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赜泻芏啵蔷绫镜难≡窬允枪丶�
虽然历史上的1926年,华纳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半成品的有声电影《唐璜》。并且获得了良好地票房,但是那样的题材我是绝对不会选择地。这部电影不仅仅要赚钱。更重要的是,它本身要成为一部经典。
写一个赚钱的电影剧本对于我来说不难,但是要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就不那么简单了。
每次吃饭的时候,斯登堡那些人就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虽然他们心里想问我剧本有眉目了没有,但是又不敢问。而这样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个煎熬,所以到了后来,我根本就不愿意下楼和大家一起吃饭了,而是让吉斯把饭给我送上去。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之后,我面前的工作簿上。仍然是空白一片。
“老板,要不你去散散心吧,说不定能想出什么好主意。”霍尔金娜见我抓耳挠腮地样子,有点看不下去了。
“也好!散散心去!霍尔金娜,到楼下开车去!”我把笔扔在桌子上,起来抓起了衣服。
车子出了哈维街。在道路上慢慢行驶。逛了一圈之后,我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老板,接下来到哪里去呀?”霍尔金娜转脸问我道。
“去码头那边逛逛吧,吹吹海风也好。”我在车后点了一根烟。
霍尔金娜一耸肩:“老板,这几天还是不要去的好,那边现在很乱。”
“为什么呀?”我有点好奇。
“听说前天一艘大客轮从码头驶往英国,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的军舰撞了,死了很多人,码头这几天都被封闭了,正在处理。现在不仅是整个洛杉矶。估计全美国人心里都火得很。”霍尔金娜语气轻松。
“火什么?英国佬赔钱就是了。”我笑道。
霍尔金娜摇摇头:“没有那么简单。死了这么多人,英国政府不但没有任何道歉的表现。还对美国民众的抗议声置之不理,听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已经向英国人交涉了,说不定还会引发什么冲突呢。”
“霍尔金娜,开车,开车到码头去!”我突然觉得一直没有头绪的剧本,突然之间有点光亮了。
“老板,那边很乱的!”霍尔金娜提醒我道。
“没事!越乱越好!”我笑道。
车子出了好莱坞,向码头驶去。
越靠近码头,看到地人越多,这些人不说话,眼里除了泪水就是愤怒的目光,很多失去亲人的民众,在别人的搀扶之下放声大哭。
到了码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一艘客轮的残骸被托放在沙滩之上,不,只是客轮上面地一部分残体,由于整艘客轮一下子被撞沉,根本无法全部打捞,船舶公司只能象征性地托回一部分残体回国。看着这破烂不堪的残体,就能想象发生过怎样的惨剧。
“300多人!死了300多人!狗*养的英国佬竟然一句道歉的话都不说!抗议,我们州政府竟然提出了抗议,抗议有个屁用!”站在我旁边的一个老海员气愤异常。
“难道英国人没有赔偿吗?”我问道。
老海员看了我一眼,骂道:“这帮畜生撞击我们的客轮,我们的人落水求救的时候,他们只知道站在甲板上笑,赔偿?!这帮人像是会赔偿的人吗?!在他们地心里,还把我们当作殖民地地人看,狗*养的,不给他们点厉害看看,他们就不知道当初把他们赶出美洲滚回老家地,是我们美利坚人!”
“游行!我们要向州政府施压抗议!这件事情如果得不到圆满解决,我们是不会罢休的!”老海员愤愤道。
五月份这起客轮被撞的惨案,谁也没有想到会引发美国和英国的外交战。后来地几天,加利福尼亚州特别是洛杉矶市在工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领导下。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向加州政府回绝了道歉和赔偿的事情,他们称这艘客轮事先并没有办理过相关的手续,属于非法闯入,而美国的船舶公司则出示了各种齐全的手续,愤怒地称这是英国人为他们地失职而推卸责任的卑鄙借口。
在事实面前,民众愤怒了!
先是船舶公司地人以及遇难者家属涌到州政府跟前示威。然后逐渐发展到全州的民众罢工罢市,众多的媒体则每天长篇累牍地报道各种消息。支持民众的抗议活动。
“老大,这下有看头了!”我和胖子谈新电影机的优缺点的时候,甘斯拿着一份报纸闯进了我的办公室,对着我大吼。
“怎么了?”胖子问道。
甘斯把报纸往我们跟前一放,拍着桌子道:“你们自己看。”
这天地《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整篇文章都在为英国政府袒护。说这次事故是极其惨烈的,英国舰队完全是出于本身的职责,没有任何过错,英国和美国应该从大局出发,友好地进行协商,而不是引起冲突,“否则,后果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英国驻美大使查理塔伦特。
“这家伙一点脑子都没有,现在整个美国就是一个大火药桶,他这篇文章一出,那还不会直接点燃民众的怒火!”胖子喃喃道。
“呵呵,咱们就等着看热闹吧。”甘斯在旁边笑道。
我拿起电话筒,拨了一串号码。
“老大。你打电话给谁?”看着我一脸的坏笑,甘斯不知道我要干吗。
“既然这个英国大使想引爆火药桶,那我就在上面添一把火。”我握着电话筒,窃笑不已。
我拨通了福特的电话,他刚吃完早饭在片场。
“安德烈,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今天地《纽约时报》你看了没有?”
“看了!快被气死了!这狗*养的英国大使要是被我碰到,我非一枪崩了他不可!”福特很是愤怒。
“我起草了一份抗议宣言,要在明天的报纸上发,你签不签名?”
“太好了!当然签!”福特叫道。
“好,你顺便给协会里的成员打电话。叫他们凡是答应署名的告诉我一声。”我笑嘻嘻地挂了电话。
甘斯被我搞得快懵掉了:“老大。这件事情虽然挺气人的,但咱们也不必掺和进去吧。你还是想办法把那个剧本弄好吧。”
“谁说这和我们地剧本没关系。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我们的这部电影,会因为这次的事件,把全美民众拉进我们的电影院的。”我得意道。
次日上午,《纽约时报》的同一位置,刊登了整整一个版面的抗议宣言。签名的人,几乎包括了好莱坞所有知名的人。导演协会的人自然不用说,其他行业地人,包括马尔斯科洛夫、莱默尔这些电影业地大亨的名字也出现在上面。
这份宣言是我花了一个晚上地时间起草的,在宣言里,我把英国大使臭骂了一顿,称英国人的这次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典型的“强盗宗主行为”!
“他们在心里、在骨子里还把美国看成是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忘记了当初把他们从美洲赶回老家,让他们的星条旗在这片土地上坠落的,是什么人!”
“我们要用拳头让他们记起当初的疼痛,记起像狗一样低头在独立条约上签名的样子!美国人民需要友谊,但是不会接受强盗的友谊!”
“在这件事情没有得到解决之前,美国电影人不会放映英国的任何一部电影,也不会把任何一部电影输入英国!我们要以电影为武器,向强盗宣战!”
宣言里,全是这些直接宣战式的话语。
我了解美国人的心理。虽然一战过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但是英国人除了表面上对美国人客气之外。内心还是把美国人看成是流氓和清教徒地后代,而这,也成了美国人心底一根极为敏感的神经,如果动了它的话,美国人会发像发怒的公牛一般不顾一切地爆发起来。
果然,事态的发展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内。英国大使的那篇文章本来是想呼吁两个国家地和平,但是在民众看来更像是挑衅。我们的这篇宣言。一经刊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地反响。
这份宣言把美国人憋在肚子里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所以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以至于示威游行的队伍里,打起的条幅上,都会摘取其中的语句。
抗议的怒火从加利福尼亚州开始蔓延,先是西部五州,然后扩展到中部。最后连东部地民众,也开始走上街头。在有些地方,商店关门,学生罢课,据说连清洁工人都被发动了起来。
在民众的巨大压力之下,联邦政府承受不住了,紧急召开会议,开始和英国人交涉谈判。
在全国都卷入这场风暴中的时候。我却躲在办公室里开始写剧本。
梦工厂里的人,看见我把办公室的门关上,看见吉斯站在门口守着,个个欣喜异常。他们知道几天之后,一个剧本肯定会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现在,我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要找到由头。有了由头。和社会上的敏感焦点话题搭上关系,就会占领先机,《吸血鬼德古拉》就是这样。
这次美国和英国发生地政治冲突,引起全国的怒吼,如果拍出一部与英国抗争的电影,加上又是有声,绝对会让美国人如潮水般涌进电影院。
这样的电影,我首先想到了独立战争,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民族感情上说。没有比这个时期的历史更让美国人有自豪感。更能打动他们的了。
但是经过长时间地考虑,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首先米高梅的《华盛顿》虽然进展很慢,问题层出不穷,但是今年肯定会出来。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就是独立战争,我如果再拍的话,会有所冲突,怎么说人家也是800万投资的大片。另外,这几年,关于美国历史战争的电影太多,别的不说,像去年的《南北战争》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同题材的电影就有十几部之多,我地《色戒》也是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美国就这么点历史,翻来覆去地拍,实在是让观众有很免疫力。
排除了拍美国与英国斗争地历史片,我不得不把视线转移到国外。
这个时候,一部电影的名字浮现在我地脑海里,久久不散。
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苏格兰反对英国国王的故事。激荡人心的情节,纠缠的故事,还有威廉华莱士临刑前的那一声“自由!”的高呼声,震骇了全世界人的心灵,在题材上绝对能引起曾经也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人的情感共鸣。另外,里面优美绵长的苏格兰风笛,还有苏格兰高原上的风声,如果在电影里出现的话,我简直不能想象,到时候观众会有怎样的反映。
内心被激情充溢的我,拿起笔的那刻起就很难再把笔放下。脑袋里全是那部电影的镜头,苏格兰的风笛声回荡在我的耳边,威廉华莱士的怒吼回荡在我的耳边,还有战场上的冲杀声,无数苏格兰人冲向英军时倒下的身影。办公室里很静,只能听到打字机的啪啪声,外面的世界一下子变得和我没有了任何关系,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苏格兰,被愤怒和鲜血充斥的苏格兰,硝烟在我身边燃起,还有高地上呼啸而至的大风。
两天两夜,不眠不休,除了吉斯偶尔送饭进来,没有人敢打扰我。
第三天的下午,我敲完剧本的最后一个字,发现自己根本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对面镜子里出现的,是一个眼睛里满是血丝,头发蓬乱胡子拉碴连我自己都快认不出的男人。
“吉斯!吉斯!”我大声叫了两声。
吉斯赶紧把门推开,见我呆呆地坐在那里,吃了一惊。
“怎么了,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