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斓悖肝易约鹤龅没共还缓茫易龅貌还辉踩凇梗诱飧龅胤饺シ词 1鹑俗龅妹挥写恚易约鹤龅貌还缓茫鹑挝易约撼械!�
有些同学常常跟在我身边,韩馆长往生之后,高贵民先生把图书馆收回去,我们离开了台湾。他做得对,他没有过失。他为什么把图书馆收回去,不再让我们在那里修行?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我离开图书馆之后,到达新加坡写了六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自己认真反省,找出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佛菩萨没有舍弃我们,韩馆长依然照顾我们。我们在外面这几年,弘法利生样样都很顺利,佛菩萨保佑,韩馆长在冥冥当中还是护持。所以我们对韩馆长感激,我们对高贵民感激,一丝毫怨恨的念头都没有。我们这样修行,有功有德。你真正明白道理,自自然然跟我一样。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道理,你感情冲动,当然你就做错了,你做的就不如法。
所以学佛的人,无论在什么境界当中,最重要的是定功,定功一般人称为德行。绝对不是心浮气燥;心浮气燥坏事,不能成事。心地一定要守住清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处所,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如如不动,决定不因外面境界所动摇,决定不被外境所干扰,这才能成就福慧。福慧、光明炽盛,以这个回向,才能供养一切诸佛净土。供养一切诸佛净土,就跟一切诸佛道场有缘,广结善缘,跟一切诸佛菩萨、一切佛刹道场、一切众生,念念当中都广结善缘,我们的法缘殊胜!无论到什么地方,别人欢喜我们,不会讨厌我们;我们想做什么事情,都有很多很多人来帮助我们。这个结缘的时候,只要有真实功德,一念回向。
这个方法,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李炳南老师教我的;他不是教我一个人,是教我们所有经学班的学生。他那个时候办了一个经学班,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同学有二十多个人。一个星期上三次课,一次课是他老人家教我们,另外两次是我们学生上台表演,他在下面听,听了之后帮助我们改正,所以每个星期总共有三次。我还记得很清楚,我们上课的时间是星期四,星期四晚上老师教我们讲经,星期六是女众同修在台中莲社讲大座,星期天是男众同学在灵山寺讲大座。所以我们经学班的活动是一个星期三次,三天。他教我们这些学讲经的同学,一定要懂得结法缘。否则的话,你经讲得再好,你没有法缘;就是说没有法缘,你没有听众,没有人来请你讲经,没有人提供场所给你。你不能不结缘!结缘这个心要常常有,不能间断。
我们到一个道场,不管在家出家,你见到大殿总要去礼佛三拜。李老师教给我们拜法,我们学讲经的人,礼佛三拜意思不一样。我们第一拜拜佛,发愿我跟这个道场结缘,希望将来我能在这个道场讲经,心里头默默的许这个愿;第二拜,我们发愿与这个道场住持、当家、常住这些大德们结缘,他们将来会欢迎邀请我到这儿来讲经;第三拜,我们发愿回向给这个道场所有的信徒,跟这个道场所有信徒有缘,将来我来讲经就有很多人来听。我们礼佛三拜跟一般人礼佛三拜用意不一样,这是李老师教给我们的。
真正发心弘法利生,念念、时时、处处都要与一切众生结缘。你没有缘,办什么事情,你经讲得再好,没有缘怎么办?众生没有福,不可以这样说法。这个说法是什么?太过分了。众生是没有福,我如何帮助他有福,这样就对。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出去,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自己要认真努力做,积功累德。那个效果不是马上就现前的,没那么快!许多老法师跟我同辈分的、比我长一辈的,都很欢喜我,跟我在一块常常见面的时候都问我:「净空法师,你的法缘很好!」像演培法师过去还问我,要我教教他。他是长我一辈的。我把我法缘的由来向他报告,长时间结缘累积的,哪里是短时间形成的!
我跟中国大陆同学们结缘,开始是在一九八四年。我在香港讲经,宏勋法师来找我,告诉我,中国大陆非常缺乏经书,缺乏佛像。他知道我有一个基金会,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常常对全世界赠送经书佛像,跟全世界广结善缘。他知道这个事情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帮助中国大陆?我说:书、佛像我们是有。那时候的佛像,我们是彩色印的佛像,印得很多。我说:怎么能够送到中国大陆去?他说他有方法送。我说:我们佛弟子一定要遵守佛陀的教诲,那就是决定不能做犯法的事情。非法进口,这是佛不许我们做的。佛在《梵网经》上教导我们,从前李老师特别强调,「不作国贼,不谤国主」;《璎珞菩萨戒经》里面讲的「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的法律,一定要遵守法律。我说:你有没有正当的管道送进去?他说他有。我说:你用什么方法?他说:可以拿到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的批文,这样进去。我说:那可以,我可以支持你。我说:你要多少?他说:多多益善。於是我就要求基金会,我们所印的经书、佛像都以二分之一供养中国大陆。大概是从八三年、八四年开始,宏勋法师这个管道进去,这是很如法来做的。就算八四年,今年0二年,十八年了,不是短时间。我们对全世界的弘法,是从一九七七年开始,将近三十年。所以要有耐心有恒心,永恒不断,要有真诚心,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决定不求名闻利养。
我这次访问韩国跟日本,我赠送他们二十多套《干隆大藏经》,用货柜运过去,所以访问的单位招待非常隆重。迎接的宴会里面,日本那边的主人问我:「法师,你这次访问日、韩,有什么要求?有什么目标?」我说:「我没有要求,也没有目标。」他们感觉到非常惊讶。为什么?我如果有要求、有目的,心就不清净了。那变成什么?变成利害上的交易,这个不是佛教我们的,也不是老师教我们的。所以我跟他讲,我们对全世界赠送这些法宝完全是付出,决定没有希求丝毫的回报,没有!你们隆重接待我们,我欢喜感激;你不接待我、不招待我,我们也绝对不会有一丝毫怨恨的心理,我们还是非常欢喜。欢喜什么?我们有这么多法宝流通到日本、韩国,只希望众生得利益。
《华严经》上讲的,不求自己得安乐,自己才真正安乐;你是希求自己得安乐,你得不到安乐。为什么?你的「贪瞋痴慢」没有断,你怎么会有安乐?别人恭维赞叹你,你得意忘形;别人给你脸色不好看,你要难过几天,你有什么安乐?顺逆境缘如如不动,那是真正安乐。只尽义务,只知道利益众生,决定没有想到自己,自己才真正得安乐。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夹杂在里头,你安乐就得不到,哪里来的安乐!第七句:
【光照十方种种变化摩尼王云。】
这句的含义很深。『光照』还是智慧、福德。这句跟前面的一句意思不一样,这是从影响上来说的,前面那句里头,最重要的是以福慧来供养三宝。这一句就有很多的影响,这个影响是真的。『种种变化』,变化里头最重要的是帮助一切众生「变迷为悟,变恶为善,变凡为圣」,诸佛如来如是度众。这个「度」用现在的话来讲,帮助众生,协助众生,这个愿、这个念头,我们要学习。帮助的范围非常广大,真的是方方面面,无量无边。
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一定要懂得,它刹那刹那在变,它不是不变。佛法也是刹那刹那在变,为什么?佛法是因缘生法,凡是因缘生法就是不住的变化。所以佛在《金刚经》上教导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都要舍。为什么要舍?因为佛法也刹那刹那在变。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佛也没有一定的形相。《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佛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形相,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心里面喜欢佛现什么相,佛就现什么相,没有一定,佛没有一定的相。
我有一次在马来西亚参观一个缅甸的寺庙,这个寺庙里头供奉著缅甸玉雕的释迦牟尼佛像,这个像是立像,站著的,高度差不多是一个人那么高。我一看,有三、四十尊,统统是释迦牟尼佛的像。下面有说明,我一看下面的说明,再一看佛的面孔,释迦牟尼佛的面孔,每一尊面孔不一样。上面写著,印度的佛像、尼泊尔的佛像、巴基斯坦的佛像、锡兰的佛像、泰国的佛像;泰国佛像就是泰国人的面孔,印度的释迦牟尼佛是印度面孔,中国的佛像是中国人的面孔,日本佛像是日本的面孔。同样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殿堂里面就是告诉我们,佛不是一个面孔,佛在哪个地方示现的跟那个地方人同样的面孔,很有意思。跟我同去的有不少人,我都告诉他们,你们照相录影,把释迦牟尼佛三十多尊像好好的录下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了,恍然大悟,佛不是一个相,真的是恒顺众生,随心应量,能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全都是释迦牟尼佛,非常有意思。这是讲「种种变化」。
佛的相变化,跟诸位说,他说的法也变化。为什么?佛所说的法一定要合乎那个地方的人,那个地方的时代,那个地方的文化,那个地方的生活、风俗习惯,样样都能适合,欢喜!佛到这个地方来,我欢喜。如果佛到这里来了,要我们样样都要变更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就感觉到很难受。所以佛说法叫应机、叫契机,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把我们这个世间法更充实、更美满、更丰富,这是佛了不起的地方,这是佛伟大的地方,这是佛对众生的真实教诲。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佛法里面的真实义趣是「恒顺众生」,恒是永远,永远都是随顺众生,但是「随喜功德」。他能够恒顺、能够随喜,在里面成就功德。功是什么?功是他教导的功夫。德是什么?德是让所接受教导的这些大众、这些众生个个都觉悟了,个个都能够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的,人与人的关系真相、人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真相、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真相;天地鬼神,现在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真相统统明白、搞清楚了,宇宙和平!这个和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就是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变成这样浊恶?就是大家不知道这三个真相。不了解真相,造成什么后果?彼此互不相让,彼此斗争,人跟人斗争,人跟自然环境斗争,人跟天地鬼神斗争,就搞成五浊恶世。我们学佛不能不懂这个道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现相作证第七句。这是末后略举十种的第七句:
【光照十方种种变化摩尼王云。】
这一句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但是它的意思是深广无尽,有些重要的原理原则,我们必须要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这个宇宙人生,或者我们说一切众生,它是刹那刹那不住的。刹那不住,不住就是变化,刹那刹那就是种种,『种种变化』。这个原则我们一定要懂得,一定要能够掌握住,说明佛法也是随著时节因缘它在变。这个变动里头有不变。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