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学-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或者对他们表示自己的不满,往往要利用有表情的动作,使语言表达得更为生动。同时,通过学生的脸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和情绪的激动程度。

第二节 心境、激情、应激

  情绪状态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意义。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的色彩,而且以不同的心境、激动和紧张状态显露出来。

  情绪状态可能依赖于所进行的活动、行为的性质,也可能依赖于自我感觉的性质;同时它本身也会对活动、行为和自我感觉发生积极的影响。例如,良好的心境和激情,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积极起来;不良的心境和激情,则会降低和削弱人的活动能力。

  这种积极的、良好的情绪和消极的、不良的情绪,突出地表现了情绪的两极性。情绪的两极性还表现在强度上,即从弱到强的两极状态,以及情绪的肯定和否定的性质上,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不愉快,热爱和憎恨等等。

  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万事称心如意”之感,遇事易于处理;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被激怒,甚至“草木皆兵”,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就是心境。

  心境可以由对人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情况所引起。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们相处的关系,健康的情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但归根结蒂取决于自己的立场观点。有时对过去的片断回忆,无意向的浮想也会导致与之相联系的心境的重现。虽然人对引起心境的原因并不总能清楚地意识到,但它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心境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效率,克服困难;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因此,努力培养和激发积极的心境,克服消极的心境是很重要的。我们应当学会做心境的主人,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朝气蓬勃地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暴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个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愤、暴怒、恐惧、狂喜、剧烈的悲痛、绝望等都是激情的例子。

  激情发生时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吹胡子瞪眼,咬牙切齿,面红耳赤,冷汗一身,手舞足蹈),有时甚至发生痉挛性动作。而且话多而快,语音尖声尖气的。处在激情状态下的人,其认识活动的范围往往会缩小,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动,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动的意义及后果(但仍能意识,只是模糊些)。因此,对于不良的激情需要动员意志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激情暴发的程度。但有些激情是积极的,它可以成为动员人积极地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在这种场合,过分地抑制激情是完全不必要的,从个性培养的观点来看,也是不利的。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突然出现危险情景的时刻,人们在遇到巨大的自然灾害或地震发生的时刻,这时需要人迅速地判断情况,在一瞬间就作出决定。同时紧急的情景惊动了整个机体,它能很快地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使心率、血压、肌肉紧张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使人作出平时所不能作出的大胆勇敢的行为,有时却会使人认识狭窄得很难实现符合目的的行动,容易作出不适当的反应。例如,失火时会猛敲、推撞门(其实应向里面拉或左右拉)。

  人如果相当长时间地处于应激状态,对健康是很不利的,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按照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耶(G。Selye,1974)的研究,他认为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够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降低抵抗力以致为疾病所侵袭,甚至由于人体能量资源的枯竭而导致死亡。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情绪和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情绪的骤然变化,例如,喜形于色、惊恐万状、焦灼不安、怒发冲冠等, 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有人曾做过试验,如果使一个健康人处于舒适状态,并用语言暗示使之精神愉快,那么此人的动脉血压就可下降20毫米汞柱左右,脉搏每分钟也可减少8次。这时,倘若用X光观察被试的胃部,就会发现,胃的体积缩小,张力随之增高。反之,因精神焦虑会招致血压上升,胆固醇升高,即使咀嚼食物,也分泌不出唾液。

  凡是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人,可以使各种内脏功能健康地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而且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忧郁、焦急不安和烦恼的人会造成内脏器官功能活动受到阻抑,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能成为疾病的因素。古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与临床经验是一致的。临床上发现,急躁易怒,孤僻爱生闷气的人,易患高血压病;沉默忧郁,多愁善感的人,容易生肺病;青年失恋,痛哭数日会出现呕吐现象。而且,情绪的激烈变化,常常是许多疾病加剧和恶化的先兆。因为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有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一旦情绪剧烈变化,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特别是大脑皮层细胞遭到破坏,必然会使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疾病,早衰也就接踵而来了。所以,为了健康和长寿,在现代化建设中多做贡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情绪。


第三节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情感具有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状况,并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

  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能给人以诸如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道德败坏、凶暴行为、侵略战争都会使人产生忿恨、恐怖、不快等否定的情感。这些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又会对人的社会行为发生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

  道德感按其内容而言包括:对自己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阶级的和民族的敌人的仇恨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义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对社会集体的集体主义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同志感以及国际主义情感等等。许多道德感有明显的阶级性。

  道德感是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观点、态度和道德品质,常常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经验的人民教师总是善于从学生日常对别人和自己的行动举止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观察出他们的道德品质。

  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以下三种:

  1。直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于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的,它的产生非常迅速突然。例如,人由于突然的不安之感而制止了某些不道德的要求和行为(偷窃,乱丢废纸等);由于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尊感而激起了大胆而果断的行动。这种道德体验尽管缺乏明显的自觉性质,但它仍然与人的实践经验有关,或者说它是周围的舆论与个人对这种舆论的态度的反映。

  周围的舆论是以议论、褒贬、奖惩等形式反映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关系的言论和意见,它可引起人的情绪的波动和思想上的考虑,并促使人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它具有道德行为的迅速的定向作用,因而组织健康的舆论以及帮助青少年形成对待舆论的正确态度,便显得十分重要。它是产生荣誉感、自豪感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是引起羞耻、内疚感从而使之回避和克服错误行为的一个重要源泉。

  当然,在不健康的舆论下,这种情绪体验也会使青少年产生不良的道德行为。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联系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一种情感。

  青少年特别是少年期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的对象相联系着的。他们最容易被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英雄事迹所激励和鼓舞。因此,利用作为他们榜样人物的道德品质的实际范例来进行教育,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道德感,很容易激起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爱慕,从而学习英雄,克服缺点。文艺作品,包括电影、戏剧、幻灯等在培养这种道德体验中也有很大的作用。

  道德榜样在青年学生的道德感形成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容易激起学生的道德体验上的共鸣,而且还能使他们更具体地领会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和意义,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所以它又是道德说理教育中的一种直观形式。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只是在青年期(14、15~24、25岁)的情绪生活中才开始占重要的地位。它是在意识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对人生理想的理解基础上引起的。

  青年人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期的道德感是为他的世界观所决定的。因此,它是一种最概括而比较深挚的道德感,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动力作用的情感。它是与一个人的信念、理想紧密相联系着的。当他按照理想完成了符合要求的举动时,他会产生自重感、自豪感和自尊心;相反,作出了消极的举动,则会产生另一种情感:懊悔、屈辱、失去自尊心。这种情感可以成为行为的最重要的动机,也是自我监督的手段。

  比如,与一个人的信念、理想相联系的羞耻感是善心的忠实保卫者,是对于卑鄙可耻的事物的一种强有力的抗毒剂,它可以使人坚决抵制任何人的怂恿和教唆,避免不道德的、违法的、犯罪的行为。与一个人的信念、理想相联系的自重感可以不断地鞭策自己前进。

  所以说,发展到这一阶段,他的道德行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教育的意向也就出现了。

  道德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使青少年把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即言行一致)的中间环节。道德知识如果没有以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为依据,那么,它比表面上学会的行为更容易具有表面性,而且不容易产生相应的行为,有时甚至会象乌申斯基所提出的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