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临阵逃脱者,不仅仅要惩罚本人,还要牵连到家人。”

“从明日开始,大军就要开拔,进入四川了,这里的地形,诸位都见到了,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流寇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他们熟悉了周围的一切,但江宁营将士,还有些陌生,故而斥候营要搞好侦查,确保最大的安全。”

“江宁营分为前军和中军,太子殿下坐镇中军,行军开始之后,行程加快,战机稍纵即逝,故而请太子殿下也要克服一些困难。”

“太子殿下是臣等的依靠,坐镇指挥,给予了众多将士最大的鼓励,臣相信,江宁营一定能够士气高扬,让我们去打胜仗,去彻底剿灭流寇。”

……

大家听得都很仔细,苏天成说完之后,朱慈烺开口了。

“苏大人,吾不想受到那么多的优待,父皇告诫过,行军打战,军令是第一位的,吾也要遵守军令,绝不敢有特殊的,一切都按照苏大人的安排行事。”

“太子殿下体恤,臣感激不尽,臣的意思,从明日行军开始,太子殿下和众多的将士,俱为一体了,将士一定会拼力护卫太子殿下的安全的。”

“秦公公,本官有一件事情,想着请公公操劳。”

因为遭遇了苏天成的批评,秦三德还是有些不爽的,刚才留下来,看到苏天成安排了半天,好像没有自己什么事情,秦三德有些不高兴了,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想不到苏天成突然开口了,秦三德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哦,大人有和安排,奴婢听着。”

“公公熟悉宫里的诸多事宜,本官想着,这段时间,想着请公公陪同在太子殿下左右,太子殿下的起居饮食,还是需要悉心照料的,这些情况,诸位都不是很熟悉的,皇上和皇后娘娘想着磨砺太子殿下,不准太子殿下有特殊,可我等还是要注意的,还请公公多操心啊。”

秦三德的脸上,马上出现亲切的笑容了。

“大人安排,奴婢一定做好的,一定做好的。”

陪在太子的身边,对于太监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太子的年纪不大,对于身边的人,有着自然亲切的感觉,只要将太子侍候好了,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来的好处是不用说的。秦三德没有想到,苏天成居然将这等的美丽差交给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江宁营的地位特殊了,身为监军,秦三德不可能像在南直隶那样,想着控制军队,不要说苏天成和洪承畴不会同意,就是皇上也不会同意,江宁营是需要打战的,不能够控制军队,也就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军事上的指挥,秦三德一窍不通,不可能出主意,亲自参与搏杀,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能够陪在太子身边,可谓发挥最大作用了。

京城。

孙承宗和刘宗周、黄道周在一起。

苏天成陪着太子殿下出发好几天了,三人终于有机会聚在一起了。

“刘大人,黄大人,本官觉得,坤元思虑深远啊。”

“是啊,下官本来也有些担心的,江宁营如此骁勇,坤元在陕西的时候,推行了诸多的改革,处境有些困难了,若是有人居心叵测,在皇上耳边诋毁,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如今太子殿下总理剿灭流寇事宜,这是最好的安排了。”

“刘大人说的是啊,本官都没有想到这样的计谋啊,坤元真的是不简单,本官都想着,努力支撑一段时间,多活几年,稳住朝廷,为坤元铺好路。”

“下官也有这等的想法,下官预计,剿灭流寇,恐怕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流寇不会坐以待毙的,消息很快就要传出去,下官还有些担心,辽东也传来了消息,后金蠢蠢欲动,估计是看着江宁营去剿灭流寇,他们也要插一手了。”

“嗯,本官也有些担心,黄大人,你是怎么看的。”

黄道周一直没有开口,孙承宗点名了,他思索片刻。

“下官以为,辽东必须要全面加强戒备,必须要稳住局面,后金一定是知道的,江宁营剿灭流寇之后,就要直接面对他们了,故而后金绝不想流寇被剿灭,若是我大明内忧外患,这才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啊。”

孙承宗点点头,站起身来了。

“本官看也是这样,有必要提醒一下坤元,告诉他相关的局势,可剿灭流寇的事宜,也不能够过于着急,否则适得其反,就不好办了,刘大人,你亲自起草一份信函,将我等的意思说进去,重点是提醒一下坤元,本官相信,坤元一定能够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的。”

“大人,下官建议,是不是让榆林营加强戒备,若是山海关、大同一带吃紧,可以调动榆林营,宁夏、榆林一带,尚有一万江宁营将士,边关的安全,问题不是很大,加之互市已经牵涉到蒙古各部落的利益,他们不敢轻易进攻的。”

“嗯,给卢象升也写一封信,告诉他注意一下,可惜啊,大同的边军,战斗力还是孱弱了一些,难以担当大任啊。”

孙承宗是强烈支持太子出征的,他完全明白苏天成的意思,也为苏天成提出来这样办法叫绝,一方面能够加强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方面,也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祸患,剿灭流寇是迟早的事情,这样巨大的功劳,放到了太子的头上,苏天成能够避免太多的麻烦,只是这样一来,后面和后金的直接对抗,估计太子也要随军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埋怨

八天之后,大军来到了重庆府城。

几百年之后,重庆已经是直辖市,水路、交通和航空都是很方便的,虽说大山众多,可如今的情况,大不一样,山路确实难行,就算是江宁营将士,也吃尽了苦头,从施州卫到达重庆,足足走了八天,而且路上都是急行军的态势,有些地方,就是想快也没有办法,山道狭窄,只能是干瞪眼。

好处是朱慈烺和身边的江宁营将士很是熟悉了,有些时候,他也跟着走路,道路是在太窄了,骑马很不方便,还不如走路,或许是小孩子天性,朱慈烺对这一切都很是好奇,从来没有叫过苦。

重庆府的官吏早就做好了准备,整个的府城,戒备严密,知府专门挑选了一处豪宅,作为太子殿下歇息的地方,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进入重庆府城的时候,苏天成特别注意了,他对重庆还是有些熟悉的,不过眼前的重庆府城,实在寒酸,道路高低不平,看不见什么特别豪华的住宅,大都是低矮的房屋,府城内的百姓,也是无精打采的。

所谓的天府之国,也不过是文人吹嘘的结果啊。

宅院面积很大,一共有五进,太子的住处在第四进,随性的姚明恭、方逢年和姚勇等人,分别住在第三进和第五进,苏天成的在第二进,这里也成为了江宁营的指挥中心。

重庆卫指挥使早就等候在外面了。

苏天成不需要操心大军驻扎的事情,他主要关心的是当地的情报,虽说暗线提供了无数的情报,可都是纸面上的东西,自己还是需要关心实际情况。

重庆卫指挥使提供的情报,苏天成不是很满意。还没有暗线提供的情报详细,看来重庆卫的军士,没有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斗之中。

大致的情况,苏天成已经很熟悉了,有了暗线的情报,还有鹿善继大人的信函。对流寇的情况,都做出来了说明,但战斗不是儿戏,必须了解最为详细的情况,这一次的任务也不同了,需要彻底剿灭流寇。

“大人,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秦良玉前来拜见。”

“哦,是秦老将军啊,快请。快请,等等,我亲自出去迎接。”

刚刚到重庆府两天,秦良玉就来了,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秦良玉是著名的将军,而且是大明朝唯一的女将军,出生于1574年。已经六十四岁了,秦良玉战功赫赫。曾经北上勤王,抗击后金的攻击,秦良玉最大的功劳,也是这次的勤王。

崇祯二年的时候,后金鞑子绕道喜峰口,直逼北京城下。崇祯下令各地兵马进京勤王,秦良玉拿出家资,率领白杆军北上勤王,当时北上的大军十余万,都驻扎在蓟州一带。但都畏惧后金满洲八旗的骁勇,不敢应战,唯有秦良玉率领军队,奋勇出击,配合其余军队,相继收复了永平、遵化等城池,解除了后金对京城的威胁,崇祯专门接见了秦良玉,感慨万千,为秦良玉赋诗四首,表彰她的功绩。

秦良玉是凭着战功被册封为将军的。

秦良玉领导的军队,被称之为白杆军,这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部队,因为所持的白杆枪,被称之为白杆军,白杆枪是秦良玉发明的,用优质的白蜡树做成长杆,不需要染色,上面配带刃的钩,下面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可以作为锤击的武器,必要的时候,数十杆长矛钩环相连,可以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甚至可以攀越悬崖峭壁,非常适合在山地作战。

白杆军也是赫赫有名的,不过与江宁营比较起来,差距还是有些大的。

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军,一共有三万人左右,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尽管早有准备,走到门口,看见站在外面的秦良玉,苏天成还是吃了一惊。

秦良玉的个子很高,穿着金黄色的铠甲,全副武装,特别是手里的一杆白杆枪,特别的引人注目。

秦良玉的脸上没有笑容,似乎隐隐的有怒气,本来就是国字脸,严肃起来,气势更是不一般,不管怎么说,秦良玉都是女人,而且是有着赫赫战功、年纪很大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是有着充足自信的,相信自身的威严是不能够侵犯的。

“秦将军来访,本官不胜荣幸,请进来说话。”

看见苏天成出来了,秦良玉抱拳行礼,这是标准的军中之礼,苏天成总督五省军务,是秦良玉的顶头上司,要说秦良玉这样的态度,应该是失礼的。

苏天成不会在乎,他早就从暗线的情报里面得知,白杆军在剿灭流寇的过程中,损失较为惨重,秦良玉一直都是耿耿于怀。

进入房间,秦良玉站着不肯坐下。

苏天成有些好笑了,这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到底还是有差异的,秦良玉的喜怒哀乐,全部都表现在脸上了,要是换做其他人,肯定是要寒暄一番,做出来亲热态度的。

“秦将军请坐吧,本官这里还是有椅子的。”

“大人面前,末将不敢入座,有几个问题,斗胆问问大人。”

“好啊,看来本官要是能够回答秦将军提出来的问题,秦将军就可以坐下了。”

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倒是秦良玉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威名,她早就听说了,在她的印象里面,苏天成一定是彪悍的大汉,走路都是虎虎生风的,想不到看上去竟然如此的斯文,典型的读书人啊,真不知道这个文静的读书人,怎么能够训练出来骁勇的江宁营。

“末将是粗人,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大人是读书人,不要计较。”

“秦将军,战场上不需要读书人,读书人可以治理国家,可以指挥军队作战,但唯独难以上战场厮杀,本官既然到四川来剿灭流寇,那就不是什么读书人,秦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了,不需要客气,本官若是这点气度都没有,就不用到四川来了。”

秦良玉是土司、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的妻子,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因为开矿的事情,得罪了太监邱乘云,被投入牢狱,迫害致死,秦良玉继承了土司和石柱宣抚使的职位,秦良玉的两个哥哥秦帮屏和秦民屏,在辽东战场和抗击流寇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