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的历史上面,是唯一的一人。

白杆兵并入江宁营的事情,倒是没有引发多大的注意,只是马祥麟成为了江宁营前锋营卫指挥使,不可能兼任石柱宣慰使了,可朝廷没有任命新的宣慰使,这是不是意味着,下一步四川也会对卫所军队和土司进行改革了。

宴会之后,苏天成终于回家了。

朱审馨带着众人,等候在院子里。

看见了家人,苏天成内心一阵温暖,在外面累死累活,首先想到的,还是家人能够好好的过日子,四岁的苏明劼带着三岁的苏明玥,努力向着站稳,可惜两人闲不住,看见苏天成回来,马上就扑过去了,他们见到父亲的时间太少了,好在两个小家伙的年岁都不大,长期在众人的呵护之下,还不知道离别之苦。

王芙蓉的女儿苏明娟刚刚满岁不久,还不能够跑动,至于说柳如是的儿子苏明辉,刚刚满岁,更是不可能走路,两人都被抱在怀里。

抱过了四个孩子之后,苏天成一一拥抱了朱审馨、春屏、王芙蓉、柳如是和顾横波,抱着顾横波的时候,苏天成格外的用力,顾横波的情绪不是很好,一直都没有怀孕,当然着急了,女人要是没有孩子,那是要顶着巨大压力的。

第六百一十章 早有预备

皇太极的脸色很不好看。

大殿里面,众多的文武大臣都没有话,就连一贯嚣张的多尔衮、阿济格等人,也是老老实实的,情报网传来的消息,令皇太极有了雪崩的感觉。

从父汉里接过了担子,皇太极的想法就是统一中原,因为自己的族落是最优秀的民族,内心深处,皇太极清楚,汉文化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大清很多的制度都是学习大明的,不过大明的衰败,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了,眼看着大厦将倾,却不料这几年来,出现了那么多的变故,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核心人物苏天成。

皇太极从来没有将大明的流寇放在眼里,这些流寇,没有明确的目标,打家劫舍,简直就是乌合之众,就算是能够统一中原,他也没有打算招募这些流寇,一定会采取格杀勿论的态度,但流寇的存在,对大清是有着很大好处的。

派协助的五百人,是正黄旗下的精锐,身经百战,以一当十,想不到这五百人,全军覆没了,没有逃出来一个人,想到这里,皇太极有些不寒而栗,他认定了,苏天成将是大清和他最大的对,若是大清国面临什么劫难,一定与这个苏天成有关。

将士早就准备好了,按照皇太极先前的想法,待到江宁营和流寇出现僵持的局面,自己亲率大军入关,直逼北京城,这样令北京城里的那个崇祯皇帝忙脚乱,慌乱之下要求各地勤王,江宁营必然没有精力剿灭流寇了。至于流寇能否取得胜利,打一开始,皇太极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江宁营败在流寇的里,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如今需要做出来决策了,大军究竟动不动,如果要动。往哪个方向动,是入关作战,还是进入蒙古,平息蒙古部落的乱局。

江宁营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剿灭了九万流寇,这种惊人的战绩,令皇太极感觉到了。不管做出来什么选择,都是有危险的。

“你们都,大军该如何行动啊。”

大殿里面的文武大臣,都是大清国的精锐,这些人撑起了大清国的江山。

“皇上,臣弟觉得。还是直捣黄龙,我八旗大军从大同入关,威逼大明京城。”

“皇上,臣弟附议,臣弟一直都等着这样的机会,报仇雪恨。”

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人先后表态,其余的文武大臣。基本都是赞成这个意见的,不管怎么,十万八旗大军入关,大明还没有那支军队能够抗衡,哪怕是如日中天的江宁营,也不要想着能够吞下八旗十万大军,不定自己就撑死了。

老成持重的代善没有话。

范文程也没有话。

皇太极注意到了代善和范文程的态度,他不会要求范文程发言。范文程毕竟是汉臣,在多尔衮、阿济格等人面前,是不好出样反驳的,范文程曾经被多尔衮欺负,结果也就是不了了之,皇太极只能够安慰范文程,不可能严惩多尔衮。多尔衮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

至于代善没有话,可能是考虑到出征有些不妥,但也想不到反驳的理由,索性不发言。皇太极很了解自己的这个二哥。

皇太极没有表态。

众人散了之后,多尔衮和阿济格留下来了,两人见到皇太极没有表态,很想再次进言。

皇太极明白两人的意思。

“十二弟,十四弟,你们都不要了,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事关重大,还是让朕考虑一年,你们先退下吧。”

范文程进来之后,正准备行礼,皇太极开口了。

“文程,这不是在大殿之上,你不必多礼,朕过多次了,私下的场合,不必那么拘谨,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接受这些礼遇是应该的,朕不是北京城里的那个崇祯,不需要那么多的三拜九叩。”

皇太极出来这些话,表面上是抚慰范文程,但长期在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却是明白的,皇太极心里想着事情,否则不会这么多。

“皇上,奴才在大殿之上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发言,其实奴才是有话的。”

“朕知道你有话,朕很矛盾啊,大军早就准备好了,可眼下的局势,实在有些复杂。”

“皇上,奴才想到这些了,大军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若是没有行动,恐怕会引发一些埋怨的,不过奴才还是要,大军出征,需要谨慎。”

“这是必须的,文程,将你的想法全部都出来吧。”

“皇上需要一统四海,我大清国日渐强盛,虽大明朝有恢复的迹象,但凭着一个苏天成,难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奴才以为,暂时避其锋芒,静观其变,是最好的选择,大明朝有一些不好的习惯,特别是功高震主这一点,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苏天成带领的江宁营,立下太多的功劳了,奴才以为,迟早是会引起大明皇帝疑心的,大明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嗯,你的有些道理,不过朕看,这个苏天成很是年轻啊,不到三十岁,若是朕老是这样等下,恐怕不妥。”

“奴才以为,还是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一方面我大清厉兵秣马,埋头建设,另外一个方面,想办法离间苏天成和明朝皇帝之间的关系,奴才前段时间专门研究过,苏天成喜欢做一些变革,这些变革牵涉到了很多权贵的利益,可以大明的权贵,对苏天成是有着很大意见的,奴才以为可以在这些方面做文章,水滴石穿。”

“这件事情,还是你做,朕还是那句话,不要怕花钱,钱可以挣,只要能够动摇苏天成的地位,就是花光了我大清的银子,也是值得的。”

“至于大军是否行动的事宜,奴才的认为,暂时不要入关,最好是深入大漠,再一次的慑服蒙古诸多的部落,若是蒙古部落彻底乱起来了,或者诸多的部落都投靠大明朝了,对我大清是非常不利的。”

皇太极摇摇头。

“文程,道理是如此,可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朕必须要考虑到诸多方面,就征伐蒙古,旷日持久,不是短时间的事情,若是辽东出现什么变故,朕就鞭长莫及了,江宁营剿灭了流寇,士气正旺,若是突然开赴辽东,朕措不及。”

“奴才以为,江宁营暂时不会对我大清构成威胁,从兵力上来,我大清八旗军,超过二十万人了,明年之后,可以达到三十万人,蒙古八旗,虽然有些残缺了,若是皇上征召,依旧能够凑到五万以上军士,加上汉军,四十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如此多的兵马,想那苏天成是知晓的,我大清国含辛茹苦这么多年,有了雄厚的基础,也不是苏天成和江宁营随意可以威胁到的。”

皇太极频频点头。

“文程的好啊,朕考虑一下,看来有必要深入蒙古了。”

很快,代善来了。

代善的意见,与范文程的意见,基本一致,认为入关不合适,江宁营基本剿灭了流寇,大明军队士气正旺,这个时候选择入关,肯定是不合适的,且不遭遇到顽强的抵抗,如果在大明境内,遭遇江宁营,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两相比较,进入蒙古,平息蒙古的动乱,是很有必要的。

代善还提出来了,暂时不要动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大清国在市场上,能够采购到不少的火器,这些火器是很宝贵的,如果互市关闭了,一方面大清国难以采购到急需的物资,另外一个方面,蒙古部落必然出现极大的不满意。

代善提出来,大清国完全可以采取征收的方式,从互市上面得到好处,再次征服蒙古诸多部落之后,要求他们将互市交易得到的物资,进贡一部分给大清国,这样大清国通过此等方式,也能够得到补充的。

皇太极听得两眼冒光,想不到代善能够提出来如此好的建议。

和代善交谈的过程中,皇太极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带领八旗子弟亲征蒙古了,至于朝廷里面的事情,由代善负责,皇太极对于这位二哥是非常放心的,代善没有野心。

范文程匆匆进来的时候,皇太极和代善还没有结束交谈。

“皇上,有来自大明的情报。”

听到有情报了,皇太极顾不上许多,站起身来,拿过了信函。

打开信函之后,皇太极仔细看起来。

很快,代善和范文程发现,皇太极的脸色发白,拳头捏的很紧。

皇太极看完之后,长叹一声,坐在了椅子上面。

代善和范文程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哥,文程,朕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苏天成出任了蓟辽督师,带领江宁营进驻辽东了,江宁营军士已经朝着辽东开拔了,这个时候,朕还敢带大军区征伐蒙古吗。”

屋里死一般的安静,没有谁话了。

苏天成亲自带领江宁营,进驻辽东,这肯定要引发大清的高度关注,这个时候,若是皇上带领大军征伐蒙古,会出现什么事情,若是苏天成侦查到这样的消息,带领江宁营军士,突然进入大清国征伐,会引发大祸。

第六百一十一章 穷途末路

得知李自成率领的大军遭遇惨败,全军覆没的消息,罗汝才忽然有了一种特别的悲伤,虽然这些话,都是沿途老百姓传出来的,但他是相信的,若是李自成带领的大军获得了胜利,朝廷早就乱作一团糟了。

带着两万多人,朝着松潘卫行军,沿途遭遇的麻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本来想着,依仗着雄厚的金银财宝和粮食,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一边行军一边来想办法,想不到进入松潘卫之后,迎面就是大漠,走一天的时间,甚至都走不出大漠。

到处都是荒凉的,甚至令人怀疑,这里是不是适合人类的生存。

罗汝才在义军之中的威望是很不错的,大家也愿意跟着罗汝才做事情,这是不用质疑的,但是大家跟着造反,也是有着各自的小九九的,白了,也是想着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如果按照目前这样的趋势发展下,根本没有前途,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朝廷彻底剿灭。

闯王李自成遭遇惨败的消息,是无法瞒住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明各地都在传达这个消息,特别是四川境内,寻常的百姓都是知道的,李自成率领的大军,有九万人啊,而且都是战斗力不错的,也没有能够战胜江宁营,区区两万多人,能够有什么下场,这是不用的。

尽管罗汝才尽最大的力量稳住大军,可颓废的情绪,还是如同瘟疫一样,在大军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