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鉴-第5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民国八十八年?”

秦风原本满是笑容的那张脸,瞬间变得僵硬了,早就解放五十年了,怎么在这老人口中,还是用民国来计算年份呢?

“是民国八十八年,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看到秦风愕然的那张脸,老人有些莫名其妙,转身走进了屋里,拿出了一本有些泛黄的书,说道:“我小的时候上面发了这么个册子,说是改民国了,就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外面究竟怎么样了……”

“三民主义?”看着册子上的几个人,秦风差点一口气没顺上来,随便翻了翻,果然是孙大炮的那一套。

“老人家,民国早就没了,在五十年前,就成立新中国了,你们不知道?”

秦风倒是也不惊慌,说不定这是一个生活在十万大山里的族落,百十年可能都和外界没有交集,是以也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们有五六十年没和外面来往了。”

老人忽然咦了一声,怪物般的看向秦风,声音都变得颤抖了起来,“你……你是怎么知道外面这些事情的?难……难道你是从外面来的?”

“我是从外面来的啊……”

秦风不明所以的说道:“老人家,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我觉得你们没必要固守自封的留在山里,可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

“你……你真是从外面来的!”老人这次连身体都轻微的抖动了起来,显然这个问题对他触动很大。

“是啊……”秦风点了点头,说道:“老人家,我不是说了嘛,遇到海难之后,醒来就到这里了……”

“海难……海难,我早就应该想到的!”

老人忽然一拍大腿,紧接着左右看了一眼,拉着秦风就往屋里走,开口说道:“有什么话咱们去屋里说……”

“这是怎么一档子事?”看到老人神神秘秘还有些紧张的样子,秦风有些摸不清头脑了,难不成这里的规矩不欢迎外人不成?

“秦……秦风,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来到屋里之后,老人就追问道。

“外面现在科技很发达,早在几十年前,宇航员们就进入太空到了月球上,咱们国家早就没了战争,现在已经日益强盛了起来……”

秦风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地方应该从二三十年代就和外面失去了联络,否则绝对不可能过着这种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生活,完全像与世隔绝一般。

“没有了战争,终于没有战争了吗?”

听到秦风的话后,老人忽然流下了眼泪,喃喃说道:“列祖列宗,你们听到了吗,战争终于结束了,外面再也没有战火了,可……可我们再回不去了……”

“老人家,你们是当年打仗时躲到这里来的吧?”

秦风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现在战争结束了,咱们出去不就行了,相信当地政府会安置好你们的,为什么会说回不去了呢?”

秦风已经大致猜出了这里的情况,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里的人应该是当年为了躲避军阀混战而逃到这里来的,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罕见。

当年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寄托陶渊明美好愿望的一篇文章,其实不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民不聊生,很多人都拖家带口的逃入深山,在山里一住就是上百年,浑然不知人间岁月。

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正是在听闻到有这么一些人走出大山,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并非是完全杜撰的。

就是在近代,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前段时间秦风还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那是生活在缅甸的一对父子,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为了躲避日本人,举家带口的迁居到了缅甸的魔鬼山中,一生活就是四五十年,等到出来的时候,外面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在秦风想来,这里的情况应该也是如此,当年是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里,现在战争结束了,大可以再出去生活了。

“进来难,回去就更难了……”

老人忽然有些怜悯的看着秦风,开口说道:“小伙子,我们并非是你所想的那样,是七八十年前躲在这里的,我们来到这里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还要早……”

“不是当年军阀混战的时候来的?”秦风皱着眉头说道:“那你们是明朝遗民,不愿意割发异服才躲到这深山里来的?”

秦风熟知历史,在中国的朝代里,唯有清朝人算是异族统治了正统汉民。

所以在清朝入关平定天下之后,有很多前明之人不愿意接受清朝的统治,纷纷躲入到深山里当起了前朝遗民。

当然,这些人并不是完全的与世隔绝,他们也会时不时的出去和外界人交换一些信息还有日常所用的物品,秦风只是有些不明白,这老人为什么说回不去了呢?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间,比你说的还要早。”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先人们的确是为了躲避战乱逃进来的,以前还能时常出去知道一些外界的消息,但是就在几十年前,通往外界的路,却是断绝掉了……”

“断绝掉了?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听到老人的话后,秦风不由得大惊起来,他到这地方来的诡异,别真的出去不去了。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知道这些事的,只有五大家族。”

老人摇了摇头,他只是活的岁数够大,才知晓一些隐秘,至于现在生活的年轻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事情的。

“哪五大家族?”秦风开口问道。

“赵、钱、孙、李、秦!”

老人说道:“秦姓是在这里生活最久的家族,也是势力最大的,听说他们早先姓赢,是始皇帝的后代,后来被刘家夺了天下,这才改姓秦的……”

说到这里,老人不由看向秦风,说道:“你也姓秦,莫非和秦家有什么关系?不过秦家在这里过了千百年,分支不计其数,不是主脉之人,姓秦也没有什么用处的……”

“我和你们这里的秦家,怕是没什么关系。”

秦风摇了摇头,忽然眼睛一亮,说道:“赵钱孙李都名列五大家族之中,你……你们莫非是在元朝来到的这里?”

秦风儿时就喜欢看历史书,后来由于专业的原因,对历史更是近乎痴迷,当他听到赵钱孙李这四个百家起始的姓氏之后,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

秦风所说的元朝,就是当年的蒙古帝国统治中原的时期。

虽然蒙古人统治中国从1276年南宋投降,到1368年明朝建立,总共只有92年,但就是这不到百年的时间,他们上演了一出近乎灭绝华夏血统的惨剧。

当时蒙古帝国统治时,曾有杀死汉人只需陪一只驴的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所以在那时候,很多汉人为了保证血统,往往会将头胎生出的儿女活生生的溺死掉。

在那个黑暗的时期,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大多都是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的野蛮专制的规定!

蒙古人的数量不是很多,为了坚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开始大肆杀戮,首当其冲的就是汉人四大姓:赵、钱、孙、李!

当时蒙古人在各地设卡,只要路过的人姓这四个姓氏,直接就会被拉到路边杀死。

元朝统治了中国九十多年,汉族人口从八千万下降到三千万,是春秋战国后中国人口的最低点。

后世赵钱孙李虽然是大姓,但也没有比别的姓多出多少的缘故,正是因为那场屠杀,反倒是张、王等姓氏现在在社会上比较多一些。

所以秦风一听到这里有“赵钱孙李”四大氏族,再结合他们为了躲避战乱逃到这里的事情,顿时就猜到了他们的来历。

第七百零八章 原罪

“元朝?应该就是吧。”

听到秦风的话后,老人点了点头,说道:“按照祖先的记载,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的确是蒙古人在统治中原大地,先祖们不堪奴役,才逃到在这个地方的……”

千百年前的往事,在老人的讲诉下,给秦风拉开了一副大迁徙的壮丽画卷。

原来,在蒙古人的高压政策之下,汉人死伤无数,尤其是四大姓中人,更是尸横遍野,根本就没有任何存活下去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群秦姓之人来到了中原大地,他们联系了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四大姓氏族,说是有一处世外桃源,可以供他们藏身。

虽然秦姓之人要求进入桃花源的都必须是青壮男女,而且在进入那桃源之后,必须世世代代奉秦姓为主人,并且还有一些苛刻的条件。

但是那时的四大姓氏族,已经面临着灭族之灾,为了给宗族留下一点种子,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不管对方提出了什么条件,都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当时的四大家族的青壮加起来,一共有一万多人,再加上旁系他姓,这个队伍最后达到了三万多人。

秦姓之人不仅联络了四大姓中人,另外还有一些不愿意生活在蒙古治下的人,也都加入了这个迁徙队伍,将要出发的时候,队伍的人数近五万人。

这么多人,根本就无法在蒙古人的铁骑下行进到秦姓之人指定的地点的,于是化整为零,以逃荒的名义,来到了位于中原十万大山之中的一个山谷。

在这中间,大约有两万人无法通过蒙古人所设的关卡,都是死在了路上,最后到达目的地的,居然只有不到三万人。

“中原的十万大山?难……难道这里是大别山地区?”听老人说到这里,秦风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他怎么都没能想到,自己在远离中国的马六甲海峡失事之后,居然来到了中国的腹地,这明显有些不符合常理逻辑。

“大别山?”

老人闻言愣了一下,摇头说道:“好像不叫这个名字,我在典籍上看到过,应该是叫桐柏山,另外典籍上似乎还提过白马尖这个地名……”

“桐柏山,白马尖?!”

原本秦风还不敢确定,但是听到这两个名字后,眼中不由露出了惊骇的神色,因为大别山正是西起桐柏山,而大别山的主峰,正是被称之为白马尖。

“这……这怎么可能呢?从海上到大别山,这……这也忒离谱了吧?”

知道自己所处的方位后,秦风的大脑一片混乱,如果说他是在某个海岛上,秦风还能接受,但事实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老人家,你们祖上有没有记载是如何进入这里的?”

深深的吸了口气,秦风连忙问道:“按你之前说的,你们应该和外界是有接触的,你们又是怎么出去的呢?”

虽然搞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但既然知道自己回到了国内,而且是在大别山区里,秦风这一直揪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一半。

“记载了,但是没有用……”

听到秦风的话后,老人苦笑了一声,说道:“先祖们的确记载了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但说出来恐怕你不会相信的……”

“老人家,你没说怎么知道我不相信啊。”

秦风有些着急起来,在知道了自己身处的年代与地点后,他一刻都不想在这地方呆了,毕竟从生活现代化的社会来到这个近乎原始的地方,那种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先祖记载,在来到一个巨大的山坳里之后,突然起了大雾……”

老人回想着自己曾经看到的和听过的故事,开口说道:“所有人都在雾中迷失了,等大雾散了,他们就已经身处现在这个地方了……”

“大雾,雾散了就来到了这里?”

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