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亲自带队,外加多位共和国要员一起出席。
为了不打扰英烈们安息,张蜀生特别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忠烈祠大声喧哗,不论官位多高,权势多重,进了忠烈祠便没有身份高低之分,只有代表的身份。张蜀生代表的就是最高权力委员会。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升国旗,唱国歌!”
祭奠仪式的过程很简单,当国旗队的战士们抬着黄金龙旗走到升旗台的时候,浓浓的礼炮声响起,由于新增了几个民族,六十一发礼炮声在长江上空轰鸣响起,当国旗缓缓升起来的时候,张蜀生和在场的十万群众一起唱响了共和国国歌。
随后,张蜀生代表最高权力委员会做了一次讲话。
“同志们!同胞们:
冬去春来,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中华是礼仪之邦,清明节历来是我们祭奠先祖,祭奠华夏忠魂的传统节日。
今天是我们第十二次在这里祭奠我们的先烈,祭奠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富强做出过贡献与牺牲的先烈们。
建国13年来,我们新中华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生等众多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华民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先烈们,从炎黄时期,一路走来,我们的民族历经坎坷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战争虽然依旧在进行,但是我代表最高权力委员会向大家保证,国家不会忽视经济建设,会持之以恒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学文化,改革社会,新增利民福利。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正式实施养老制度试行办法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试行办法两大政策。结合政府和民间的力量,争取在第七……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继免费教育制度后,完成两大新增惠民制度的推广……
最近许多报纸和刊物都非常关心我国在二战问题上的态度,这其实代表了民间希望了解战争的意愿。
当前,同盟国纠集日本和苏联,以近千万重兵围堵我国。虽然我们的国土暂时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攻击,但是,东南亚行省和远东方向,甚至是我们的北海省,霍去病省,时刻都面临着数以百万计的敌人进攻。
战争,早已不是坐下来谈谈就能决定双方胜负的时期,这必将是一场长期的战斗,但是,作为共和国元首,最高权力委员会委员长,我在这里向今天所有在场的媒体,在场的十万同胞,以及全球华人保证,我们一定会保证国土安全,我们一定会保证人民安全,我们一定会保证中华民族的继续强大。
对同盟国的战争还将继续,我们将发起新的攻势,获取一场巨大的胜利,从而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对于任何敌人,我们的声音只有一个,杀!”
张蜀生讲话完毕后,小型的阅兵式开始。
五个来自近卫军团的阅兵方阵先后全副武装,端着上好刺刀的钢枪齐步走过忠烈祠广场,这也是一年一度共和国内唯一会举行的中小规模阅兵式。
建国13年来,共和国一共举行过两次阅兵式,由于种种原因,在建国十周年时,张蜀生下令取消了阅兵大典,而是决定将第三次全国大阅兵放到建国十五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48年6月。
整个庆典进行了两个小时便结束了,张蜀生也随即回到了汉京山。
虽然只是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张蜀生在清明节祭奠上的讲话还是很快传遍了全国,尤其是一些军政高层都从这次讲话里发现了大本营将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将在近期启动一项旨在改变地区战场格局的大规模战役。
对于国家将正式推行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报销制度这两大利国利民的政策,举国上下顿时起了一阵欢腾,尤其是有识之士和军政高层,再次确定这个政府是为民的政府,而两大政策执行以后,民生问题将进一步改善。
“委员长,今天你在忠烈祠的讲话非常鼓舞人心啊。”元首办公室,周国来激动无比地对张蜀生说道。“真是没想到委员长终于下定决心在战争时期就推行这两大制度,这需要很大的魄力。但我相信,不论困难多大,我们一定会把这两大利国利民的政策做好。”
张蜀生刚回到大本营,政务院总理周国来,总参谋长蒋百里就和作战部长粟裕任三人来了,三人的动作快,其他人就只能稍后才晋见了。
“难!国家的事情不分大小,都难啊。想当年,要推行包括学生食宿在内的免费教育,整个蜀生公司的所有利润一直都是按照八…九成的规模上缴。最困难的时候,整个西南军政机关的开支都要缩减来撑过去。
但从西南以来,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基本解决了国家的温饱问题,很好地做到了全民免费教育,虽然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但却很值得。”
张蜀生感慨地说道,中国数亿人,一个免费教育的问题就能让国家花30年的时间才能做好,对于接下来的养老制度和医疗报销制度,虽然采取了一些成熟的个人+社会+国家的系统办法,但要想初步见到成效怕是没有十来二十年不行。
“委员长,你所提到的军事行动,具体是指的远东方面?”蒋百里问道。
“是啊。现在东南亚方面打不开局面,大规模部队的作战无法展开,我们的机械化优势和空中优势都无法对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而苏联方向,如果我们对苏联腹地过早地展开总攻,势必减轻德国人的压力,现在欧洲军团的实力已经非常强,过早解决了苏联问题,对我们绝对不是好事。
只有远东,既时刻威胁着我们远东领土和东北的安全,又具备大规模机械化和空中展开的条件。如今日本本土遭到重创,整个远东对美国本土的依赖越来越大,一旦大规模战役启动,盟军的持续作战能力势必下降很快。
现在是时候集中强大的力量,一举解决远东问题了。”
张蜀生果断地说道,他所提到的新攻势就是启动远东总攻——铁蹄计划,一举解决远东问题,将中…国从处处受制中解脱出来,必将在二战中发挥更巨大的作用。
第380章 远东总攻(一)
汉京山,共和国大本营,1946年4月22日。
偌大的大本营作战会议室中,即将召开一场关于远东总攻“铁蹄计划”的特别军事会议。
自从张蜀生在清明节祭奠活动上的讲话后,总参谋部早已制定好的远东总攻计划开始进入精细化修改期,一个涉及到从前线到后勤,从一个师到整整一个方面军的军事计划,在这15天里完成了精细化修改,搭好了初步的框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开战前不断地将新的东西填充进去。
这次特别军事会议的召开,是大本营为了统一全局部署这场远东总攻战。张蜀生明确将亲自出席,参加军事会议的都是军政要员。
政务院总理周国来,总参谋长蒋百里,国防部长蔡锷,大本营特情部主任罗峰,大本营作战部长粟裕任,大本营宣传部长韦三才,蜀生公司副总经理孙来喜。
军队将领主要有远东方面军指挥官霍卫国大将,西伯利亚方面军副总指挥徐树铮上将,中亚方面军副总指挥张自忠上将,东南亚方面军总参谋长杨虎城上将。
空军司令员范思然大将,海军司令员邓浩乾大将,中国最精锐的近卫军团指挥官、华夏军校总政委李俊明大将。
肃穆的作战室中,没有人交头接耳,该看的资料,该做的讨论在会前都已经完成了,总参谋部的铁蹄计划虽然要在这次军事会议上才公布,但众人心里都有个底,知道委员长这次是下了决心要解决远东问题,以此结束目前共和国四处受掣肘的不利局面。
“咳!”
粟裕任抬腕看了看表,已经是早上时间9点29分30秒,离会议时间还有30秒,照例委员长马上就要进会议室了,便轻咳了一声,众人不禁挺直了腰。
“委员长到!”
果然,脚步声传来,张蜀生在刚刚晋升为大本营秘书长的茅云先陪同下走了进来。
“起立!”
唰的一下,众军政要员们整齐地起立,立正敬礼,声音洪亮地喊道:“委员长!”
“都坐下吧。”
张蜀生平时并不太喜欢开会,尤其这种十几人小二十人的高层军事会议,一般他都喜欢有事在元首办公室的小会议室里,茶话式地进行,以共和国成熟的军政体系,他只需要掌控全局就行了,但每逢大事这样的高级军事会议他依然是必定出席。
张蜀生:“就在刚才,我又接到了外交部的关于德国人的报告。刚刚占领了伊朗全境,俘虏了八万多盟军的德国人提出以进攻印度的俾路支省减轻我们在东南亚的压力为条件,换取我们加快向苏…联腹部地区的大规模进攻,力图在五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解放”苏联的主要地区。
德国人还答应保障我们在苏联的利益,在战后利益划分上可以建立数个小公国作为安全区置放于欧洲势力区与中国占领区之间。
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接受。
一旦苏联彻底垮掉,英美为首的盟国又没来得及开辟第二战场,我们就将在整个二战战场上与欧洲纳粹军团全面接触,三年五年十年之内或许没有问题,但是二十年后呢?
开会前讲一下这个问题,是想强调我军的二战策略,消灭盟军,削弱轴心国纳粹军团,抢占二战最大的胜利果实。”
顿了顿,张蜀生开始说这次会议的核心精神。
“此次作战会议,旨在协调全局,做好铁蹄计划的前期工作。
远东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我军大量的兵力被牵制在远东,以至于在其他方向上的计划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二战的形势已经基本明朗,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轴心国是可以赢得最终胜利的。那么,现在是我们提前布局,抢夺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布局的前提就是解决远东,腾出兵力和精力开辟第二战场。
蒋总参谋长,你来简单地介绍一下铁蹄计划吧。”
“是,委员长!”
蒋百里站起来走到巨幅地图前,简单地讲起来,“铁蹄计划的制定初衷,就是要以万马奔腾之势,以万千铁蹄践踏远东的盟军,以最摧枯拉朽的速度包围、歼灭远东战区的盟军。
如果不包括日本的本土兵力,目前远东战区的盟军总兵力大约为390万。其中苏联人兵力为150万,日本人的兵力为190万,美国人的兵力为50万。如果论到总兵力,大约相当于德国人执行巴巴罗沙计划时,苏联人在边境地区300公里范围内的总兵力。不过一旦开战,日本人有可能在短期内增兵百万人,这是一个不小的变数。
盟军的总兵力虽然强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是兵力较为分散,盟军为了明确防区责任制,特别要求美日苏三方军团各自驻守一方,虽然他们都有坚固的工事耐以防守,但这些工事并不是不可摧毁的。尤其是日苏军事集群中间有较大的空隙,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点。
第二是装备落后,补给严重不足。即便有美国人的全力补给,目前远东战区的盟军部队,甚至是美军自己的军队都严重缺乏大炮,飞机和炮弹,以及药品这些战争急需品。由于苏联人基本失去了就地生产能力,日本人又持续遭到我们的战略轰炸,军工生产指数降到了三十年前的水平,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的庞大日军的需要。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一些螺丝钉美国人都要从本土往远东运,这些严重拖累了盟军的后勤,即便以美国人的运输能力,在必须兼顾英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