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史百将传,猛将传,叛将传 作者:more-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你不薄。现在众心已变,将要殃及我了,怎么办?”提着刀说:“我要为国家杀了你这个叛贼,然后取你的心以谢三军!”怀恩慌忙逃走,仓促率领300骑兵逃往灵武。二月十日,郭子仪抵达汾州,剩下的朔方军全都来归附。群臣闻讯向李豫道贺,李豫并不高兴,说:“我的诚意不能使人相信,致使功臣生变,深感惭愧,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命令用辇车将怀恩之母接到长安,优礼相待,后来其母寿终正寝。李豫又下诏拜怀恩太保兼中书令、大宁郡王,罢免了他其余的官职,招他入朝,怀恩仍不从命。
  764年八月,仆固怀恩靠哄骗和利诱,招引回纥、吐蕃联军10万人进扰唐边,郭子仪前往抵御。九月,郭子仪闻吐蕃军进逼邠州,即派长子、朔方兵马使郭晞率军万人前去救援。仆固怀恩前军进至宜禄,被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击败。十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军进逼奉天,郭子仪严阵以待,回纥、吐蕃军见无机可乘,遂不战而退。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再次引诱回纥、吐蕃、党项、吐谷浑、奴剌等部联军号称30万,命吐蕃军从北道进攻奉天,党项军从东道进攻同州,吐谷浑、奴刺从西道进攻盩厔,回纥军跟随吐蕃军,仆固怀恩的部众又紧随其后。仆固怀恩在进军途中突然身染急病,只好退兵,初八,行至鸣沙时病死。郭子仪得知剩下的蕃军内部不和,于是单骑入回纥游说,利用他崇高的威望成功劝说回纥与唐言和盟誓,并且转而攻击吐蕃军,获胜。仆固怀恩死后,大将张诏代领其众,被别将徐璜玉所杀;徐璜玉又被范志诚所杀,怀恩部下随后也相继归降唐廷,持续三年的仆固怀恩叛乱终于被平息下来。李豫一直没有在诏书中称仆固怀恩“谋反”,得知他的死讯后恻然道:“怀恩没有谋反,只不过被左右之人所误罢了。”赦免了仆固怀恩所有有功于国家的旧将。十月二十四日,仆固怀恩的侄子仆固名臣率1000骑归顺,和其他仆固怀恩的部将一样获得赦免。769年,李豫还册封怀恩幼女为崇徽公主,出嫁回纥和亲。
  仆固怀恩是当时的虎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他家族中战死沙场者有46人之多。他自己每战都奋勇拼杀,女儿也为国家远嫁回纥和亲。他擅长指挥骑兵的本领和回纥精骑是一个完美结合,在战争中后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令叛军闻风丧胆。他的赫赫战功在中兴诸将中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而已。后来反叛,三年中两次引蕃兵大规模进犯,又对国家和百姓犯下了大罪。他的反叛虽有别人诬陷的因素,可是他自己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也确实有许多可以指摘之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用来形容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八篇、藩镇群雄中的骏马:田承嗣
   
 
  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廷已经精疲力竭,加上屡屡进犯的吐蕃已经成为一个大威胁,所以史朝义自杀后唐廷并没有追究其他的安史旧部,反而就地委任他们为节度使。这些从前的叛将和唐廷在平叛过程中任命的节度使治下领地,即所谓“藩镇”,大的有十余州之地,小的也有三四州。节度使们强迫辖区内所有壮丁从军,仅留老弱耕作,所以一般都能拥兵数万,自己任命文官武将,不缴纳贡赋,俨然独立王国。还结为婚姻,互相表里。节度使的官位一般世袭,兵变使得政权易手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但是基本没有遵奉唐廷号令改任的。
  对于这些情况,实力已被大大削弱的唐廷根本无力制止,相反,唐廷在各方面还经常要仰这些藩镇的鼻息。唐廷首先在经济上就非常依赖藩镇,唐德宗李适时,长安经济极感困难,极度依赖漕运,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大力支持了他。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一斗米价格涨到500钱(对比全盛的开元天宝年间,天宝五年,即746年,关中米价仅仅13钱一斗);韩滉的米后,价格下降了五分之四。786年,关中仓廪用尽,唐廷无法为禁军发粮饷,禁军几乎发生兵变。李适正不知所措时,韩滉运米三万斛到达陕州。李适闻讯,喜悦异常,一溜小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到达陕州,我们父子二人得生了!”禁军将士得知后都高呼万岁,危机方才解除。在这种财政状况下,唐廷自然无力组织起一支强大的中央军,所以军事上,也经常要依靠这些藩镇来保卫京师。各地藩镇的林立,严重影响了唐朝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统一,大大削弱了朝廷集权,这种情况到唐宪宗李纯时才有了一定改善,但直到唐灭亡时都没能彻底解决。本文的主角,就是藩镇割据的始作俑者之一:田承嗣。
  田承嗣(705~779),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祖父田璟,为郑州司马。父田守义,官至安东副都护,以豪侠闻名。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他治军严整,在任兵马使时,安禄山曾在一个大雪天巡视各军营,刚走进田承嗣军营,营内寂静无声,若无一人。但进入营内检阅士籍,又无一人不在营内。因此深受安禄山器重。
  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于范阳反叛,率15万大军南下,田承嗣为其主将之一。叛军连破蒿城,陷灵昌,下荥阳,势如破竹。在攻占荥阳郡后,安禄山命田承嗣与安忠志、张孝忠三人为前锋,向唐东都洛阳挺进。田承嗣骁勇善战,在洛阳东郊一战,把唐名将封常清新召募的数万唐军打得落花流水,攻占了洛阳。756年正月,安禄山于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然后分兵四处攻略。唐将鲁炅坚守南阳,叛将武令珣久攻不下。757年五月,田承嗣奉命率军攻支援。南阳城已被叛军围困数月,城中兵粮奇缺,一只老鼠即卖400钱,饿死病死不计其数。田承嗣乘其危难之际,一举而攻破南阳。鲁炅突围而出,退守襄阳,田承嗣追击两天,见襄阳难攻,于是回军。接着,他又率军东进,将来瑱围困于颍川。由于来瑱善抚士卒,田承嗣久攻不下。
  十月,唐军大力反击,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安庆绪只率300从骑,狼狈逃往邺城(河南南阳),形势急转直下。田承嗣马上见风转舵,遣使者向郭子仪请降,但在还没有得到回复时却又变卦,撤离颍川,与守南阳的武令珣合军,共有数万人,北上驰援邺城。758年十月,唐将郭子仪率兵包围了卫州(河南汲县),安庆绪兵分三路救援,崔乾祐率上军,田承嗣率下军,安庆绪率中军,直奔卫州,都被郭子仪击败,被迫退守邺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军20多万,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759年二月,史思明自范阳率13万大军南下,救援安庆绪。三月,在安阳河北交战。唐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没有统帅统一指挥,难以协同作战,结果一溃千里,各节度使都逃还本镇。叛军转危为安,声势复振。史思明杀安庆绪,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田承嗣等人都转投到史思明部下。史思明在取得叛军控制权后率兵返回范阳,九月,史思明再次从范阳率军南下,兵分四路,向唐军发起了强大攻势。田承嗣担任前锋,再次攻下洛阳,受授魏州刺史。760年十一月,史思明派田承嗣攻略淮西,他攻占了睢阳,又受封睢阳节度使。762年十月,回纥再次出兵支援唐军,唐军再次对叛军发动反攻,很快收复了洛阳。史朝义节节败退,逃至卫州。十一月,田承嗣从睢阳率军4万来援。唐将仆固瑒击败史朝义,叛军退至漳水。田承嗣见无船渡河,遂请环车为营,让妇女坐在车内,辎重陈列于车旁,并埋伏了兵士以待唐军。唐军追至漳水,与叛军交战,田承嗣诈败退走,官军争抢财宝,队伍大乱,叛军回头冲杀,伏兵也乘机杀去,唐军措手不及,败退了数十里。史朝义退守莫州,唐军也很快追至城下,多次出战,皆被唐军所败。
  763年正月,田承嗣见唐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叛军大势已去,又知道史朝义不肯投降,便欺骗他说:“不如您自己率领精锐回幽州,请李怀仙率兵5万回来救援,里应外合,必可获胜。臣在这里坚守,仆固瑒再强,也无法很快攻下。”史朝义信以为真,依从了田承嗣的建议,感动地握住他的手,以自己的存亡相托,田承嗣也顿首流泪,表示奉命。可是当史朝义前脚刚刚突围出城,他后脚马上召集诸将,声言过去曾对人民犯下大罪,现在非常后悔,不如痛改前非,阵前起义,肯定可以转危为安。将士们一致赞同,遂将史朝义老母及其妻子执送仆固瑒营中,向唐军投降。并多用金帛离间仆固瑒将领。仆固瑒本不愿接受他的投降,因担心部下发生不测之乱,遂约定日期受降。田承嗣怕不能保全自身,便诈称有病不出。仆固瑒想驰入城内擒捉他,他又在身旁排列着许多刀斧手,无从下手。最后他又以重金行贿,仆固瑒才算罢休。叛乱被平定后,田承嗣与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李怀仙、薛嵩等前往唐主将、时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仆固怀恩营内谢罪,表示愿执鞭随蹬,以效犬马之劳。仆固怀恩怕平叛结束自己失去作用而不受重视,于是请求朝廷将河北之地封给他们四个,准备暗自联结他们作为外援。田承嗣等人受了招安,摇身一变,又稳稳当起朝廷命官来了。
  唐廷由于无力在征讨这些藩镇,又怕他们再生事端,于是对他们实行了笼络政策,屡屡加官晋爵。田承嗣从763年闰正月受封莫州刺史起,到773年九月为止,十年间,历任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雁门郡王。唐代宗李豫甚至还将其女永乐公主下嫁给田承嗣之子田华,以示恩宠,欲结其心。但田承嗣本性凶顽、反复无常,皇帝的恩宠,只能使他志满而骄,更加肆意妄为。他征收重税,修缮城池、兵甲,强征所有壮丁从军,留下老弱耕作,数年之间拥兵十万之众,还专擅辖地内政治、经济、财政,官吏全部由自己任命,户口不向朝廷通报,而且从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使得魏博镇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他虽表面上自称藩臣,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他还召募军中骠悍的子弟置于部下,作为自己的侍卫,号称牙军。平日对他们骄宠异常,供给丰厚。牙兵“父子世袭,姻党盘互,骄悍不顾法令”。当时有句谚语说:“长安天子,魏府牙军。”这支强悍的牙军,成为田承嗣割据称雄的马前卒。田承嗣还同任河北各藩镇节度使的安、史旧将胶固朋比,与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原名张忠志)、相卫节度使薛嵩、卢龙节度使李怀仙等“结为婚姻,互相表里”;同时还招降纳叛,网罗安、史余党,各人都拥劲卒数万,自治的程度基本上一样。
  773年九月,田承嗣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自己管内分别为安禄山、史思明父子立祠堂,并尊称为“四圣”。安史之乱,祸国殃民,早已为天下切齿痛恨,但田承嗣却明目张胆地为旧主扬幡招魂,还尊为“圣人”,足见其狼子野心不死。对于这一严重事件,唐代宗李豫并没有大张挞伐,只是让内侍孙知古因出使魏博时,劝他毁掉。之后还应其所请,于十月加田承嗣同平章事,以示褒奖。田承嗣在看出朝廷的虚弱后,他的分裂割据活动开始越演越烈了。
  相卫(昭义镇)节度使薛嵩死,朝廷以其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