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⒁捉浦丁D阒灰咦阏馊酰罘鸹つ睿蔷褪谴说亍敢磺兄罘鹩肫淞Α梗映帜悖焐粕癖S幽恪�
今天这一首一开端「离诸谄诳」,你的心才会清净。你还有谄媚、巴结的心,你心不清净;你还有欺骗别人的心,你心不清净。所以十恶一定要远离,要从心地上离。形式上离都不行,为什么?你心里头还有,你的障碍没有除掉。心地上离了是真离,真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常乐慈悲性欢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自自然然生起。慈悲就是世间人所讲的爱心,佛为什么不说爱说慈悲?因为世间人的爱多半是感情的,佛说慈悲,慈悲是理智的,慈悲这个爱是从智慧里面生的;世间人讲爱,是从感情里头生的。感情不稳定,变化太大,一会儿爱你,一会儿就讨厌你。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用的心是常住真心,所以佛菩萨爱护一切众生不会变的。众生天天恭敬他、礼拜他,佛菩萨很欢喜;每天去骂他,每天去侮辱他、糟蹋他,佛菩萨还是那么样的欢喜,没有改变。那是真的,那叫慈悲,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我们学佛,佛就是我们的标准,佛就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我一定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身体性命、吉凶祸福一概都不顾,我一定学得跟他一样。
我这五十年总结佛陀的教训,我掌握到一个纲领,就是经上讲的「陀罗尼门」。我这个纲领现在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用这个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时候、一切场所我绝对不会丧失这个心,我与佛心相应。这十个字就是佛心,真心、本性,诸佛如来如是,法身菩萨如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要求人知,求人知你这个念头就错了,为什么?还是谄媚、巴结。何必求人知?佛菩萨知,天地鬼神知,自己良心知,这还不够吗?够了。於这个世间一无所求,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纵然是善事、好事,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事,别人要争,我马上退让。这是什么?这叫佛法。佛菩萨教给我们忍让,没有教我们竞争。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此宗本无诤,争即失道意」。经教不能白读,要在起心动念处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我做得如法不如法?
何况在《华严经》里面我们体悟到,虚空法界「唯心所现」,刹土众生「唯识所变」。心识是自己,境缘里头还会有善恶吗?还能有分别吗?别人分别,他不觉、他无知,我没有学佛之前,我也分别、我也执著,我的见解思想跟世间人一样;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没有学佛的时候不能忍,人家欺负我的时候要据理力争;学佛之后才知道这是错误的,大错特错!应该怎么样?忍让,古人讲「吃亏是福」,我证明了。所以现代人不懂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造作许许多多不善业,受许多的苦报。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我答覆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谁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孔老夫子是老人,古圣先贤是老人。古圣先贤的教诲,金玉良言你不听,你要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意思去做,那你当然吃亏。在生活经验当中证实了,这是信解行证,证实古人的言语是真实的、是正确的,没有觉悟的人能够遵守,一定得好处;违背古圣先贤的教诲,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肯定有灾难,真的是要吃大亏。
一定要晓得,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体,《华严经》讲得非常透彻,清净法身!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法身里头的一部分,像我们身体里头身体的一个细胞。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恶人,我们把这个恶人开除,这不是办教育。这是什么?西洋人的外科手术,这个地方长一个瘤,来!把它割下来丢掉,这是外国人的方法。中国古圣先贤的方法不如此,要把这个瘤让它恢复正常,这是教学的成功。所以不能把恶人开除,要把恶人变成好人,你的教育就成功了。把不善的人变成善人,把缺德的人变成有道德的人,把糊涂人变成有智慧的人,把凡人变成圣人,教育成功,这是佛陀教育。哪里可以开除?能够开除就不是真的,法界是一真,这个道理几个人懂得?真正办教育的人懂得,他晓得教化的力量。教化凭什么?凭道德。老师道德比什么都重要,你自己没有道德,你怎么能感化学生?你怎么能叫学生回头?
中国人在历史上感化人最著名的是舜王,你们去读读这段历史。我们最近印了一部书《八德须知》,这部书一共有十六册,是线装书。我在全书封面上题了个名词「德育课本」。这个书的编辑就是按照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内容是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行孝的、尽忠的、守义的这些人物,用故事的方法来教人。所以这个书好,有文言、有白话。这是民国初年的,我们现在把它精装成为四册,这是精装本。昨天晚上我跟台北通电话,希望再印平装本,平装本还照原本十六册,我们要开班教学。孝里面第一篇就是舜王,你看看舜王的行谊,舜的存心,存心忠厚。他年岁很小母亲死了,父亲娶继母,继母生了一个弟弟,生了一个妹妹。继母疼爱他自己的儿子,虐待他,把他当作家里的工人来看待。父亲听继母的话,所以这一家五个人,四个人是他的冤家对头。而且怎么样?他的父亲、母亲、跟他弟弟都希望把他害死,多少次设计谋想把他害死。好在他继母生的那个女孩子不错,就是他妹妹,他妹妹把这些密谋都告诉他,让他事先可以防范,这个故事都是真的。
有一次他们家附近有一个枯井,他们父亲、母亲跟弟弟商量,把他推到枯井里活埋。他妹妹听到,妹妹告诉他:「你要小心。」他知道了,事先在枯井底下挖个洞,挖个洞可以通到外面。所以他们叫他跳下去,他欢欢喜喜的跳下去,然后他们用石头土把它堆一堆埋起来,他从旁边小洞出去了。对他的家人一丝毫的怨恨心没有,总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对,为什么我的继母、我的父亲、我的弟弟不喜欢我?」小小谨慎侍候,三年把一家人感动了。这是教育,用自己的真诚,古人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为什么不能感动人?我的真诚不够,我要生惭愧心,我要认真努力,我要日夜反省:人家为什么对我这个样子?在佛法里面会讲到前世因果,前世恶的因缘我们要把它解开,认真努力去修学。要解现前的怨结,也要解过去生生世世的怨结,唯有真诚到极处!
舜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对家里人这样的真诚,真诚到极处,对邻里乡党、对亲戚朋友、对他的邻居;三、五年当中,他这一个村庄、这一个地区,各个都是善人。那时候的国王尧王,听到这桩事情很欢喜,召见。古人讲「德愿深」,人积德、人有智慧。有智,心就灵;有德,形象就不一样了。尧王一见非常欢喜,两个女儿嫁给他,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他继承王位。尧王高明,他能感化他一家,能感化他邻里乡党,他就能感化一国,他就能感化天下。为一切人民选择最好的领导人,大公无私。尧舜禹汤都是中国的圣人,孔老夫子一生最敬佩的。所以他们的心大慈大悲,慈悲里面一定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我讲出这五句,五句是一体的,任何一句要具足其余四句;有一条不具足,统统都没有了。
我们这一生没有空过,我们真干,自己要有高度智慧的认知,我知道、我认识,我这个路决定没有错,天地鬼神给我做证明。无论遭遇什么样恶劣的境缘,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我还是存我的真诚心,我一定还是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杀害我,我也不会改变。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我知道「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求生净土。我是极乐世界的人,不是这个地方的人,到这个地方来观光旅游的。看到这些大众,我们也尽心尽力帮助他。有缘遇到,他能听、能信、能解、能行,恭喜他,他这一生得度;不信、不解、不行,也恭喜他,阿赖耶识里面种了种子,跟你结来生缘,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与你、我与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有缘。我们心里头决定不夹杂丝毫的恶缘,念念总是对你有利益的,有真实利益。但是你未必能知道,因为你自己现在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利害。人为什么会造恶?他把恶当作善。他为什么不修善?他认为善是不善,这叫愚痴。所以,愚痴是一切恶业的根源。
如何来挽救?挽救是教育,他不肯接受圣贤教诲,不喜欢圣贤教诲,这要等时间,慢慢来。这一生缘不成熟,来生;来生缘不成熟,后生,甚至於要经过无量劫之后,他才成熟。为什么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因为他的恶业必须要消除,到哪里消除?到地狱、到三恶道,那是消除业障的地方,所以不是坏地方。像人犯了罪,犯了罪给你判徒刑,叫你坐十年牢、二十年牢,坐牢的时候是消业障。判你十年,十年坐满,你这十年的罪就消掉,你就出来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在监狱里面,判你十年,你真的在里面忏悔,在里面断恶修善,也许三年你就出来,五年你就出来,不必坐那么久。什么原因?你的业消得快。十年的罪业,三、五年就消掉,然后你才晓得教育的力量有多大。所以要记住,教育里面你们将来有很多都想办学,不能开除人,开除人、动不动开除,你的教育是失败的。如果在家居士经营公司行号,你这个伙计,你老板用的伙计,常常把伙计开除、换掉,你不是个好老板,你如何能够教他?如何能够感化他?你要教导他,你要善待他,你是有智慧的人,你是觉悟的人。即使有做错了,处罚他,他心服口服,对你的处罚没有一丝毫怨恨,反而感恩,你成功了;你的处罚人家不服,你失败了。总在修德,总在积功累德,总在真实智慧。
『志欲广大深信人』,「志」是志向,「欲」就是爱好,志向在成佛。成佛是什么?志向真正成一个明白人,佛是明白人。我们讲「成佛」很多人产生误会,佛是觉者,真正觉悟,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性相、因果通达明了,我们的志立在此地。我们的欲望是什么?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转迷为悟,都能够离苦得乐,都能够互相尊重、平等对待、互助合作。这样「志」广大、「欲」广大,深信之人听到这个经生欢喜,他乐意来接受,他来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赞胜劝听」偈颂第六首:
【安住普贤诸愿地,修行菩萨清净道,观察法界如虚空,此乃能知佛行处。】
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都能够得到清净圆满、无比殊胜的果报。什么叫佛行处?这一首偈告诉我们了。所以《华严经》确确实实是《无量寿经》的注解,这首偈就是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佛行处。佛经最大的好处,就是许多宝贵的教训他不断重复在讲,跟中国人古德写文章不一样。中国古德写文章不能有重复,重复叫雷同,那就没有意思了,可以删掉,不是好文章,中国人喜欢简要详明。古印度的人他不怕麻烦、不厌其烦,欢喜一遍一遍重复,实在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