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保密,这是李元兴写的,工匠负责涂在热气球上的。
意很好,字嘛,太勉强了。
巨大的热气球升空,带起了那百人抬来了幕布,宽三十四丈,高十四丈。中间那个小一些的有八根长绳吊着正面,这是由上千根竹子编成的长杆,力求可以拉平,可事实上,却还是有一些弯曲。
巨大的幕布升到了空中百丈的高度,正好与李渊的视线持平。
火炬的光芒慢慢的减弱,竞技场暗了下来。一道光柱射出,巨大的幕布上是李元兴精修过的电影,《娘子关》。
大唐,大长公主,平阳公主镇守“苇泽关”
十个超大音箱开始放出声音,第一幕如蝗的弩箭在空中飞向关口,一员身穿明光铠的女将英姿飒爽的平阳公主。
李元兴感慨自己还是没有好好准备,因为到影片弄好之后,竟然不知道平阳公主的真名。那个时候无论问谁都有些晚了,无奈,旁边的字幕上只好写上,大唐大长主平阳!
李渊站了起来,目光有些呆滞,很快就是老泪纵横。
数个太医在第三层飞奔着,有亲卫过来报告:“殿下,柴将军晕倒了。”
没等李李元兴说话,李二就挥了挥手:“让他晕吧,派人传话。就说是朕赐他在回边疆之前,可在秦王庄重观一次此影!”
李元兴关心的不是这个,柴绍晕倒不算意外。倒是电力问题才是大问题,这大型的广场投影消耗的电量是巨大的,那十个超大音箱也绝对不是省电的玩意。来到武曌身旁:“电力不会有问题吧!”
“不知道!”武曌摇了摇头,然后又说道:“我亲自去看看吧!”
竞技场后山坡,白二娃正在一只手拿着鞭子,正在大声的喝骂着:“都卖些力气,一刻钟换一组人。今个干的好了,免你们这些赖货的罪行,干的最卖力的,还有打赏。”白二娃一边骂着,一边把鞭子抽在明显不用力的家伙身上。
这里,有上千囚徒,还有二百头牛。
没有水力,没有风力,没有火力。只有最原始的人力发电了,白二娃立下军令状,一定保证电力供应。
第289章 大阅兵(上)
“平阳呀!”李渊一声悲伤至极的高呼,让刚刚被救醒的柴绍泣不成声。
如果说,在人口相传之中,去感悟一个英雄,人可有许多想像。可却没有那种最直接的冲击与刺激。
娘子关血战,一位女将,一位身份高贵的公主,为家国天下而战。
那鲜血,那视觉上的冲击,让近二十万长安百姓落泪,平阳公主身中三箭而不退,更是让引得百姓们连声高呼!
假的!
李渊很清楚的知道娘子关一战没有这么惨烈,更是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此战没有受过伤。
可他却听到长安百姓的欢呼与称赞。
大唐,唯一一个以武将礼安葬的女子,而且还是大唐皇族嫡女,与大唐皇帝李世民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平阳为大唐立下远无数奇功,在李渊还在苦战的时候,平阳公主在关中却招募私兵,打下非常大一片领地,当时有精锐二万,战兵七万人。
可以说,打下长安城,平阳至少占了三成功劳。
“谁说女子不如男!”李渊大声的高呼着,就在最高那平台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刀。
“儿臣请旨,加封皇姐,谥号:昭!”李世民身为皇帝,他下个圣旨就了事了。就是典型的哄老头高兴了。
昭,在谥号之中就是明德有功的意思。
影片结束,百姓们高呼。李二下旨,加封平阳公主之子柴哲威、柴令武。七女巴陵公主赐婚柴令武,待巴陵公主年满十五正式成亲。大唐秦王为大媒!
李元兴根本不知道这个巴陵公主是谁?
问过长孙皇后才知道,武德三年才出生,今年才六岁。是一个妃所生。
好吧,这就是皇家的恩泽了。
柴绍一家上来谢恩,按常理来说,各国使节应该前来道贺的,可却没有一个人动。李元兴派人去暗中查看,得到了回答是,使节们看着那幕布都呆住了,象是傻了。
傻了,傻了好。李元兴打了一个响指,心说明天本王才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是大唐!
什么是大唐!
李元兴可以说倾尽所能了,大婚之后李元兴大半的精力都花在这个上面。
“皇兄,夜宴臣弟就不参加了!”李元兴站在平台的最前方,一边看着缓缓落下的巨大热气球,一边对李二说道。
“给为兄一个理由!”
“明天,大唐需要让天下震惊!”李元兴表情平静,心中却已经如狂涛巨浪一样,他激动,他甚至有一种狂热。
李二指着那正在缓缓落下的热气球问道:“飞在空中的影画,这还不足以让天下震惊吗?”
“不,他们会说这是臣弟的法术,难道皇兄不打算让天下人看到大唐的威武吗?”李元兴笑着说道。
李二说话的语气一直都不平静,带着轻微的颤抖,他激动,可他身为皇帝却要强行压制这种激动,他不能欢呼,他不能放声大叫。他唯一可以作的就是保持大唐皇帝的威严,看着欢呼的臣子,欢呼的百姓,他只有在心中欢呼。
但不这代表李二就不喜欢惊喜。
李二伸手一指第二层:“看看那几个老家伙,连如此古板的人都在手舞足蹈。为兄很期待,明天会有什么?”李二手指方向,是几位大儒,他们为大唐而狂喜。
“明天,长安禁军守住朱雀大街,清空,两旁列队。”李元兴提着出自己的要求。
李二没有回答这个要求,而是说道:“为兄会传令,家宴退后到明夜!”
深夜之时,李元兴进入了戒备森严的长安西南军营,这里原是右武卫的营区。右武卫调耀州,这里就被李元兴征用了。
四道关卡之后,李元兴进入了中心区域。
“各位将军,辛苦了。”李元兴出现,将军们上前见礼。
赤着上身的尉迟恭一脸的刚毅,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用心,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让他整整一个月都揪着心,就是唐初大战之时,都没有这样的紧张过。
老狼、牛进达、苏定方都是一样赤着上身。
李元兴扫一眼那里列阵的军士,尉迟恭大喊一声:“演武,列阵!”
一百零八人方阵,横十二人,九列。再加上两名将官,一名旗手,两名护旗。
牛进达与老狼亲自拉出着绳子让李元兴看那笔直的队列。
“传令,各营回去睡觉,二个时辰之后吃饭,然后整装!”李元兴很紧张。
毕竟他不是军人,他并不知道这些军士应该如何训练。尉迟恭用了最残酷的手法,死练,往死里练,坚持下来的才能够留下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连续四十天,每天六个时辰的苦练。
这时,一个年轻的将军站在距离李元兴三十步的距离。
没有传召,他没有资格靠近。
在得到李元兴允许之后,那位年轻的将军来到近前,行了一个单膝跪礼:“末将,阿史那杜尔向大唐秦王殿下问安!”
“大唐军礼不兴跪礼。起来说话。”李元兴轻轻一抬手,然后又说道:“你有一个错误,现在的你不是俘虏,也不再是奴隶。你要称呼本王秦王殿下,或者是天策上将。你忘记了,你是大唐的将军!”
“末将知错!甘愿受罚!”
李元兴靠近阿史那杜尔:“你的父亲死在颉利手上,你心中有仇恨。但身为汗王之子,你不应该有私仇,你应该有的是让你的子民过的富足。你是第一个突厥族的大唐人,你有义务让你突厥族兴盛起来!”
“是!末将谨记!”阿史那杜尔行了一个大唐军礼。
“去休息吧,本王希望明天,你的突厥骑阵可以比尉迟将军亲自训练的骑阵更好!”
阿史那杜尔重重的行了一个军礼,后退三步转身离开了。
尉迟恭站在李元兴身旁:“突厥精锐,不比咱大唐精骑弱,而且这小子挑选的全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马都是千里名驹,怕是明日会出名头。”
“他们现在是唐人,大唐要允许多民族出现。”李元兴解释了一句。
阿史那杜尔,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突厥王子。论身份不比颉利低,肯定高于突利小可汗。因为他特殊的贵族身份,就算在奴隶营也受到了良好的照顾。
当李元兴找到他,希望他可以成为大唐的一员之时,他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理由他没有说,也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提及过。
夜深了,李元兴睡不着,明天的大阅兵是他的计划,完整的计划整个大唐只有他一人知道。每个将军知道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是为了保密。
百姓们所知道的,也仅仅只有大阅兵三个字罢了。
大阅兵是什么?当真无人知道!
在昏昏陈陈之中睡着,又在迷迷糊糊之中被人叫醒,李元兴的心一直是揪着的。
李元兴用冰冷的井水洗了一把脸,然后在亲卫的帮助之下,穿上了自己的战铠!
“五郎,长安城禁军已经列阵了,朱雀大街天不亮就已经围满了人。”尉迟恭急急的跑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捆报纸:“昨夜的庆典,实在是气势十足,真正镇住了那些异邦人,五郎批准的四家报馆,今天都加印许多,全写的是昨夜!”
“昨夜!”李元兴冷冷一笑:“今天才是向天下人展示大唐的时候!”
尉迟恭愣了一下,立即站直了身体:“请上将军下令!”
“整装!”李元兴感觉胸口的血都开始在燃烧了。
封存的铠甲开始由辅兵搬了出来,给一个营房都开始分发铠甲,一百多个工匠紧张的在检查着那些可能会出问题的部件,大量的备件就摆在校场之上。
李元兴站上了点将台:“大唐的将士们,四十天,你们辛苦了四十天。昨天的庆典你们也没有机会参加。但今天,你们会更辛苦,因为你们代表的是大唐,我大唐的荣耀,辛苦这一天,撑下来,本王谢你们!今天的你们,将会让所有人永世难忘。”
李元兴的军礼,简单而坚决!李元兴心中知道,明日当真会非常辛苦,明德门到朱雀门整整十四里,这个长度对于保持队列来说难度有多大。军士们付出会有多少辛苦!
台下没有人说话,只有静默与整齐的军礼。
“各队主将,最后检查一次,准备出发!”
大唐正面门,朱雀门仅是城门内外就有上万人聚集在这里,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因为报纸上说,贞观元年元月元日巳时,大唐秦王殿下将会亲自指挥大阅兵。
昨天的震惊让整个长安城整夜无眠,不仅仅是酒楼暴满。但凡是有些家资的富户就会招待街坊邻居,那如神化一样的娘子关影画,就算是讨论三天三夜也不过瘾呀。
大唐秦王亲自指挥的大阅兵,无论是什么,如果不能亲眼看到可能就是终身的遗憾。
不仅仅是百姓,坐在内城朱雀门城楼上的李二也是心中紧张又期待,提前就来到了城楼上,已经问过高公公十多次时辰了。
鼓声隐隐响声,脚步声也开始出现。
整个长安城在一瞬间沸腾了!
第290章 大阅兵(中)
硬猪皮靴,配上后跟铁掌,整齐的脚步声踏在朱雀大街的石板路上。
为了这一次大阅兵,李元兴甚至派人整个了街道,将所有可能的不平整,突起,细心的清理过一次。
第一队,轻装步兵,全身短皮甲,配轻盾,腰刀,短弩。
当第一队走上朱雀大街的石板路时,沸腾的长安城安静下来了,整齐的脚步,整队人行走只有一个脚步声,那铁掌与石板接触时那清脆的声音,一声声的敲在百姓们的心中。
从明德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