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大夫两次行拜礼接受。上介下堂拜谢,大夫下堂辞谢。上介登堂,为送上束锦两次行拜礼。摈者出门问何事,众介请求私人拜见卿,拜见的礼物同拜见国君的礼物相同,由门的右边进入,放下玉锦,都两次行拜礼。大夫辞谢,众介按与进来时相反的顺序出门。摈者拿着众介之长的玉锦出门,依礼请求接受,主宾代为辞谢。大夫回拜两次。摈者拿着众介之长的玉锦站立在门中,转达大夫的拜谢。士介都避开,家臣在中庭接受摈者手中的玉锦。士三人坐下拿众介的玉锦跟随他。摈者出门问何事。主宾出来,大夫在大门外送主宾,两次行拜礼,主宾不回头。摈者退回。大夫拜谢他屈尊帮助自己。
主国的下大夫曾经出使到过行聘国的,来行聘的人拿着礼物到下大夫那里,上介穿着朝服,三介,拜访下大夫,下大夫如同卿接受礼物的礼仪。来聘的人请求私人见面,如同主宾同卿私人见面的礼仪。
如果主国大夫因故不能见面,主国国君让大夫各按自己的爵位相同的人代为接受,如同主人接受礼物的礼仪。代替的人不行拜礼。
拜访卿的当晚,主国国君夫人派下大夫穿韦弁服来行馈赠礼仪。堂上的笾豆有六个,摆放在室门的东边,以西为上位,两两并列,向东摆放。酒壶摆放在堂上东墙下,以北为上位,两两并列,向南摆放,稻米酒,黍米酒,高粱酒,三酒清、白各一壶。下大夫献上束帛,转达夫人的命令。主宾如同接受饪腥的礼仪。在堂上陈列四匹马和束锦。上介是四豆、四笾、四壶,接受这些如同主宾的礼仪。堂上陈列两匹马和束锦。第二天,主宾到朝行拜谢礼。
大夫馈赠给主宾活的牛、羊、豕各一具,米八筐。主宾迎出,两次行拜礼,大夫的贵臣牵着牛送给主宾,主宾再拜稽首接受。大夫的贵臣退下,主宾两次行拜礼送行。上介也是如此。众介都是羊豕各一具,米六筐,都是士牵着羊送上。
主国国君对主宾行一次食礼,两次飨礼。燕礼用熟禽,开始献的没有定数。主宾和随介第二天到朝行拜礼。对上介行一食礼,一飨礼。如果国君不亲自献食,就派大夫各按自己的爵位,穿朝服献上食礼的酬谢礼物,如同送上饪腥的礼仪。没有傧。进献飨礼的酬谢礼物也是如此。
主国的大夫对主宾行一次食礼,一次飨礼。对上介或者一次食礼或者一次飨礼。如果不能亲自行飨礼,那么国君就让大夫献上酬谢的礼物,献上食礼的宥助的礼物。
主国国君派卿穿皮弁服到(宾住的)馆舍还玉圭。主宾穿皮弁服,加穿袭衣,在外门外迎接,不行拜礼,引导大夫进门。大夫由西阶登堂,从西楹柱西边绕过往东到堂中,主宾在碑的北面听取主国国君的命令,由西阶登堂,从大夫的左边过来,面朝南接受圭玉,退后背向右房站立。大夫下到中庭。主宾由碑的北面下堂,面朝东,在东阶的东边把圭玉交给上介。上介出去问有何事,主宾迎接。大夫送还璋玉,如同初进时一样。主宾露出褐衣,迎接。大夫把一束纺丝送给主宾,行聘礼用的璧、束帛、四张鹿皮,都按送还玉圭的礼仪送还。大夫出门,主宾送行,不行拜礼。
主国国君到馆舍拜见主宾,主宾避开,上介代主宾听取国君的命令。
向行聘国的国君行聘问进献礼,向国君夫人行聘问进献礼,拜访卿大夫,送主宾回国,国君都两次行拜礼。国君退下,主宾跟从,在朝门外请命。国君辞谢,主宾退回。
主宾返回前在朝门外为国君赠送的四只禽鸟三次行拜礼。主国侍奉宾客的人听凭他行礼。然后启程,在主国的近郊住宿。主国国君派卿赠送束帛如同相见时送的礼物。主宾在住处的门外接受,如同接受慰劳时的礼仪。没有傧。主国国君派下大夫馈赠上介、也是如此。派士馈赠众介,如同他们相见时的礼物。大夫亲自馈赠,如同他拜访时的礼物,没有傧。馈赠上介也是如此。派人馈赠众介,如同他拜访时的礼物。主国的士送他们到达国境。
使者回国到近郊,请郊人报告国君请求回命。穿上朝服,在车上插上旃旗,行禳祭后进入国都。然后入朝,把礼物陈列在朝堂,以西为上。主宾(使者)的所聘国国君赠送的礼物,卿大夫赠送的礼物都陈列,上介是所聘国国君赠送的礼物陈列,其他介都不陈列。束帛各自放在他们的庭实上,兽皮在左边。国君面向南。卿让使者进入,使者拿着圭玉垂着丝垫,面朝北,上介拿着璋,丝垫折着,站在使者的左边。回复使命说:“按国君的命令向某国国君行聘礼,某国国君在他的某宫里接受礼物,某国国君两次行拜礼,把礼物进献给某国国君,某国国君两次行拜礼。”冢宰从国君左边接过圭玉。接过上介的璋,转达被行聘国国君的命令也是如此。主宾拿着被行聘国国君在近郊馈赠的礼物报告说:“某国国君让某子馈赠。”交给冢宰,拿着放有璧玉的束帛,报告也是如此。拿着被聘国国君初次赠给主宾的礼物,把赐予礼物的过程全部报告。国君说:“好,你不是善于出使四方吗?”使者把礼物交给上介,上介再拜稽首。国君回两次行拜礼。卿大夫赠予的礼物不报告。国君慰劳使者,使者再拜稽首。国君回两次拜礼。如果被聘国有进献之物,就说:“某国国君的馈赐,国君接受他的馈赐吗?”上介空手向国君报告被聘国国君的赐予,如同上宾的礼仪。国君慰劳他,再拜稽首。国君回拜。慰劳上介也是如此。国君命冢宰赐予使者礼物,使者再拜稽首。赐予介,介都再拜稽首。然后退出。皆都送使者到他的门外,然后退回,拱手行礼辞别使者,使者拜谢他们屈尊佐助自己。
使者把礼物放在大门外,然后到祢庙,在室中摆设筵几,进献干肉、肉酱,陈放酒觞。在东阶上设席,进献干肉、肉酱,室老二献,士三献,主人(使者)自酢。一人举起酒爵,献给随从的人,酬谢随行的人都要谢遍,于是出庙门。上介到他的家庙也是如此。
行聘礼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已经进入国境,就继续前行。不举行郊劳,不摆设筵、几,不用醴酒招待主宾。主人丧事结束,对主宾行归礼,主宾只接受杀了的和活的牛羊豕。不赠送纺丝素绢,不送束帛、鹿皮。
使者返国住宿郊外不赠送礼物。遇上国君的夫人、世子去世,国君不接受礼物,派大夫在庙中接受礼物,其他和遇上国君去世相同。遇上主国国君去世,国君夫人去世、世子去世,就命大夫代主人穿素色长衣,戴练冠接受。
行聘国国君如果在使者出发后去世,进入被聘国国境就继续进行下去。行聘国报丧的人没有到,就在巷门哭泣,在馆舍穿丧服。接受礼物,不接受飨礼、食礼。报丧的人到后,就穿丧服出去。只接受米谷之类的食物。使者归国,拿着圭玉在殡宫复命,从西阶登阶,不登堂。世子就其哭泣的位置,不哭。使者及介一一复命如同平时聘问回来。复命后,子、臣都哭。使者和介稍进灵枢,面朝北哭。出殡宫门,露出左臂,束起头发,从门的右边进入,站在东阶下自己的位置上如同奔丧的礼仪。
如果主宾(奉命行聘)遇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就在馆舍中哭泣,在居住处穿丧服,不参加飨礼、食礼。在归国时,让众介在前,自己穿丧服跟随着。
主宾进入被聘国国境后去世,聘问之事继续进行。主国国君为他提供丧敛、殡仪之物。上介代行主宾的使命。主国国君来吊丧,上介充当主人。主国国君馈赠的祭奠、送葬的器物必合奠赠诸事之用。上介接受主国用主宾的礼仪待己,没有辞谢。不参加飨礼、食礼。回国后,上介回复聘问使命,主宾的灵枢停在大门外。上介回报完聘问使命,出大门,上介送主宾的灵柩到主宾家。国君亲自吊丧,殡事结束。如果是大夫介去世,也是如此。如果是士介去世,为他提供棺木入敛,国君不吊。如果主宾没有转达国君的命令就去世了,就用棺木收敛,抬到朝门外,上介转达国君的命令。如果介去世,回国回复使命,只有上介的灵柩抬到朝门外。如果介去世,即使是士介,主宾回复完使命,跟随灵柩到介家,殡事结束,然后回自己家。
小聘叫作“问”。不进献加上璧玉的束帛。向主国大臣进献束锦和马,不向国君的夫人进献。主国国君不在庙中摆设筵几,不用酒招待主宾。私人见面不登堂。不到近郊慰劳主宾。主国对待主宾的礼仪,如同大聘时对待上介的礼仪,士三人做为介。
[记]长时间没有盟会之类的事,就派使者聘问。如果有灾患,就急速聘问。用束帛放上书简转达国君的命令,百字以上就写在简策上,不到百字就写在一个板上。主国国君派内史和主宾在庙门外宣读。主宾将回国,主国国君派大夫用主宾的束帛到馆舍复命。第二天,主国国君到馆舍看望主宾。
已经接受出使的任命,出来去见冢宰,问出使几个月的费用。使者已经接受出使的任命,在陈列礼物和出发的那天,上朝站立的位置相同。出发开始,祭路神,把酒和干肉放在神位前,然后在神位旁饮酒。
所用来朝见天子的圭玉和彩色缫都是九寸长,上部左右各削寸半,厚半寸,宽三寸。缫是红、白、青三种颜色相间成为六等,拜见诸侯,是红、绿二种颜色相间的缫,长八寸。朝见天子和拜见诸侯的缫玉都用上红下黑的帛做垫,系玉和垫子的带子是五色的丝带,长一尺。拜见大夫的礼物放在近郊。分行陈列,等使者到来,又把鹿皮和马交给使者。
聘问的言词没有定则,但要谦逊而和悦。言词多就策祝,言词少则不能表达意思,言词如果足以表达意思,意思就达到了极至。主宾说:“不合乎礼,不敢。”主人回答:“不合乎礼,不敢。”
卿在大夫的家庙中住宿,大夫在士的家庙中住宿,士在工商的家庙中住宿。掌管客馆的人为使者和士介三天准备一次洗发的水,五天准备一次洗澡的水。
便宴不用送上束帛转达国君的命令,主宾不行拜礼。沐浴后吃准备好的便宴。
卿,由大夫迎候,接待;大夫,由士迎候接待;士,都有迎候接待的人。主宾到馆舍,主国国君派来迎候接待的人就把国君命令自己迎待的命令告诉主宾。又拿着礼物拜见主宾。主宾已经把聘问的公事办完,拿着礼物回报迎待的人。
凡是圭、璋、壁、琮,只要是自己国家的国宝,就可以用作聘问的礼物。
掌管设置顺序位子的宗人为主宾设置顺序位子。顺序位子用帷布做成,主宾的顺序位子在主国国君顺序位子稍后的地方。
上介拿着圭,如同拿着重物,(慎重地)交给主宾。主宾进入朝门,仪容庄严。登堂时托举圭的手与胸平衡。将要把圭交给主国国君时审慎前行。交给国君时如同与人争接拿取,恭敬献上如同国君送时。国君转身把圭玉交给太宰,然后主宾退下。走下台阶,呼出一口长气,神态怡然。再三抬脚安定心神,然后快走,到达大门,神态正常。拿着圭玉,进入庙门,恭敬谨慎地捧着圭玉,如同怕失落它。到进献时,呼出一口长气,神态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