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康腒V坦克,良好的配合,也会带来胜利。
与此同时,牵制进攻库尔干的装甲第六师,也向上级反映了类似情况。装甲第六师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以损失137辆猛虎的代价,歼灭了103辆KV坦克。当然,猛虎打T…37/76A还是很轻松的。不接近八百米,T…34/76A基本没什么威胁。但战到八月中旬,主战坦克折损过半,中央集团军司令部被迫将第六装甲师调到后方休整。
装甲第六师也是在遭遇初期的损失较大,适应后损失基本维持在10。7:10,略处于下风。KV的装甲实在是太厚了,其侧装甲都要比猛虎正面装甲厚。要不是猛虎的75MM L/65炮在火力和射速上有优势,损失还会大上许多的。
于是,进攻牵制库尔干的部队,处境远比其它方向艰难。临近库尔干的车里雅宾斯克是KV坦克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有名的坦克城。每天都有二三辆坦克,从车里雅宾斯克的原拖拉机厂生产出来,开赴库尔干。八月中,中央集团军组织大批飞机,大量使用燃烧弹,轰炸了车里雅宾斯克三天三夜。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
情况汇报上去以后,很受重视。国防部迅速对国内几大厂商,提出了一个重型坦克的订单,并提供了相关技术参数。
大致为前装甲110MM,侧装甲90MM,后装甲65MM,底部装甲20MM,尽量采用倾斜装甲;火炮口径在85MM以上,威力要求在1000米处击穿120MM装甲;越野速度每小时25公里以上云云。
因为国防部的要求很急,给予的设计时间较短。各厂商都采用了成熟的技术,国防部很中意太平汽车厂的105MM L/52火炮和炮塔等设计,及北方拖拉机厂对车体和履带等设计。于是,双方协商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工厂,专门从事此坦克的制造。这就是北方特种车辆厂,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重型坦克生产厂家。
其生产的剑赤虎…1型坦克,是中国第一款重型坦克,也是中国后来的制式装备之一。
剑齿虎…1型坦克战斗全重为46。8吨,正面装甲110MM/上18度/前34度/下28度,侧装甲上90MM/30度,中90MM/0度,下60MM/30度,后装甲上65MM/上43度/下49度,底部装甲20MM;发动机680马力柴油机;最大越野速度每小时25。4公里,行程185公里;武器为一门105MM L/52火炮,一挺12。7MM高射机枪,两挺7。62MM机枪,配被弹药:105穿甲弹20发,105高爆榴弹38发,12。7子弹250发,7。62子弹850发。
后来还陆续安装了三防系统和潜渡装置。
剑齿虎…1可以在1100米击穿160MM厚匀制钢装甲板,2000米外击穿120MM匀制钢装甲板,和猛虎一样,典型的攻强守弱。但陆军已经对此非常满意了。
从设计到列装,剑齿虎只花了短短一年零一个月,可以说十分短暂。但是,战争不等人,苏联的重型坦克不会等待中国坦克更新换代。因此,国防部只好因陋就简,在猛虎的基础上改装了75MM L/72坦克炮,使猛虎在击穿射程上与KV处于同一水平线。
此外,太平汽车厂还根据国防部的要求,针对反坦克炮威力不足的问题,推出猛虎反坦克突击炮。
猛虎反坦克突击炮使用了猛虎坦克的底盘,安装上88MM L/52高射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一切,包括生产线,都是现成的。太平汽车厂只用了两天就完成了设计,并在十天后开始批量生产。
猛虎反坦克突击炮被广泛地运用于中苏战场,它被配备给步兵师,以对付苏军的坦克;也被配备给装甲师,配合装甲部队作战。猛虎反坦克突击炮极大的支援了前线的战斗,受到前线官兵的普遍好评。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太平汽车厂就生产了七千多辆猛虎反坦克突击炮,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猛虎改和猛虎反坦克突击炮的列装,中央集团军在库尔干的局面很快就得到扭转。中国装甲部队不仅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全面压制了苏军的装甲部队。九月中旬,中央集团军已经把苏联库尔干守军与后方战线分割开来,并把前线推进到了车里雅宾斯克。
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乌拉尔工业区中,最重要的三座工业城市,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麓。车里雅宾斯克还是钢铁和坦克生产基地,叶卡捷琳堡是有色金属和飞机生产基地,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则是钢铁、化工和有色金属基地。
虽然斯大林考虑到这里距离中国太近,在工业部门时,把注意力更多的投向了北方。但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基础,依托着乌拉尔所特有的资源优势,三地还是取得很大发展。
至此,中央集团军把战火燃烧到乌拉尔山麓,在这里与苏军相持不下,并占领了大半西伯落亚,初步实现了预定目标。剩下的,就是占领西伯利亚北方高纬度寒带地域,四座孤城,以及这三地了。
中央集团军的攻势进展顺利,西方方面军却远不如之。
还有半章...
正文 第138章[全]
七月下旬,霍东阁指挥西方突击集团,在随后西方方面军增援部队的配合下,在乌拉尔防线全面向苏联守军施加压力。中国空军完全掌空了这里的天空,铺天盖地的轰炸和炮击,使苏军始终无法截断乌拉尔河上的浮桥。
历经了苏军重炮轰击,中军火力压制,炮击,反炮击伴随轰炸,浮桥断裂,再连接;顺流而下的水雷,炸断浮桥,再连接,并使用渔网、扫雷艇等各种手段挡水雷;苏军派水鬼部队炸浮桥,中军就派水军进行巡逻,再建桥;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凭借着充足的人力物力,乌拉尔河上的浮桥越来越多,渡过乌拉尔河上的中军部队也越来越多。没有云爆弹,不能够骤然突破,中军的前进缓急不定,却不可逆转。
霍东阁的办法简单有效,凭借着空中和火力优势,突击集团集中到几个地方进攻,稳扎稳打,向前突破。突破一点就稳固一点。霍东阁也是没有办法。中国军队训练是没说的,但训练不能代替实战经验。中国军队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兵都没有经过实战,在进攻中常会发生不必要的伤亡。霍东阁只好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
别看中军每天的进展都不大,多的千把米,少的才百十米,但中军每天都在前进,苏军的乌拉尔防线又有多少个几百米。
眼看失败在即,苏军也急了,他们集中部队进行了疯狂地反扑,却都在定下心来,稳步前进的突击集团的阵地前碰个头破血流。
白天反击,不行。中军的飞机遮天蔽日,一见苏军反击,就不惜工本的轰炸。一个连火箭炮的齐射,就可以笼罩半平方公里。
夜晚反击,也不行。每到夜晚,中军就会派出大批哨兵,明哨、暗哨密布,并在某些地区布雷,哪那么容易偷袭。
而且,中军还会在夜里派出侦察兵,甚至特种部队,进行偷袭,今天这里,明天那里,谁说“夜晚是我们的”,分明是中国人的!
苏军累次反击不成,反而被霍东阁抓住有利时机,趁机夺取了不少地方,扩大了控制区域。随着时间流逝,中军在乌拉尔河西岸建立的阵地,逐渐连成了片。苏军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七月末,霍东阁已经对乌拉尔防线了如指掌,终于在29日抓住苏军部队调动的一个间隙,从苏联第31、33集团军结合部撕开一个口子,趁机突破了乌拉尔防线。
随后,苏军调动了所有能用的上的力量,想要堵住豁口。最高统帅部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堵住豁口。但豁口不是好堵的,西方方面军苦战了整整半个月,才找到这么一个机会,哪里肯放过。西方方面军司令部下令空军全力支援,并派出了所有的炮兵增援。
29日这一天,乌拉尔防线上空爆发了激烈的空战。苏军的确是不惜一切,倾其所有。苏军战斗机已多日不见,这回竟先后出动了四百多架,以掩护苏军的反扑。这个数字基本就是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所有战斗机了。
然,良好的愿望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
中国西方方面军可有着近两千架战斗机在此,其中还有三百架喷气式战斗机。一直想消灭苏军战地机主力的中国空军自不会让苏联人随心所欲。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使苏军战机损失惨重,区区不到四个小时,苏军就损失二百二十余架战机,而只击落七十四架中国战机,损失比超过3:1。但空中战场还是被压缩到了苏联一侧。
苏联红军战士是英勇善战,不畏死亡,他们冒着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织成的枪林弹雨,他们冒着榴弹炮、迫击炮、速射炮、火箭炮发射的钢铁风暴,奋力向前。
如果中国军队还是开战之初的那支军队,恐怕未必能够抵挡住苏联人的拼命。但如果只是假设,战场是令男人成长最快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个是女人的床),半个月的连续作战,战士们迅速熟悉了战斗,多年训练形成的战斗本能在鲜血的洗礼下,越发的犀利无匹。
乌拉尔斯克以南十公里处的一片无名高地,在这一天有了自己的名字,以“血岗”闻名于世界。一日内在这里流淌奔涌的鲜血,超过了过去半个月所流出的数量,不管是苏联人的,还是中国认的,都是如此。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也没有分出胜负,中国人没有失败,苏联人也没有胜利,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在这里打成了平手。
胜利的是霍东阁,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中国,在苏联人使尽全力,拼死战斗的时候,霍东阁悄悄的调集了一支机动部队在手。
下午三点一刻,战斗如火如荼,苏联人的注意力和机动兵力都集中在无名高地。西方方面军出动了两千架轰炸机,也就是所有轰炸机一次出动,对乌拉尔防线中间一段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轰炸,其火力密度史无前例。在短短七八公里的防线上,中国空军一次投下了一万一千吨炸弹。
三点三刻,霍东阁亲自指挥着机动部队,进攻这一段防线,在遭遇轻微到可以忽略的抵抗后,机动部队顺利的突破了防线。紧接着,西方方面军的增援部队源源不断的越过乌拉尔河而至。霍东阁指挥大军马不停蹄,迅速向乌拉尔防线的纵深方向发展。
消息一经传出,苏军全线震动。
董毅然是第三波登上无名高地的,那时是两点。师长派他上去时有点犹豫,他没理会,接过命令就带人上去了。然后,董毅然就忘记了时间。苏联人猫着腰,排成散兵线,潮水般的涌上来,他们一排一排的被打倒在途中,却毫不迟疑,随后又会涌来更多的苏军。无名高地不如说死亡高地,中军的炮火把苏军成片的放倒在高地四周,苏军的炮火把高地犁了一遍又一遍。
高地上到处都是弹坑和尸体,包括完整点的和碎肉,一脚下去会陷入土里近半米深,黄土都是黑红色,湿糊糊的……
董毅然已经杀红了眼,一个团的弟兄,眼瞅着就去了一多半。谁救了谁也不必多讲,还活着的人,谁都被别人救过。
撤退……你在说笑吧,不上来的话,有可能还会上军事法庭,谁上来再想下去,就直接军法从事了,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拼着一口气了,谁也别想后退。
四点三刻,一直无惧死亡的苏军官兵,忽然一阵喧哗,零乱的攻势被打下去后,突然间结束了。董毅然把一梭子子弹打光,才掰开自己的手指,茫然地看了看周围,一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