,是万万不可采取的。
乐于忘记旧怨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方法。有一句名言叫做:“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最终害人害己。
乐于忘记旧怨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只有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心理包袱而大踏步地前进。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同事之间,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吧,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使对方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心,曾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这种报复行为,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大功。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竭力推行变法,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跌下来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宽容和谅解啊!所以,当别人做出有害于我们的事情的时候,也要用宽容的心态来面对。
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倡导者、圣雄甘地也是个“以德报怨”的典范。他从小在家庭中接受了印度教的影响,并将“爱”的思想作为基础,作为处世的哲学,主张“逢恶报善,以德报怨”。1904年,甘地阅读了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里》和英国作家鲁斯金《等到这最后》之后,大彻大悟,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均应以爱为宗旨。从此,直到去世他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将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民族解放斗争中。当他为了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停止冲突而不断用非暴力的绝食来感化他们时,一个印度教青年却企图刺杀他,当他幸免于难后,仍以德报怨,以仁爱的精神和宽容的胸怀,请前来的警察不要对这个青年施以暴刑,劝导他改恶从善。他死后人们给了他极大的赞誉,称他为印度的“国父”,连担任过印度总督的英国将军蒙巴顿都称:“圣雄甘地的英名,将如同释迦牟尼和基督那样千古永垂。”
以德报怨并不是那些伟人们的专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这样的心态来待人处事,你会发现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一位名叫拉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造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拉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面临即将停业的危险。拉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有时候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拉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我就把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们失去了一份25万的订单的事跟牧师说了。但是,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我的一位老客户,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对方所指定的砖的型号并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而与我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乱语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
这使拉比感到为难,是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给对手这项生意的机会,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那么到底该怎样呢?拉比的内心斗争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萦绕在他心田。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接电话的正是对手本人,当时他拿着电话,难堪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拉比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是感激拉比。
后来,拉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谣言,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拉比的心里也比以前感到好多了,他与对手之间的误解也获得了澄清。
一种人生: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聪明人的处世原则。唯有如此,才能让你的朋友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反之,如果你以怨报怨,别人伤害了你,你便想方设法用双倍来偿还,那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
3。境由心生
一句禅语:心宁则智生,智生而事成。
从前,有一个持戒僧,一生严格持戒,对自己从未放松过。有一天晚上,持戒僧因事外出。这晚天色漆黑,持戒僧走得非常匆忙,突然脚下好像踩着了什么东西,那东西还发出了很痛苦的叫声。
持戒僧想:坏了,是一只蛤蟆吧?肯定是一只蛤蟆!天呐,我杀生了!母蛤蟆肚子里说不定还有好多仔,这下杀生无数了,持戒僧当时又惊又悔。这晚,他躺在床上,想着那死去的蛤蟆久久无法入睡。
后来,持戒僧好不容易睡着了,却突然看到数百只蛤蟆前来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