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慕容雪村
幸福取决于要的多少,而不是要到多少。
…………题记
伊甸樱桃: 金钱对人性的吞噬
——对小说《伊甸樱桃》的一种解读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在许多人期待着慕容雪村和他的第三座城市的时候,这位惯于出新的作者最终给了我们一个意外。诚然,作家并非旅行者,个人的漂泊也难于作为一个写作者终其一生的创作主题。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伊甸樱桃》。
一个青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神秘人物邂逅,获赠一枝名贵的万宝龙水笔,随之便逐渐堕入一个“物质的陷阱”——路易·威登皮包、宾利轿车、劳力士手表、阿玛尼西装……在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顶级奢侈品的包围之下,在锦衣玉食、香车美女的簇拥之中,主人公的心灵渐被腐蚀,金钱的作用令亲情、友情与爱情逐渐离他远去,原本一息尚存的良知也在强烈物欲的反复攻击之下不断沦陷,直至堕落到饮血、食人的地步……最终,当他发现周围似真似幻的世界正随着自己一同腐坏,当他明了“吃人者恒被吃之”的道理之后,一切都已经晚了……——这就是慕容雪村的新作《伊甸樱桃》的大致内容,模糊的城市背景,模糊的时间起止,甚至,模糊的人物姓名,面目一新的慕容雪村奉献给我们的仍然是一席无比丰盛的饕餮大餐。
评价一个作家的变化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他(她)的作品。而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慕容雪村借助《伊甸樱桃》完成了自身写作的一个巨大的提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他炉火纯青的叙事功力与纤毫毕现的描写才能发挥到了极至。生动的人物形象,跌宕的命运遭际,曲折的故事情节乃至出人意料的结局,小说本身的精彩之处难以数计。从这部作品中,你可以了解到众多的时尚的要素,奢华的生活方式,灿烂而充满激情的恋爱故事以及令人心惊的阴谋与悬疑。在新作中,慕容雪村不仅延续与维持了他姿言无忌的写作风格与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而且超越于其上,从而将新作《伊甸樱桃》锻造成为了一部集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优秀且独特之作,是近年来文学作品中难得一见的佳品。
然而,善于表现身处现代都市底层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生活困境的慕容雪村,在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之后,却也为他的忠实读者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解读这部新作?当读者们无法再像从前那样于《成都》中的陈重或是《天堂》中的肖然身上搜寻到自身的影子的时候,一种根基于现实的亲切感必将逐渐隐去,而全新的创作角度、全新的人物形象、全新的艺术手法乃至全新的文本结构方式等一系列“全新”的要素,又会令读者感觉应接不暇。此时,一个准确切入这部作品的角度就成为一种必须,它能够使读者在写作者乱花迷眼的叙述进程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中,搜索到小说的真谛,找寻到作者所要传达的真实用意。
我的建议是:抓住“贪婪”。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这是古希腊的那个睿智的奴隶伊索在他的那本著名的寓言集中写下的一段话。把已经流传了千年的话语置于一篇21世纪的文章之中,似乎有不合时宜之嫌,然而,在阅读了《伊甸樱桃》之后,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对这句古老的格言心有戚戚——贪婪,不仅正在毁坏着我们的现在,预支着我们的将来,甚至,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令我们成为过去——这决非耸人听闻。小说中的那个青年从始至终地被自己“贪婪”的欲念所牢牢控制,从一枝笔到一辆车,从一间屋子到一座行宫,从猴脑到同类的鲜血……在欲望魔掌的导引之下,一步步走向深渊,一点点临近死亡。而这难道不是当下某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此外,作品中那紧紧将主人公包裹于其中的声色犬马的物质世界,那众多如锁链般环环相扣、高档奢华的名牌消费品,那代表着金钱诱惑的神秘人物,更是直接取自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虽然小说《伊甸樱桃》在行文上具有着寓言般的奇幻风格,但我仍然认为,它是一部建立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时下有一种理论认为,一切发展由欲望推动。不能否认的是,“想要”的欲望的确不断促使着人们去探索与改造着外部的世界,从而间接令整个社会向前迈进。然而,我们更应看到的是,欲望的存在是一柄锋利的“双刃之剑”,放纵它的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因贪婪而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难道还少吗?当一个人对金钱的渴望超越了对神明的畏惧,当内心物欲的狂潮吞噬了道德的孤舟,贪婪之花的盛开所导致的后果只能有一个——不得善终。这正如小说中的那个以金钱来计算自己周围的一切,陷入穷奢极欲的生活而无法自拔的青年,在揽镜自照时他发现镜中的自己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笔力独到,他实际上在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被欲望操纵,为贪婪所驱使的人,即使活着,也将是一具丧失了自我,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当然,小说《伊甸樱桃》绝非禁欲主义的枯燥说教,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光聚焦在个体生命的遭际之上,无疑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事实上,无名青年及其短暂人生所折射出的是作为族群的人类的整体命运走向。日复一日的攫取,反复不停的索要,惊人的浪费与毁灭性的开发是物质条件极端富足的现代社会的痼疾,近几十年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共同的贪婪令人类在不断追求享乐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如果不适时的警醒,结局如何,自不待言。
所以,《伊甸樱桃》的出现无疑是及时和必要的。长久以来,我们的文学作品很少能够将激动人心的故事与深邃的思想很好地结合起来,而眼下慕容雪村的《伊甸樱桃》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坛所存在的这种缺憾。“寓教于乐”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或许,在读者们沉浸于作者精彩的讲述之中的时候,疗救的希望也就由此而生。
慕容雪村:多数人死于贪婪!(1)
当一部小说的后记洋洋洒洒万余言,想必作者有着太多的话不吐不快。
作者慕容雪村。书名《伊甸樱桃》。
或许这本新书被枪毙的“多数人死于贪婪”一名更直接更有力些。在慕容雪村看来历史上的皇帝还不如现在的普通人自在、奢侈,他们被太监围着,没空调没冰箱也没电视机,弄不好一场天花就送了命。而如今物质丰富了却也反过来统治起创造了它们的人:价值连城的商品,一钱不值的人类。“亚当是谁?一种壮阳药。夏娃是谁?一种
女用洗液。”
在这部具有幻想色彩的小说中,慕容雪村还颇具讽刺意味地安排了一条叫斯特巴里的狗,它吃掉自己的主人后便会屙出价值五亿美元的钻石。每个人都正渐渐沦为它的主人,那些钻石最终又派什么用场?
慕容雪村的狠话接连不断:未来百年,人类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未来两百年,人类将进入饮鸩止渴的时代,一方面更加疯狂地攫取,一方面更加快速地消亡;未来千年,人类必将灭绝。
出语决然,愤世者的身世自有不同——
当自由的网络展开在慕容雪村面前时,他的才情被猛地激发出来,无数陌生网友的鼓励与争论令他一步步向自己要生活的真相,三年前《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网络上的点击量高达数十万,慕容雪村这一既古典又小资的ID大名远扬,被视为“2002年度网络风云人物”。也因了小说中关乎性的点染,他多次被问及是否有类似经
历,问到烦时便逼出了此君一句漂亮的答语:“对我而言,当色狼和当大师同样困难。”
网络,令隐含在很多人心底的兴趣得以彰显,令一些文青突然成了大名。或许,没有网络,这些人将永远不会以作者的身份浮出水面。
名声在外,但慕容雪村决计居于暗处,不透露身为何方人氏,不公布真实姓名,不许拍照。江湖上流传着这么个段子:当公司同事或下属谈起慕容雪村的小说时,此君佯装不知,像对待毫不相干的小说作者般说道:“真好看吗?哪天我也看看。”这么说着说着,他便辞了职。
对于他,勉为其难的描述是:男,矮胖,东北人,1974年生,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
他不想被简单地称为都市小说作者,他不认同网络文学的命名,他也不在乎自己究竟写的是不是纯文学:“这种说法有时是扯淡。琼瑶怎么算,金庸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呢?”
给他一串葡萄,他一定先从大的那颗吃起,自认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的小说一直在怀疑,尤其是爱情,“我一直都把爱情当成是玩具,谁也不爱,或者说,我只爱自己——在任何时候。”生活中的他亦决定做个独身主义者。
《伊甸樱桃》将现代人放入了“世界名牌集中营”,迫使你思考:推动这世界运转的究竟是爱还是金钱?
这几天两度连线慕容雪村,起初他行走在杭州的街头,抱怨着那里的文化有些贫瘠,接着便已然置身拉萨,开窗便是布达拉宫,再远处是巍峨的雪山。
木叶:为什么绝口不提自己的姓名并总是避免让媒体拍照?
■慕容雪村:觉得自己算中年人了,不想被别人打扰。
身为一名作者如果总是抛头露面,那是可鄙的。连签售也没意思,去签售就相当于把自己当成了一盘端到别人面前的菜……我这辈子都不准备这么做。如果出版社非让我签,那我就不在这家出版社出书,换个出版社,顶多不出了。
另外,我也没觉得自己成了什么名,没这种意识。
网上流传的说法是你“卖过假药,当过骗子,学过法律”……
■前两句是戏谑的说法,我没干过,一直在当好人呢。
我的确学过法律,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我喜欢曾在那里教书的诗人海子,我也写过诗,但不好意思拿出来示人。
还有谁对你有过影响呢,似乎你每次说的都不太一样?
■师承问题不好说,比如《聊斋志异》是个好作品,但现在对我的影响就难讲,我现在最喜欢马尔克斯。
如果真要说影响,我想说的是小学语文老师,小学四年级刚学写作文时有个老师说要把故事说明白,别说废话。这两句朴素的话到现在对我也是至理名言。
我可能有点野路子,比如景物描写我从来不写,对于人物最多说这人很胖或很瘦,我追求语言的效率。
这本新书的名字为什么从“多数人死于贪婪”变成了“伊甸樱桃”?并没什么犯忌的呀,另外伊甸园里的樱桃好像有点怪……
■出版社觉得“多数人死于贪婪”过于灰暗、晦涩,曾想过很多名字。
伊甸园是始祖居住的花园,在我想象中是有樱桃的。
小说写的是一个小伙子与一位神秘人物邂逅,获赠一支名贵的万宝龙水笔,随之便逐渐堕入一个“物质的陷阱”……有一点幻想色彩。
慕容雪村:多数人死于贪婪!(2)
为什么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是名牌的名字,太符号化了吧?
■这部小说反对商业,不是做广告。底下有附注。我会把哪些人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