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晨天空中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给连日来干燥的天气带来了阵阵凉意。雨后,季凡和唐俊两人开车来到产业园区西部的一块空地上,这里正是季凡花五千万天价拍下来的那处黄金地皮。
放眼望去,这里视野开阔,由于濒临公路,交通还算便利。地面已经被人工平整过,看起来还算平坦,只是在将近半米高的荒草覆盖下,显得多少有些凄凉。
远处窑烟渺绕,随风向南徐徐飘去,四处弥漫的雾气在阳光的折射下,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季凡见此如梦如幻般的美景,踌躇满志之下想到自己虽然已将地皮拍到手了。可如今百业待兴,诸般事宜却毫无头绪,他心中不免有些芒然。
“老唐,你附近是否有认识地窑主,陪我到窑上随便看看好吗?”
“好啊!”唐俊望着季凡有些迷离的眼神点了点头。
在唐俊的指点下,两人开车来到了一家名叫天鑫瓷业的瓷厂,“季老板,昨天我到拍卖现场去了,你可是给我们中国人大大争了口气。”瓷厂老板一见面就紧紧地握着季凡的双手非常激动地说道。
季凡一见眼前这个红脸大汉,原来是曾在乐平饭店有过一面之缘的薜金良。于是谦逊地说道。“哎,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我想换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也都会这么做的。”
“薜哥,今天我陪季老板来,是到你这里来参观学习,顺便在你窑上偷学点制瓷的手艺,你不会介意吧?”唐俊笑呵呵地说道。
“季老板这样的贵客,我想请还怕请不到呢!两位请随便观看。尤其是唐老弟这样地行家,请多多给予指点。”薜金良说着带领两人向作坊走去。听到薜金良介绍,这家瓷厂生产地瓷器包括青花瓷时,季凡不禁兴趣大增。薜金良了解到季凡平时里也喜欢舞文弄墨,精于书画之道,他面露喜色地说道:“我这小瓷厂里作画的都是普通的工匠和技师,难得碰到季老板这样一位书画高手,不知季老板是否有兴趣在瓷坏上作画呀?”
对于薜金良的极力邀请。季凡高兴地答应下来。作坊里繁琐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让季凡不禁眼花缭乱。
在坯坊里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工匠手里拿着造型独特的利坯刀,正按照所制瓷器的要求,随时锤击弯曲,使之适合刳削之用,令季凡颇感兴趣地是他一边利坯。一边以竟以手弹击坯胎来听声。
“老人家你用手指弹坯胎是做什么用的?”季凡好奇地问道。
满脸沧桑的老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计解释道,“你是说我这弹指听音吧?”
“弹指听音?”季凡听到这个新名词兴奋地点了点头。
“我们用来检验坯利厚薄,就以手弹击坯胎,听其响声而定。坯胎的厚薄不同,响声也各有不同;坯体厚处。声音混浊而笃实。坯体薄处,声音明朗而响亮。听弹指的声音。有的如琴弦嗡动后的切切丝音,有地象山涧落泉飘渺而下的潺潺浮声。把坯胎这样静弹细听,恰似在高山流水中寻觅知音。”老工匠有些陶醉地介绍道。
“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古时候的景德镇与别处重儒轻商不同,在过去,我们景德镇瓷工的子女读书后,大多都不习儒业,而是为窑利所夺。
这弹指听音看似平常,其实这是景德镇工人通过几百年的劳动实践而总结出地。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托、一弹、一旋、一听那么容易。就这一手弹指听音的功夫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练就的特有尖巧指头,是不可能在轻薄的坯胎上弹出美妙地声音来,更无法知其奥妙。”
唐俊地这种说法,季凡倒是颇为认同。作为自己在景德镇制瓷所要倚重的唐俊,季凡暗地里曾对他进行过详细地调查。唐俊这个人由于家学渊源的关系,他从小就在瓷厂长大,天赋极高的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送进了景德镇工艺美术少年班跟随名师学习,长大以后,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班毕业,回到景德镇就加入了瓷器作坊,两年后,他所制作的一件青花瓷器作品一举拿下了陶瓷节大奖赛的一等奖。只是随着父母的早逝,他这才有些自暴自弃,沉迷于赌博和美色。
“季先生,这边请。”薜金良带领二人来到了画坊,并请季凡在瓷坯上作画。季凡凝思苦想片刻,欣然提起画笔,在这件玉壶春瓶形制的瓷坯上进行绘画,不一会儿功夫,一幅漂亮的水墨山水画已经跃然瓷坯上。
看到季凡动作飞快地在瓷坯上完成了画作,薜金良不由一愣,随即恢复了常态,告诉手下人马上把这件青花瓷坯送到窑上去烧制,然后和季凡唐俊回到办公室闲聊了起来,季凡本来想到窑上去看看,可是主人没表态,他只好陪着有一搭无一搭地和薜金良闲扯着。
等到季凡亲手书画的那件青花瓷瓶烧制好,从窑里取出送到他面前时,季凡不由大为吃惊。“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这是古人对青花瓷器的称赞,望着放在眼前同一窑产出的两件青花瓷器,一件青花釉色艳丽,而他所作的画在另一件瓷器上只留下一个淡淡的影子,毫无青花瓷器的神韵,“怎么会这样啊?”季凡不解地问道。
唐俊微微一笑说道:“景德镇烧制青花瓷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我们景德镇的青花史上,能工巧匠辈出,但是有王者之风的却是凤毛麟角。古往今来,每一件瓷器都要经过繁多的工艺精心加工而成,而青花瓷器的工序尤为复杂。不但要精选上好的高岭土和青花料,而且还要有精湛的画工。青花瓷绘画不是画墨,而是画料,这青花料是由矿物质构成的,在坯胎上作画,通过上色的薄厚来表现浓淡,必须要多次描绘才能有一定的厚度,厚度不够色彩就出不来。”
季凡一听这才恍然大悟,也真正领略到在瓷器上作画的难度所在。他拿起另一件瓷器仔细观赏着,这件青花瓷器画工还算可以,只是显得火气太重,层次感不一,而且视觉过亮,离真正的青花精品相距太远。
季凡满脸失望之色地放下这件青花瓷器,“薜老板,请恕我直言,你这件瓷器为何没有那种古瓷所特有的那种温润之感啊!”
薜金良一听不由讪讪地笑了,“季老板一语中的,说到点子上了。瓷器此物,泥做火烧,关键在窑。烧窑成功与否是瓷器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而瓷窑的种类尤其关键。
象古时候我们景德镇采用的都是镇窑,它具有独特的窑炉结构设计,因为它是以大量松柴作为燃料,因此我们习惯管它称之为柴窑。由于松柴油脂含量高,易燃烧,但是热量低,因此燃烧速度缓慢,持续时间久,烧制出的瓷器呈现出温润如玉和色彩班澜的意境,具有极佳的艺术效果。
但是柴窑材料消耗过大,并且造价过于昂贵,因此这些年已经逐渐被我们窑厂这种煤气窑而取代了。煤气窑热值高,烧得急,时间周期短,而且炉温容易得到控制,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烧制出的瓷器表面不够细腻柔和,而是闪闪发亮,贼光四溢。”
季凡这下终于明白薜金良的瓷窑烧制出的瓷器为何没有古瓷的那种韵味了,闲扯了几句,季凡二人和薜金良告辞离去。
“老唐,你帮我拿个主意,你说我们瓷业公司首先应该从何处开始入手。”回到宾馆以后,季凡劈头问道。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五十二章 … 把桩师傅与柴窑
“我们景德镇制瓷这行有句老话,泥做火烧,关键在窑。我认为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将瓷窑建起来,对于一个制瓷企业来说,瓷窑不仅具有实有价值,而且它还是这个企业的发展实力的象征。”唐俊说道。
季凡听了唐俊的这番话赞同地点了点头,看来现在是要投入全部精力把瓷窑建起来,至于选择何种瓷窑,电窑、煤气窑虽然省时、省力,但由于烧制出的瓷器与他所倡导的高端精品路线的要求相距太远,他在心中直接否定了,“老唐,是不是先找专业人士搞个设计,然后再找个工程队来施工,建造柴窑啊?”
“设计倒不用,不过要建造柴窑你必须得请一个人出山不可。”
“请谁呀?”季凡好奇地问道。
“把桩师傅!在我们景德镇负责烧窑的总指挥被尊称为把桩师傅。自古以来,景德镇烧的都是柴窑,但近些年随着更加清洁环保的电窑、煤气窑的普及,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最后一座柴窑也彻底宣告关闭奇+shu网收集整理,柴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的整个景德镇只有一个把桩师傅能懂得如何搭建柴窑和烧柴窑的技巧。”唐俊介绍道。
把桩师傅?季凡在心里默默念叨道,“他叫什么名字啊?”
“此人姓易,名叫易长风,人称一把火。据我所知,他可是我们景德镇目前唯一一位会烧柴窑的老师傅。他从十二岁起就开始在瓷厂学烧瓷器,退休前他是我们景德镇较大地国营瓷厂…………东方红瓷厂烧柴窑的负责人。有几十年的烧柴窑历史,对烧制瓷器地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精通。”
这样的古董级专业技术人员正是自己现在最需要的人才,季凡一听连忙追问道。“老唐,到哪能找到他呀?”
“这得费些功夫找找,我记得他家在龙珠阁附近,前两年没事的时候他经常在那附近下棋,也不知最近他在忙些什么?”唐俊回答道。
“我们先吃点东西,然后就去龙珠阁打听他的下落。”季凡拍板道。
吃饭时,季凡随口问起这个易长风都有什么嗜好,唐俊只知道他平日喜欢下象棋。至于他还有什么其他的爱好就无从知晓了。
季凡思索片刻,琢磨着自己有求于人,头一次上门也不能这么空手登门拜访。于是到超市买了两瓶茅台酒和两条软中华香烟做为见面礼。
“老板,你这份大礼可够厚的!”唐俊酸溜溜地说道。
开车跨过珠山大桥,来到龙珠阁附近,见到不远处道旁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下象棋,季凡停下车上前打听道:“请问几位,看到易师傅了吗?”
“你是问烧窑地老易头吧?”人群中一个正在观棋的老者抬起头问道。
“正是此人,老人家你知道他在哪吗?”季凡高兴地问道。
“唉,我们这些老家伙也得有两年光景没见到这个老鬼了。”老王你孤陋寡闻了不是,老易到西安投奔儿子,已经两年没回来了。你哪能见到他呀?”旁边另一个戴眼镜的老者白了他一眼说道,显然他对易长风地情况更为熟悉。
“你老知道他家里还有什么人,怎么样才能找到他吗?”无比失望的季凡抱着一线希望问道。
“小伙子,这下你可问着了。”戴眼镜的老者得意的吹噱道,“我老赵和老易头是多年的老邻居。他老两口虽然离开了景德镇,但家里的房子还留着呢,现在由他外孙子住着。我带你去他家,找他外孙子打听这老家伙的地址。”
季凡本来以为事情没有转机,没想到竟然峰回路转。他高兴地拉着赵老直奔易长风的老宅而来。来到一处深巷里弄。赵老指着铁将军把门的一个老式格局的院落,告诉季凡这里就是易长风地住宅。
“老易这个外孙子正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上学。最近正在实习,还没回来呢!我家离这不远,要不两位到我家去坐会好了。”赵老笑呵呵地说道。
季凡和唐俊闲着无聊,于是在赵老家摆起了龙门阵,这个赵老不但热心肠,而且很是健谈。当他听说季凡就是那个力压日本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