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怠>拖窆攀焙蛳褪坠Γ献诘谌淖媸Γ彀私峭ぃ私峭な前嗣妫恳幻媸幻娲蟮木底樱ド细叵乱财塘司底樱苏驹诘敝校憔涂吹阶约旱纳肀涑晌蘖课薇呱恚痪底痈底佣哉眨憔涂吹轿蘖课薇呱恚饩捅扔魑⒊尽N蘖课薇呱恚鸲嘉歉錾硐嗳ニ捣ǎ颐谴诱飧龅胤饺ヌ寤崴囊馑肌N颐强吹骄底痈底佣悦嬲掌鹄次蘖课薇呷耍磺兄罘鸲阅歉鼍底铀行蜗瘢恳桓鲂蜗穸冀痰妓D鞘俏颐堑挠跋瘢憬趟胛也幌喔桑徊皇遣幌喔桑故窍喔桑挠胁幌喔傻模磕挠忻挥杏跋斓模炕故怯杏跋臁�
我们今天觉得我们现在在一个大世界里头,说不定诸佛如来看到我们这个世界在一个微尘里头,诸佛菩萨到微尘里面来跟我们示现。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它能够相容,事事无碍的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境界不但凡夫没有法子理解,就是连大乘菩萨也没法子究竟。这是我们在前面这个经一直读下来才晓得,这不是信解菩萨的境界,信解菩萨是三贤位。也不是地上菩萨的境界,从初地到十地没有说这个境界。普贤境界!普贤是等觉位的菩萨。《华严经》上所讲的等觉位菩萨的境界。谁能懂?法身菩萨能懂、能接受。法身菩萨,在别教是地上菩萨,在圆教是初住以上,条件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普贤菩萨这个说法他能够理解,他能够接受,他听得懂。一分无明没破,我们只有仰信,不是我们的境界。
这个地方讲,『充满法器诸众生』,我们要著重「法器」、「众生」。今天整个世界,国内、海外,佛法衰微了,这是大家都承认的,可以说衰微到了谷底。什么原因?没有法器。法器,器是个比喻,就是找不到有接受佛法条件的这种人才,这种人才有条件接受佛法承传,这个人才叫做法器。他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平常在讲席当中说的,那是讲最低限度的条件,我们不能说高,说高没有了,最低的,最低的现在都找不到。没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这个念头断掉了,没有名闻利养这个念头,没有贪爱五欲六尘享受,没有贪瞋痴慢,这是最低条件。这样的人我们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叫做法器,这样的人能够接受如来大法,能够有资格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样的人没有了,佛法当然就衰了,原因在这里。
我这些年来,因为这些年来才开始办学,我们在新加坡办培训班,培训班是个试验。我讲经四十四年没有中断,参加佛学院教学是有一段时期,不长,自己办学只办了一次,时间大概是两年。在台湾我办过一个中国内学院,两年我就辞掉了,所以办学的时间非常非常之短。新加坡办这个培训班不是我办的,李木源居士办的。他请我担任教员,我只是在学院上课教书,李木源居士是校长,我是只管教学,其他的都不闻不问。招收学生是他的事情,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他的事情,学生的训导,毕业之后到哪里去,统统都是他安排的,我只是在培训班上课而已。从第一届到第四届我上课,第五届我就没有上课,但是我还是照顾到。第五届由前面二、三届优秀的学生出来担任助教,他们教导的。第六届我就完全没有过问,我完全辞掉了。听说底下还要办第七届,我不参加了,诸位总得要了解。
但是办这个培训班我们吸收了一些经验,现在我在澳洲要办佛学院,佛学院学习期间九年,为的是培养人才、培养师资。今天办学不难,要是不要求高水平,那些学生招生也不是难事。谁来教?你到哪里去找老师?如果没有师资,你的办学肯定是失败的;失败的事情,你要是去做,毫无意义!那倒不如老实念佛,老实念佛还能往生净土。你天天为这个操劳,对自他两面都是损失,没有好处。所以师资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学院要用九年的时间来培养老师。我的希望,希望九年我能培养五个老师,那就算成功了。培养师资最重要的,德行!这个要标准,就是此地讲的那要法器,这个不是普通人能够进来的。你还有私心,你还有自私自利,你还有名闻利养的念头,你还想贪图五欲六尘享受,心里头还有贪瞋痴慢,不行!
学院前两年完全学戒律,戒律是德行。我们这两年的课程,基本的课程,《弟子规》。《弟子规》要落实,每一句要做到!你会念、会讲没用处,你要做到,做给我们大家看、做给社会大众看。《十善业道经》要做到,三皈、五戒要做到。出家同学们,《沙弥律仪》要做到,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基本课程。辅助的课程,《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两年要完成的。我们考核的标准,是要落实在你生活当中,落实在你工作里头,落实在你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从这些地方考核。绝对不是说你能背、你能讲,那个没用处,我要求你做到,你要做一个真正出家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样你才能担得起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教学、是教化众生。
这个基础奠定了,进一步要学本宗基本课程。我们是净土宗,我们的经典不多,五经一论,这是主修的。选修的,帮助的,我们净宗祖师大德的语录,这里面比较丰富的是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的、《印光大师文钞》,这是辅助的课程。最后四年专攻,一门深入,你选择一部经专修、专弘。我们的学习期限九年。我希望我们能招二十个学生,到毕业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有五个学生,这里头一定有淘汰的。没有师资,办什么都不能成就,我们能够有五个好老师,将来办这个小型佛学院,就这五个老师教。我年岁大了,我只能带第一届。换句话说,目的只培养五个学生,这五个人来续佛慧命,代代相传,一代人才比一代多,到最后可以办一个佛教大学。佛教大学的课程,那就是各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建立一个学院,十个宗派就十个学院,宗底下有派,派底下就是学系。全部课程,那就是《大藏经》;选修的课程,是各个宗教的典籍、各个族群里面的圣贤注疏,这是我们选修的课程对象。
这一个构想至少也要三十年才能看到规模,五十年才能看到成绩,不是在我们一生当中能够完成的。我们中国古时候的宗派,华严宗,最早是杜顺和尚、云华大师,到第三代贤首才真正形成华严宗,清凉、宗密发扬光大。天台亦复如是,智者是天台第三代。绝对不是说我们这一代就能够完成,那做不到的。我们今天要帮助佛法,要恢复正法,不能不懂得。古大德、祖师大德他们那些方法、他们那些经验教训,我们要认真的学习。「法器」重要!这个地方讲的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法器太多了,「充满法器诸众生」。诸佛菩萨教学,那很有乐趣!那很愉快!为什么?各个人都是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了,无明也破了几品,好教。不像我们这个世间,博地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有断,难!太难太难了。
『遍住刹海无央劫』,「劫」是讲时间,「刹海」是讲教学的场所,没一个地方他不去。在时间上讲无量劫又无量劫,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本愿如是,确确实实永远是不疲不厌,跟普贤菩萨一样。『如是音声亦无异』,这一首偈完全是讲教学。再看下面这一首,第九首:
【刹海无量妙庄严,於一尘中无不入,如是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业性起。】
前面八首多半是从果上说的,这一首把因说出来了。这一首是颂前面长行第九句,「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尘无差别」。偈颂里面把这个业因说出来了,『刹海无量妙庄严』。这个经从头一直听下来的,这一句没有问题,义趣多少都能够体会到一些。『於一尘中无不入』,到底是刹海的庄严?还是尘中刹海庄严?跟诸位说,融成一体了。虽然融成一体,它一点都不杂乱。「妙庄严」,「妙」就是它不杂乱,重重无尽的法界。现在科学家发现宇宙之间不同维次空间,那个不同维次空间,实际上就是《华严》里面讲的重重无尽的刹海。这个宇宙大的世界,佛经里面讲的大世界,我们现在天文里面讲的星系。太阳系是个小星系,银河系是个大星系。在这个太空当中,无量无边的银河,它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一点都不杂乱,这个在佛经里面称之为「妙庄严」。「於一尘中无不入」,一粒微尘当中,一毛端里、一毛孔中,无量无边刹海统统影现在其中,这个影现是立体的,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是无量无边无限无数的重叠世界。
『如是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业性起』,这说明它所以然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怎么产生的?这是诸佛神通力显现的这个境界。「诸佛神通力」还得要加上「业性起」,「一切皆由业性起」。如果只是「诸佛神通力」,现的这个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头它有十法界,十法界从哪里来的?是从「业性」变现出来的。佛常常在经教里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因此,我们起心动念,真正契入佛法的同学知道,要负因果责任,不要认为起心动念没事,那你就完全想错了。六道的众生,一切凡夫起心动念,那个念头刹那之间周遍法界;不但周遍法界,周遍一一尘中的法界。
你要问:那是什么原因?这里答覆得好,「业性起」。他不是讲业力,讲业性,著重在「性」字。性没有大小,性没有来去,随念头一起就周遍法界。它不是物质,我们今天科学家所谈全是在物理,这个不但不是讲心理,这是讲性理。心是性变现出来,物也是性变现出来的。唯识宗里面就讲得很清楚,讲一切法都有四分。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一切诸法都有这四分。今天科学只著重在相分。见分是什么?见分是我们讲的心,心理,心理是见分。性讲的是什么?性讲的是自证分。这个在小乘里面,佛都不说。证自证分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照见自性。照见自性起用,起用就是自性变成了见分,变成了相分,变成了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这个意思讲得深,这个是如来果地上的现量境界;换句话说,宇宙人生的真相。
谁懂?六道凡夫他怎么会懂?六道凡夫能够听听的,《华严经》前面讲的,众生里头有一类大心凡夫,他能听,他听了可以接受,不会有反对意见;如果不是大心凡夫,他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五千比丘退席,不听了。《华严》是在定中讲的,如果《华严》也像在灵鹫山讲的,恐怕全部都退席了。听《华严经》是哪些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凡夫;换句话说,法身菩萨,全给你讲真话。佛说法,他有两个原则,依二谛而说法:一个真谛,一个俗谛。佛对小乘讲完全是俗谛,好懂,我们听起来非常亲切,通人情,说的都是我们凡夫境界,很容易接受。大乘法里面就不全是俗谛,有真谛。愈是高级的佛法,真谛愈多,俗谛就愈少。《华严》完全是真谛,这里头没有俗谛。世间有一等人把《华严经》当作文学来看待,当作什么?当作小说来看,里面讲得很热闹,真正的意思他不懂,他只看表面。所以,字字句句含无量义,我们要明了。
这一首偈里头最重要的「一切皆由业性起」,这是把宇宙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