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就有寿,寿是什么?光明恒照,常照。所以阿弥陀佛也叫「常照光佛」,他是个总名称。
  《大乘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今天在座,你们有一百多位同学是从中国大陆各个地方来看我、来听经。最近这两年,在中国、在台湾,有一些人提出反对的意见,说这部经不可以读,一定要读原译本。许许多多同学过去学这个本子,都产生了疑惑,有人写信给我,有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办?我在讲经的时候也讲过好几次,反对的人别有用心,他不是反对会集本,他是反对净空法师。为什么?净空法师提倡夏莲居的会集本,他就反对夏莲居的会集本;如果净空法师要提倡王老居士的会集本,他也一定反对这个会集本;如果我要提倡魏默深的会集本,他一定就反对魏默深的会集本。他为什么不反对王龙舒的会集本,为什么不反对魏默深的会集本,要反对夏莲居的?你就知道了,他是对人的,他不是对这个本子,他别有用心。
  如果说会集本不能用,我再告诉诸位同学,古往今来佛门里面无论是出家道场,或是在家居士道场,你们有没有早晚课诵?有,都有早晚课本。早晚课本是不是佛说的?不是的,是会集本。会集本不能用,早晚课诵本就不能用。还有佛门里面用的许许多多的忏仪,现在大陆上很流行的水陆法会,水陆法会的忏仪,他们念的那个经本,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那是会集的。好!那水陆法会不能做!《梁皇宝忏》也是会集本,也不能做;《慈悲三昧水忏》也是会集本,统统不能做。那很好,这些出家人、在家人老老实实念经,所有这些法会统统不能做,早晚功课也不能做。为什么?做,会集本。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知道说话的人,他是用的什么心?你就恍然大悟。
  这个会集本是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传授给我的,他的老师是印光大师、是梅光羲居士。你看夏老的会集本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文,那个序文是梅光羲居士写的。北京黄念祖老居士是梅光羲居士的外甥,黄老的母亲是梅光羲居士的妹妹,这是夏老的传人。这个本子会集出来之后,得到当时慧明法师的印证。慈舟法师,那时候的慈舟法师是戒律精严的,为它作了科判,这个科判我们都印出来了。慈舟法师还讲过这个会集本,梅光羲居士也讲过,黄念祖居士在跋文里写得很清楚。我们学佛要有智慧、要明理,绝对不能听人家三言两语,我们的信心就动摇,那就坏了。
  依照这个经本去修学,往生的人很多,瑞相希有!一年前,新加坡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就是依会集本念佛往生的。他晚年身体不好,常常生病,在家里休养。我听他家里人说,他每天听我讲《无量寿经》的磁带,每天听八个小时,一遍一遍的听,听了四年,他心得定了;除了听经之外,他就念阿弥陀佛。他往生的时候,这样学两年,他就有把握往生,给李木源居士讲,他说:我很想往生,不想再住世了。李木源居士求他:你不能往生,居士林需要你领导。他想了很久,他说:好吧!我就再等两年。帮助李木源居士来培养他的声望,逐渐逐渐让李居士来领导这个团体,这样就延缓了两年。我听他家的人讲,在往生前三个月,他在一张纸上写八月初七,八月初七,八月初七,写了十几个八月初七,家里人也不敢问他是什么意思。三个月之后,八月初七那一天往生。三个月之前,预知时至,他往生极乐世界,他可以延缓两年,这是会集本的效果。我们在新加坡,那么多居士同修、还有出家的法师亲眼看见的,瑞相希有!
  所以我知道这些人都是对我而来,我能不能放弃会集本去提倡别的?不可以。我如果这样做,那就上了大当。为什么?净空法师,「忘恩负义,背师叛道」,我这一生的修学,这两句话的罪名全部毁掉了。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告诉大家,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反对,我绝对不反对,我有信心,我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为什么?老师教我的,我相信老师。我要不相信他,我为什么跟他,做他的学生?为什么拜他为老师?我拜他为老师,听到别人几句话,我对老师信心就怀疑了,这个学生叫背师叛道、叫忘恩负义,这个学生决定一无所成,这种学生的果报决定在三途。我不上当,我很清楚,我很明白,那些说闲话的人,《无量寿经》他一遍都没有讲过,可能都没有念过。我会集本讲了十一遍,我怎么会被动摇?你们同学听了人家这些闲话心动摇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是决定不动摇,决定要弘扬这个本子,老师嘱咐我的,我有这个使命,有这个责任。早年弘扬这个本子,在海外只有我一个,在国内只有黄念祖老居士一个人。以后我们两个人有缘分遇到了,我特地到北京去拜访他,去看看他,真正是志同道合。我们在法脉上有这个因缘,有这个缘分,还是一家人。
  所以《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不二法门!会集本会集得好,能度末法九千年一切苦难众生圆成佛道,无量无边的功德,没有人能够相比。我们要认识清楚,决定不听谣言。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六七卷)  2002/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67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现相作证分第六句:
  【光明炽盛普照一切佛刹道场摩尼王云。】
  前面一句是讲「称扬佛名」。修学法门虽然多,确确实实是以「持名念佛」为第一究竟方便法门,学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接著今天我们看这一句是「庄严道场」。我们每天课诵终了的时候,都会念一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佛刹、道场就是佛净土。我们以什么来庄严?此地菩萨教导我们,是以『光明炽盛』来庄严。「光明炽盛」,意思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福德智慧。没有福德,没有智慧,怎么能够庄严佛净土?没有福德智慧,如何庄严佛刹道场?这个意思我们要懂。
  学佛的人多,在这个世间,国内国外,各宗各派、大乘小乘、显教密教,每一个学佛的人,每天早晚都很虔诚的来回向。为什么现在这个世间,还是这样的浊恶,佛讲的「五浊恶世」!浊恶的程度我们没有看到减轻,似乎年年在加重,范围好像年年在扩大。於是我们不能不怀疑,我们的回向好像没有效果。如果回向真的有效果了,浊恶的状况应该年年减轻,应该年年缩小。我们这么多全世界的佛教徒诚心诚意的回向,应当有这样的效果才是正法,何以效果不显著?我们不能不认真反省,我们的回向为什么不能收到效果?
  「愿以此功德」,什么功德?我把这个佛经念一遍,这是功德吗?我今天念一万声佛号,这是功德吗?我今天做了不少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情,这是功德吗?我们想想,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的时候,见到当时的梁武帝。梁武帝告诉达摩禅师,他在这个地区护持佛法不遗余力,建立寺院道场。史书里头记载的四百八十座,他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道场;度众,帮助发心出家的人,成就他们出家,几十万人。跟达摩祖师说,我的功德大不大?他大概也每天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达摩祖师回答他:「你一生所作所为,并无功德。」梁武帝听了这个话很不高兴,跟达摩祖师没有缘分,就请他出去了。达摩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冷冷清清,没有人认识他。
  达摩祖师讲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什么是功德?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持戒有功,三昧是德。功是你用了功夫,所谓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收获,收获是你的德。功德的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你下了功夫,当然有收获,你当然有得。三昧是禅定,修定有功,开慧是德。开慧是什么?觉悟了,大彻大悟,那是德。以这个功德庄严佛净土,那就对了。达摩祖师一定跟你讲,这是真实功德,这个功德很大很大。
  我们想想,我们念这一部经,我们有没有觉悟?如果念这部经,也用了功夫,念了之后就有所觉悟,那个觉悟就是德。我们念佛,这一枝香念下来,心得清净自在,这是德。如果这部经念下来,没有觉悟,还是跟平常一样,你有功,功后头没有德。就好像学生在学校念书,很用功很勤奋的念书,考试的时候得零分,德就是成绩,没有成绩。我们念佛,念一枝香了,或者打个佛七,念了七天佛,烦恼习气跟没打佛七之前还是一样。梁武帝听了达摩祖师的答覆,一脸的不高兴,烦恼习气不是立刻现前了吗?可见得他真的没有功德。
  梁武帝做的是什么?福德,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跟功德在事上一样,事相上差不多,实际上的内涵不一样。功德里头具足戒定慧,福德里头不具足定慧。戒有的时候有,他做得很有规矩、很有层次,有秩序,有条不紊,那是符合戒律,但这里头没有定、没有慧,这是我们不能不辨别的。有定有慧,这个才叫做功德。我们要有定慧,那就是「光明炽盛普照一切佛刹道场」,这是回向。这个回向的力量很大,随著你的心念周遍法界,你所修的功德也就周遍法界。这要懂得修才行,所以不能不懂得修学。
  而修功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能离开生活,不能离开环境,六根对六尘境界,就在这里头修行。怎么个修法?顺境,称心如意的;善缘,遇到都是非常好的人,善缘。我们很喜欢的人,很喜欢的环境,决定不生贪恋,没有一丝毫贪恋的心,这是功德,这里头有功有德。如果是逆境、是恶缘,也就是说样样都不能称心如意,心里想帮助别人做一点好事,障碍重重,自己心里头一丝毫怨恨心都没有,没有贪瞋痴,这是定!眼前的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冷静观察前因后果,无不了然,这是慧!定、慧在哪里修?定慧在日常生活当中修,工作里面修,处事待人接物里头修,这叫真修!
  读经、念佛,那是日常生活当中必要的提醒;没有人提醒,我们会忘掉,会随著境界转。早晚念佛诵经,提醒我们功夫一定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我常常讲,早课用意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从早到晚,处事待人接物,我要依教奉行。晚课认真反省检点,我今天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做错?有没有违背佛在经典上的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晚课。绝对不是早晚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念几卷经、念几声佛号给他听,供养他。错了,他要这个干什么?那我们就完全做错了。不能不懂;你要是不懂,你的早晚课是白做;不但是白做,你有过失,没有功德。
  所以学佛实实在在讲也不是容易的事,真正能够依教奉行,常常检点自己的过失。你能够发现自己过失,这个在佛法里面讲你觉悟了。你看佛经常讲「始觉」,你开始觉悟。悟后起修,一觉悟怎么样?我马上要改,决定不能够粗心大意,把过失推给别人,这是我们自己真正的过失。即使真的是别人的过失,我们心里头也不能有这个痕迹,有这个痕迹是自己的烦恼起现行。一定要能够反省检点,「我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做得不够圆融」,要从这个地方去反省。别人做得没有错,我自己做得不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