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佛所」,就是在佛所。佛所在哪里?佛所是经论。经论是标准,修正我们所有一切过恶,这是真实的标准,永远不变的标准。
  『以此出生诸刹海』,这句话是怎么说法?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乘愿再来。他是这样的一个心愿,这样的境界,应化在九法界。应化在九法界就是「出生」,我们通常讲乘愿再来。你看看,乘愿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看见了。我们要不具这个标准,能不能乘愿?不能,是业力再来的,那不是乘愿的,哪里是愿力?业力!凡夫业力受生,一点都不自在;菩萨是愿力,愿力到这个世间来,那就是得大自在。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明了的。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佛菩萨示现在人间,过去祖师大德他们是真的得自在解脱,而我们一般凡夫粗心大意,不认识,不能觉察。再看下面一首:
  【发生无量决定解。能解如来等无异。忍海方便已修治。故能严净无边刹。】
  这首偈子里面讲「解」,又讲了一个「忍」,这是菩萨行里面很重要的两个科目。诸位要晓得,它是跟著前面来的;如果没有前面的三昧,没有前面的禅定、解脱、方便,哪来的深解?我们凡夫有没有解?没有。我们凡夫学佛,你读得很多、你听得很多,这是儒家讲的「记问之学」;后头还有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没有办法教化众生。
  由此可知,这个「解」的意思是什么?真正的意思跟诸位说,解的意思是悟,佛门里面常讲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叫做解。所以在佛门里面,诸位都晓得佛教有宗派,宗派里面有所谓宗门、教下。宗门是禅宗,禅宗完全是讲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觉悟。但是教下,教下是除了禅宗之外,所有宗派都叫做教下。教下是依靠经典来学习,经典是教。教下里面不叫做大彻大悟,它叫什么?叫大开圆解。其实大开圆解跟宗门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同样的境界,就是前面讲的「一切法门三昧等」。所以,这个解就是开悟。再说得白一点,跟诸位说,就是通达无碍,这就是解。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通达无碍,所以『发生无量决定解』,决定是一点错误都没有。你不学怎么行?你不修怎么行?
  这个能力谁有?有修有证的人有。我们初学,实在讲真的是很可怜,对於有修有证的人,我们没有看在眼里。我们轻视他、不认识他,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当面失掉,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我实在是代他们惋惜。方东美先生是善知识,你看他的学生有多少,有几个学生真的有成就的?十个都不到。他一生教的学生有多少?为什么只有这几个人成就?凡是有成就的人,对老师都有尊敬心,我们讲尊师重道,对老师崇敬,对老师没有疑惑。章嘉大师一生教的学生有多少?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学三十八年,我给他最保守的估计,五十万人以上。成就的人有几个?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对老师信不过。信不过为什么亲近他?这个老师名气很大,知名度很高,一定要亲近亲近他,沾一点气氛。大多数是这个样子,不是真干。老师清楚,老师笑笑。师生之道也是缘分,可遇不可求,那怎么能强迫?这些是善知识,真善知识。
  真善知识一生,他只有一个愿望:传道,他要找传人,我们世间人讲他要找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要找后代,在学生里头找。找什么样的人?找孝亲尊师。中国古时候国家选拔人才,标准是什么?跟诸位说两个字:孝、廉。《汉书》,汉朝的制度「举孝廉」。举是选举,它的选举不是一般人民选举,是地方官员。譬如在这个地方做县市长的,如果你在这里做了三年县市长,不能替国家选拔一个人才,你的政绩再好,皇帝也不用你;纵然不撤职,也把你调走,不会叫你做地方行政长官。把这个列在政绩里头第一条。
  所以那个时候地方上的长官,常常出去私访,穿著便衣。因为从前没有电视,资讯不发达,官员穿了便服出来,老百姓不认识。名字知道,但是人没见过,不认识。他出去私访打听什么?打听哪一家小孩孝顺父母,他就找这个,去找孝子。找到孝顺父母的,再观察他廉不廉洁。为什么?他能孝顺父母,将来会忠於国家,忠孝是一体,他能够廉洁他不会贪污,是以这个为标准来选拔人才。这个人既孝又廉洁,地方官一定把他找出来培养他,让他念书。那个时候念书都是公费,你们看《了凡四训》能看到。由国家来养他,他无后顾之忧,安心读书。中国这个制度好,真正想求学的人,有的时候因为家境清寒,没有办法,失学了,中国古代是由国家给公费。
  老师选传人选什么人?选孝亲尊师。当然老师观察学生,首先观察这个学生对老师很尊重,对於课业很认真,这第一个条件具足了。然后再仔细观察,他对父母、他对祖先如果能尽孝道,这个条件具足,培养他,这个人能够做传法的弟子。基本的条件,老师都是在暗中细心去观察。不具足这两个条件,培养他也没有用处,所以不会下功夫全心全力来教导。具足基本的条件,再观察学生的根性,他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他是利智,还是钝根?采取教导的方法,帮助他,成就他。
  老师教导,跟诸位说,最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破迷开悟,这是主要的目标。真的开悟了,这个人就是传人。所以他对於无量事物,我们今天有的时候讲状况,他有「决定解」,他有这个智慧,他能理解,他有能力处置。
  『能解如来等无异』,这句话了不起,这句话普通人做不到,这句话是地上菩萨。地上菩萨的智慧、理解的程度跟诸佛如来没两样,可见得这不是普通人。我们今天要学的,只要他的理解是正知正见,没有错误的就非常难得。再观察这个学生的善根,果然有善根,善根看什么?精进,精进是菩萨唯一善根,他不懈怠,他勇猛精进,这人肯定成就。如果没有精进的善根,那就难了,他会懒散,再好的老师、再好的条件都不能成就。所以基本的成就是孝亲尊师,其次的条件是勇猛精进。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四四卷)  2002/6/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44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六段,刹清净偈颂第四首:
  【发生无量决定解。能解如来等无异。忍海方便已修治。故能严净无边刹。】
  这一首偈,在前面跟诸位已经做了报告,意思很深很广,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可以多说说。解是不容易,尤其是正解,我们凡夫自以为正确,实际上是错误的。为什么?凡夫的情执没有断,你的思想见解是从八识五十一心所里头流出来的,跟佛菩萨相比,怎么能比?由此可知,转八识成四智,他的见解才是正确,正知正见。我们初学,如果不能接受这个说法,我们就没有办法学佛了。为什么?对於佛菩萨所讲的统统不能接受,我们研究经教一定是随顺自己的理解来学经教,决定不是如来的意思,而是我自己的意思。这种解经,难免会出错!
  古时候,诸位曾经听说过百丈禅师的公案,「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为什么?误导,你误导众生,你要负因果责任。我们没有开悟的人,我们讲经怎么讲法?从前李炳南老居士教给我们的,实在讲没有开悟根本就不够资格讲经。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这个世间没有人讲经,那我们只有出来滥竽充数,一定要知道!
  我们如何讲才不背因果?讲古人的注解,没有开悟,决定遵守注解;换句话说,我们在讲台上翻译古人注解。古人注解是文言文写的,我们把文言文用现代白话文说出来,老师教我们这个方法。决定不能发挥,发挥是什么?夹杂著自己的意思在里头,很难不出毛病。
  现在我们国文程度很差,古人的注解我们看不懂。那怎么办?选近代这些大德的注解。以前李老师介绍给我们,教我们读哪些人的注解?总而言之,这些人他是不是真正开悟了,这个很难讲,至少他有修有学,这个就很难得了,他不会乱说。让我们参考谛闲老法师的,老师替我们选择的,圆瑛法师的,兴慈法师的,慈舟法师的,宝静法师的,倓虚法师的,这是李老师给我们介绍几位近代的一些大德。是不是开悟?老师不敢说,但是这些人真的是好法师,有修有学,有道德,有学问。我们参考他们的注解,讲他们的注解,他们注解也是文言文写的,很浅的文言文。不像古大德,古大德的文字写得深。个人没有悟处就不能发挥,要紧守著这个规矩,讲错了是他注错,责任他负。我只要讲这个注子没有讲错,责任他负。如果我们自己发挥,责任要自己负。
  教义要讲得透彻,要讲得明白,让人不至於错解意思,难!太难太难了。「愿解如来真实义」,谈何容易!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的上一辈讲经说法,听众当中错解意思的人很多。听我讲经,错解我的意思的也不少,你就晓得这桩事情不容易。我们在哪里用功?在放下。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要放下自己的业障,你才能有一点点智慧,那一点智慧会起作用。
  我常常劝导同学的都是真话,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是造成我们永远不能开悟的因素,永远不能够契入经论境界的原因。我们很想成就,就是被这个东西障碍住了。所以这个世缘,在佛法里面讲,不但讲世法,连佛法亦复如是,真能放得下,一丝毫挂碍都没有,经上讲的你得到真正的解脱,解脱后面就有「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是智慧。然后,不但是佛经,任何书本乃至於「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都能教你开悟。
  《华严经》我也不止讲过这么一次、两次,我讲过很多次,真正的《华严经》在哪里?六尘都是《华严经》,不悟就没有办法了。你为什么不悟?烦恼习气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所以你不开悟。不是别人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你自己。你要真能放得下,随时可以放下,随处可以放下。放下,心里痕迹都不著,你必定有悟处。你展开经典,字字句句无量义;不但是经典字字句句无量义,「色声香味触法」,哪一法里头,随便拈一法都是无量义。经典里面常讲的「一微尘」,禅宗里面讲的一片树叶、一个花瓣,我们看到就很玄了,那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假。
  我很幸运,头一天遇到老师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他老人家就教我「看破、放下」,不容易!这叫真善知识,告诉你真的东西。如果你真听懂了,你能依教奉行,我们不敢讲大彻大悟,小悟是肯定有的。常常有悟处,这是我们讲的小悟,累积小悟就变成大悟,一定的道理。
  所以凡夫修行不能成就,都是被五欲害了,「财色名食睡」,被这个东西害了。只要心里头有这个念头在,你就没有法子悟入。为什么?起心动念是你自己的烦恼习气在主宰,学习经教还是这个在作主,这就是我常常讲的轮回心。用轮回心来学大乘,学《华严》,《华严》也是轮回心,你出不了轮回。你没有办法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