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建道:“上次微臣曾经向大王荐过,子西之子宁和子期之子宽都是出色的人材,国称贤人,可继父职。”
楚惠王向伍封看了一眼,叹道:“只可惜姊夫非楚国之臣,否则寡人必委以国政。眼下便依钟大夫之意,赐子宁为令尹、子宽为司马,领子西、子期原来的邑地。”
子宁和子宽从众臣中走出来,向楚惠王叩头谢恩。
楚惠王又将楚月儿宣上殿来,封为月公主,道:“三闾大夫,月公主是庄王之后,你将月公主补入王族之册,再将白公胜从王族之中逐出。”
那三闾大夫出班领命。
楚月儿退下殿后,楚惠王又道:“钟大夫居危不乱,先助姊夫救寡人出厄,又派人向叶公搬兵,不失臣礼。叶公效力勤王,功劳卓著,均增以万户封邑。大夫管修与白公胜交战,身死于国,封其子为巢大夫,邑巢城;左司马申鸣父子为国而死,封申鸣之子为白大夫,邑白城。”本来白城、巢城都是白公胜的邑地,其地甚广,楚惠王此刻一分为二,赐给了管申二家。
众人各自谢恩后,楚惠王叹了口气,道:“姊夫对寡人有救命之恩,但非我楚臣,不愿领寡人之赏。自今日始,伍氏不再是楚国之仇,日后伍氏之人可在楚境来去自如,各地大小官员以王室亲族待之。”
须知自从伍子胥借吴兵入郢,鞭楚平王之尸后,楚人虽然怜伍氏精忠被害,但大小官员却视伍氏为国之仇人。楚惠王这么说是将楚国王室与伍氏之仇一笔勾销,日后伍封、楚月儿在楚境之内便不怕有人为难了。
伍氏本非楚国世之贵族。楚庄王之时,有贴身侍从伍参,剑术高明,擅长技击,兼且足智多谋,甚得楚庄王宠爱,称为嬖人。楚庄王十七年时,攻打郑国,晋兵救郑,楚令尹孙叔敖闻晋军渡河,大军欲还。伍参主战,楚庄王从之,兼用其谋,晋军大败,败兵渡河争舟,自相残杀,舟中之指可掬,岸上哭声震天,晋人自晋文公之后,以此败为第一。楚庄王嘉伍参之谋,封为大夫,从此列为贵族,至今一百一十七年矣。
楚灵王之时,伍参之子伍举左尹。楚灵王横蛮无道,伍举多番直谏,贤名远播,得楚人敬重。
楚平王王逐杀灵王时,伍举已死,楚平王嘉其生前有直谏之美,封其子伍奢于连,号曰连公,其后升为太师,奢子伍尚封于棠,为棠宰,号曰棠君,均以忠名传乎楚地,楚人以太师和棠君称之而不名。楚平王夺媳杀子,杀忠臣伍奢和伍尚父子之时,天昏日暗,悲风惨冽,百姓观者无不流涕。
伍子胥名伍员,是伍奢之子、伍尚之弟,先逃宋,后奔郑,最后事吴,十九年后破楚入郢,鞭楚平王之尸,伍氏从此成楚国王室之耻,无人敢提个“伍”字,但百姓都知道其中缘故,民间对伍氏三代忠良仍是敬重之极。
今日楚惠王能将往日恩怨一笔勾销,固然是大度聪明,也是怕了叶公等人再施暗算,引起齐楚两国之争,横竖伍封眼下是齐国权贵,并非楚人,索性示以大度以结好齐君,未尝不是美事。
叶公却皱起了眉头,大为不悦。
群臣愕然之下,纷纷点头,赞扬这是顺民仁恕之举。
楚惠王问道:“姊夫,寡人曾听市南宜僚的手下悄悄说你的东海龙伯在世,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伍封笑道:“大王见笑了,那是外臣剿灭海盗时,诸人的误会而已。”
楚惠王笑道:“寡人见过姊夫和姊姊凌空飞行的本事,非常人所能。姊夫是齐国显官,寡人不好赐封,便赐姊夫‘龙伯’金牌一面。楚境之内金牌所至,如寡人亲临。”
一个寺人捧了一面五寸见方的金牌交给伍封,伍封接在手中,只见上面有“龙伯之令”四个大字,后面还有四个小字:“楚王章铸”,牌上有个小孔,用细细的金链串上。
伍封心知此牌便如行文关碟,日后在楚境之内便可任意行走了。
叶公道:“白公胜为乱之时,陈国竟然趁机侵楚之境,眼下已夺二城,何况白公胜的家眷入陈而亡,不可不攻陈以报。”
楚惠王笑道:“陈国是区区小国,竟敢扰楚之境,这是疥癞之患,无须过虑,寡人便派叶公为将,子朝为副将,率兵攻陈,索性灭之。”他担心叶公留在新郢,又会设法害伍封等人,因此将叶公派出去打仗。
叶公领命出殿。
伍封在新郢留了十余日,待平启伤势好转,可以乘车之时,这才动身前往吴国。
楚惠王送出了新郢,道:“姊夫、姊姊,寡人的剑术已学会了,假以时日练得精熟,或者能与剑术高手一较短长吧?”
伍封摇头道:“大王身为一国之尊,何必学臣等以剑击为立业之本?偌大楚国在大王手中,便如一口剑,以耕战为双刃,以民心为剑脊,上可称霸诸侯,下可富国强兵,天下间有何剑术敢与大王一争短长?”
周围众臣无不变色,大为敬服。楚惠王惊道:“姊夫言之有理,寡人谨受教。”
叶柔上来道:“大王,公子命柔儿作了一篇剑诀,显给大王。”
楚惠王大喜道:“烦越女读来听听。”
叶柔拿出竹简,读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猛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目不及瞬。”将竹简恭恭敬敬献给了楚惠王。
伍封道:“得此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诚剑术之奥妙也。”
楚惠王心与神往,回顾诸臣道:“自今日开始,姊夫便是寡人之傅,众卿当以王师礼之。”对伍封道:“可惜姊夫行色匆匆,否则,寡人必能多听教诲。”
伍封笑道:“大王过誉了,外臣才疏学浅,怎当重任?不过,外臣若有暇时,便来楚国拜见大王。”小声道:“大王,吴越争竟,这些年必有个结果。吴人虽与楚国有大仇,但越人更是可怕,不可不防。”
楚惠王笑道:“寡人知道,越若灭吴,楚国必招兵祸,是以姑姑和钟大夫曾与寡人商议,吴越相攻,楚国唯有静观其变。一个不小心,便会将楚、齐、晋、鲁、吴、越众国卷入其中,后果难测。”
伍封本想请他勿助越国,不料他们早有算计,高兴之极,笑道:“大王年纪虽幼,当真是睿智聪明,外臣不得不佩服。”
楚惠王失声笑道:“姊夫只比寡人大三四岁罢?原来说话相当的老气横秋哩!”又将庖丁刀、圉公阳叫上来,道:“你们二人立有大功,各赐二百金。寡人见你们的兵器古怪,命良匠以精铁重新铸造了铁布铁钺,质地当胜过你们旧用之兵,日后你们好好护卫月公主。”
庖丁刀与圉公阳恭恭敬敬接过了铁钺和铁布,见轻盈质坚,更胜于其原来的青铜兵器,上铸有“楚王章铸”四个小字,大喜叩拜。
楚惠王又赐了金帛无数,装了十车,以为伍封之旅资。楚国境大富足,楚惠王的赏赐也格外优厚。
伍封微笑告别,楚惠王甚是不舍,引众臣将伍封送到了江边,看着伍封一众人车马上了大舟,这才分手。
舟行三日,小鹿和白公胜便在江中迎了上来,伍封将他们接上大舟,白公胜不再是白公,也被逐出了楚王之族,因而自己以白为姓,改名白胜。
一路顺水,这日入吴境之时,已是岁末了。伍封收到招来的飞鸽传书,说白胜的家眷已入了齐境。
伍封本想命平启取道吴鲁,护送白胜回齐,叶柔在一旁小声道:“公子,平爷在楚国受伤,全因白兄而起,虽然他不会因私仇而误大事,但会心中不快,由他送白兄回去只怕不好。”
伍封点头道:“柔儿想得周到,只好让小鹿送白大哥了。平兄便随我们到吴国去。”将小鹿叫来吩咐,小鹿虽有些不愿意,仍然答应。
白胜唏吁不绝,道:“兄弟,大哥先走了,你在吴国多加小心,伯嚭绝非善类,恐怕会暗中加害于你。”
伍封点头道:“大哥放心,就算伯嚭不找我,我还要找他哩!”
小鹿上前道:“师父姑姑保重。”
伍封道:“小鹿儿和招兄便留在府中,我们出门在外,府中须小心看守,若有事时,飞鸽来报。”
小鹿和白胜取陆路北去后,叶柔若有所思。伍封见她面色不大好,问道:“柔儿,你在想什么?”叶柔口张了张,却没有说话。伍封见她欲言又止,越发好奇,不住追问。
叶柔叹了口气,道:“公子非要问,柔儿只好说了,公子可勿见怪。”伍封笑道:“你说罢,我决不会怪你。”叶柔道:“白胜为报父仇,杀同宗兄弟子西子期,囚王夺宫,侵占太庙,又弃石乞于不顾,今日连石乞的下落一句也不问,颇欠忠义。我看他志大才疏,神色傲慢,公子收到府上,万一被夫人委以重任,久必不好。”
伍封笑道:“他是先父一手养大的,与我有兄弟之谊,自然不比他人。柔儿虽是过虑了,不过可见爱护我的心思。”叶柔见他浑不在意,叹了口气。伍封听命大舟速行,到了延陵邑时,弃舟登岸,任公子数驾马车迎了上来,众人见礼之后,伍封与任公子并车而行。
第二十四章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任公子叹道:“大将军所到之处,当真是威名远播,不料大将军顺道过楚,救了楚王不说,还能将伍氏与楚国之仇一朝洗净,成为楚王之亲,在下当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伍封斜了楚月儿一眼,笑道:“月儿忽然成了月公主,弄得在下一夜间变成了楚王的姊夫,这也是叨了老婆的光,不算在下的本事。”
楚月儿格格笑道:“其实是大王想赐夫君的官,但夫君既非楚人,又与楚国颇多恩怨,大王便只好想出‘姊夫’这个官来打发你哩!”
伍封笑道:“不过这么一来,楚王已经答应在下,越国攻吴之时,楚国绝不插手,唯观望而已。”
任公子大喜道:“这就好了,楚国地广兵多,素来强横,眼下叶公和子朝率军攻陈,已逼陈国都之下,一举灭了陈国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弄得吴国朝中上下心中惴惴不安。”
伍封叹道:“陈国虽小,毕竟自成一国,不料叶公沈诸梁兵车一至,宗祀将绝,叶公果然是个将才!”
任公子道:“我们在齐吴上下活动,大出金帛,吴王派一子为质,将大将军换来,这也是名正言顺。”
伍封皱眉道:“在下毕竟只是国君之婿,虽然名正言顺,毕竟有些不成样子,不知是谁的主意呢?”
任公子歉然道:“这是在下的主意,只因左思右想,无一良策,只能以此下下之策行之了,令大将军脸面受损。”
伍封笑道:“这也无甚损面之处,不过在下是想一路大张旗鼓,吓一吓伯嚭那贼子而已。吴王是否知道齐国之质是在下呢?”
任公子道:“先前不知,不过眼下知道了。本来他有些不悦,伯嚭又大加反对,幸好不疑与西施详谈之后,西施向吴王说项,吴王心结已解,如今反而高兴得紧,日日盼着,要与大将军兄弟相认,共过新年。”
伍封道:“原来西施对朝政也大有影响?”
任公子道:“西施从来不理会朝政,只是对她来自越国民间,知道吴越之民对令尊敬若神明,极得人心,向来对令尊大人敬重得很。吴王赐死令尊之时,西施远在姑苏台,不知其事,否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