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有机会,你是不是帮忙说说。”

苏天成的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他不反对为家里做事情,前提是家里人也知道关心他,可惜的是,这种亲情,不是相对的,在孝道至高的明朝,他没有改变家庭状况的想法,也不愿意花费这样的气力,既然王氏对自己不在乎,那就互不干涉。

苏化文对自己表示出来了关心,他还是有些心动的,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想不到这么快,苏化文就提出来了要求,至少也要等几天,说到这样的话语吧。

“父亲,这件事情,孩儿记下来了,有机会的时候,再说吧,孩儿远在江宁县做事情,和朝廷里面的官员,不是很熟悉,说话不一定有用的。”

“坤元,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天浩毕竟是你的大哥,打虎还需亲兄弟啊。”

“父亲,不说这些事情了,孩儿婚礼的事情,让父亲操劳了,孩儿打算完婚之后,带着朱审馨到江宁县去的。”

“坤元啊,这件事情,我正想着和你谈谈的,朱审馨还是留在平阳府好啊,毕竟这里是你的家,若是跟着到江宁县去了,大家会怎么看啊。”

苏天成摇了摇头,态度很是坚决。

“父亲,这件事情,不用多说了,朱审馨跟着孩儿到江宁县去。”

“坤元,你总是要为家里考虑一下啊。”

“孩儿已经为家里考虑了,不然,就直接到太原府,将朱审馨接到江宁县去,孩儿已经说过了,平阳府城的财产,包括太原府城的财产,孩儿都不要的,包括这次举办婚礼的开销,孩儿都是自己承担的,这次带回来了不少的银子,足够开销了,孩儿知道父亲为难,不会提出来什么过分的要求的。”

苏化文语结了,说不出话来,为了苏天成这次的大婚,王氏的确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认为嫡出子女和庶出的子女,婚礼的档次肯定是不同的,开销也是不同的,言下之意,苏天成尽管迎娶的是晋王的妹妹,但也要按照苏家的规矩来。

为了这件事情,苏天浩都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认为母亲王氏的做法有问题,可惜王氏还是坚持自身的想法,以至于苏天成回到了平阳府城,她竟然装病,没有出面。

从苏天成说话的语气来看,可能知道了这件事情。

“父亲,没有其他的事情,孩儿准备去歇息了,明日就带着众人,到太原府城去,接回来朱审馨,大婚之后,孩儿很快就离开平阳府城了。”

东边的院子,依旧住着苏化文和王氏等人。

这次苏天成回来,安排在了西院,没有在东院。

西院重新收拾了一番,房屋都重新装饰了,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看着苏天成的背影,苏化文说不出来话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很失败,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王氏说了算,可惜在苏天成的事情上面,王氏不能够做主了。

看着熟悉的府邸,苏天成忽然觉得很是陌生了,这里是自己长大的地方,穿越之后,在这个府邸里面,也生活了好长的时间,可惜的是,这里面,已经没有了亲情,引面而来的,只有冷漠,就说自己迎娶县主朱审馨,居然是在西院,父亲没有想着腾出来东院,当然,这可能是王氏的意思。

看了看身边的王大治,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大治,通知江宁营所有弟兄,今夜在客栈住宿,明日一大早,我们到太原府去。”

第二百二十八章  信守诺言

苏天成刚刚准备歇息的时候,王大治来禀报,说是外面有人来拜访了。

他没有在意,回到家乡来了,有人来拜访是正常的,这个年代,有人来拜访,不是说非要认识你的,有些读书人,可以自我引见,反正大明朝都是读书人把持的。读书人本身所具有的优越心理,也使得这方面的结交,是不少的。

“苏大人,别来无恙啊,在下曾经想着,到江宁县去看看的,想不到苏大人回来大婚了。”

“哎呦,原来是孙大人啊,快请坐,请坐。”

孙传庭来拜访,确实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

一年之前,他见到了孙传庭,两人当时就约定了,一年之后,孙传庭到江宁县去看看的,想不到孙传庭记得这么的清楚,看来孙传庭能够成为大明朝少有的悍将,也是有原因的。

“早就想着到江宁县去看看了,苏大人剿灭了紫金梁,以不足五千将士,迎战对方一万多流寇,能够生擒紫金梁,在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孙大人不要这么说,只是侥幸而已,这次回到山西来,我还在想着,山西的流寇猖獗,有些甚至就在附近活动,听闻有一部分的流寇,已经进入到北直隶,到了赵州、西山、顺德、真定一带了,看来还是要加大进剿的力度啊。”

“是啊,流寇猖獗,朝廷难以安宁啊,剿灭流寇。需要耗费大批的银两,流寇的破坏性也是很大的。流窜到每一地,都是生灵涂炭,若是长期这样下去,后果难料。”

“依照孙大人的意思,这剿灭流寇,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啊。”

苏天成这样问,是有深意的,孙传庭作为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主要功劳,就是剿灭和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终也是栽倒在农民起义军的手里,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崇祯八年的时候,孙传庭才会复出。最终于崇祯十一年,在潼关兵败身亡。

孙传庭的战术,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也是以剿灭流寇的实力为主的,不主张受降,而且在征战的过程中。还注意了就地发展,不断扩充自身的实力。也是因为这些正确的主张,在剿灭流寇的战役中,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胜利。

可惜生不逢时,朝廷内部的斗争。他与杨嗣昌之间的矛盾,最终结下了恶果。曾经告病辞官,曾经被投入到大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战果,付诸东流,崇祯十一年再次复出,流寇已经成了气候。

“苏大人如此说,在下真的是不好意思啊,想苏大人剿灭紫金梁,已经是名震朝廷了,如何剿灭流寇,了然于胸,在下要是评头论足,岂不是班门弄斧了。”

苏天成有些无奈的摇头,明朝出名的将军,几乎都是文人出身的,孙传庭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学问是不用说的,一般人理解的,军中的将领,都是脾气火爆的,直来直去的,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解,明朝的儒将是很多的。

“孙大人万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孙大人虽然赋闲在家,然我们都是同乡,我想着,适当的时候,向朝廷举荐大人的,山西深受流寇侵扰之害,以至于农民不能够安心生产,如此的局面,是不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

孙传庭的脸红了一下,他已经过了不惑的年纪,足足比苏天成大了一倍的年纪,想想苏天成担任江宁县知县,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看看自己,天启年间,魏忠贤乱政,辞官归故里,转眼这么多年过去,蹉跎了岁月,寸功未立。

“苏大人这么说,在下就不客气了,其实在下是赞成苏大人的战术的,对付流寇,必须剿灭他们的有生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够招抚,以消灭其有生力量为最大的任务,而且剿灭流寇,和恢复生产要同步进行,必须要安抚一方的百姓。”

苏天成微微点头,这样的做法,才能够做到一劳永逸,可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真正能够这么做的文武官员,几乎是没有的,要么就是想着急功近利的,恨不得明天就剿灭了流寇,或者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流寇是迫不得已造反的,只要朝廷施以恩惠,一定是能够剿灭的。

恢复生产,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需要耐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在剿灭流寇之后,怎么来让农民能够吃饱饭,能够不想到造反,比如说河南的那种情况,农民不支持流寇,让流寇没有生存和落脚的地方。

“就说这紫金梁被剿灭,在下就分析过了,苏大人曾经在河南赈灾,传播了朝廷的声誉,农民感恩朝廷,想到的是稳定,不愿意造反,紫金梁离开山西,进入河南,得不到支持,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进入湖广,想着取道湖广,进入四川,这样的情况下,人心不稳,必然是惶惶然的,大人抓住了机会,一举剿灭了紫金梁,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紫金梁是流寇三十六营的召集人,带领一万多人吗,在庐州府的英山县,被大人全歼了,这件事情,在山西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流寇都有些惊慌失措了,加之朝廷加大了征剿的力度,大部分的流寇,都流窜到北直隶一带去了。”

“不过,山西境内,还是不安定,在下就知道,还有好几股的流寇,活动在汾州、沁州、潞安府、泽州、平阳府一带,四处流窜,居无定所,朝廷的军队,不好剿灭。”

“对付这些流寇,在下以为,要统一指挥权,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被流寇牵着鼻子走,朝廷军队,驻扎在固定的地方,一步步压缩流寇活动的空间,最终令他们无路可走。”

孙传庭提出来的战术,是传统的思想,也是正规军作战的思想,寻求和流寇的正面对决,最大限度的杀伤流寇的有生力量,压缩流寇的活动空间,令流寇不得安宁,疲于奔命,最终被打垮和拖垮。

这种战术,不能说不正确,但在明朝末年,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各地的督抚,想法不一样,只要自己的境内,没有流寇的骚扰,就不会去关心其他的地方,同时,统一军队的指挥权,更是大忌,不仅仅朝廷不放心,恐怕朱由检都会嘀咕的,如果军队的指挥者多了,大家的意见,更是难以统一。

其实,崇祯十年,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灭流寇的计划,就是基于统一指挥权,各地都要参与到剿灭流寇的作战计划中间,这种统一指挥权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如果做到了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流寇是难以发展壮大的。

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量的消耗了白银,朝廷是难以长时间支撑下去的,但不坚持下去,放松了,最终流寇反弹起来,危害更大。

苏天成不赞成这样的作战方式。

实际上,他要求江宁营将士刻苦训练,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要锻炼出来一支无敌之师,不仅能够和流寇、后金八旗面对面作战,而且能够长途奔袭,你流寇不是能够跑吗,我比你跑的更快,一旦咬住你了,你没有地方藏身,就是跑到天上去,我也要追到你,将你拉下来。崇祯十年,李自成在潼关战役中惨败,带着十七人,躲进了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可惜朝廷军队没有再接再厉,留下了最大的隐患,导致后来的京城失守,明朝灭亡。

或许是看见苏天成没有说话,孙传庭神情有些严肃,更显得专注。

“孙大人的战术,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目前的条件下,还是寻求各个突破,朝廷困难很大,多方的调动兵力,有着不小的难度,耗费的银两,也是天文数字,若是能够训练出来一支军队,可以和流寇正面作战,也能够追剿四处逃散的流寇,是较好的选择,这样的一支军队,消耗方面,相对少一些的。”

“在下明白了,江宁营应该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吧。”

“不敢这么说,江宁营正在建设之中,上次剿灭紫金梁带领的流寇,是发动的突然袭击,并非说江宁营就是无敌于天下了,流寇的主力尚在,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再说了,江宁营主要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