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鉴-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甘啊,没本事的人,你认为我会向你们推荐?”

齐功闻言笑了起来,说道:“大胆放心的让他去看,要是出了错,这事儿就当我没提,他还回学校做他的学生去!”

“好,有您老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听到齐功的话后,甘亚夫心中顿时轻松了不少。

像文物鉴定委员会里多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老前辈,秦风如果无德无能没本事的话,将他强推进去,那他们几个得罪的人就海了去了。

当然,秦风要是有那等本事,将他推荐进鉴定委员会也未尝不可,一来能落个推荐后进的名声,二来也能完成老师交办的事情。

“这老爷子,竟然也……也不问问我的意见?”

原本就是秦风搀扶着齐功出来的,他和二人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两人的对话都被他听在了耳朵里,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只是秦风却是不了解齐功的性子,这位老人,一向喜欢提携晚辈,只要是有本事的人,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

像现在的甘亚夫,之所以能当上鉴定委员会的常任理事,就是因为齐功的帮助,而甘亚夫本身在古玩鉴定上的造诣和成就,也让那些老人们无话可说。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见到甘亚夫同意了自己的建议,老人很高兴,看向秦风说道:“秦风,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从哪个馆开始?”

秦风点了点头,老爷子如此力捧他,如果不能给其长脸,那未免有些太不识抬举了,而且只是鉴定古玩而已,又不是制假,秦风完全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你所专的是哪项?”没等齐老回话,甘亚夫就出言问道。

古玩文物类别众多,仅是大项都分为青铜器、陶瓷、字画和玉器这四项,其中杂项包含的范围的最广的。

假如把古玩再分成“大古玩”与“小古玩”的话,那么“大古玩”的概念是包括陶瓷器在内的所有非纸质收藏品。

“小古玩”的概念,就是指除陶瓷器之外的玉器、金银器、铜器、竹木器、牙角器、琉璃器、料器、珐琅器、紫砂壶、鼻烟壶、砚台、古墨、印章、钱币、翡翠、琥珀、珊瑚、水晶、珍珠、玛瑙、果核雕等等。

俗话说人力终有穷尽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古玩这么多的类别,想要全懂的话,那就是全不精,所以很多鉴定师,一生往往只专精一样。

像是甘亚夫,他专精的项目是青铜器和杂项中的金银器,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专家,文物分级的时候,他的意见往往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算是齐功,他也只是在字画和玉石这两项上造诣很深。

另外齐功还涉猎一些杂项中的钱币、古墨、印章等几个小类别,至于别的物件,他也不敢冒然去帮人鉴定,实在是因为懂得不多。

“我对杂项还有青铜器和字画,基本上都懂一些……”

齐老爷子给搭好了台子,怎么唱戏就是秦风的事儿了,秦风知道没点真才实学甭想被别人认可,当下也不谦虚,居然将古玩四大项说了三项。

其实秦风这还是藏拙了那么一点,因为对陶瓷类的古玩,他也是很精通的,尤其是烧制赝品瓷器,从宋时的四大名窑到明清的青花官窑,那些配方几乎全都在秦风的脑子里。

“你精通青铜器和玉石字画这三项?”

不过旁人可不是那么想的,秦风此话一出,场内几位年龄都在五十开外的老鉴定师,脸上不禁有些难看,甘亚夫更是开口说道:“年轻人,大话可不是那么好说的?”

要说懂得字画的精通印章砚台和古墨,这倒是能说得通,因为都是相关的东西,古代许多大画家的印章,往往都是自己篆刻的。

但秦风所说的青铜器字画和玉石这三项,相互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很多人究其一生都无法完成一项的研究,秦风竟然敢夸言懂得三项?

“不敢说精通,只是略懂罢了。”秦风的话虽然说的很谦虚,但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在告诉众人,这三项都能拿得起来。

其实话说到这份上,秦风再谦虚也没用了,不在这些老头子面前显露一手,怕是根本就得不到他们的认可。

“那好,我对青铜器有些研究,咱们就从青铜器这个展馆开始吧。”

甘亚夫也想看看秦风是在吹牛还是有真才实学,当下带头往会所展厅方向走去,原本站在茶室门口的众人,也只能跟了上去。

“我这好好的会所开业,怎么就成了考验那小子的考场了?”跟在人群后面的韦华,此刻心里却是有些郁闷。

原本他请这几位专家来,只不过是想让会所的影响力在行业里能更大一些。

但自从秦风出现之后,会所开业的主题和焦点,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转移到了秦风这个莫名其妙的小子身上去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鉴定(中)

“小韦,你这里的好东西不少啊,并不只是局限于咱们国家的青铜器吧?”进入那间青铜器馆后,甘亚夫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虽然这个青铜器厅大小不过三十来平方米,摆放的东西只有四五十件,但是里面青铜器的规格却是很高,甚至有两件不属于中国的物件。

青铜器是由青铜,也就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因为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这个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是出现于5000年至6000年前的两河流域。

我国的青铜器发展的时代,则是在商周时期,因为其制作工艺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我国在先秦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美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不过在国内,青铜器却是禁止买卖的,市场一直都没有放开,就算是收藏,也只能收藏传世的青铜器,至于买卖出土青铜器,那是违法行为。

摆在房间正中的那个青铜鼎,就让跟在秦风身边刚走进门的李然倒吸了一口凉气,转脸看向韦华,说道:“华哥,这东西可是国家重器,你也敢搞来?”

作为古代礼治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王、侯所制造的鼎,青铜鼎无疑是青铜器中价值最高的器皿了,这个也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

早在解放前的时候,青铜鼎的价值就极高,甚至有一鼎万金的说法,如果鼎上要是镌刻有铭文,那更是一字千金。

不过由于器形比较大,青铜鼎流失在国外的并不多,像摆在房间里的这个三足鼎如果是真的话,那肯定就是韦华私自买卖得来的,是以李然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

韦华虽然背景深厚,但家族中也不是没有政敌,得势时固然不怕别人用这个攻击他,只是万一失势,这个或许就是一个被人拿捏的把柄了。

所以像李然这些京城中的世家子弟,暗地里谁都做过一些龌蹉事,不过在明面上,却是很少授人与把柄的。

“你对青铜器懂的不多,别乱搀和。”

韦华摆了摆手打断了李然的话,看向甘亚夫说道:“甘老师,您看这鼎怎么样?内壁可是有不少铭文的,算是国之重器吧?”

“韦总?考我不是?”

甘亚夫还没有齐老的那种地位,对韦华比较客气,当下笑道:“今儿我可不是主角,老师说了,让小秦来鉴定……”

“秦风?真让他来?”

韦华微不可察的皱了下眉头,他之所以请了齐老等人来,是想把他这个会所做成古玩行的一个高端品牌,是以并不怎么想让秦风这无名小卒出言点评。

“当然,老师的话我可不敢不听。”甘亚夫打的一手好太极,将事情推到了齐老的身上。

“好吧,小秦,你来看看。”

韦华有些无奈,他在政坛商界固然都是有头有脸,但是在古玩行这圈子里,和齐老的地位实在是差的太远。

“韦总,不用看,这鼎是假的。”

秦风走到鼎边,说道:“青铜鼎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硬度很高,一般就算埋在地下几千年也不会损毁的,不过那种绿锈,即使出土再早,都是无法消除的。”

敲了敲那个内壁直径足有一米的青铜鼎,秦风笑道:“韦总你这物件打造的金光灿烂,这不是摆明了告诉我们是个仿制品吗?”

秦风这一席话有理有据,听得场内众人都是暗暗点头,能说出这番话,看来这年轻人还是懂得一些青铜器的知识。

唯有李然被秦风说的涨红了脸,他本科读的是博物馆系,这才摆在齐老门下的,但现在都读到研究生了,见识居然还不如秦风这个入学刚一个月的新生。

看到李然的脸色有些难看,秦风不由笑着说道:“然哥,物业有专攻,搞不明白也是正常的,您要是拿出来个‘大明乾隆年制’款识的瓷器给我看,说不定我也会当真的。”

“臭小子,埋汰我不是?”听到秦风的话后,李然也是笑了起来,秦风所说的这事儿,还有个典故,在圈子很多人都知道。

从进入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京城兴起了一股收藏热,这玩收藏固然需要眼力和常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但财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九十年代中期的有钱人,大多都是些早年下海经商的暴发户,那些人甚至连王羲之齐白石是谁,就一头投入到了收藏大军之中。

要说古玩商最喜欢的,还就是这种人,换到十年后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人傻钱多”,遇到这样的凯子要是不宰,那忒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了。

于是各种赝品仿制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了,有些人投入了几百上千万,却是收了一屋子的假古玩,冯永康的家族,正是把握了这个机会,狠狠的赚了一大笔。

这些附庸风雅的暴发户们买了东西之后,自然还是要显摆的,于是笑话就出来了。

有一位早年批发服装发家的董老板,跑到当时还不是很兴旺的潘家园,花了三万块钱买了一个梅瓶。

这个瓷器形态非常优美,看了几本陶瓷鉴定书籍的董老板,自以为捡了大漏,于是在一次古玩圈子里人的聚会中,珍而重之的将那梅瓶拿了出来。

说来也可笑,最开始的时候,那一帮子暴发户居然谁都没看出款识的不对,没口子的都在夸奖董老板捡漏了,羡慕者大有人在。

既然是古玩圈的人聚会,总是也要有那么一两位专家的吧?当最后梅瓶落到一位专家手上时,那哥们一看落款,差点没失手将瓶子给打落到地上。

如果是个小瑕疵,那位专家或许也就装个傻,满足这些爆发们的炫耀心理。

不过这梅瓶错的也忒离谱了,大明年间什么时候出现的乾隆朝?专家要是不指出来,那以后他自个儿也甭在这圈子里混了。

当那位专家说出款识不对的时候,董老板还曾经大发雷霆,说专家没文化,不过打电话让秘书一查,顿时不做声了,连带着刚才夸奖董老板的人,也是面色悻悻,一场聚会是不欢而散。

这事儿一传出去之后,顿时被真正的古玩行引为笑谈,深感伤了自尊的那些暴发户们,都去找了专家到自己家里做了鉴定。

鉴定的结果如何,专家们并没有多说,但自那次事情之后,京城的“文化人”数量骤减,董老板更是对古玩讳之莫深,基本上是谁提和谁急。

“行了,小秦,来看看这些东西吧……”

听到秦风提起的这个典故,韦老板的脸色顿时有点不好看,因为那几年他虽然没有秦风说的那么不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