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俄罗斯-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知道,为了有利于我的国家,我竟剽窃了孟德斯鸠院长的著作,而没有指出他的名字,但是我想,如果他在九泉之下能够看到我的著作,他一定会原谅我为了两千万人民的福利所进行的剽窃。他太热爱人类了,所以他不会抱怨我的。他的著作是我的祈祷书。”
  但是,圣谕不是简单地照抄外国,而是把启蒙学者的思想运用于俄国。《圣谕》中,叶卡捷琳娜表达了一个开明君主的思想,甚至还包含着自由主义的胚胎。她宣称:要建立“一个禁止富人欺负穷人的法令”,而“百姓不是为君主创造的,相反,君主是为百姓创造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试图按照启蒙思想建立一个公正、人道的社会,她说:“我只希望上帝让我统治的那个国家繁荣富强;上帝是我的见证人……自由是万物的灵魂,没有自由,一切都将死气沉沉。我需要人人遵守法律,但不需要奴役。我需要一个使人得到幸福的总目标,不需要破坏这个总目标的任性、奇想和暴政……”
  《圣谕》的最后一页是这样结尾的:“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在这次制定法律之后,地球上还会有某个比我们更公平,因而是更繁荣昌盛的民族。如果这样,那我们的法律意图就没有实现,我不想看到这样的不幸。”
  也许就因为这些内容,伏尔泰称颂道:“由于正义女神和人道女神指引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大笔,她改革了—切!”这位老思想家真以为找到了理想中的“圣明君主”呢!
  也许就因为这此内容,这部《圣谕》在远比俄罗斯更宽松的法国遭到查禁。这是叶卡捷琳娜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因为,在俄罗斯大地奴役一直在进行,自由始终没有到来。
  正如“俄罗斯第一个知识分子”——拉吉舍夫描述的那样:地主夺走了农民的一切,留给他们的只有无法夺走的东西——空气。
  农奴“像牲口那样带着镣铐出售”。出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一起刊登在官方的报纸上。10个卢布可以买到一名少女农奴,而一条良种狗却值几千卢布。

  在农奴制问题上,女皇的做法与自己所说的相悖。《圣谕》中允许1785年以后出生的农奴子女获得自由,但实际并未实施。
  在叶卡捷琳娜执政初期,一个把138名农奴鞭打致死的女农奴主(其中包括一个12岁的小女孩),所得到的的惩罚只是被判终身苦役监禁。
  在客观上,叶卡捷琳娜促进了农奴制的发展。1765 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一纸诏书;便将5000 万俄亩新扩国土连同土地上的农民;赏给皇亲国戚和立功战将。
  到19世纪初,俄国农奴超过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圣谕》的结局与新法典编纂委员会一样无疾而终。
  1767年,叶卡捷琳娜完成《圣谕》之后,下令召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以《圣谕》为指导开展工作,以制定出一部绝对平等的法律。
  可惜新法典编纂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干的事只是朗读《圣谕》,或者商量如何“感激女皇对俄罗斯人民的恩赐”,甚至大多数人根本就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的结果竟是向叶卡捷琳娜上尊称为“伟大、英明的祖国的母亲”。
  对此叶卡捷琳娜只能失望地说:“我命令他们审查法律,他们却去剖析我的品质。”1768年,与土耳其的战争爆发,委员会负责人宣布,由于多数成员要入伍,所以委员会宣布休会。
  有一位代表天真地问道,缔结和约以后他们是否会恢复工作。负责人作了肯定的回答。据一位同时代的人说,此时,在女皇包厢里发出了椅子倒他的响声,传来了女皇丝绸衣裙摩擦的声音和女皇离去时急速忿怒的脚步声,这就是女皇的回答。
  也许叶卡捷琳娜在此时是想实现某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在她当政时期,她时常地用迁移和流放来代替法庭判处的体罚。对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她也减轻了一半处分。她还改善犯人的生活条件,改善过于野蛮的新兵征募方法。她希望俄国能成为一个文明、开通和有文化的国家。
  但是即使她的近臣也无法理解她的想法,而且贵族们都想保有自己的农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自己也明白,对那个时代的俄国而言,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且,作为俄国沙皇,她也未必真的希望将这些启蒙思想付诸实现,因为那实在是太危险了,她得以高高在上的大厦可能顷刻间变成废墟。
  况且,对于帝国霸业来说,农奴制恰恰是最好的“榨油机”:农奴制可以为俄罗斯帝国提供扩张和战争的保障:农奴不仅为主人无偿劳动,还要缴纳苛捐杂税。在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眼中,农奴制确实法力无边。
  女皇和彼得大帝一样,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实质。因为他们本人正是俄国的君主,由他们推动的改革不可能用来推翻自己。
  叶卡捷琳娜的确是彼得一世最忠实的继承者,与彼得一样,她只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不去触动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这也成为俄罗斯历代沙皇的一个特点,他们尽可能地学习先进文化,在经济、教育领域倡导改革,但同时也尽可能维护农奴制和专制政治制度。俄罗斯的现代化道路就这样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包袱前行。
  开明专制强化了俄国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掩盖了专制制度本身的问题。其实,开明专制的本质还是专制,俄国政治的本质没有改变。俄国改革的不彻底性再次呈现。
  面对这一切,拉吉舍夫告诉人民: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在位的帝王会自愿放弃自己的权力。拉吉舍夫预言道:“被压在沉重枷锁下的奴隶们一旦绝望得暴怒起来,便会用 
  妨碍他们自由的镣铐击碎……灭绝人性的老爷们的头颅,用老爷们的鲜血染红田野!国家会因此而失掉什么呢?奴隶们中间很快就会出现伟大的人物来代替被击倒的家伙;但这批伟人将……抛弃那种压迫别人的权利。这并不是梦想,视线已透过时间的厚密帷幕,尽管这帷幕还遮蔽着我们展望未来的目光;我们向前看透了整整一百年。”
  在《自由颂》中,拉吉舍夫纵情欢呼自由。他把自由称为“上天恩赐的幸福礼品,一切伟大事业的源泉”:“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快把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

  此时,一场风暴已在酝酿之中。
  “与其做一个吃死尸的乌鸦生存三百年;不如做一个喝活血的老鹰生存三十三年。”普加乔夫揭竿而起,席卷俄南60多万平方公里。
  这场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起义意味着农奴制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但仅仅两年,起义就被镇压下去。
  这表明沙皇依然拥有强大的力量,甚至普加乔夫还要冒称彼得三世,以讨伐篡位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名义进行起义。
  普加乔夫的表现是俄罗斯民众中的普遍正统思想的反应,在俄国人民心中,沙皇总是好人,总是对的,因为沙皇肯定热爱人民,因为沙皇的权力乃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必须无条件服从。
  俄罗斯农民对沙皇抱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常常会用“亲爱的小沙皇”这样的昵称来称呼这位俄罗斯大地的主人。
  皇权主义思想和专制主义意识在俄国人心中打的烙印非常深,是游荡在俄罗斯心灵中的幽灵。甚至就连历代农民起义都要打着“拥护沙皇”名义进行,很少例外。
  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打着拥护沙皇的名义进行推翻沙皇的起义,这种起义成功的可能性可想而知,普加乔夫的失败并不令人意外。
  但有趣的是,俄国的统治阶层也并不都认为普加乔夫之流是十恶不赦的野蛮人,比如在曾经热情歌颂过彼得大帝的普希金眼中,普加乔夫是一个热爱自由,内心深处埋藏着希冀、忧思和痛苦的领袖;具有豪迈的俄罗斯性格。
  在镇压普加乔夫起义的过程中,死去的不仅仅是用火和剑进行战斗的人,还有叶卡捷琳娜的“开明”思想,她知道解放农奴的思想暂时是解决不了了。
  在开明的废墟上生长起来的是鞭子、大炮和严酷的命令;“开明”之花已日渐枯萎,“专制”之树却日益壮健。圣谕被束之高阁,叶卡捷琳娜不再试图制订一部“绝对平等”的法律,她的注意力转向如何为俄罗斯攫取更多的土地,营造更多的胜利花束。
  1773年,狄德罗赴俄国,请求叶卡捷琳娜的支持来编一部启蒙思想的著作,叶卡捷琳娜虽然热情接待了他,对他的请求却不置可否,与当年对启蒙思想的热衷已然相去甚远。老思想家离开俄国之后,失望地写道:“除了人民而外,不可能有真正的主宰……叶卡捷琳娜无疑是个专制君主。”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晚年,她已经远离了启蒙思想。他令人搜集狄德罗的著作,其目的却不再是仰慕,而是:“这些著作自然将留在我手中,而不至危害任何人。”
  她在一封信中痛骂道:“老实说,你们的主要论调,是臭老百姓的论调。不过,这种论调并没有给法国带来光荣。”当听到法国革命的消息后,她公开指责启蒙思想是“法兰西的瘟疫”,巴黎成了“匪巢”,她甚至打算派遣大军干涉法国。
  当她听到路易十六的死讯时,她卧床不起。1793年,在一封信中她大骂道:“必须永远铲除掉法国人这个名称!平等,这是一个怪物。”
  此时,叶卡捷琳娜已经彻底跳到了启蒙运动的对立面,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只是一个专制君主。
  6、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当然,叶卡捷琳娜的力量不仅体现在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她靠搜刮农奴补充军力,凭借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成就了六次扩张战争,屡屡得手。
  叶卡捷琳娜同历任沙皇一样,对领土具有强烈的渴望,她把通过战争夺取领土视为自己的皇冠上的荣誉,而且永不满足。
  比如当与土耳其作战的统帅送给她一柄土耳其短剑时,她有点不屑一顾,她觉得,如果那位统帅获得的不是一把短剑,而是两个“大臣”,那就更好了。她对这位统帅说:“如果有机会,请您把大臣本人送来,如果上帝允许,请把苏丹陛下送来。”
  她写信告诉自己的军事大臣说:“我要从四面八方放火燃烧土耳其帝国。”
  在这位好战女皇的命令下,在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等一批俄国名将的带领下,俄罗斯终于完成了彼得大帝未完成的心愿,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了整个黑海北岸。

  叶卡捷琳娜在侵略战争中的政治手段非常高明,她的名言是:“全部政治不外乎三句话:环境、打算和时机。” 这个观点在她夺取波兰领土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1763年l0月,波兰国王去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动用大量军队和金钱,强迫波兰国会选举自己的情夫、波兰驻俄大使斯·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波兰国王。从此以后,俄国可以随心所欲地干涉波兰内政。
  此后,她和普鲁士、奥地利一起瓜分波兰,1772年8月5日,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署了第一个瓜分波兰的条约,俄国得到了波兰东部9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法国大革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