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与苏俄的代表接触过,但对方只同意废除不平等条约,还要求蒙古民族自决。当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后来。苏俄代表同意承认蒙古为中国领土,但拒绝讨论中国故地。我看,这就是其底限了。”

我接过话头,解释说:“列宁支持的民族自决,是控制区外,其它国家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这样的东西,我也支持。俄罗斯人为了取得出海口,与瑞典打了上百年,海参威是俄罗斯在东方,在太平洋唯一的出海口。但有一线可能,俄罗斯人绝对不会同意放弃。

……”

我边说,边汗颜,明明白白的事,刚才还问傻问题,真是鬼使神差,猪油蒙了心了。

“……

只有俄罗斯临时政府这样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条件。

但是,即使达成协议,也还是要看实力。无论俄罗斯哪一方获得胜利,都不会与我国善罢甘休。

……

中俄之间,势必一战。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不会有胜利者。我们不可能越过漫长的距离,彻底解决俄罗斯,同样俄罗斯也难以解决我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此战拖后。国家的建设正在高速发展,每过一天,我们都在更强大。同时,要尽量延长俄罗斯的内战。外有强邻,乃国家不幸。

支持俄罗斯临时政府军,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管怎么样,死的都是俄罗斯人,价格又很便宜——当然,俄临军也要发挥作用,才会合算的。

……”

张骞听到这里,不由问道:“与俄罗斯一战,是否值得?”

我愣了愣,没想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心中,恢复中国故地,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我很快反应过来,我知道西伯利亚的资源,别人可不知道,理由还是要有的。

“值得!当然值得。

东北的资源极为丰富,那里会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我们需要一个缓冲地带,以保护其安全。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我再说一件。

一号工程,对中国的意义,各位都清楚。其重要性毋须多说。如果我们完成了整个计划后,一号工程却被破坏了,会发生什么?”

在座的各位,脸色不是很好,从编号就能够知道,一号工程,极重要的工程。我轻轻地说:

“一号工程,距离俄罗斯太近。”

……

‘只要俄罗斯内战持续下去,俄罗斯不能获得恢复发展的时间,俄罗斯就会一直衰弱。如果可以选择邻居,我绝对不选苏联;如果一定是苏联,那就让他越虚弱越好。’我暗暗的想到。

正文 第65章

俄临首相佩佩利亚耶夫一路的侦查活动,并不顺利。

在赤塔搭乘军列进入中国后,在一个寂静无人的清晨,一行人离开列车,穿过十几米的过道,直接登上另一节等候在那里的军用列车,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就悄无声息的结束了。然后,该列车一路直奔安庆。

稍后,佩佩利亚耶夫一行人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车厢内。那个表情严肃的国防军上尉,用一口流利的伦敦腔表示抱歉,然后,拒绝争辩却寸步不让——“这是命令。我必须秘密把阁下护送到安庆,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开口。我们会为阁下安排”。

于是,佩佩利亚耶夫的侦察不得不局限于,隔着百叶窗观看沿途的风景,当然,他也可以观察同行的国防军战士,乘坐的列车车厢什么的。但佩佩利亚耶夫并不放弃,他借来了几个望远镜,来扩展观察范围。同时,会汉语的两个人,也开始抓紧时机,与国防军战士交流。不会汉语的人则注意观察,有问题就通过翻译询问。佩佩利亚耶夫也每天都与那个上尉交谈。虽然有点傻,但佩佩利亚耶夫相信,沿途的村庄城镇,可以作假,这一路上的人总不会都是假的,就算全部是假的,也说明了问题。所以,佩佩利亚耶夫竭力观察,想从无数的细节中找出点儿什么来。当然,在进行这一切时,他们尽可能显得自然。好像观察窗外的,是在用望远镜看风景;与人交流的,是总有事情;佩佩利亚耶夫是天生爱说话,诸如此类。

……

霍东阁在贿选战争中屡立战功,战后便晋升为上尉,目前在国防军新编某部担任连长——这是他自己的要求。依照他的资历,上级本想任命其为营副。但霍东阁觉得担任主官,比担任副官更锻炼人。于是,上级满足了战斗英雄的一点小要求。

霍东阁此次回家,是为了结婚而请的婚假。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在结婚这样的大事上,尤其如此。此时此刻,霍东阁已经是二十五岁的大龄青年,霍妈妈在他身上施加了很大压力,为他组织了多次相亲。霍东阁对结婚并没有排斥心理,暗地里还有几分向往。怎么说,他也是个健康的成年人了。只是一直以来,过于忙碌,才拖了下来。顺理成章,霍东阁的未婚妻,王淑敏小姐,就出现了。霍东阁是个年轻有为的英俊小伙子,战斗英雄的光环,在他身上闪闪发光。王淑敏是个出身书香门第,上过女校的漂亮女士。两人很谈的来,感情升温迅速,鱼雁传书,距离产生美,在二人身上,就是真理。很快,霍东阁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按说,结婚是人生大喜之一。霍东阁想到某个名字,就会面带微笑,声音温柔的让人起鸡皮疙瘩,书信让人从头肉麻到脚……就算他欣喜若狂,也不很希奇。然,霍的心情不是很好。

在北方,白俄不少见,特别是俄罗斯内战后,逃往中国的白俄数量极多,霍东阁见多不怪。但是,霍东阁没有见过这么啰嗦的白俄,以前没有,估计以后也难寻。

每天的问题,没完没了,什么都问。从钮扣、望远镜、手表,到庄稼、电灯、打火机,真是包罗万象,看啥问啥。霍东阁有任务在身,还不能够拒绝回到。每天八小时的“审讯”,让霍东阁表情严肃。

然而,一个人的欢乐,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霍东阁虽然不知道这句话,却明显有这个倾向。想到有人更难过,霍东阁的心情就会好一点儿。

列车上,并不是像佩佩利亚耶夫想象的那样,只有他们一行人,国防军战士和列车工作人员。调查局在获得消息后,对某军列进行了紧急改装,以方便他们的工作。这个时代,技术还很落后,既没有录音机,也没有针孔摄像头。所以,一切工作,都是人工操作。在各个包厢里,安装铜管,安排专人进行窃听;安排人员,假扮列车员,进入包厢;等等。

罗定山看着眼前的结论,很是挠头。困难重重难以尽数,光俄国话就让人头痛。俄罗斯是个地域广大的国家,俄语也有很多地方差异,浓重的口音,让监听人员,直接淘汰了半数人。监听的困难不止如此,铜管是双向传音的,所以,为了避免被人察觉,监听人员尽可能不发出声音。也就是说,监听人员要尽量减少动作。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一动不动有多难受。而监听人员的减少,又使每人的监听时间被迫增加。

但是,情报人员的工作,就是如此。情报工作的性质,要求一切只能发生在阴影里。有句话说的好,宁叫人知末叫人见。我们知道,佩佩利亚耶夫在白天收集信息,晚上讨论分析;俄国人也知道,我们在努力收集他们的情报。然,没有抓住证据,就等于没有。就像中俄间的谈判一样,各国现在差不多都知道,中俄间有过接触。但不了解具体情况,就和不知道,没什么两样。所以,罗定山并不是因为困难而挠头。

“佩佩利亚耶夫等人对中国的认识,不是很多,正竭力在收集各方面的情报”——这东西,任何一个护送的国防军战士都清楚。作为调查局中最优秀的人员(自称),工作了好几天,只得出这么个情报,实在是失败,大失败。俄罗斯人虽说不能够确认,中国对其的监控力度,却十分谨慎,在谈到关键问题时,都采用笔谈,阅后销毁等措施。这直接导致罗定山的收集工作,一直没有进展,只有这个不是情报的情报。而罗定山还不得不将之报告上去,有总比没有强。

……

就在霍东阁在车上被“审问”时,我和陈士诚又出席了参谋部会议,讨论决定,如何应对俄罗斯问题。其实就是参谋部针对俄罗斯问题,作出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案,我们在一起讨论分析,看是否合适。

参谋部早在几年前就对中俄开战,进行过分析。当然,那时候绝对想象不到俄罗斯会落到今天的地步,所以,预订的各种方案,基本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不过,这也是参谋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它会对可以预见的各种威胁,逐步分析,研究如何应对。如解放北方之中日战,废除条约之联军战,中日全面战争之中国战略,诸如此类。自然,这些工作多半是无用功,。然而,这本来就是以备万一的。

在国防军平定东北,中日关系逐步缓和后,参谋部的针对对象,自然而然就转移为俄罗斯。针对俄罗斯内战的种种情况,参谋部联合军官大学,制订了许许多多的方案。我们今天要评估的,就是参谋部觉得不错,很适合目前形势的几个方案,或者说一系列方案。

比如,苏俄红军迅速消灭了俄临白军——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红军面临着各个方向的进攻,与伊尔库次克相距较远,交通不便,除非白军内乱,基本不可能。针对此种情况,国防军就应该趁红军立足未稳,迅速挥师北上,占领该地区。尽可能在初次交火中,彻底解决红军的先头部队云云。

再比如,中方与俄临没有达成协议,不同意割地。那样的话,白军肯定就会一败涂地。而且在无资金无物资无军火士气低落的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会失败的很快。这样一来,联军也不会在此空耗军费开支,一定会迅速撤军的。参谋部无法确定准确时间,估计为三~六个月。也就是说,是夏末到冬初这段时间——时间应该足够了。如果国防军准备充分,集中数十万大军,应该能够在严寒到来之前,结束攻势。无论如何,在西伯利亚的寒冷冬季里,物资充足,早有准备的国防军会有更为有利。

我在这里划了个问号,注明增加实地训练——俄罗斯人更适合那里的气候,而国防军的防寒训练,还有待考验。尽管国防军在东北,聘请了猎户、胡子等善于雪地、林地、山地活动人员,对国防军进行了严格训练。但与从小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俄罗斯人相比之下,逊色不止一筹。

……

无论如何分析,这些方案都是长期作战方案。没有任何人会制定,行军万里,击败俄罗斯的方案。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实在惊人。

根据此情况,参谋部也提出了不少相应的措施。我们距离西伯利亚遥远,运输困难重重,俄罗斯人也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时机,深入西伯利亚,破坏沿途铁路线,俄军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就会失去大规模进攻的能力,我们通过小规模渗透,破坏铁路的维修,还可以把这时期延长。

参谋部据此进行了铁路破坏试验了——枕木做燃料,焚烧铁轨,然后用冰雪速冻。铁轨就报废了。缺点是需要时间较长,路基破坏不易。采用炸药炸毁,速度快,缺点是价格昂贵,需要携带的炸药太多,路基容易修复。最后,参谋部选择了地雷战术,并对地雷进行了广泛地实验。

参谋部同时指出中俄边境线,极其漫长。如果在东北陷入僵持,俄军很可能会在西北打主意。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