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⒐笞迳砩险〉街С植判小!蔽业幕埃孟L乩丈硖逡徽穑缓笏醋盼遥龃罅搜劬Γ奔钡氐溃骸八迪氯ィ∷迪氯ィ �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如果想夺取政权,只获得民众的支持那是根本不够的,没有大资本家、贵族的支持,你们根本无法搬动这个国家的统治基石。你发动的啤酒馆暴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谁掌握国家,和喊口号没有多大的关系,说到底还是实力说得算。你们党有很好地群众基础,这方面不能放松,如果在获得资本家和贵族地支持,一旦等到有利的时机,就可以一飞冲天。”
“联合资本家和贵族……有利地时机……”希特勒陷入了沉思之中,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
“啪!”他突然拍了一下沙发的把手大笑起来:“安德烈,我原来以为你只是在电影上有造诣,没想到在政治方面竟然也有如此的远见卓识。其实你说的这个我也想过,现在看来,真的一点都不假。只是……”
希特勒叹了一口气,道:“只是这个有利的时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降临。
什么时候降临!?明年就来了。
不过我自然不能把这个告诉他。
“放心吧,早晚会来的。”我笑了笑。
“安德烈,我还要和你商量一下军火的问题。”希特勒对一个手下挥了挥手,那手下拿来了一副地图。
地图铺展开之后,希特勒指着上面的德国道:“如今德国各个地方,我们党都在组建武装。但是你也知道,由于法国人的检查,很多地区我们得到武器都十分的困难。而诺思罗普地瑞士、但泽分厂,则可以一南一北向德国输入武器。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扩建武装的活动。当然作为朋友。在武器的价钱上,我们会让你们满意。”
看着那张地图,以及地图上的斑斑点点,我不得不佩服这家伙野心之大。
“既然是朋友,我想诺思罗普军火公司还是收你们成本加运费的价格吧。”我的一句话,让希特勒感动得一把拉住我的手。
“安德烈,我以我地灵魂向你保证。一旦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获得成功,你。以及你的公司,将得到百倍、千倍地回报!”希特勒声音颤抖。
要知道,我的这个决定,可让希特勒省了不少钱,而作为一个小党,金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耸了耸肩膀。道:“谁让我对英国人也没有什么好印象呢。”
听到我的话,希特勒开心地笑了起来。
“阿道夫,我需要你答应我一件事情。”看着他的脸,我说出了一句让希特勒表情一僵的话。
“什么事情?”小胡子看着我,问道。
“我希望如果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掌控德国的那一天,你不要把战车轰隆隆地开到波兰上来。”
希特勒愣掉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安德烈,你说地这句话我不明白。”
从希特勒的表情来看。他真的是不明白。
我摆了摆手,道:“这也只是我的一个愿望,我觉得你可以和毕苏斯基结成联盟,毕竟在你们的东方,还有一个庞然大物。和波兰结盟,对于你们来手。也有了一个缓冲地带。”
我算是叮嘱了小胡子一下,至于听不听,那是他的事情了。
“这个我答应你。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希特勒忍俊不禁。
我们两个人谈了很长时间,并在一起共进晚餐。
晚饭过后,希特勒告辞,临行时,他送给了我一个礼物:一把刻着他的名字地小手枪。
对于他的到访,我显然有些吃惊,不过相处下来,对他的印象十分好。
《天堂电影院》继续拍摄。而且轮到莫罗和多多这一老一小上场了。
扮演电影中牧师的演员西多尔斯基。来自华沙电影厂,是个表演丰富的老演员。多多的第一场戏就是和他之间地对手戏。当然,除了牧师之外,还有放映员莫罗扮演的弗雷多。
首先拍摄的,是牧师和多多的祷告戏。牧师在祭坛上祷告,因为多多的呼呼大睡却频频忘词。
这场戏,都是零散的镜头,没有什么高难度的东西。
拍摄在小镇的教堂进行,开拍命令一下,两个人就迅速进入了状态。西多尔斯基是波兰的老演员,演戏经验丰富,扮演起牧师来得心应手,剧组对他一点都不担心,我们最担心的却是多多。
小家伙从来没有演过戏,不知道能不能胜任。
但是一开机,我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或许是平时为了对付他老妈,多多早就无意识地学会怎么样演戏了,镜头前地多多,演技让我和格里菲斯瞠目结舌。
“天才!天才!”格里菲斯跟我说这句话地时候,看着多多两样放光。
“老板,我看这部电影拍摄完了之后,把多多带回美国去吧,在那里他绝对会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童星!”格里菲斯十分肯定地说道。
不光是他,我也早就有这样地想法了。
儿童演员相比于成年演员,一向都很难培养,跟更别说像多多这样古灵精怪的了。
“多多,拍戏难不难?”和西多尔斯基的戏一结束,我就把多多招呼了过来。
多多摇了摇头:“这个可比放羊容易。”
一句话,让剧组里面的人爆笑一片。
接下来的戏,让我们都很期待。
作为电影中最重要的三个人,多多、牧师、弗雷多三个人,是整部电影的铁三角,而下一场戏,是他们三个人的“三角戏”。
三个人之间。没有相互地关联,弗雷多在放映室中,牧师在电影院里,而多多藏在帷幕的后方,但是影片必须要表现出来三个人之间的那种微妙的联系,这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小镇放映电影之前,有个规矩。那就是电影必须先经过牧师审查做出删减之后,才能和公众见面。和多多祈祷之后。牧师来到了电影院,空空荡荡的座位上,只有他一个人。弗雷多在后面的放映室里面忙活,而多多,则偷偷地躲在电影院后面地帷幕的后面,伸出了小脑袋。
银幕上放映地电影,是1915年西席。地密尔的名作《卡门》。
牧师看得津津有味。银幕上的男女之间的情话,让牧师挑眉挤眼,很是入神。
可当银幕上出现男女亲吻的镜头时,牧师便坚决地摇响了铃铛。放映室里面的弗雷多就只要垂头丧气地在胶片中插张纸条。小多多则眉开眼笑。
这场戏拍摄得有些磕磕绊绊,西多尔斯基和多多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处在莫罗的身上。
这家伙太把电影当成一回事了,原来让我欣赏地那份真诚、自然、笨拙加上一点孩子气,在他身上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
好在这老头对放映室十分的熟悉,而且在这里他工作了一辈子,几遍之后,就逐渐放松了起来。
随后的一个多星期,我们拍摄了很多弗雷多和多多之间的镜头。以及多多在学校里面的一些戏,都十分的成功。
拍摄的顺风顺水,让剧组里面地人心情舒畅,整天笑声不断。
连原本因为老爹去世而心情低落的我,也在这样的笑声中,内心舒展开来。
但是在拍摄中,我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
《天堂电影院》的拍摄过程中,和其他电影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建立了一个洗片室。
拍摄后的胶片,会在第一时间里被洗出来。然后我们导演组地几个人开始检查其效果。往往都是在结束了一天的拍片工作之后就开始观看前一天拍摄过的戏。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及时得掌握电影的节奏、进程,发现其中的问题。
在观看了一段时间的胶片之后。我心中的这个疑问也越来越明晰。
电影肯定是在某些方面存在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十分的隐秘,以至于让我根本无法发现它的踪影。
这让我十分的郁闷,和格里菲斯等人说了之后,他们却明显分为两个部分。
“老板,我觉得根本没有这样地问题,你看看我们拍过地镜头,无论是色彩的设置,还是镜头地移动,或者是构图、景深,都没有,问题,演员的表演更是毫无瑕疵。我实在是觉得不存在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维斯康蒂首先说出了他的意见。
跟着我这么长时间,维斯康蒂在电影上的造诣获得了我和格里菲斯的极大赞赏,这家伙的电影才华,根本不用怀疑。
维斯康蒂的意见,立刻得到了胖子的同意。
“老大,我敢肯定,我们的电影绝对没有问题。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尤其是在画面上!”胖子看着银幕,露出了十足的信心。
“大卫,你认为呢?”我转脸看着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眉头紧缩,看着银幕,良久才说道:“老板,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同样发现不了画面有什么问题。”
格里菲斯话音未落,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罗伯特。布烈松笑了起来。
“罗伯特,笑什么?”格里菲斯被布烈松笑得有点发冷。
布烈松道:“其实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不过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出现在画面上。”
“不出现在画面上,会是哪里?”格里菲斯似乎有点想法。
“声音上。确切地说是在背景音乐上。”
罗伯特。布烈松的一句话,让我们几个人同时拍了一下脑门。
厉害!果然厉害!
“是了是了,我说怎么少点什么呢。”我兴奋地拍了拍布烈松的肩膀。很是赞叹。
是呀,这样地一部温情电影,少了背景音乐可不行,而且一般的背景音乐根本无法和影片融合,必须量身定做。
原本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想请波特制作的,但是这家伙忙着滚石公司的专辑制作,现在无法分身。在我的计划里。打算电影拍完了之后回去再制作音乐的,但是如今看来。必须得一边拍摄一边制作才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音乐和电影达到高度地融合。
“老板,我觉得波特先生可能不适合这部电影的配乐。”谈到配乐,罗伯特。布烈松又说了一句让众人大跌眼镜地话。
“罗伯特,波特先生可是拿过哈维将最佳音乐奖的人。”维斯康蒂在一边提醒道。
布烈松用他那大而朦胧的眼睛扫了维斯康蒂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个我知道。而且我也丝毫不怀疑波特先生的音乐才华,我的意思是说,波特先生的音乐和这部电影需要的背景音乐,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罗伯特,说清楚一些。”我对布烈松地意见表示了一丝肯定。
在我的鼓励之下,罗伯特。布烈松侃侃而谈。
“老板,波特先生为电影做的配乐,我都听过。对于他本人我也有一定的研究。我认为,波特先生代表的音乐风格,是典型的美国百老汇的风格,对不对?”布烈松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
“不错。”我点了点头。
布烈松地嘴角露出了一丝胜利的微笑,他指了指银幕道:“众所周知。百老汇的音乐,是浮华的,世俗的,也是华丽的,而我们地这部电影,背景在波兰,是典型的欧洲风格,最重要的,整部电影所要展现的,是温情。因此。波特先生的音乐不适合这部电影。”
格里菲斯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那你认为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音乐呢?”我问道。
罗伯特。布烈松耸了耸肩:“这个我没有想过,不过我觉得至少应该从欧洲找一个配曲家出来。而且他的音乐风格,应该是纯净的、清新的、明快的。”
罗伯特。布烈松算是给大家指明了一条路,但是也留下了一个难题。
欧洲地音乐人才比美国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