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个女人和这一个男人,都是罗马这个饭店的顾客。他们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但在这样的一个时分,一个地点,他们开始对话,关于罗马的对话。罗马是一个大话题,的确很大。而杜拉斯让她的男女主人公,从面前的罗马——即,从今天的罗马圣殿、民用建筑、公共浴室、竞技场、雕塑中逃出来。然后,这一对男女,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在古罗马发生的爱情故事。
  女人坐在罗马一家饭店的一把扶手椅上,而不是别处的扶手椅上。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已经消失了的,但仍然可以看见的东西,它们是久远的空气,里面有那个时候的一切。她看见它们不是用眼睛,是用别什么。是用皮肤吗?是用头发吗?是用呼吸吗?还是用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着一种看得见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的物质。只是人类,至今还没有认识到和给它们命名。而小说里的女人与男人都看到了,他们有了想对话的不约而同,有了对于遥远爱情的一致回望,也有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他们面对面地坐着,目光停顿在对方身上,却穿透了罗马——怎么说呢?怎么能不去说呢?
  离开了书中记载的罗马历史与思想,女人跟男人说她小时候经过的一片平原。现在那里仍旧是一片平原——那里产生过一种文明,它应该还在那里,被埋在平原下边——可爱情却没有被埋住。爱情,随着植物滋生,荒芜;再滋生,再荒芜,越来越无边,一直延伸到每一个人心里。这种爱情中的女人,应该是谁呢?她可以是任何一个女人,也可以是萨马里亚女王。
  萨马里亚战争中,罗马帝国战胜了沙漠中的萨马里亚王国。罗马人杀死了成百上千的萨马里亚人,然而,罗马人没有杀死女王。罗马首领,不知怎么处置眼前这一个年轻美貌的女王,他把她带回了罗马。他并没有认真去想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没有对于爱情的发现。许多天过去了,一直到他决定第二天早上,要将女王送回到她的沙漠中去。那一个夜晚,罗马首领非常痛苦,他流泪了,女王看到了他的眼泪。罗马首领粗暴的对女王说,船很快就到了!女王听不懂罗马话,却听见了眼泪的声音,那是爱情的声音吗?女王也哭了。她哭自己的王国,也哭自己的爱情。她本该死去的,但爱情发生了。
  爱情至今还在那一片平原上飘浮着,落不下来,无法埋藏。也照样无法埋藏,罗马首领与女王之间的谁也听不懂谁的对话。夜晚的声音,呜呜轰轰的,在天边,也在耳畔。千万年都流走了,这样的声音仍旧这样响着,不信你去听——坐在饭店的露天扶手椅上的女人,晚上睡不着觉,她每天夜里能听见这种声音。也许她是无意识的,然而她听到了夜晚爱情的声音,听到了爱情的对话。尽管,爱情的双方谁也听不懂谁的语言,因为爱情不是语言。
  小说中的女人说,“我被罗马击中了。”男人说,“被它的完美?”女人又说,“不,被它的罪恶。”……罗马,就是罪恶!它与征服二字分不开。还有爱情,爱情完好无损,又破碎了,但它仍在那里!在那一片平原上,也在罗马这家饭店的大堂里。这一男一女的对话,一直持续到饭店的灯都熄灭了。男人本想与女人说最后一句话:当他看见她就立即爱上了她。而此刻,她睡着了。我忽然在想,男女之间的对话如果可以进行到底的话,不论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一定都是与爱情有关的。
  沃维尔事件
  我的窗外;刮着冬天的风;而不是夏天的风。冬天的风,号叫着,人们不让它吹进屋里。这种被拒之门外的感觉,与杜拉斯书中的那个村庄沃维尔,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沃维尔…让我感到一种你住进来就别走了的伤感与温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也许是最后一天,一个英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被德军击落。 飞机坠毁在法国卡尔瓦多斯省沃维尔的树林中,飞行员二十岁。 他起飞的时候 已经知道战争就要结束了,他微笑而梦幻般地起飞了。他或许相信 这次执行任务回来,就可以回到自己长大的那个地方了。
  那天夜里,一声巨响惊醒了沃维尔。树林在燃烧,橙色的火光很亮。从断树中流出来的血也很亮。人们朝树林奔去,看见了发生的一切。一架飞机的残骸,一个已死的飞行员。 飞行员被卡在金属与乱树中间, 就那么卡着。 一种焦黑了的留恋, 在四周晨雾一样向海边蔓延。 飞行员在二十岁这个年龄停,留了下来, 成为永恒。
  村子里的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他抱下来。他们轻轻地抱着他,把他葬在了那座美丽的小教堂旁边。 人们给他立了一块浅灰色的花岗岩石碑, 他躺在花岗岩下边, 能听见教堂的钟声和孩子们唱的歌:“ 我永远忘不了你……” 整个村子的人, 都为这个年轻的飞行员哭泣。 他们点着蜡烛,为他祈祷。
  有位老人每年来看飞行员,他也是英国人。老人在飞行员的墓前。一边放上鲜花,一边流泪。他不是飞行员的父亲, 他大约是他的老师 ,或是他父母生前的好友。 是这位英国老人,说出了飞行员的名字 克利夫—— 于是, 这名字被刻在了浅灰色的花岗岩石板上。老人来沃维尔 ,持续了八年。 第九年他没有来, 以后就再也没有来。 克利夫是个孤儿 那位英国老人不来了, 就再没有别人来了。 从此, 在沃维尔, 克利夫完全成了这个村庄的孩子。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 杜拉斯,写下了 “沃维尔事件” 她在写这篇东西的日夜里总想哭。 我发现, 杜拉斯是一个很爱哭的女人。 她流着眼泪, 回想着她所知道的许多死去的人们。 包括在战争中牺牲的哥哥。 她说, 她的哥哥的情况与克利夫不同, 他没有任何坟墓, 他被扔进尸体堆里。 消失在其他尸体之中, 无法区别出来, 没有人知道这个法国男人是谁。 这一点杜拉斯心里非常清楚, 没有人知道, 杜拉斯在法国的乡间别墅里思念着哥哥。 而这里不是战场, 战场在许多地方, 战场是大片的死亡, 绝不是一个人的死亡。杜拉斯渴望区别什么, 其实, 她的这篇东西就是在写一种区别,死与死之间的区别, 还有死后与死后的区别, 特别是死后的。 克利夫能够埋葬在沃维尔。
  “沃维尔”这三个字而感动。 这个字很轻松, 它让人在感受着战争的沉重与残酷的同时,又感受到了一种安宁。 杜拉斯写作的桌子对面有扇窗户, 她抬起头能看见窗外来自西班牙南部的天竺葵, 还有蓝蓝的天空。 克利夫的眼睛, 也像天空那么蓝。 可是哥哥眼睛中的蓝色, 却不能保持到最后, 想保持也保持不住。 因为, 那里不是沃维尔哥哥死在战争期间, 死在许多人中间。 克利夫死在战争的最后一天, 这个, 最后让杜拉斯如此在意。 再过一个夜晚, 或许再过几小时就和平了。 这最后与和平离得真近,也真无情,我在流泪,杜拉斯写道:她不止一次地写道,至今我仍在流泪,她去看那个飞行员了。 去沃维尔,她必须看一眼那片被杀害的树木。
  看一眼那块浅灰色的花岗岩石碑 ,看一眼那个质朴而温柔的村庄。 杜拉斯的朋友伯努瓦, 雅科来她的寓所看她。 他说 ,他想拍一部电影, 杜拉斯给他讲了飞行员的故事。 他被感动了, 开始拍电影 ,拍成了电影的名字与杜拉斯这部作品的名字一样,叫《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9期P30
  不必勉为其难争第一●木 梓
  我近期的头等大事,是致力于打消我3岁半的女儿奋勇争第一的念头。
  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女儿,问她晚饭吃的是什么,她答非所问却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第一名。”黄昏的阳光照在她得意洋洋的小脸上,镀了一层金黄色。
  费了半天劲,我总算闹明白,她的意思是说,她吃得最快,老师夸了她。结果我一路都在给她讲,吃好吃饱最重要,不用第一名,和小朋友们差不多就行。
  我着实担心这种争第一的教育,会从这类一粥一饭的小事上开始影响我的宝贝,渗透进她的价值观,最终影响她一生的幸福指数。
  以做妈妈的对她使用筷子和勺的能力,以及日常吃饭速度的了解,我知道她百分之百没吃够,也肯定吃不好。果然,那天晚上,她很早就缠着我说饿了。
  这个第一,是勉力“争”来的,超越了她的能力范围,代价是对她自己的损害。人生不是竞技体育,不需要“永远争第一”。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现实地说,简直是永远也争不来“第一”———圈子稍稍拓开一点,就又有比你这儿强那儿强的了,哗啦啦一数一大串,谈何“第一”呢?
  主流教育混同了进取心和争强好胜的概念。是的,有进取心的人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但上进和争强好胜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
  上进是纵向的,是个人的、线上的比较。每往前走一点,每有一点长进,都可以让人对自己满意。“自我感觉良好”在汉语体系里永远含着些许贬义,但细想一下,这有什么不好吗?难道非得自我感觉很糟,才是美满的人生?我知道“幸福”的一种定义,就是“对自己满意”,这是一位很有阅历的大姐给出的,让人服气。
  争强好胜,要点在“争胜”上,这决定了横向比较的方式。而“人比人,气死人”,那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这种比较之下,永远都不会快乐。
  我跟谁谁都差不多,凭什么他就如何,我就不能如何?抑郁、焦虑、不满、愤愤不平乃至嫉恨等种种负面情绪均根植于此。
  争强好胜,让人对自己的状态不满,而长期困于对自己的不满意里,往往还导致对别人的不满意,好像别人哄抢了他的机会、他的资源,由此充满被掠夺感,受虐意识强烈。这种情绪恶性蔓延,会不可扼制地迁怒于人,致力于发掘别人的差劲儿、别人的不足,直至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
  主流教育在这两个重要概念上的混淆,是很多不幸人生的开始。
  一个很有智慧的忠告是,如果有一样东西,你踮踮脚尖就够着了,那就去够吧,这叫做努力,叫做进取;如果非要跳起来才能够到,就别费劲了,因为你努力着跳高,还是会落下来的,超出能力了,这叫勉为其难。那些咬牙切齿的攀升,用力过猛的向上,代价是对自己的损害。像我可怜的没吃饱的小女儿。
  摘自《读者》2007年第09期P55
  白天纽约,黑夜巴黎●王文华
  纽约和巴黎,代表了我人生的两个面向。纽约是白天,巴黎是黑夜。纽约是前半生,巴黎是下半场。
  三十五岁之前,我认定纽约是世上最棒的城市。我在加州念研究所,毕业后迫不及待地去纽约工作。一做五年,快乐似神仙。我爱纽约的原因跟很多人一样:她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化的中心。丰富、方便。靠着地铁和出租车,你可以穿越时间,前后各跑数百年。人类最新和最旧、最好和最坏的东西,纽约都看得见。
  所以在纽约时,我把握每分每秒去体会。白天,我在金融机构做事,一天十小时。晚上下了班,去NYU学电影,一坐四小时。在那二十多岁的年纪,忙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