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导演万岁-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呀!看我忍受这苦难!”我昂头对着天空,大声地叫了一句。

群众演员中很多人听到我这句话,都流下泪来。

这泪,不是故意演出来的,而是面前的这幅惨景,让他们无比的悲伤。

鞭子和棍子在继续,一下下抽打在我的身上,由此同时,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那层保护膜已经千疮百孔,身上穿来的一阵阵剧痛,让我犹如坠入地狱。

我攥紧双拳,昂头看着天空。天空那么高,那么蓝,堆积着一层层的白云,犹如高大的宫殿。

很多次我疼得都想叫停,但是那句话却迟迟没有说出口。

到了最后,我已经疼得有点迷糊了。朦胧中,我好像隐约听到了一个声音在我的耳畔回想:“叫停吧,叫停就不会这么痛苦了!”

那声音,仿佛来自千百年前。

耶稣被鞭打的时候,是不是也听到这样地声音呢?

“放弃吧,放弃你地想法你就不会这么痛苦了!跟着我,我让所有臣民多匍匐在你的脚下,你就是黑暗之主!”

这样地诱惑,当年耶稣又没有听到了。

“父呀,看我让你的荣光重新在世间点亮!”我朦朦胧胧地说出了一句剧本里根本就没有的亚拉姆语。

说这句话地时候,我自己都知道以前不会说。但是我说出来了。

这话仿佛一直就长在我的舌尖,现在有了合适的时候,它自己蹦了出去。

突然,原本挤满了云彩的天空,突然凭空炸响了一声天雷,轰轰隆隆的带有余音,犹如回应一般。

一瞬间。刚才的所有的疼痛全都消失不见,一股暖洋洋地感觉涌满了我的全身。好像整个人被浸在温水中一般。摇荡摆动,异常舒服。

行刑地士兵把我一只手上的铁链解开,把我翻过来打,每一鞭落下,我的身体都会动,我看着天空,不经意间。泪水涌了出来。

后面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刑场的旁边,两个医生在我的身边忙碌不停,剧组里所有人都围到了我地身边,一个个泪流满面,霍尔金娜都哭成了个泪人。

“斯蒂勒,拍成了没有?”我有气无力地说道。

“老板。拍成了,拍成了,效果十分的好!”斯蒂勒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大声说道。

“老板,你还是别说话了,你身上到处是伤,被撕去了七八块皮肉!腿上十几处被钉子钉出了窟窿。还是别说话了!”茂瑙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号啕大哭。

玛丽亚修女则把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小声地给我祷告,她的手很凉,也很软,放在我的额头上,那么得舒服。

“玛丽亚修女,我做得还行吧?”我对玛丽亚修女挤出了一丝微笑。

玛丽亚修女轻轻地点了点头,把脸转向了一侧。

我的脸上顿时一凉,那是她的一滴眼泪落到了我地脸颊之上。

两个医生整整忙碌了一两个小时才给我处理好伤口。

“老板。我看下一场戏就过几天再拍吧。等你身体复原了再说。”斯蒂勒看着我幽幽地说道。

我摇了摇头。

“安德烈,别逞强了。你看你伤成这个样子,怎么拍电影呀!?”霍尔金娜带着哭腔对我说道。

我苦笑了一下,道:“霍尔金娜,这不是逞强不逞强的问题。如果我休息几天复原了,就不能演出耶稣被抽打之后带到罗马总督那里被判死刑的种种行为了。现在是最能完美演绎的时刻。斯蒂勒,拍吧!”

斯蒂勒和茂瑙相互看了一眼,两个人呲哄着鼻子,冲剧组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下一场戏,是耶稣受刑之后,被罗马士兵戏弄的戏。

他们给他穿上了一件朱红色的袍子,用满是坚硬地刺的荆棘编成冠冕硬生生地戴在他的头上,他们还拿一根苇子放在他的右手,然后罗马士兵跪在他的面前戏弄他,称他为陛下。他们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拿棍子抽打他,戏弄完了,就拉着他出去见比拉多。

宣判耶稣钉十字架的戏,是重头戏。

比拉多把被打得已经不成人样的耶稣带到犹太人跟前的时候,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

比拉多告诉犹太人,既然已经狠狠地把耶稣打了一顿,那也就算了,放过他吧。

但是犹太人坚决不用意,他们要求把他钉十字架。比拉多一次次地问他们确定要这样做嘛,每次得到的都是犹太人异常肯定地答复。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地比拉多,只能想出最后一个有可能拯救耶稣性命的一个办法。

当时有个常例,便是每到这样地节期,就会释放一个囚犯。比拉多让手下带上了巴拉巴,然后让犹太人在巴拉巴和耶稣中间选择,释放谁,把谁钉十字架。

结果众人异口同声要求释放巴拉巴,钉死耶稣。

比拉多事情无可挽回,便叫手下端来水给自己洗手,他告诉所有的犹太人,杀死耶稣罪不在他。犹太人点头同意,大声欢笑。

又是比拉多释放了巴拉巴,宣布把耶稣钉上十字架。

这场戏,拍摄地异常艰苦,虽然我有心想在短时间内拍完,但是身体上的伤实在是不允许。

耶稣受刑被判钉十字架地戏。拍摄了一个多星期,然后众人又坚持让我修养了近一个星期,到了四月底的时候,《耶稣受难记已经完成了一半还多,剩下的是整部戏的高潮:展现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向刑场最后被活活钉死的死亡戏。

这场戏,无疑是整部电影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千百年来广为传唱地故事。对于这样的一场戏。我也想从身体和精神上好好调整一下。因为我知道,这场戏。将会是一场比受刑更加磨炼人地戏!

在我修养的这段时间,斯蒂勒他们也没有闲着,而是带领着剧组在从恩塞纳达镇中心的小广场,到后山的一个高高的山崖之间的长长的一段路程上排演,力求在正式开机地时候做到完美。

4月底的时候,从梦工厂传来了一条让我深感欣慰的消息。

斯登堡的《底层社会》公映了。

这部电影,题材和《求救的人们》有点相似。斯登堡对下层人民的关注是他一贯的准则,这部电影没有表现什么五彩缤纷的虚华世界,而是关注了最底层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电影中的人们,为了生活铤而走险,故事内容就以两个当强盗的年轻人为主线,以他们的生活为基点,展现整个阶层的生存状态。

斯登堡地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部正式表现强盗并且把他们作为主角的电影,他所塑造的强盗的形象,完全是正面的,是英雄式的,他们敢于向社会反抗,敢于拿起枪为自己的自由和生存做斗争。即便是和警察枪战也毫不畏惧。

这部电影没公映之前,很多人都认为绝对是个悲剧,但是电影一公映,到了结局的时候,所有人都发现自己原先的猜测都错了。这部电影一反好莱坞电影的常态,把强盗塑造成了英雄而把警察塑造成了强盗,最后两个年轻人在枪战中把警察杀得狼狈而逃,两个人则吹着口哨登上了轰然驶走地火车。

《底层社会》受到了巨大地欢迎。这个年代,是民众需要发泄的年代,电影中变现地那份壮怀激烈。正和对他们的胃口。尤其是当他们看待警察被打得像狗一样逃窜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大呼过瘾。

这部电影为民众出了一口气,据甘斯说。梦工厂旗下4300多家电影院排起了长长的买票队伍,现在洛杉矶每个咖啡馆里,人们都在谈论这部电影,人们把电影中的那两个年轻人视为自己的英雄,他们称呼这两个年轻人为“我们的棒小伙!”。

社会上很多年轻人则学着电影上两个年轻人的样子,穿着和他们一抹一样的服装,成群结队地找警察的麻烦。平时嚣张异常的警察,则变得异常的驯服,见到年轻人都躲着走,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洛杉矶的治安风气顿时好了不少。

《底层社会》为民众出了一口气,虽然这只是电影,但是他们在精神上感到了胜利,所以对于这部电影,无论是普通的民众还是权威的电影人,都给予了这部电影极高的评价。

《洛杉矶时报》称:“《底层社会》绝对将是一部载入好莱坞电影史册中的电影,这部电影开创了一个与以往任何相似题材都不同的电影叙事模式和风格,这部电影,第一次对‘强盗’进行了讴歌,正面地树立起了两个年轻人的光辉形象,一下子打碎了几十年来我们一贯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所有强盗都是坏人。它让我们看到,这种一分为二的认识是多么的可笑,我们在这两个‘强盗’身上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东西,那些东西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梦工厂电影公司这次又给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世界的光亮,这是他们的可贵之处。也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

而《好莱坞时报》甚至为了《底层社会》做了整整一个版面,他们给予这部电影以极高的评价。

“自《求救的人们》以来,这种质朴的清新的关注底层民生的电影,在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当中就显得弥足珍贵。我们看到,梦工厂开创的这种现实主义传统。影响了美国好莱坞地一大批电影,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好莱坞原本虚假造作的歌舞升平的状态,让好莱坞电影人明白了电影的责任,明白了电影人的责任。我们还要看到,这美国好莱坞开创的这种带有梦工厂特色的现实主义传统,如今在欧洲电影界获得了甚至比在好莱坞还有高地地位。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无论是意大利还是英国。好莱坞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极大地发扬和推崇,尤其是在意大利。这种电影风格甚至已经被奉为最高准则!”

“原本笼罩在欧洲上空的那种把电影当作游戏把电影当作白日梦的电影人们,被这种现实主义电影深深震骇了,《求救的人们》如今已经几乎在所有欧洲国家放映过,并且至今长盛不衰,这种现象表明,这种电影风格是深入人心的。”

“我们看到,作为这种现实主义发源地的梦工厂电影公司。这次由斯登堡导演执导的《底层社会》完美地继承了《求救地人们》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把活生生的一个世界展开来给我们看,这样的电影,我们只觉得太少了!”

“《底层社会》比起《求救的人们》少了些许柯里昂先生的色彩,这是有点可惜的,但是我们发现,里面也多了不少斯登堡式的电影风格,这让我们欣喜异常。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发现,梦工厂地导演们的个人风格已经逐渐形成,这一点我们不光在今日的斯登堡身上看到,我们也同样可以在斯蒂勒、茂瑙身上看到。斯登堡先生对下层社会的关注对于最低贱的处于边缘的人群地关注,茂瑙先生的独特的深邃的宗教境界,以及斯蒂勒先生对于影片故事结构的特有的把握。让这些原本笼罩着柯里昂先生璀璨光芒之下的导演们,终于显露出自己的头角。”

“《底层社会》是成功的,它成功地继承了一种传统并且将之发扬广大,这种传统恰恰是好莱坞乃至整个世界电影所缺少的!这种难能地可贵地坚持,现在看来在好莱坞,也只有梦工厂能静下心来做下去。”

《好莱坞时报》对于《底层社会》的评价是极高地,同时它也给好莱坞电影人敲了一个警钟提了一个醒。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这种站在世界电影的全局上分析问题的做法,我还是极为欣赏的。

《底层社会》的大获成功,让洛杉矶媒体兴奋异常。

《洛杉矶论坛报》就指出:“一段时间之前。由柯里昂先生编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7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